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汉东越海事史的“揭阳”“海风波”
1
作者 王子今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13-22,共10页
汉武帝时代,东越参与汉朝远征南越的海上进军,却中途退兵,其理由是海路航行的严重危难,史称“以海风波为解”。这是史籍第一次以“风波”言海难威胁。考察战事发生的季节,不排除台风灾害的可能。以“风波”记述航海遭遇的风浪之灾,汉代... 汉武帝时代,东越参与汉朝远征南越的海上进军,却中途退兵,其理由是海路航行的严重危难,史称“以海风波为解”。这是史籍第一次以“风波”言海难威胁。考察战事发生的季节,不排除台风灾害的可能。以“风波”记述航海遭遇的风浪之灾,汉代还有其他史例。关于海上丝绸之路交通,也有“苦逢风波溺死”的记载。军事史所见“伏波”名号,应当与克服“海风波”有关。“海”“风波”或说“海风波”,也成为后世史书记述海事的语言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越 南越 海风波 伏波 航海风险
下载PDF
《史记·东越列传》的细读及其英译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曲景毅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2014年第2期33-38,共6页
本文旨在对《东越列传》的文本细读与英文翻译的过程中,出现的"姓驺氏"之误、"是上云"之句读、"废为君长"之理解、"後数世"之深意、连用四个"今"之文法及相关英译问题提出一得之见,... 本文旨在对《东越列传》的文本细读与英文翻译的过程中,出现的"姓驺氏"之误、"是上云"之句读、"废为君长"之理解、"後数世"之深意、连用四个"今"之文法及相关英译问题提出一得之见,并认为严谨的英文翻译将有助于《史记》本身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越列传》 《史记》 细读 英译
下载PDF
读《史记·东越列传》 被引量:3
3
作者 马骏鹰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年第1期19-22,共4页
《东越列传》中认为东越、闽越皆为黄帝子孙,体现了贯穿《史记》全书的民族大一统思想,而正是出于这种思想,司马迁对汉越之间的战争持肯定态度。东越等民族的内迁则有利于形成汉的一统天下,发展了我国的统一事业。
关键词 《史记》 东越列传》 民族战争 民族迁徙 民族统一 民族史传
原文传递
为什么江面越往东越宽
4
作者 姜广生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12年第8期39-39,共1页
学完了《观潮》一课,大家兴奋之余,地理小博士——宋丹萍举手质疑:“为什么江面越往东越宽呢?”
关键词 东越 《观潮》 博士 地理
下载PDF
东越墓葬分期及相关历史考古问题 被引量:2
5
作者 付琳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3-94,共12页
历史文献对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实际统治福建与浙南的地方政权——闽越、东瓯两国记载不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史记·东越列传》[1]。在《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中将东越与南越并举,有关东越的记载基本照录《史记》。从文字史... 历史文献对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实际统治福建与浙南的地方政权——闽越、东瓯两国记载不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史记·东越列传》[1]。在《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中将东越与南越并举,有关东越的记载基本照录《史记》。从文字史料分析,无诸与摇对东越地区的统治应早于秦统一之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南部及福建 东越遗存 墓葬分期 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
原文传递
南越与东越的诸侯王陵墓 被引量:7
6
作者 吴海贵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1-66,104,共7页
作者依据文献和近年的考古新发现,对南越及闽越、东瓯国的世系和未发现的诸侯王陵提出己见,并重申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关键词 南越 东越 世系 文物保护
原文传递
“东越”——福建
7
作者 欣心 阿娅 《小雪花》 2008年第12期27-27,共1页
结束了广东省的传递工作。我随着火炬手来到古称"八闽"的福建省。我在福建的传递走了四站。先是福建省的省会福州,之后是泉州、厦门和龙岩。现在,让我给小朋友们讲一讲我在福建省所看到的一切吧!
