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4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河坳陷滩海东部地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有机热成因-无机成因双源模式
1
作者 胡英杰 刘兴周 +6 位作者 黄双泉 蔡国钢 王延山 李金有 杨光达 侯拓 张东伟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89,共9页
辽河坳陷滩海东部地区葵探1井获得天然气重大突破,其侏罗系、古近系天然气的甲烷碳同位素组成(δ^(13)C_(1))差异大,确定天然气成因与气源岩对于评价天然气资源潜力及选择勘探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系统分析了滩海东部地区古近系东营组、... 辽河坳陷滩海东部地区葵探1井获得天然气重大突破,其侏罗系、古近系天然气的甲烷碳同位素组成(δ^(13)C_(1))差异大,确定天然气成因与气源岩对于评价天然气资源潜力及选择勘探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系统分析了滩海东部地区古近系东营组、沙河街组三段和侏罗系小东沟组3套含气层系的天然气组分、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等地球化学特征,对天然气成因和来源进行探讨。滩海东部地区发育有机热成因气和无机成因气2种类型:(1)古近系东营组和沙三段天然气为煤型有机热成因气,成分以甲烷为主,干燥系数介于0.789~0.949,δ^(13)C_(1)值主要在-35‰左右。主要气源岩为盖州滩洼陷沙三中下亚段泥岩,R_(o)在0.77%~1.59%之间。中浅层东营组天然气成熟度显著高于同深度泥岩,表明天然气来源于深部地层;而深层沙河街组三段天然气成熟度与同深度泥岩差异不大,表明天然气以原地聚集为主。(2)侏罗系小东沟组天然气为无机成因气,干燥系数平均值为0.991,δ^(13)C_(1)值>-20‰;推测东营末期深大断裂大规模走滑活动沟通地壳深部与地幔,费托合成的无机天然气沿断裂带运聚成藏。盖州滩洼陷沙三段成熟烃源岩分布区与营口—佟二堡走滑断裂带是分别探索有机热成因型与无机成因型天然气的有利目标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 气体组分 热成因气 无机成因气 费托合成 滩海东部地区 辽河坳陷
下载PDF
绿色金融支持我国东部地区BIPV建筑发展评价及耦合分析
2
作者 叶青 李悦 魏心融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290-296,共7页
以我国东部地区的10个省(市)为例,建立2017-2021年绿色金融和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开展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区域性发展差异上看,绿色金融发展和BIPV建筑发展水平较高的是上海市... 以我国东部地区的10个省(市)为例,建立2017-2021年绿色金融和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开展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区域性发展差异上看,绿色金融发展和BIPV建筑发展水平较高的是上海市和北京市,相对落后的是河北省和海南省;从发展态势上看,绿色金融和BIPV建筑发展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从耦合特征上看,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绿色金融和BIPV建筑发展两系统之间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均较高,且总体呈逐步增长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 绿色金融 熵值法 耦合协调度模型 中国东部地区
下载PDF
中国东部地区典型臭氧污染过程防控敏感性及减排情景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德荣 刘祎 +4 位作者 高健 唐志伟 蔡哲 黄昕 覃栎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67-678,共12页
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夏季臭氧污染问题日渐凸显,成为影响空气质量、环境改善的重要因素之一,为量化评估臭氧前体物减排对臭氧污染的影响,本文以2021年6月19—30日中国东部地区臭氧污染过程为例,应用空气质量模型CMAQ-DDM方法与卫星遥感... 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夏季臭氧污染问题日渐凸显,成为影响空气质量、环境改善的重要因素之一,为量化评估臭氧前体物减排对臭氧污染的影响,本文以2021年6月19—30日中国东部地区臭氧污染过程为例,应用空气质量模型CMAQ-DDM方法与卫星遥感反演算法分析了东部地区臭氧浓度对人为源前体物排放敏感性的响应程度,并对臭氧前体物设置不同削减比例开展减排情景模拟,结果表明:1)2021年6月19—30日中国东部出现了一次长时间区域性臭氧污染过程,大部分城市达轻度至中度污染水平;2)整个污染时段东部地区主要以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挥发性有机物)控制区或VOCs与NO x协同控制区为主,模型模拟与卫星反演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污染过程前段(19—25日)东部地区对VOCs敏感性较高,污染后段(26—30日)大部分地区转为VOCs和NO x协同控制区,特别是河南、安徽、江苏部分地区,对NO x敏感性提高较为显著;3)在相同减排比例条件下(VOCs∶NO x=2∶1),减排幅度越大,臭氧降幅越大,当VOCs削减比例由20%提高到40%时,臭氧浓度降幅由1.7%增大至3.6%;由VOCs和NO x协同减排(2∶1)过渡为强化NO x减排(1∶1)的分阶段控制优于单一的减排控制方案,臭氧改善率平均增强0.1%;仅削减高架源NO x对臭氧降幅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部地区 臭氧敏感性 臭氧前体物减排 情景模拟
