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衡》与东汉初年豪强政治 被引量:1
1
作者 韩中华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5期93-96,共4页
王充以"疾虚妄"的战斗精神批判汉代儒生们主张的"天人感应"、"谶纬迷信",并且权衡是非、确立标准。《论衡》集中反映了东汉初年儒生们的学风,对于认识当时的思想帮助很大。王充在《论衡》中将个人遭遇归... 王充以"疾虚妄"的战斗精神批判汉代儒生们主张的"天人感应"、"谶纬迷信",并且权衡是非、确立标准。《论衡》集中反映了东汉初年儒生们的学风,对于认识当时的思想帮助很大。王充在《论衡》中将个人遭遇归于"命",没有触碰到东汉初年豪强政治的实质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充 《论衡》 东汉初年 豪强政治
下载PDF
从刘秀解决奴婢问题看东汉初年的法制建设
2
作者 戴开柱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1-63,共3页
关键词 刘秀 东汉初年 法制建设 奴婢问题 解决措施 社会背景 立法形式 立法内容
下载PDF
光武奖拔卓茂与东汉初年之“不尚争”
3
作者 杜晓宇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1年第5期13-17,共5页
光武奖拔卓茂其用意有二:一是以道德标准压制军功标准,为"退功臣进文吏"做准备;二是借以倡导"柔以施德"、"导民不争"的为政理念,转变社会风尚。此举事关用人行政及政治理念,后果有得有失,从短期看得大于... 光武奖拔卓茂其用意有二:一是以道德标准压制军功标准,为"退功臣进文吏"做准备;二是借以倡导"柔以施德"、"导民不争"的为政理念,转变社会风尚。此举事关用人行政及政治理念,后果有得有失,从短期看得大于失,从长期看则失大于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茂 东汉初年 不尚争
下载PDF
东汉初年赵国的重建及其意义
4
作者 张盼盼 《邯郸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8-23,共6页
汉光武帝鉴于赵国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加上当时一批实权派官吏、宗室、豪强争夺河北地区的复杂形势,在平定彭宠之乱后重建赵国,分封宗室至亲刘良坐镇邯郸,使赵国成为光武帝经略天下、对卢芳和匈奴作战及屏障中原核心区的战略要地。在光... 汉光武帝鉴于赵国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加上当时一批实权派官吏、宗室、豪强争夺河北地区的复杂形势,在平定彭宠之乱后重建赵国,分封宗室至亲刘良坐镇邯郸,使赵国成为光武帝经略天下、对卢芳和匈奴作战及屏障中原核心区的战略要地。在光武帝建立以诸皇子、叔父刘良、侄子刘章、刘兴为核心的宗室分封秩序,处理皇室内部矛盾的过程中,赵国从王国到公国再到王国,其爵位等级经历了重大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初年 光武帝刘秀 赵国 刘良 宗室分封秩序
下载PDF
东汉初年云中郡暂弃领县时间辨
5
作者 曹旭东 《历史地理》 2004年第1期246-246,共1页
