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63篇文章
< 1 2 1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2C型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PP2C)活性与耐旱性的关系 被引量:16
1
作者 何亮 李富华 +2 位作者 沙莉娜 付凤玲 李晚忱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99-903,共5页
在先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运用电子克隆和反转录PCR技术克隆玉米PP2C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再分别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非放射性标记法,测定干旱胁迫条件下耐旱性不同的自交系PP2C基因的mRNA表达差异和酶活性差异,以探讨PP2C酶活性与玉米... 在先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运用电子克隆和反转录PCR技术克隆玉米PP2C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再分别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非放射性标记法,测定干旱胁迫条件下耐旱性不同的自交系PP2C基因的mRNA表达差异和酶活性差异,以探讨PP2C酶活性与玉米耐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我们克隆的全长cDNA序列为玉米PP2C基因家族的新成员,开放阅读框长1164bp,编码388个氨基酸残基。将这一基因命名为ZmPP2Ca,GenBank注册号为EF195257。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该基因在耐旱自交系中下调表达,使PP2C酶活性降低;在不耐旱自交系中上调表达,使PP2C酶活性升高。ZmPP2Ca基因的差异表达以及由此引起的PP2C酶活性差异,可能与干旱胁迫条件下玉米细胞的信号传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 PP2C 耐旱性
下载PDF
大片形吸虫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2A的原核表达及不同时期表达水平分析
2
作者 章志涛 李祥龙 +2 位作者 孔令丽 罗雨昕 王冬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07-1117,共11页
【目的】克隆大片形吸虫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2A(Ser/Thr protein phosphatases 2A,PP2A)基因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获得原核表达蛋白,为探究PP 2 A基因功能及其在大片形吸虫的发育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提取大片形吸虫成虫虫体... 【目的】克隆大片形吸虫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2A(Ser/Thr protein phosphatases 2A,PP2A)基因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获得原核表达蛋白,为探究PP 2 A基因功能及其在大片形吸虫的发育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提取大片形吸虫成虫虫体组织总RNA,应用RT-PCR方法扩增PP 2 A基因的完整编码区序列,并以双酶切的方式连接pET-28a(+)载体;经酶切、测序鉴定后获得阳性质粒pET-28a-PP2A,将pET-28a-PP2A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进行IPTG诱导表达,并对重组蛋白的诱导条件进行优化;通过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片形吸虫PP 2 A基因的表达效果;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P 2 A基因在大片形吸虫虫卵、囊蚴、6周龄童虫和成虫阶段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克隆的大片形吸虫PP 2 A基因编码区序列长1161 bp,编码386个氨基酸,分子式为C_(1980)H_(3105)N_(535)O_(566)S_(24),分子质量为44.23 ku。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大片形吸虫PP 2 A基因编码的蛋白为PP2Ac,分子功能为信号转导(GO:0004871),生物学过程为蛋白去磷酸化(GO:0006470),细胞组分为细胞质(GO:0005829)。PP2A蛋白无信号肽,不存在跨膜结构域,为亲水性蛋白,共含有37个磷酸位点。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大片形吸虫PP2A在30℃、0.8 mmol/L IPTG诱导6 h时表达量最大,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且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重组蛋白可被抗His标签识别;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PP 2 A基因在大片形吸虫6周龄童虫阶段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阶段(P<0.01);在囊蚴阶段的表达量最低,与虫卵阶段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大片形吸虫PP2A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相应蛋白,为研究PP 2 A基因在大片形吸虫生长发育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片形吸虫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2A(PP2A) 原核表达
下载PDF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受体R型对胶质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3