下载PDF
我国东部地区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宏伟 邓子钦 +5 位作者 平文俊 董浩 张鑫宇 何武 冯晶 甘勇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3年第1期76-80,共5页
目的 调查我国东部地区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现状,分析东部地区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7-2018年期间,使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东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1 250名全科医生进行电子问卷调查。问卷为自行设计的《全科... 目的 调查我国东部地区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现状,分析东部地区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7-2018年期间,使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东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1 250名全科医生进行电子问卷调查。问卷为自行设计的《全科医生职业吸引力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全科医生基本情况、工作满意度等。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不同特征东部地区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得分是否存在差异,利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东部地区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的因素。结果 最终被视为有效的电子问卷为1 229份(98.32%)。东部地区全科医生的工作满意度较高,总均分为(37.24±6.80)分,其中得分较高者782例(63.63%)。年龄(β=0.036)、性别(β=-0.375)、婚姻状况(β=0.082)、加班情况(β=0.777)、收入水平(β=0.635)、职称结构(β=0.867)、与上级领导的关系(β=2.753)和职业发展机会(β=-2.658)是影响东部地区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的因素(P<0.05)。结论 东部地区全科医生的工作满意度较高,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加班情况、收入水平、职称结构、职业发展机会和与上级领导的关系是影响其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建议科学安排工作量,实行薪酬激励机制,提高职业福利待遇,简化职称职务评估结构,从而提升全科医生的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职业满意度 全科医学 东部地区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我国中东部地区城乡(郊)地面O_(3)和VOCs的联合在线观测研究
5
作者 王婉 高健 +11 位作者 李红 张玉洁 车飞 朱玉姣 薛丽坤 刘玥晨 吴志军 牟玉静 徐小娟 董薇 段玉森 周春艳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57-1869,共13页
针对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带来的新形势下的环境问题,2021年6−9月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同步开展了4组(北京市、保定市、廊坊市和上海市)城乡(郊)臭氧(O_(3))和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在线观测与比对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我国O_(3... 针对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带来的新形势下的环境问题,2021年6−9月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同步开展了4组(北京市、保定市、廊坊市和上海市)城乡(郊)臭氧(O_(3))和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在线观测与比对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我国O_(3)污染较严重的中东部地区,以往“郊乡地区O_(3)浓度明显高于城区”的O_(3)污染特征正在改变,3个北方城市(北京市、保定市和廊坊市)的城区O_(3)浓度不同程度地高于其邻近的郊乡地区,上海市则呈现城郊趋同的态势.②这4组城乡(郊)之间VOCs浓度差异较小,VOCs组成中均为烷烃占比最高,在3个北方城市(北京市、保定市和廊坊市)其占比在70%左右,而上海市则在60%左右.③对O_(3)生成潜势(OFP)贡献较大的VOCs类别主要为芳香烃和烯烃,对OFP贡献较大的VOCs物种主要为乙烯、间/对-二甲苯、甲苯和异戊二烯等.④O_(3)生成敏感性分析(EKMA曲线)表明,北京市城郊、保定市城乡和上海市城区为VOCs控制区,其他城乡(郊)则呈现VOCs和氮氧化物(NOx)协同控制的特征.我国中东部85个城市中,卫星反演获得的甲醛与二氧化氮柱浓度比值在2018−2021年呈下降趋势,说明我国中东部郊乡地区O_(3)生成敏感性向VOCs控制区转变的现象普遍存在.研究显示,我国中东部地区“O_(3)城乡差异”较以往已发生深刻变化,无论在O_(3)的浓度水平、生成敏感性及其前体物来源和空间分布等方面都呈现出“趋同”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_(3)生成敏感性 城乡差异 O_(3)生成潜势(OFP) VOCS 我国中东部地区