关键词 福建省 广东省 泉州 福州 世界文化 传递 古文化 著名 东越 革命
下载PDF
司马迁的民族观 被引量:2
8
作者 韩兆琦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1983年第2期8-12,共5页
《史记》是我国古代最早、最体大思精的一部历史著作,它不仅写了上层的帝王将相,也写了下层的各行各业人民;不仅写了中原地区的汉族人民,也写了边疆的少数民族人民;不仅写了中国,而且也写了今天已经属于外国的一些地区。而在写到这些问... 《史记》是我国古代最早、最体大思精的一部历史著作,它不仅写了上层的帝王将相,也写了下层的各行各业人民;不仅写了中原地区的汉族人民,也写了边疆的少数民族人民;不仅写了中国,而且也写了今天已经属于外国的一些地区。而在写到这些问题的时候,突出地表现了司马迁进步的民族观。这里摘出两项略作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人民 历史著作 汉武帝时代 东越列传 少数民族人民 《太史公自序》 汉帝国 太史令 东越 匈奴人
下载PDF
山越的分布与消融
9
作者 何光岳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5期69-74,共6页
本文指出山越原是秦汉时代的于越人、东越人、干越人、越章人的后裔,后分布现今的闽浙赣皖苏等省的交界山区丛林中,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特有风俗文化习惯,到三国时,山越人受到东吴的征伐,其武装力量编入东吴军队,山越人大多数融入... 本文指出山越原是秦汉时代的于越人、东越人、干越人、越章人的后裔,后分布现今的闽浙赣皖苏等省的交界山区丛林中,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特有风俗文化习惯,到三国时,山越人受到东吴的征伐,其武装力量编入东吴军队,山越人大多数融入汉人中,一部分迁往别处。晋、隋、唐三代,汉族皇朝与山越仍有不同程度的矛盾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越 汉族 民族 孙策 百越 东越 宗部
下载PDF
关于福建史的探讨——与《福建通史》作者商榷
10
作者 林汀水 《闽台文化研究》 2007年第2期6-12,共7页
由徐晓望先生主编的《福建通史》(以下简称《通史》),上及远古,下至清末民初,前后分五卷,凡184.5万字,是截至目前论述福建最详的一部通史巨著。本月初到书店有幸购得,立即用心拜读第一卷(远古至六朝部分),受益良多。但读完后尚存许多疑... 由徐晓望先生主编的《福建通史》(以下简称《通史》),上及远古,下至清末民初,前后分五卷,凡184.5万字,是截至目前论述福建最详的一部通史巨著。本月初到书店有幸购得,立即用心拜读第一卷(远古至六朝部分),受益良多。但读完后尚存许多疑问不得其解,想再恳请作者加以指教。主要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越 会稽东部都尉 候官 闽中郡 无诸 冶县 温麻 贺齐 东越列传 百越
下载PDF
瓯越与百越及其他
11
作者 胡雪冈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19-21,共3页
古代东南地区居民,文献上通称“百越”,有“南越”、“瓯越”、“闽越”等。可见“瓯越”在中国民族史上首先是一个族称,以后随之发展成为地域的名称。并对“东越”与“东瓯”略加考辨。
关键词 百越 瓯越 东越 东瓯
下载PDF
唐代闽诗所映现的边陲视域与黎元家园(摘要)
12
作者 廖美玉 《唐代文学研究》 2014年第1期145-149,共5页
一、前言。唐前文献有关“闽”的记载,为数不多且不明确,依司马迁《史记·东越列传》、班固《汉书·高帝纪》,秦以前闽地应已有社稷血食,由于地理位置上的偏险难治,遂以强制移民的手段使闽越地区终止发展②.另一方面,闽地僻处... 一、前言。唐前文献有关“闽”的记载,为数不多且不明确,依司马迁《史记·东越列传》、班固《汉书·高帝纪》,秦以前闽地应已有社稷血食,由于地理位置上的偏险难治,遂以强制移民的手段使闽越地区终止发展②.另一方面,闽地僻处东南海滨,与浙江、江西交界处又有太姥山、武夷山与雁荡山比肩耸峙,形成与中原地区阻绝的封闭性空间,因而长期保留有较多原住民的生活模式,同时也成为中原战乱时士民的避祸之地,在唐代更交会出极独特的诗歌创作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越列传 诗歌创作 雁荡山 太姥山 闽诗 原住民 封闭性 唐前
下载PDF
福建古代陆路交通干线的开辟与变化
