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0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院举办“第四届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学术论坛”
1
《音乐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2023年11月24日至26日,学院举办了“第四届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学术论坛”。来自国内外专家学者、学院师生代表百余人参加论坛。学术论坛为期两天,包括5场学术研讨会,期间举办“天平乐府研究室”揭牌仪式,展出复制、收藏的我国唐传日... 2023年11月24日至26日,学院举办了“第四届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学术论坛”。来自国内外专家学者、学院师生代表百余人参加论坛。学术论坛为期两天,包括5场学术研讨会,期间举办“天平乐府研究室”揭牌仪式,展出复制、收藏的我国唐传日本的乐器、乐谱、歌舞图卷、面具等藏品。浙江音乐学院院长王瑞教授在开幕式致辞,表示要关注传统艺术学研究方法在当代的合理运用,要积极响应国家“中国式现代化”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研讨聚焦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来自日本、意大利、新西兰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敦煌研究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40位专家学者对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等音乐舞蹈艺术展开广泛、深入探讨,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促进音乐文明的交流互鉴、合作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学术论坛 草原丝绸之路 中国艺术研究院 敦煌研究院 中国式现代化 中央音乐学院
下载PDF
丝绸之路纺织史研究的里程碑著作——评《纺织与服装》
2
作者 陈巍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24,共4页
丝绸之路作为古代世界的跨文化交流平台,涉及沿线众多民族、宗教和文化。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研究是全面了解丝绸之路历史的必要途径。赵丰教授(现为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领衔的中国丝绸博物馆团队在这一方面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成果。... 丝绸之路作为古代世界的跨文化交流平台,涉及沿线众多民族、宗教和文化。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研究是全面了解丝绸之路历史的必要途径。赵丰教授(现为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领衔的中国丝绸博物馆团队在这一方面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成果。2015年他们与全球众多学术机构共同创立了国际丝路之绸研究联盟(IASSRT),通过一系列国际学术活动,有力推进了以丝绸——也是“丝绸之路”命名之源——为代表的全球纺织服饰史研究。[1]《纺织与服装》一书是该联盟专家成员合作完成的又一硕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机构 丝绸之路 学术活动 纺织史 国际合作研究 中国丝绸博物馆 里程碑
下载PDF
绿色丝绸之路何以助力全球南方脱碳进程
3
作者 周亚敏 《阅江学刊》 2024年第2期53-62,172,共11页
绿色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底色,绿色丝绸之路建设顺应全球生态环保合作的大潮流,显示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全球南方在参与共建绿色丝绸之路的过程中获得了绿色转型所急需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援助。绿色丝绸之路助力全球南方脱碳进程... 绿色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底色,绿色丝绸之路建设顺应全球生态环保合作的大潮流,显示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全球南方在参与共建绿色丝绸之路的过程中获得了绿色转型所急需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援助。绿色丝绸之路助力全球南方脱碳进程的主要着力点是绿色基础设施、绿色贸易与投资、绿色能源合作和绿色低碳工业园区,并借助“六廊六路多国多港”形成辐射效应。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充分释放了中国在绿色转型方面的领先优势,将中国的绿色技术、资金、设备与沿线国家的绿色市场相结合,推动中国同全球南方在绿色价值链方面的深层次合作,并逐渐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区域绿色价值链网络。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刺激发达国家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绿色低碳产业的竞争性投入,客观上使得全球南方获得更多绿色发展资源并加速脱碳进程。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具有辐射效应、构建效应和带动效应,推动全球绿色发展资源向发展中国家的绿色部门加速汇集,具有国际公共产品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丝绸之路 全球南方 脱碳 绿色价值链 “一带一路” 能源转型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生态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
4