下载PDF
东西部区域科技合作的网络结构研究——以宁夏与东部地区为例
6
作者 张红 祁永忠 +1 位作者 王若羽 何文虎 《西部金融》 2023年第2期62-68,86,共8页
本文结合宁夏与东部地区的科技合作现状,进一步探索东西部区域科技合作的网络空间结构特征和动力机制,提出有效发挥“科技支宁”机制作用,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合作模式,通过创新驱动战略将宁夏建成西部地区... 本文结合宁夏与东部地区的科技合作现状,进一步探索东西部区域科技合作的网络空间结构特征和动力机制,提出有效发挥“科技支宁”机制作用,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合作模式,通过创新驱动战略将宁夏建成西部地区转型发展先行区,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西部地区创新增长极,从而促进宁夏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合作 网络结构 东部地区 宁夏
下载PDF
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吕洁华 吴家璇 《统计与咨询》 2023年第4期2-5,共4页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研究我国东部地区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2011—2020年的研究,我们发现,在东部地区,能源消耗的强度是导致碳排放的关键原因,而LMDI的研究表明,经济增长率、人口密集程度以及能源消费的结...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研究我国东部地区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2011—2020年的研究,我们发现,在东部地区,能源消耗的强度是导致碳排放的关键原因,而LMDI的研究表明,经济增长率、人口密集程度以及能源消费的结构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这一点。为了降低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碳排放,应该转变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重点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前景,以促进能源结构清洁化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为主要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部地区 能源消费碳排放 影响因素 LMDI分解法
下载PDF
基于频率比与AHP模型的西藏东部地区滑坡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邹富宝 付卓 +2 位作者 樊风雷 吴华 郭治兴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5-242,共8页
滑坡是破坏性极强的自然灾害,因此,对我国高风险滑坡进行快速监测尤为必要。当前,遥感技术为滑坡监测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文中通过选取数字高程数据(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及衍生数据(坡度、坡向)、断层、地层岩性、地震点等因... 滑坡是破坏性极强的自然灾害,因此,对我国高风险滑坡进行快速监测尤为必要。当前,遥感技术为滑坡监测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文中通过选取数字高程数据(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及衍生数据(坡度、坡向)、断层、地层岩性、地震点等因子开展了西藏东部地区滑坡的评价与等级划分。文中通过对各因子进行归一化处理,运用频率比法和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对各评价因子进行分析,并获得各因子风险等级的权重系数,进而构建了一个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assessment, LSA)。结论如下:1)LSA可以很好地表达滑坡空间分布情况;2)据实际滑坡点统计分析,可知西藏东部地区的滑坡主要分布在左贡县、墨脱县、察雅县、洛隆县和丁青县;3)西藏东部地区滑坡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道路沿线,中易发区主要分布在西藏东部地区的东北部和西南部,低易发区主要分布在唐古拉山山脉一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易发性评价 频率比法 层次分析法 西藏东部地区
原文传递
中部和东部地区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美艳 吕微 《河南科学》 2023年第10期1508-1513,共6页
以中部和东部地区的16个省市为研究对象,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和面板Tobit回归模型,研究评估了2012—2021年期间的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并分析了中部和东部地区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发展不... 以中部和东部地区的16个省市为研究对象,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和面板Tobit回归模型,研究评估了2012—2021年期间的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并分析了中部和东部地区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发展不稳定且存在显著地区差异.整体上,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呈负相关,而农村劳动力素质、市场化程度、政府支持力度和产业现代化水平与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呈正相关,这些因素在不同区域的影响结果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和东部地区 农业科技创新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TOBIT模型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部地区早中三叠世蒸发岩的锶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10