作者 高蕊 周官恩 +1 位作者 洪雁 颜艳 《天津医药》 2025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探索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受体R型(PTPRR)对胶质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UALCAN网站对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胶质瘤样本PTPRR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取20例胶质瘤患者术中切除的新鲜脑胶质瘤组织及20例创伤性脑出血... 目的探索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受体R型(PTPRR)对胶质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UALCAN网站对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胶质瘤样本PTPRR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取20例胶质瘤患者术中切除的新鲜脑胶质瘤组织及20例创伤性脑出血患者的正常脑组织,培养人胶质瘤细胞株及人星形胶质细胞系,取U87细胞分别转染PTPRR的过表达质粒pcDNA3.1/PTPRR(pcDNA3.1/PTPRR组)和空白对照质粒pcDNA3.1(pcDNA3.1组)。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胶质瘤细胞系及胶质瘤组织的PTPRR mRNA表达;CCK-8实验检测细胞活性;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并进行细胞凋亡实验。结果UALCAN网站分析显示胶质瘤中PTPRR mRNA表达水平低于正常脑组织,且高级别胶质瘤低于低级别胶质瘤;PTPRR低/中表达者的生存期较高表达者更短。qRT-PCR结果显示,PTPRR mRNA在胶质瘤细胞系及胶质瘤组织中均呈低表达;CCK-8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PTPRR后24 h、48 h的胶质瘤细胞活性较pcDNA3.1组均降低。集落形成实验、Transwell迁移及侵袭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PTPRR后胶质瘤细胞集落形成个数、迁移及侵袭能力较pcDNA3.1组均降低。细胞凋亡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PTPRR后胶质瘤细胞凋亡率升高。结论PTPRR在胶质瘤中呈低表达,且作为抑癌基因抑制胶质瘤细胞的活性、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促进胶质瘤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细胞增殖 细胞运动 肿瘤浸润 蛋白磷酸酶受体R型
下载PDF
血清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神经丝蛋白轻链水平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4
作者 蒋晨 宋艳 +1 位作者 王绍飞 丁琳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5期127-13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神经丝蛋白轻链(NfL)水平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88例ROP患儿,根据ROP病情将患儿分为轻度组(46例)... 目的探讨血清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神经丝蛋白轻链(NfL)水平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88例ROP患儿,根据ROP病情将患儿分为轻度组(46例)和中重度组(42例)。所有患儿接受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出院后定期复诊,根据ROP预后将患儿分为恶化组(13例)和好转组(75例)。检测患儿血清ADMA、NfL水平,分析ADMA、NfL与ROP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评估ADMA、NfL对ROP预后的价值。结果中重度组血清ADMA、NfL水平均高于轻度组(P<0.05)。恶化组血清ADMA、NfL水平均高于好转组(P<0.05)。恶化组与好转组出生体重、ROP分级、接受冷冻治疗、急进性后极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AP-RO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ROP(OR=3.762)、ADMA(OR=2.079)、NfL(OR=1.845)是ROP病情恶化的危险因素(P<0.05)。对混杂因素校正后,ADMA、NfL仍与ROP病情恶化有关。ADMA联合NfL预测ROP病情恶化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5)。结论ROP患儿血清ADMA、NfL水平增高与病情加重和恶化进展有关,可作为ROP预后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严重程度 预后 不对称二甲基精 神经蛋白轻链
下载PDF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促进胃癌发展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陈勇羽 黄益仁 +3 位作者 陈哲逸 周冰倩 陈诗宇 郑英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60,共11页
目的·研究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1(serpin family E member 1,SERPINE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促进胃癌发展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IMER2.0在线网站对SERPINE1进行泛癌分析,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 目的·研究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1(serpin family E member 1,SERPINE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促进胃癌发展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IMER2.0在线网站对SERPINE1进行泛癌分析,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的胃癌临床数据分析SERPINE1在不同胃癌肿瘤分期样本中的表达差异并绘制生存曲线。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临床胃癌组织配对样本中SERPINE1 mRNA的表达情况。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转染技术敲低MGC-803、SGC-7901胃癌细胞系中SERPINE1表达,通过Transwell和Invasion小室实验检测胃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进一步通过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迁移实验和小管形成实验探究敲低SERPINE1对胃癌细胞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利用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集,根据SERPINE1的表达水平中位值分为高表达和低表达2组进行差异基因分析,并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和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Analysis,GSEA);进一步通过qRT-PCR验证SERPINE1敲低胃癌细胞系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血管生成有关的关键基因表达水平。