作者 张超 鲁健 宋瑶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7-54,共8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能源生态效率研究也备受关注。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对外开放新前沿,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2006—2019年数据,运用Super-...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能源生态效率研究也备受关注。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对外开放新前沿,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2006—2019年数据,运用Super-SBM和ML指数对能源生态效率分别进行静态和动态测度,并运用Tobi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实证结果显示: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生态效率未达到有效水平,在趋势上有所下降;人口规模、产业结构、科学技术水平对能源生态效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能源消费结构和对外开放水平则起到了抑制作用。据此,提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完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能源生态效率 Super-SBM ML指数 TOBIT模型
下载PDF
丝绸之路节点城市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策略研究
5
作者 陈蕾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2024年第1期11-13,共3页
从丝绸之路各沿线城市的独特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资源、自然风景旅游资源,以及合作前景看,统筹协调国际旅游合作走廊、国内旅游合作区的空间格局,在现有多边合作组织的作用下,持续开放和革新旅游政策、增加旅游基础设施、加大旅游文化交... 从丝绸之路各沿线城市的独特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资源、自然风景旅游资源,以及合作前景看,统筹协调国际旅游合作走廊、国内旅游合作区的空间格局,在现有多边合作组织的作用下,持续开放和革新旅游政策、增加旅游基础设施、加大旅游文化交流、积极引导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客流。建立健全政府协商机制、日常工作机制、投资促进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应成为协调丝绸之路各节点城市旅游经济高速健康发展的正当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倡议 节点城市 旅游经济 协调发展
下载PDF
“冰上丝绸之路”建设视角下中俄贸易路径
6
作者 周静 《北方经贸》 2024年第1期36-39,共4页
“冰上丝绸之路”作为连接中国和北极地区的新通道,是对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补充,对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为中俄之间的贸易往来提供了新的路径。中俄联手开发北极航道,打造“冰上丝绸之路”,降低航运成... “冰上丝绸之路”作为连接中国和北极地区的新通道,是对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补充,对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为中俄之间的贸易往来提供了新的路径。中俄联手开发北极航道,打造“冰上丝绸之路”,降低航运成本、提高运输效率、规避安全风险、提升航运安全,进一步扩大中俄在文化、经贸和旅游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使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更加成熟坚韧,两国合作的内生动力和特殊价值的进一步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 中俄贸易
下载PDF
丝绸之路上的武器
7
作者 陈巍 《中国科技教育》 2024年第4期74-75,共2页
在历史的长河中,武器贸易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双刃剑。一方面,它让冲突变得更加普遍和激烈,对和平发展构成了不容忽视的威胁,给无数生命和家园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也因此军火商人又被称为“战争贩子”而臭名昭著。另一方面,武器的流动也... 在历史的长河中,武器贸易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双刃剑。一方面,它让冲突变得更加普遍和激烈,对和平发展构成了不容忽视的威胁,给无数生命和家园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也因此军火商人又被称为“战争贩子”而臭名昭著。另一方面,武器的流动也并非全然负面,麻烦的根源始终在于人,而不是人手中的工具。与武器交易相伴的往往是技术的传播,武器知识往往是最先得到传播的科技门类,也是不同文化之间进一步交流融合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社会发展 丝绸之路 交流融合 双刃剑 传播 武器
下载PDF
古代丝绸之路上的货品
8
作者 陈巍 《中国科技教育》 2024年第2期74-75,共2页
在市场上我们常会看到打着“外贸货”旗号的商品往往会受到消费者青睐,所谓外贸货,又叫出口转内销,意思是本来供出口外国的货物由于某种原因只能转回国内销售,这些货物往往质量比较好,又因通常已不在生产者的库存之列而低价抛售,而成为... 在市场上我们常会看到打着“外贸货”旗号的商品往往会受到消费者青睐,所谓外贸货,又叫出口转内销,意思是本来供出口外国的货物由于某种原因只能转回国内销售,这些货物往往质量比较好,又因通常已不在生产者的库存之列而低价抛售,而成为质优价廉的代名词。可见在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模式下,我们往往优先保证外销商品的质量,而把次一等的产品留给国内消费者。丝绸之路就是古代的国际贸易网络,丝路上的商品质量与市场之间是否也存在如此的对应关系呢?让我们以几种主要商品为例进行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质量 古代丝绸之路 经济模式 外贸货 出口转内销 国际贸易网络 转回 质优价廉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产业-经济-环境系统空间错位分析
9
作者 谢霞 周巧娅 +1 位作者 朱海强 梁增贤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49,共8页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实现东西部均衡协调发展的关键,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主要组成部分。论文通过构建旅游产业—经济—环境系统评价体系,基于面板数据,利用重力模型、空间错位指数模型、...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实现东西部均衡协调发展的关键,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主要组成部分。论文通过构建旅游产业—经济—环境系统评价体系,基于面板数据,利用重力模型、空间错位指数模型、均方差分解等方法,测度2010—2019年丝绸之路经济带九省份旅游产业、经济、环境系统的空间错位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三大系统重心均向西南四省份偏移且各自间存在错位现象,其中经济重心错位最为显著;总体空间错位指数呈上升趋势,整体错位状况加深,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西北与西南地区的区间差异;冷热点时空演变呈现“西南集中、西北分散”的特征;各地区的空间错位指数受多系统多因素的影响且多指向生态环境和经济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错位 区域协调发展 丝绸之路经济带 均方差分解 “一带一路”