13
作者 林汀水 《历史地理》 2006年第1期223-233,共11页
福建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山区崇山峻岭密布,沿海的平原是至唐宋才得围垦,而在垦前,支海内入,所以早期的人们沟通内外,只能沿着一些天然的隘口和谷地进出,就连官路也需翻山跋涉,走的都是山间崎岖不平的小路。直至宋代,历经江苏、浙江、江... 福建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山区崇山峻岭密布,沿海的平原是至唐宋才得围垦,而在垦前,支海内入,所以早期的人们沟通内外,只能沿着一些天然的隘口和谷地进出,就连官路也需翻山跋涉,走的都是山间崎岖不平的小路。直至宋代,历经江苏、浙江、江西多次大规模的移民入闽,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人们有能力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才使一些地方的交通面貌开始得到较大的改善。兹分若干时期并按地区略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越列传 漳州府 东越 邵武府 仙霞岭 分水关 王温舒 汀州府 闽越 唐宋元明清
下载PDF
武夷山市城村汉城遗址出土封泥考释
14
作者 王华璇 《福建文博》 2012年第4期58-60,共3页
1985年,福建省博物馆在武夷山市兴田镇城村西南部秦汉时期古城址北岗一号遗址内出土了一方钤印封泥[1](图一)。封泥又称作"泥封",是古代在纸张尚未发明或者未普遍使用的情况下,用于封缄的遗迹。使用封泥的方法通常是将需要保... 1985年,福建省博物馆在武夷山市兴田镇城村西南部秦汉时期古城址北岗一号遗址内出土了一方钤印封泥[1](图一)。封泥又称作"泥封",是古代在纸张尚未发明或者未普遍使用的情况下,用于封缄的遗迹。使用封泥的方法通常是将需要保存或运输传递的物品、简牍文书捆扎或以囊盛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博物馆 归义 兴田镇 东越列传 泥封 东越 玺印 南越国 馀善 印文
下载PDF
东瓯国疆域北界考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三见 《东南文化》 CSSCI 1990年第5期182-185,共4页
关于东瓯王国的历史,过去一般都依据《史记》的有关记载,认为汉惠帝三年(前192)开国.近年来,有些学者提出:“早在春秋末年,东瓯便已立国.而对于东瓯国的地域问题,特别是都城问题,目前争论尚大,迄未定论.就都城而言,不外乎在今之温州和... 关于东瓯王国的历史,过去一般都依据《史记》的有关记载,认为汉惠帝三年(前192)开国.近年来,有些学者提出:“早在春秋末年,东瓯便已立国.而对于东瓯国的地域问题,特别是都城问题,目前争论尚大,迄未定论.就都城而言,不外乎在今之温州和台州的黄岩之争;就地域而言,则有以温为中心而地包台、处,或以台为中心而地括处、温之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瓯 台州 北界 疆域 东阻 史记 天台山 勾践 东越列传 史志
下载PDF
再论福建崇安汉城遗址的年代等问题──兼答杨琼同志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春明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63-70,62,共9页
再论福建崇安汉城遗址的年代等问题──兼答杨琼同志吴春明一、问题的实质福建崇安城村汉代城址在1959年试掘之后,学术界就依据当时的材料年代、族属和性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归纳起来有三种认识:其一就是蒋炳钊先生所持的一期汉... 再论福建崇安汉城遗址的年代等问题──兼答杨琼同志吴春明一、问题的实质福建崇安城村汉代城址在1959年试掘之后,学术界就依据当时的材料年代、族属和性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归纳起来有三种认识:其一就是蒋炳钊先生所持的一期汉文化说,他认为城址是汉武帝灭间越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越 东越列传 遗址 汉文化 文化内涵 几何印纹陶 文化因素 汉城 战国秦汉 河卵石
下载PDF