作者 丁婷 袁苗 +3 位作者 刘成林 赵艳军 朱志军 杨庆坤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68-877,共10页
锶同位素已经成为全球海平面变化、造山运动、古气候和古环境等全球地质事件研究与对比的有效工具之一。本文以四川盆地东部地区早中三叠世蒸发岩的野外剖面和钻孔岩心为主要研究对象,测试了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和石盐岩的锶同位素组成,... 锶同位素已经成为全球海平面变化、造山运动、古气候和古环境等全球地质事件研究与对比的有效工具之一。本文以四川盆地东部地区早中三叠世蒸发岩的野外剖面和钻孔岩心为主要研究对象,测试了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和石盐岩的锶同位素组成,并建立了相应的锶同位素演化曲线。研究结果显示,碳酸盐岩的87Sr/86Sr值平均为0.707895,硬石膏岩的87Sr/86Sr值平均为0.708174,石盐岩的87Sr/86Sr值平均为0.708177,同时碳酸盐岩的87Sr/86Sr值从早三叠世的0.707413快速增加到中三叠世早期的0.708515,而后呈现下降趋势。从总体上看,这些87Sr/86Sr值与全球早中三叠世同期的87Sr/86Sr值数据接近,说明四川盆地东部地区早中三叠世钾盐的物质来源大部分为海水,并沉积于海相沉积环境,同时由于火山作用造成的温室效应也为钾盐沉积提供了气候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锶同位素 蒸发岩 古环境重建 早中三叠世 四川盆地东部地区
下载PDF
农产品电商发展是否存在要素错配--以东部地区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贾铖 杨建辉 张家平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5-177,共13页
农产品电商作为数商兴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相关要素持续投入的情形下,仍然出现增长乏力的现象。利用H-K要素错配理论分析框架,构建Translog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通过对要素扭曲效应的二次分解,估计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农产品电商发... 农产品电商作为数商兴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相关要素持续投入的情形下,仍然出现增长乏力的现象。利用H-K要素错配理论分析框架,构建Translog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通过对要素扭曲效应的二次分解,估计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农产品电商发展的资本、劳动力以及信息基建的错配状况,验证要素错配对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抑制效应。结果发现,2013—2020年,资本、劳动力以及信息基建在农产品电商发展过程中的错配事实确实存在,其中劳动力错配最为严重;信息基建错配对农产品电商增长的抑制作用最大,而且不同投入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带来的产出损失大于由自身配置扭曲带来的产出损失。本研究为理解我国东部地区农产品电商增长乏力的原因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电商 要素错配 扭曲分解 信息基建 东部地区
下载PDF
基于两个经济周期的东部地区城市经济韧性测度及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栾浩 张强 张晓青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1-116,共6页
文章基于1992—2007年和2008—2019年两个经济周期,对东部地区各城市的经济韧性进行了系统测度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1)东部地区城市经济韧性在两个周期内明显提升,但地区差异依然显著。(2)各城市的冲击抵抗能力和经济恢复能力之间的关... 文章基于1992—2007年和2008—2019年两个经济周期,对东部地区各城市的经济韧性进行了系统测度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1)东部地区城市经济韧性在两个周期内明显提升,但地区差异依然显著。(2)各城市的冲击抵抗能力和经济恢复能力之间的关系并不稳定,在南、北两组城市中表现出了相反的相关性。(3)城市经济韧性类型的变动较为普遍,第一个周期内高韧性城市主要集中在鲁中—鲁南一线及珠三角地区,第二个周期内江苏和福建成为高韧性城市集聚中心。(4)东部地区城市的经济重构能力在两个周期内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且地区差异有所扩大,其中,组内差异是影响整体差异的关键因素。(5)城市经济韧性与城市经济重构能力具有密切联系,城市抵抗冲击的能力与经济重构能力在第一个周期内正相关,城市的经济恢复能力与经济重构能力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经济韧性 经济周期 时空格局 东部地区
下载PDF