原文传递
丝绸之路视域下唐代纺织品中鸟衔花纹样的起源与形式流变
10
作者 金雅婧 赵罡 +2 位作者 于毅 张婉莉 张毅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122,共8页
文章以唐代纺织品中的鸟衔花纹样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文献与考古实物等资料对其溯源。梳理丝绸之路打通后西方鸟衔花纹样的传播,并分析其传入唐代后的形式演变。研究表明,唐代纺织品中的鸟衔花纹样因受到了西方含绶鸟纹样题材、纬线显... 文章以唐代纺织品中的鸟衔花纹样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文献与考古实物等资料对其溯源。梳理丝绸之路打通后西方鸟衔花纹样的传播,并分析其传入唐代后的形式演变。研究表明,唐代纺织品中的鸟衔花纹样因受到了西方含绶鸟纹样题材、纬线显花织造技术等因素影响而形成。并经历了模仿、改造、定型三个发展阶段,完成从呆板程式向传神自由转变的本土化进程,该纹样在唐代的演变可进一步细分为“团窠对鸟”和“足踏花台”的双线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丝绸之路 纺织品 鸟衔花纹样 起源 形式演变
下载PDF
“第二届巴蜀文化与南方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综述
11
作者 郭晨思 房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0-192,共3页
2023年8月24日至26日,“第二届巴蜀文化与南方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在四川成都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会议... 2023年8月24日至26日,“第二届巴蜀文化与南方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在四川成都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会议开幕式由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房锐教授主持,四川师范大学副校长王川教授、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谭光辉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师范大学 南方丝绸之路 巴蜀文化 副校长 师范大学学报 文学院 四川成都 学术研讨会
下载PDF
从考古发现看古代象雄与丝绸之路
12
作者 张倩玉 张延清 《敦煌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4-153,共10页
根据最新考古发现,结合文献记载,古代象雄王国所在地今西藏阿里是古丝绸之路的一条支线;将阿里的考古发现与新疆的出土文物进行深入梳理和比较后,我们发现,阿里地区发掘出土的汉晋时期丝绸、天珠等文物与丝绸之路今新疆段的考古发现,无... 根据最新考古发现,结合文献记载,古代象雄王国所在地今西藏阿里是古丝绸之路的一条支线;将阿里的考古发现与新疆的出土文物进行深入梳理和比较后,我们发现,阿里地区发掘出土的汉晋时期丝绸、天珠等文物与丝绸之路今新疆段的考古发现,无论是时间上,还是纹样、造型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可见,早在汉晋时期,阿里已经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和商贸集散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象雄 考古
下载PDF
面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航运人才胜任特征及培养路径
13
作者 刘家国 吴志鹏 杨家轩 《航海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29-36,共8页
针对新时代航运业对航运人才的新需求,为培养国际化、高层次、专业性、复合型航运人才,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航运人才胜任特征,提出显性培养和隐性培养相结合的航运人才培养模式,以大连海事大学航海技术专业(英语班)为例,... 针对新时代航运业对航运人才的新需求,为培养国际化、高层次、专业性、复合型航运人才,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航运人才胜任特征,提出显性培养和隐性培养相结合的航运人才培养模式,以大连海事大学航海技术专业(英语班)为例,探讨该培养模式的实际运作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航运人才 胜任特征 显性培养 隐性培养
下载PDF
物流绩效与中国农产品出口空间溢出效应——基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国家的实证分析
14
作者 宋平平 李晨 《海洋经济》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物流绩效直接影响国际贸易的成本与效率,基于2010-2018年“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31个合作伙伴国家数据,运用物流绩效综合指数及清关效率、物流基础设施质量等6个分项指标,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物流绩效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结... 物流绩效直接影响国际贸易的成本与效率,基于2010-2018年“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31个合作伙伴国家数据,运用物流绩效综合指数及清关效率、物流基础设施质量等6个分项指标,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物流绩效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向合作国家的农产品出口额和共建国家的物流绩效具有空间集聚效应,一国物流绩效提升会使中国向该国出口的农产品增多,周边国家物流绩效的提升也会对中国向该国的农产品出口贸易产生正向促进效应;物流绩效的各个分项指标产生的空间溢出效应不同,提高清关效率等能促进中国向该囯的农产品出口,国际运输便利性则对此影响不显著。因此,应积极促进合作伙伴国家物流绩效水平的提升,加强共建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绩效 农产品出口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杜宾模型