关于东瓯的建都与内迁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克旺 雷耀铨 吕锡生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2年第1期44-47,共4页
东瓯王国(公元前192~公元前138年),原名东海王国,因建都东瓯,故以东瓯称之。《史记·东越列传》对东瓯的建国与内迁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载,且此事又为太史公所耳闻目睹,记述应该说是可信的。本文拟就东瓯建都与内迁问题,作点粗浅的探... 东瓯王国(公元前192~公元前138年),原名东海王国,因建都东瓯,故以东瓯称之。《史记·东越列传》对东瓯的建国与内迁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载,且此事又为太史公所耳闻目睹,记述应该说是可信的。本文拟就东瓯建都与内迁问题,作点粗浅的探讨。不对的请史学家同志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瓯 闽越 于越 越族 勾践 吴王 东越列传 永宁县 黄岩县 君长
下载PDF
族名小考 被引量:2
18
作者 闻宥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53-55,共3页
在古代文献里,有一些族称,它们的词序是可以颠倒的。清代几个知名的学者早已注意到了这种现象。但是,他们所作出的校订却不一定合于原始的事实。 现在,让我们先举‘骆越’一例。 《后汉书·马援传》说:“自后骆越奉行马将军故事。... 在古代文献里,有一些族称,它们的词序是可以颠倒的。清代几个知名的学者早已注意到了这种现象。但是,他们所作出的校订却不一定合于原始的事实。 现在,让我们先举‘骆越’一例。 《后汉书·马援传》说:“自后骆越奉行马将军故事。”又说:“于交阯得骆越铜鼓,乃铸为马式”。李贤注:“骆者,越别名”。这是大家知道的事实。但是,在旧本《水经注》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名 《水经注》 骆越 后汉书 古代文献 词序 族称 马援 将军 东越列传
下载PDF
论皖南山越 被引量:2
19
作者 施光明 《安徽史学》 1986年第4期8-12,共5页
一、皖南山越的来源山越,胡三省曰:“山越本亦越人,依阻山险,不纳王租,故曰山越。”①又说:山越即“越民依阻山险而居者。”②说明山越是越族后裔。但是在先秦文献上,并没有见到过皖南地区有越人居住的记载。那么,皖南山越是从何而来的... 一、皖南山越的来源山越,胡三省曰:“山越本亦越人,依阻山险,不纳王租,故曰山越。”①又说:山越即“越民依阻山险而居者。”②说明山越是越族后裔。但是在先秦文献上,并没有见到过皖南地区有越人居住的记载。那么,皖南山越是从何而来的呢?显然,这是一个应该先予弄清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越 皖南山区 越人 少数民族 孙吴集团 皖南地区 民族融合 胡三省 东越 斗争
下载PDF
闽越与南越考古学文化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梅华全 《南方文物》 1992年第2期62-70,共9页
闽越和南越,是西汉时期我国南方地区的两个地方政权。闽越地处东南沿海,《周礼·职方氏》有“七闽”的记载,《山海经·海内南经》说:“闽在海中”。闽越的正式立国,在西汉初年。《史记·东越列传》载:“汉五年,复立无诸为... 闽越和南越,是西汉时期我国南方地区的两个地方政权。闽越地处东南沿海,《周礼·职方氏》有“七闽”的记载,《山海经·海内南经》说:“闽在海中”。闽越的正式立国,在西汉初年。《史记·东越列传》载:“汉五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南越分布在岭南,本为扬越之属。《史记·南越尉佗列传》:“南越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略定扬越,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谪徙民,与越杂处十三岁。……秦既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高祖十一年,承认赵佗为南越王,王岭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越国 闽越 考古学文化 广州汉墓 象郡 赵佗 扬越 东越列传 南越武王 职方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