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SERPINE1在包括胃癌在内的多种原发肿瘤组织中高表达,SERPINE1基因表达随着肿瘤分期的增加而升高(P<0.001),SERPINE1表达增加与胃癌不良预后有关(P<0.001)。qRT-PCR结果表明SERPINE1在胃癌组织中明显高表达(P=0.038)。敲低SERPINE1后,胃癌细胞系MGC-803、SGC-790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下降(P<0.05);敲低SERPINE1的胃癌细胞系的培养上清液能降低HUVEC细胞迁移和小管生成能力(P<0.05)。GEO数据库中SERPINE1高表达组胃癌患者差异基因富集到焦点黏附、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等癌症相关通路以及血管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等血管生成相关通路。SERPINE1的表达与E-钙黏蛋白(cadherin 1,CDH1)的表达呈负相关,与EMT有关的其他基因、血管生成有关基因的表达均呈正相关。利用qRT-PCR在SERPINE1敲低胃癌细胞系中验证了EMT(P<0.05)、血管生成有关基因表达水平(P<0.05),与上述相关性分析结果一致。结论·SERPINE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升高,可调控EMT、血管生成相关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并促进胃癌细胞迁移、侵袭与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抑制因子1 胃癌 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 血管生成
下载PDF
超声测量子宫动脉血流指标结合血清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B1及妊娠相关蛋白对早期妊娠不良结局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宋林 杨静 尚晓敏 《实用医技杂志》 2025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究超声测量子宫动脉血流指标结合血清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B1(serpinB1)、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对早期妊娠不良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9月至2024年1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建档接受产检的64例早期妊娠不良结局孕妇与74名... 目的探究超声测量子宫动脉血流指标结合血清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B1(serpinB1)、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对早期妊娠不良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9月至2024年1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建档接受产检的64例早期妊娠不良结局孕妇与74名健康妊娠的孕妇临床资料,分别纳入不良组和正常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子宫动脉血流指标其血清serpinB1、PAPP-A差异。分析早期妊娠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并验证子宫动脉血流指标结合血清serpinB1、PAPP-A的预测价值。结果不良组阻力指数(0.64±0.09与0.72±0.11;t=-4.698,P=<0.001)、搏动指数(2.49±0.14与2.69±0.26;t=-5.729,P<0.001)、serpinB1[(2.2±0.5)ng/ml与(2.8±0.7)ng/ml;t=-5.766,P<0.001]高于正常组,PAPP-A[(107±35)mU/ml与(62±22)mU/ml;t=8.858,P<0.001]、平均血流速度[(21.3±1.6)cm/s与(19.0±1.4)cm/s;t=8.819,P<0.001]低于正常组。平均血流速度[OR值(95%CI)=0.312(0.120,0.816),P=0.019]、阻力指数[OR值(95%CI)=1.811(1.147,2.860),P=0.012]、搏动指数[OR值(95%CI)=1.680(1.320,2.138),P<0.001]、serpinB1[OR值(95%CI)=1.767(1.145,2.724),P=0.011]、PAPP-A[OR值(95%CI)=0.203(0.071,0.583),P=0.003]均为早期妊娠不良结局影响因素(P<0.05);且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均存在早期妊娠不良结局预测价值(P<0.05)。结论超声测量子宫动脉血流指标结合血清serpinB1、PAPP-A可用于预测早期妊娠不良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子宫动脉血流指标 蛋白酶抑制剂B1 妊娠相关蛋白A 早期妊娠 不良结局
下载PDF
美国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中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联合抑制剂不良反应信号数据挖掘与分析
7
作者 刘红 王文娟 +2 位作者 白羽 张关敏 张艳华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178-2184,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维莫非尼联合考比替尼、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和康奈非尼联合贝美替尼3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 B-raf,BRAF)/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EK)联合抑...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维莫非尼联合考比替尼、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和康奈非尼联合贝美替尼3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 B-raf,BRAF)/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EK)联合抑制剂间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差异,以期指导临床安全用药。