我国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13
作者 朱文革 杨磊 《河南科学》 2023年第11期1660-1668,共9页
基于2011—2021年我国东部地区86个城市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综合运用核密度非参数估计法、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莫兰指数、空间β收敛模型等方法,分别从发展水平、发展差异、空间集聚、空间收敛等多方面,对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 基于2011—2021年我国东部地区86个城市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综合运用核密度非参数估计法、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莫兰指数、空间β收敛模型等方法,分别从发展水平、发展差异、空间集聚、空间收敛等多方面,对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①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②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绝对差异有所增大,相对差异呈现缩小趋势.子区域间差异是形成东部地区相对差异的主要原因.在3个子区域中,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的内部差异最小,北部和东部之间的差异最大,北部和南部之间的差异缩小最快.③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呈现“高-高、低-低”的集聚特征.④东部地区和其3个子区域的数字普惠金融均存在空间β收敛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部地区 数字普惠金融 时空演变特征
下载PDF
东部地区创新生态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14
作者 杨巧 冉毅吉 +1 位作者 杨艺丹 张经强 《中国市场》 2023年第22期31-34,共4页
文章以东部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发布的2020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指出东部地区作为全国创新能力的领先地区在创新能力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并尝试从创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开放性、系统活力三个维度... 文章以东部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发布的2020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指出东部地区作为全国创新能力的领先地区在创新能力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并尝试从创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开放性、系统活力三个维度分析东部地区创新生态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部地区 创新生态系统 区域创新
下载PDF
东部地区民族乡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许才明 许日祥 袁慧玲 《乡村论丛》 2023年第1期28-35,共8页
民族乡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一级乡级政权组织,它与共同富裕建设之间存在着多层的逻辑关系。我国东部地区的民族乡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面临着民族乡自身规模小、影响力弱,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分布不均、辐射面窄,以及理论研究成果缺乏等... 民族乡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一级乡级政权组织,它与共同富裕建设之间存在着多层的逻辑关系。我国东部地区的民族乡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面临着民族乡自身规模小、影响力弱,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分布不均、辐射面窄,以及理论研究成果缺乏等方面的困境。构建民族乡政府现代治理体系,建立有效的共同富裕帮扶与“兜底”机制,打造彰显民族乡优势的特色产业以及进一步加强民族乡对外交流与合作是浙江省民族乡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部地区 民族乡 共同富裕 浙江省
原文传递
青海东部地区浅井气氡值浅析
16
作者 罗宾生 白永祯 +1 位作者 李延峰 魏兆邦 《高原地震》 2023年第4期21-27,共7页
对青海东部地区34口浅井进行实地调查,使用DDL-1型测氡仪对符合观测条件的26口井中的浅井气氡含量进行了测量,并观测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青海东部地区浅井水中氡含量呈现出不均匀分布特征,整体氡含量水平偏低。浅井氡含量与... 对青海东部地区34口浅井进行实地调查,使用DDL-1型测氡仪对符合观测条件的26口井中的浅井气氡含量进行了测量,并观测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青海东部地区浅井水中氡含量呈现出不均匀分布特征,整体氡含量水平偏低。浅井氡含量与井的深度和温度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井水中氡气的含量,应该与井水的来源、流经的通道、井温、矿化度、环境压力等原因有关。此项研究为气氡异常的核实工作积累了背景观测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东部地区 浅井气氡 气氡浓度