李晓杰先生《东汉政区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七章“并州刺史部所辖诸郡沿革”第三节“云中郡沿革”,曾对东汉初年云中郡暂弃领县的时间有过如下的论述:《后汉书•光武帝纪》载,建武二十六年,云中等八郡郡民归于本土。据此则... 李晓杰先生《东汉政区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七章“并州刺史部所辖诸郡沿革”第三节“云中郡沿革”,曾对东汉初年云中郡暂弃领县的时间有过如下的论述:《后汉书•光武帝纪》载,建武二十六年,云中等八郡郡民归于本土。据此则知云中郡领域在此之前曾被放弃,空悬郡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中郡 光武帝 政区地理 并州 后汉书 东汉初年 刺史 沿革
下载PDF
试论东汉初年的公国
6
作者 刘赟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30-35,共6页
东汉时期曾短暂分封公国。公国虽然存在时间短暂,但也有其发展脉络。公国制度源于《周礼》等书所记载的五等爵制。王莽时期的制度设计为东汉初年公爵分封的实行提供了现成的模式,并为东汉所借鉴。在实际分封过程中,右翊、左翊公国是分... 东汉时期曾短暂分封公国。公国虽然存在时间短暂,但也有其发展脉络。公国制度源于《周礼》等书所记载的五等爵制。王莽时期的制度设计为东汉初年公爵分封的实行提供了现成的模式,并为东汉所借鉴。在实际分封过程中,右翊、左翊公国是分原左冯翊之地而建立。建武十七年,诸公爵开始进爵为王。公国消亡的原因,一方面是汉光武帝对郭皇后被废一事的顺势而为,另一方面是汉光武帝借宗庙制度改革表明承继西汉法统的主动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初年 公国 封爵制度
下载PDF
东汉初年西北边郡的省并与徙吏民问题 被引量:5
7
作者 曹旭东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4-81,共8页
省郡指边郡的放弃,意味着行政体系在空间上的收缩;徙民则是指农耕居民向内地迁移,意味着农耕区的内缩;徙吏则体现了行政机构的撤销,意味着行政建制的部分省弃,与省郡在性质上是一致的,但是有程度上的区别。一般来说,前者可以涵盖后两者... 省郡指边郡的放弃,意味着行政体系在空间上的收缩;徙民则是指农耕居民向内地迁移,意味着农耕区的内缩;徙吏则体现了行政机构的撤销,意味着行政建制的部分省弃,与省郡在性质上是一致的,但是有程度上的区别。一般来说,前者可以涵盖后两者,省郡的同时亦是徙吏民;但是后两者不等于前者,徙吏民并不代表省郡。笔者还指出东汉初年的省郡和徙吏民并非消极退让之举,而是保民安边之策,并为西北边防形势的好转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郡省并 徙吏民 东汉初年 行政体系
原文传递
宁河栈道与煮盐铁盆刍论 被引量:11
8
作者 任桂园 《盐业史研究》 2002年第4期10-13,共4页
宋代黄庭坚、陆游等人所见巫山县廨大铁盆,实为东汉永平七年由巴郡铸造运去的煮盐盆,这说明当时古巫县城区或近郊已在煮盐,而盐泉则是从宁厂古镇宝源山麓沿大宁河崖岸的竹笕栈道引去的。鉴于此,大宁河栈道建造的时间至迟可上推至东汉永... 宋代黄庭坚、陆游等人所见巫山县廨大铁盆,实为东汉永平七年由巴郡铸造运去的煮盐盆,这说明当时古巫县城区或近郊已在煮盐,而盐泉则是从宁厂古镇宝源山麓沿大宁河崖岸的竹笕栈道引去的。鉴于此,大宁河栈道建造的时间至迟可上推至东汉永平初年;唐代中期,刘晏主持国家盐政之际,亦有所修补、改进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河栈道 煮盐铁盆 输卤 东汉永平 制盐史
下载PDF
汉末军阀为何喜欢依循“故事”?