方法:收集2011年第1季度—2023年第2季度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中的ADR报告,使用报告比值比法和贝叶斯可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法进行数据分析,同时采用Chi-square统计方法对组间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17982份ADR报告,其中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报告数最多,为12746份,且报告死亡结局的比例(26.62%)也高于其他方案组。3种治疗方案主要累及系统器官分别为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和胃肠系统疾病。在维莫非尼联合考比替尼和康奈非尼联合贝美替尼方案中,浆液性视网膜病关联性最强,维莫非尼联合考比替尼方案发生器质性脑综合征ADR致死概率为100.00%。结论:临床上应关注维莫非尼联合考比替尼方案发生器质性脑综合征ADR致死风险,不同BRAF/MEK联合抑制剂与特定系统器官的ADR关联强度存在差异,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合理选择药物,并对ADR进行有效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警戒 药品不良反应 酸/蛋白激酶 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抑制剂
原文传递
雷公藤甲素通过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糖原合成酶激酶-3β通路对MGC803细胞增殖、侵袭与迁移的影响
8
作者 马丽丽 吕立丽 +2 位作者 杜艳明 于镓锐 王丹丹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1期61-66,共6页
目的 探讨雷公藤甲素通过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糖原合成酶激酶-3β(AKT/GSK-3β)通路对MGC803细胞增殖、侵袭与迁移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MGC803细胞,确定雷公藤甲素的干预剂量和干预时间。将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A组,不进行处理),阳... 目的 探讨雷公藤甲素通过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糖原合成酶激酶-3β(AKT/GSK-3β)通路对MGC803细胞增殖、侵袭与迁移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MGC803细胞,确定雷公藤甲素的干预剂量和干预时间。将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A组,不进行处理),阳性对照组(B组,10μmol/L顺铂),雷公藤甲素高、中、低剂量组(C组、D组、E组)。干预48 h,采用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采用划痕试验法检测迁移能力,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随着雷公藤甲素浓度的增加,MGC803细胞增殖率降低(P <0.05);48 h时半数抑制浓度(IC50)最小,选择干预时间为48 h,C组、D组、E组的干预剂量分别为80,40,20 nmol/L。与B组比较,C组、D组、E组侵袭细胞数、细胞迁移距离及波形蛋白(vimentin),snail,p-AKT/AKT,p-GSK-3β/GSK-3β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 <0.05),上皮钙黏素(E-cadherin)、β-联蛋白(β-catenin)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 <0.05),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雷公藤甲素可通过抑制AKT/GSK-3β信号通路而抑制MGC803细胞增殖、侵袭与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胃癌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蛋白激酶/糖原合成酶激酶-3β信号通路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基因的表达及其免疫保护试验 被引量:7
9
作者 姚利晓 孙安国 +4 位作者 傅志强 刘金明 苑纯秀 蔡幼民 林矫矫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2-126,共5页
为研究日本血吸虫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SjPP)的免疫功能,构建了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28a(+)-SjPP,转化大肠埃希氏菌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并用重组蛋白进行了小鼠免疫保护试验,免疫剂量为每次20μg/只,共免疫3次。结果表明,pET28a(+... 为研究日本血吸虫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SjPP)的免疫功能,构建了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28a(+)-SjPP,转化大肠埃希氏菌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并用重组蛋白进行了小鼠免疫保护试验,免疫剂量为每次20μg/只,共免疫3次。结果表明,pET28a(+)-SjPP/BL21(DE3)在0.1 mmol/L IPTG诱导2 h时,每1 g菌体可产生17.8 mg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的重组蛋白;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后诱导产生了高效价的血清特异性IgG抗体,并获得了部分减虫率、肝组织减卵率和显著的粪便减卵率,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蛋白磷酸酶 蛋白表达 免疫保护作用
下载PDF
2型猪链球菌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重组蛋白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3
10