下载PDF
东部地区率先实现科技现代化的路径和举措研究
17
作者 徐唯燊 《中国物价》 2023年第3期41-44,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作为全国科技创新的开路先锋,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但自主创新能力仍有不足,主要表现在:区域创新协调发展任重道远,头部企业距国际顶尖仍有差距,创新人才多但不优且发展受限,京沪苏粤原始创新亟需全面突破,津浙鲁...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作为全国科技创新的开路先锋,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但自主创新能力仍有不足,主要表现在:区域创新协调发展任重道远,头部企业距国际顶尖仍有差距,创新人才多但不优且发展受限,京沪苏粤原始创新亟需全面突破,津浙鲁创新引领发展境界仍应提升,冀闽琼创新政策执行力有待强化。未来一个时期,东部地区应多方发力,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和企业创新发展能力,建设强大创新人才队伍,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推动京沪苏粤迈向世界主要科学中心,促进津浙鲁打造全国产业创新中心,支持冀闽琼建设科技现代化后备军,率先探索一条科技现代化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部地区 科技现代化 路径 举措
原文传递
俄罗斯东部地区森林工业发展分析
18
作者 徐高鹏 葛新蓉 《对外经贸》 2023年第8期6-8,13,共4页
俄罗斯东部地区拥有世界上10%的森林资源,临近资源产地是森林工业发展最为有利的因素之一,俄罗斯东部地区过去一直以出口原木和初级产品为主。近些年,俄罗斯重视东部地区的森工产业,相关部门正着手制定新的国家工业政策,以实现森林工业... 俄罗斯东部地区拥有世界上10%的森林资源,临近资源产地是森林工业发展最为有利的因素之一,俄罗斯东部地区过去一直以出口原木和初级产品为主。近些年,俄罗斯重视东部地区的森工产业,相关部门正着手制定新的国家工业政策,以实现森林工业的有效运行和集约化发展。俄罗斯在国家东部地区的森工综合体领域推行优先投资项目,目前优先项目主要集中于扩大锯材和纸浆的生产,并促进森林工业向生产深加工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转型。我国是俄罗斯东部地区森林工业的重要合作伙伴,俄罗斯东部地区森工产品的现代化转型,双方在森工综合体领域的合作具有广泛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东部地区 森林工业 中俄合作
下载PDF
东部地区高校科研投入产出绩效评价——基于DEA-BCC和Malmquist模型的分析
19
作者 眭川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75-83,共9页
基于投入产出理论和绩效评价理论,从投入与产出两个维度出发,构建高校科研投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构建的DEA-BCC模型和DEA-Malmquist模型,对我国东部地区(不含港澳台)高校2016—2020年的科研投产绩效进行静态和动态综合评价。整体... 基于投入产出理论和绩效评价理论,从投入与产出两个维度出发,构建高校科研投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构建的DEA-BCC模型和DEA-Malmquist模型,对我国东部地区(不含港澳台)高校2016—2020年的科研投产绩效进行静态和动态综合评价。整体而言,一线城市所在省份高校科研绩效提升速度快、幅度大;静态角度下,研究区域高校科研投产绩效主要取决于纯技术效率;动态角度下,研究区域高校科研投产全要素生产率逐年正增长,绩效水平更多取决于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指数。建议高校完善政策,加强协同,重视技术,引进人才,强化考评,促进转化,推动科研管理优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东部地区(不含港澳台) 科研投入 科研产出 绩效评价
下载PDF
物联网在东部地区农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夏宇恒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3年第5期0099-0102,共4页
物联网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在各行业的生产过程中被充分应用对优化行业生产模式并全面提升生产效率有着突出的作用。农业发展是产业结构升级大背景下重点关注的一项内容。特别是经济基础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在实现农业发展转型... 物联网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在各行业的生产过程中被充分应用对优化行业生产模式并全面提升生产效率有着突出的作用。农业发展是产业结构升级大背景下重点关注的一项内容。特别是经济基础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在实现农业发展转型和优化升级方面更具优势。将物联网技术充分应用在东部地区的农业发展中有助于农业产业升级,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品质。而现阶段,物联网技术已经充分应用在了农业生产、农业监管、病虫害防治、智慧农业信息管理以及农业销售等多个环节。对此,东部地区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补贴力度,进一步优化互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同时也要转变农民的农业从业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 东部地区 农业发展 农业信息管理 病虫害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