9
作者 瀛洲海客 《廉政瞭望》 2024年第1期60-61,共2页
东汉末年,王纲解纽,“郡郡作帝,县县自王”。军阀们肆意践踏着纲常伦理,以往尊贵的天子,也在他们手中沦为“提线木偶”。奇怪的是,这些手握重兵的诸侯又不约而同地遵循着汉家传统,行事多依汉世故事。董卓无道,关东诸侯群起而攻之,依东... 东汉末年,王纲解纽,“郡郡作帝,县县自王”。军阀们肆意践踏着纲常伦理,以往尊贵的天子,也在他们手中沦为“提线木偶”。奇怪的是,这些手握重兵的诸侯又不约而同地遵循着汉家传统,行事多依汉世故事。董卓无道,关东诸侯群起而攻之,依东汉初年窦融故事,推袁绍为盟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融 袁绍 纲常伦理 诸侯 军阀 东汉 东汉初年
下载PDF
铁器与牛耕 水利与梯田吃“干饭”:秦汉人的稻米“自由”
10
作者 郭晔旻 《国家人文历史》 2024年第3期24-32,共9页
隗嚣是东汉初年割据陇右的军阀。建武九年(33)春天,面对光武帝刘秀的强大攻势,隗嚣其势已穷,兵少粮乏,被迫逃离西城(今甘肃天水西南),在野外以“粮精”为食。所谓“模精”又叫“干饭”,将“饭而曝干之也”。这是汉代最常见的食物简易制... 隗嚣是东汉初年割据陇右的军阀。建武九年(33)春天,面对光武帝刘秀的强大攻势,隗嚣其势已穷,兵少粮乏,被迫逃离西城(今甘肃天水西南),在野外以“粮精”为食。所谓“模精”又叫“干饭”,将“饭而曝干之也”。这是汉代最常见的食物简易制法,在汉代人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尤其是出行,这类食物更是必不可少。当时的各种农作物如粟、麦都可制成粮,稻米自然也不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隗嚣 甘肃天水 光武帝刘秀 秦汉 铁器 稻米 东汉初年
下载PDF
遇见“土”鲁番
11
作者 王永杰(文/摄影) 《新疆人文地理》 2023年第2期70-77,共8页
如果要问中国现存最早的地面石筑房屋在哪里?我想那应当是建造于东汉初年(公元1世纪)的山东济南郭氏墓石祠;如果要问中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木构房屋在哪里?我想那应当是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的山西五台县南禅寺大殿;那如果再问... 如果要问中国现存最早的地面石筑房屋在哪里?我想那应当是建造于东汉初年(公元1世纪)的山东济南郭氏墓石祠;如果要问中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木构房屋在哪里?我想那应当是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的山西五台县南禅寺大殿;那如果再问中国现存最早的地面生土筑房屋又在哪里?我想那应当是公元前2世纪已屹立于新疆吐鲁番的交河故城。当你遇见吐鲁番时,你就会惊讶地发现“土”原来才是他最美最厚重的底色,在吐鲁番“土”与美原来可以那么和谐的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祠 交河故城 南禅寺大殿 新疆吐鲁番 土筑房 山东济南 唐德宗 东汉初年
下载PDF
湖北襄樊出土有色玻璃串饰的检测分析
12
作者 李小莉 秦颖 +1 位作者 黄凰 刘江生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7-229,共3页
运用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荧光光谱(XRF)等手段,对湖北襄樊一处时代在东汉末年至魏晋初年之间贵族墓出土的不同颜色玻璃珠串饰进行了物相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玻璃珠属于低铅的PbO-SiO2系统配方,各种助熔剂的含量都很低,且矿物原... 运用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荧光光谱(XRF)等手段,对湖北襄樊一处时代在东汉末年至魏晋初年之间贵族墓出土的不同颜色玻璃珠串饰进行了物相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玻璃珠属于低铅的PbO-SiO2系统配方,各种助熔剂的含量都很低,且矿物原料比较纯,杂质含量低;古代玻璃中常见的铜、铁等致色元素含量很低,而铋的氧化物含量较高,着色效果显著,显示了当时工匠从原料的选择到熔炼玻璃的高超技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襄樊 东汉至魏晋之间 有色玻璃珠 化学成分 PbO-SiO2系统
原文传递
孔奋:仁义平和
13
作者 方远 《当代检察官》 2021年第8期53-53,共1页
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今陕西西安西北)人。东汉初年官员,孔子第十五世孙、西汉侍中孔霸曾孙。孔奋年轻时跟随刘散学习《春秋左氏传》,刘歆称赞他,对学生说:“我已从孔君鱼那里学到了大道。”时遭王莽之乱,孔奋与老母亲和幼弟到河西地... 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今陕西西安西北)人。东汉初年官员,孔子第十五世孙、西汉侍中孔霸曾孙。孔奋年轻时跟随刘散学习《春秋左氏传》,刘歆称赞他,对学生说:“我已从孔君鱼那里学到了大道。”时遭王莽之乱,孔奋与老母亲和幼弟到河西地区躲避兵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侍中 《春秋左氏传》 孔奋 茂陵 河西地区 王莽 陕西西安 东汉初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