作者 杜骁杰 郭静静 +4 位作者 王晶 李敏 王玲 王长军 潘秀珍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链球菌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serine/threonine phosphotase,STP)是重要的磷酸化信号调控系统成员之一。文中对2型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 serotype 2,S.suis 2)STP编码基因stp进行原核表达并对纯化蛋白进行酶活测定。方法对S.s... 目的链球菌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serine/threonine phosphotase,STP)是重要的磷酸化信号调控系统成员之一。文中对2型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 serotype 2,S.suis 2)STP编码基因stp进行原核表达并对纯化蛋白进行酶活测定。方法对S.suis 2 stp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PCR扩增stp基因片段,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a::stp。将载体转入E.coli BL21中,经IPTG诱导,Ni2+亲和层析柱纯化重组蛋白,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利用磷酸对硝基苯酯(p-nitrophenyl phosphate,pNPP)为底物测定其水解量进而鉴定磷酸酶活性。结果从05ZYH33基因组中PCR扩增到810 bp的片段,经连接获得重组表达载体pET28a::stp;经诱导表达及纯化获得相对分子质量为32000的重组蛋白,该蛋白在Mn2+存在下能够水解pNpp。结论获得纯度较高的STP重组蛋白,该蛋白具有Mn2+依赖的磷酸酶活性,为后续阐明STK/STP磷酸化系统的调控机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猪链球菌 链球菌 磷酸酶 原核表达 酶活鉴定
下载PDF
寄生虫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谭燕财 林洁 +3 位作者 马光旭 敖冯虎 胡志刚 周荣琼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84,共4页
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Proteinserine/threonine phosphatases,PSTP)属于蛋白磷酸酶家族中重要的细胞内调节蛋白,能够催化磷酸化丝氨酸或磷酸化苏氨酸的去磷酸化反应,并参与许多关键的生物学过程,例如细胞周期进程、细胞凋亡和... 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Proteinserine/threonine phosphatases,PSTP)属于蛋白磷酸酶家族中重要的细胞内调节蛋白,能够催化磷酸化丝氨酸或磷酸化苏氨酸的去磷酸化反应,并参与许多关键的生物学过程,例如细胞周期进程、细胞凋亡和胞外分泌等。蛋白质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是调节多种细胞功能的基本过程。蛋白激酶从ATP将磷酸基团转移到蛋白质上(磷酸化),而蛋白磷酸酶催化磷酸基团从蛋白质的特定残基移除(去磷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磷酸酶 寄生虫 磷酸化反应 磷酸 生物学过程 蛋白 调节蛋白 周期进程
下载PDF
蛋白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对细胞周期的调节作用及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麒燕 崔博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263-268,共6页
综述蛋白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的分类及其在细胞生长、分化方面的作用,蛋白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对细胞周期调节作用及其与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蛋白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抑制剂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细胞生长、发育、调控的机制,寻找预防... 综述蛋白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的分类及其在细胞生长、分化方面的作用,蛋白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对细胞周期调节作用及其与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蛋白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抑制剂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细胞生长、发育、调控的机制,寻找预防和治疗肿瘤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酸/磷酸酶 细胞周期 肿瘤
下载PDF
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肌中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活性变化及其意义
13
作者 张超群 王志荣 +3 位作者 程明月 徐晤 杨煜 吴建东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3-215,共3页
目的检测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心房肌中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的活性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用荧光法检测16例持续性房颤及14例窦性心律患者右心耳心肌组织中三种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的活性,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第16位... 目的检测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心房肌中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的活性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用荧光法检测16例持续性房颤及14例窦性心律患者右心耳心肌组织中三种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的活性,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第16位点丝氨酸磷酸化的受磷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窦性心律组相比,持续性房颤组1型、2A型和2B型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活性均明显增加(P<0.01),第16位点丝氨酸磷酸化的受磷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与1型和2A型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活性成负相关。结论持续性房颤患者心房肌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活性明显增加,其可能通过影响受磷蛋白磷酸化水平在心房电重构过程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房颤动 受磷蛋白 /苏蛋白磷酸酶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白梅 鲁猛 +4 位作者 骆思君 王志华 伍华英 王芳 赵耀顺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8-31,36,共5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HL-60,分为空白对照组(未经任何处理的HL-60细胞)、...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HL-60,分为空白对照组(未经任何处理的HL-60细胞)、Ara-C组(加入0.5μmol/LAra-C)、ATRA组(加入2μmol/LATRA)、ATRA+Ara-C组(加入2μmol/LATRA和0.5μmol/LAra-C),继续培养24、48、72h,采用CCK8检测HL-60细胞活力,AnnexinV双染法检测HL-60细胞凋亡,qRT-PCR检测PI3K、AKT-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并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空白对照组HL-60细胞活力高于Ara-C+ATRA组、Ara-C组、ATRA组,Ara-C组、ATRA组HL-60细胞活力高于Ara-C+ATRA组(均P<0.05)。Ara-C+ATRA组HL-60细胞凋亡率高于Ara-C组、ATRA组,Ara-C组、ATRA组HL-60细胞凋亡率高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HL-60细胞胞体多呈圆形,可见瘤状突起,胞核多为类圆形,Ara-C组、ATRA组染色质凝聚,颜色变深,部分胞核变小,Ara-C+ATRA组染色质凝聚,颜色变深,可见核固缩、核碎裂。空白对照组HL-60细胞PI3K、AKTmRNA表达高于Ara-C组、ATRA组,Ara-C组、ATRA组HL-60细胞PI3K、AKTmRNA表达高于Ara-C+ATRA组(均P<0.05)。空白对照组HL-60细胞P-PI3K、P-AKT蛋白表达高于Ara-C组、ATRA组,Ara-C组、ATRA组HL-60细胞P-PI3K、P-AKT蛋白表达高于Ara-C+ATRA组(均P<0.05)。结论:Ara-C+ATRA能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促进HL-60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 阿糖胞苷 急性髓系白血病 HL-60细胞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血清碱性磷酸酶、同型半胱氨酸及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与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范琦琛 王雁南 +1 位作者 张筱茜 王艮一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同型半胱氨酸(Hcy)、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水平与糖尿病足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80例糖尿病足患者和36...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同型半胱氨酸(Hcy)、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水平与糖尿病足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80例糖尿病足患者和3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的下肢股动脉内-中膜厚度(FAIMT)测定结果将观察组患者分为FAIMT增厚组(n=39)和斑块组(n=41)。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血液指标[ALP、Hcy、Cys-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空腹血糖(FBG)],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糖尿病足发生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确定ALP、Hcy、Cys-C对糖尿病足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的年龄大于对照组,ALP、Hcy、Cys-C、FB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C、H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组患者的Hcy水平高于FAIMT增厚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FBG、ALP、Hcy、Cys-C均是糖尿病足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LP、Hcy、Cys-C诊断糖尿病足的AUC分别为0.724、0.640、0.895,对糖尿病足均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结论ALP、Hcy、Cys-C与糖尿病足的发生密切相关,且与下肢AS程度有关,对糖尿病足患者病情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碱性磷酸酶 同型半胱 半胱蛋白酶抑制剂C
下载PDF
含Src同源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变构抑制剂缓解放射性肺炎的作用效应与机制研究
16
作者 汤艺 夏冰 +2 位作者 孙明姣 刘喜波 李梦瑶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25-435,共11页
目的探索含Src同源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Src homology 2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2,SHP2)变构抑制剂对放射性肺炎的缓解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50 Gy的剂量进行双肺辐照建立辐射诱导放射性肺炎小鼠模... 目的探索含Src同源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Src homology 2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2,SHP2)变构抑制剂对放射性肺炎的缓解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50 Gy的剂量进行双肺辐照建立辐射诱导放射性肺炎小鼠模型,分别提取SHP2变构位点抑制剂SHP099辐照组(辐照并予以SHP099灌胃)、辐照组(辐照未灌胃)、SHP099未辐照组(未辐照并予以SHP099灌胃)和对照组(未辐照且未灌胃)小鼠的肺组织制作HE切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4组小鼠肺组织内炎性反应因子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mRNA水平。RT-qPCR检测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和骨髓原代巨噬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acrophage,BMDM)中iNOS、TNF-α和IL-6的表达情况。收集BMDM培养上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TNF-α和IL-6的分泌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辐照后不同培养时间后RAW264.7和BMDM细胞产生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水平。采用RT-qPCR检测10 Gy辐照后24 h RAW264.7细胞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reduced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H)氧化酶(NADPH oxidase,NOX)各亚基和同系物表达水平变化。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RAW264.7细胞中NOX4表达水平。结果通过SHP099灌胃辐射小鼠模型发现,SHP099预处理的辐照小鼠肺部损伤减弱,肺组织内炎性反应因子iNOS、TNF-α和IL-6的mRNA表达均下调(均P<0.05)。10 mmol/L SHP099预处理24 h后,RAW264.7和BMDM细胞因10 Gy辐照引起的上升的炎性反应因子iNOS、TNF-α和IL-6 mRNA表达均下降(均P<0.05)。收集BMDM细胞的培养上清显示,SHP099预处理也可减少辐照后TNF-α和IL-6蛋白的分泌(均P<0.05)。SHP099预处理也可降低10 Gy辐照后30 min引起的RAW264.7和BMDM细胞升高的ROS水平(均P<0.05)。采用RT-qPCR检测RAW264.7细胞10 Gy辐照后24 h NOX各个亚基和同系物的表达变化情况显示,p22^(phox)、p40^(phox)、Rac1、NOX2、NOX3、NOX4和NOX5表达均上调(均P<0.05),其中NOX4上调最多;而SHP099预处理可减少辐照后RAW264.7细胞的NOX4蛋白表达(P<0.01)。结论SHP2变构抑制剂可以缓解辐照诱导的小鼠肺部炎性反应。SHP2变构抑制剂可能是通过抑制巨噬细胞中NOX4的表达降低ROS产生,从而减少炎性反应因子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肺炎 巨噬细胞 含Src同源2结构域蛋白磷酸酶2 活性氧 SHP099
下载PDF
辛开苦降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患者卵巢功能、子宫内膜容受性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通路的影响
17
作者 罗献英 杨清 谢秀超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5期987-992,共6页
目的 观察辛开苦降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患者卵巢功能、子宫内膜容受性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serine threonine prote... 目的 观察辛开苦降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患者卵巢功能、子宫内膜容受性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serine threonine protein kinase,PI3K/AKT)通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1月期间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绵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PCOS-IR患者8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辛开苦降法(中药),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卵巢功能[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LH/FSH与抗缪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血糖[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 hours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BG)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子宫内膜容受性[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搏动指数(Pulse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血流参数血管化指数(Vascularity index,VI)、血流指数(Flow index,FI)与血管化血流指数(Vascularity flow index,VFI)]、外周血PI3K/AKT通路(PI3K、AKT mNRA),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BMI、FPG、FIN、2 h GLU、HOMA-IR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BMI、FPG、FIN、2 h GLU、HOMA-I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MH、LH、LH/FSH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H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且治疗组AMH、LH、LH/FSH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容积、Vmax、VI、FI、VFI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I、RI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容积、Vmax、VI、FI、VF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I、R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I3K、AktmRN表达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PI3K、AktmRN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中医辛开苦降法不仅能改善PCOS-IR患者胰岛素抵抗,还可改善其卵巢功能、子宫内膜容受性,激活PI3K/AKT通路,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开苦降法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卵巢功能 子宫内膜容受性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通路
下载PDF
寄生虫的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
18
作者 姚利晓 林矫矫 蔡幼民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4年第6期258-261,共4页
丝 /苏氨酸蛋白磷酸酶是一种调节蛋白质可逆磷酸化的酶蛋白 ,在细胞代谢、DNA复制、基因转录、RNA剪接、信号转导、细胞分化及凋亡、癌基因转化等细胞活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着重对寄生虫的丝 /苏氨酸蛋白磷酸酶的研究进展作简要... 丝 /苏氨酸蛋白磷酸酶是一种调节蛋白质可逆磷酸化的酶蛋白 ,在细胞代谢、DNA复制、基因转录、RNA剪接、信号转导、细胞分化及凋亡、癌基因转化等细胞活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着重对寄生虫的丝 /苏氨酸蛋白磷酸酶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磷酸酶 寄生虫 RNA剪接 白质 凋亡 基因转录 细胞分化 蛋白 转化
下载PDF
芍药苷调节丝氨酸/苏氨酸激酶/鼠双微基因2/p53信号通路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卫星 张薇 +2 位作者 陈姣敏 尹凤雷 王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13-317,共5页
目的:探讨芍药苷(PAE)调节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鼠双微基因2(MDM2)/p53信号通路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OCI-LY3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PAE低浓度组(15μmol/L PAE)、PAE中浓度组(30μmo... 目的:探讨芍药苷(PAE)调节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鼠双微基因2(MDM2)/p53信号通路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OCI-LY3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PAE低浓度组(15μmol/L PAE)、PAE中浓度组(30μmol/L PAE)、PAE高浓度组(60μmol/L PAE)、PAE高浓度+SC79(AKT激活剂)组(60μmol/L PAE+8μg/ml SC79),同时以未经处理的细胞为对照组。48 h后,分析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能力及细胞周期和凋亡变化,检测AKT/MDM2/p5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AE低浓度组、PAE中浓度组、PAE高浓度组细胞凋亡率、p53表达、G_(0)/G_(1)期增加,细胞克隆形成数和细胞增殖率,p-AKT/AKT和p-MDM2/MDM2表达水平,以及G_(2)/M、S期降低(均P<0.05)。与PAE高浓度组比较,PAE高浓度+SC79组细胞凋亡率、p53表达、G_(0)/G_(1)期降低,细胞克隆形成数和细胞增殖率,p-AKT/AKT和p-MDM2/MDM2表达水平,以及G_(2)/M、S期增加(均P<0.05)。结论:PAE通过抑制AKT/MDM2上调p53表达,抑制DLBCL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进展,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芍药苷 酸/激酶/鼠双微基因2/p53信号通路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下载PDF
血清尿酸、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及碱性磷酸酶水平与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
20
作者 杨琴 王新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9期3478-3481,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尿酸、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及碱性磷酸酶水平与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202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神经内科治疗后病情稳定,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分为抑郁组... 目的分析血清尿酸、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及碱性磷酸酶水平与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202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神经内科治疗后病情稳定,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分为抑郁组(105例)与对照组(共97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基线资料和实验室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PSD发生的危险因素,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尿酸、Cys C水平预测PSD发生的临床价值。结果两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冠心病、房颤史、发病类型、发病至入院时间及碱性磷酸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高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尿酸和Cys 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血清尿酸水平和Cys C水平是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PSD的影响因素。血清尿酸浓度预测PSD的最临界值为317.251μmol·L^(-1)。血清Cys C浓度预测PSD的最佳临界值为2.155 mg·L^(-1)。结论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与PSD的发生无关;血清尿酸和Cys C水平是影响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PSD的独立影响因素,二者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PSD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预测PSD发生的血清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抑郁症 尿 半胱蛋白酶抑制剂C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