下载PDF
丝绸之路城市文化符号的创新性构建与传播路径
15
作者 王艳霞 《文化产业》 2024年第7期163-165,共3页
“一带一路”倡议揭开了丝绸之路焕发生机的崭新篇章。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当前,甘肃省丝绸之路城市的形象构建与文化传播面临诸多挑战,语言模因、新媒体、多模态传播模式等在甘肃省丝绸之路城市文化符... “一带一路”倡议揭开了丝绸之路焕发生机的崭新篇章。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当前,甘肃省丝绸之路城市的形象构建与文化传播面临诸多挑战,语言模因、新媒体、多模态传播模式等在甘肃省丝绸之路城市文化符号的构建和传播路径的创新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丝绸之路 传播路径 文化符号 形象构建 传播模式 多模态 一带一路 语言模因
下载PDF
明代南方丝绸之路沿线盐业概况——以杨慎诗文为中心的考述
16
作者 谭佳 《云南档案》 2024年第1期25-29,共5页
明代戍滇文学家杨慎有不少关于南方丝绸之路重要贸易物——“盐”的诗文著作,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对盐在明代云南的部分地区充当实物货币、云南井盐的生产情况以及川滇两地盐的贸易往来等概况进行分析,探究明代云南盐业得到发展的原因。
关键词 杨慎 食盐贸易 《滇程记》 南方丝绸之路
下载PDF
港口效率对城市开放度的影响——以我国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为例
17
作者 王稳 陈雪玫 王行健 《水运管理》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为探究港口效率对城市开放度的影响,基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17个主要港口2007―2021年的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的效率,同时从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商品市场活跃度、国际旅游活跃度、金融深化比率、信息... 为探究港口效率对城市开放度的影响,基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17个主要港口2007―2021年的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的效率,同时从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商品市场活跃度、国际旅游活跃度、金融深化比率、信息交流度等6个方面衡量港口所在城市的整体开放度,并实证检验港口效率对城市开放度的影响,验证产业结构升级在其中是否起到门槛效应。结果表明:我国沿海城市对外开放度持续向好,港口效率在10%的显著水平上正向影响城市开放度;产业结构升级在其中起到门槛效应,且具有单一门槛。据此提出,应加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的建设,提升港产城融合发展,同时提高城市对外开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效率 城市开放度 海上丝绸之路 超效率SBM模型 港城发展
下载PDF
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沿线省市生态系统碳储量演化分析与预测
18
作者 段炼 卢明深 +3 位作者 蔡耀君 凌玉荣 樊童生 李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2-254,共13页
[目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促进沿线各个国家和地区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引起土地利用的深刻变化,研究该区域土地利用所引起的碳储量变化,对优化土地利用格局、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耦合PLUS-InVEST模型评估与预测21世纪海上... [目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促进沿线各个国家和地区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引起土地利用的深刻变化,研究该区域土地利用所引起的碳储量变化,对优化土地利用格局、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耦合PLUS-InVEST模型评估与预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沿线5个省市1980—2030年的土地利用碳储量情况,模拟多情景下土地利用碳储量时空特征,探究土地利用对碳储量影响。[结果]50年间区域的耕地显著减少,建设用地显著增加,林地能够实现基本的动态平衡;50年间该区域的碳储量流失量巨大且流失速度不断加剧,碳储量减少区域主要位于南部粤港澳大湾区、北部上海、杭州地区和沿海岸线;通过现状与多情景分析,未来碳储量减少主要受耕地流失、建设用地激增的影响;在生态保护情景碳储量有所增加、维持建设用地水平的耕地保护情境下,碳储量大量减少。自然变化情景同经济加速发展情景碳储流失量相当。[结论]通过研究碳储量与情景模拟相结合,可知研究区现处于经济加速发展状态,碳储量流失加剧是由于耕地流失与城市化的进程加速,减缓碳储量流失的关键因素是林地总量动态平衡;基于区域现状与发展地位,应在现有经济发展现状下,严格保障耕地和林地保有量,集约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对草地等生态用地提质,以维护区域生态碳储量水平。通过研究为实现海上丝绸之路经济与生态发展协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生态碳储量 PLUS-InVEST 多情景模拟 土地利用
下载PDF
德国智库对“数字丝绸之路”倡议的认知评析
19
作者 韩奥林 《智库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4,共9页
[目的/意义]科学研判德国智库对“数字丝绸之路”的认知,有助于准确把握德国对“数字丝绸之路”的观念倾向和政策走向,为贯彻实施中国“数字丝绸之路”提供重要启示。[方法/过程]本文选取德国8家权威智库作为分析样本,对其发布的19份具... [目的/意义]科学研判德国智库对“数字丝绸之路”的认知,有助于准确把握德国对“数字丝绸之路”的观念倾向和政策走向,为贯彻实施中国“数字丝绸之路”提供重要启示。[方法/过程]本文选取德国8家权威智库作为分析样本,对其发布的19份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考察,分析不同智库专家的观点立场和价值导向。[结果/结论]德国智库对“数字丝绸之路”的认知趋于负面和消极,反映出德国固有的意识形态偏见以及靠拢美国、极力维持欧盟的现实利益考量。德国智库持有的负面和消极态度,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德国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实施,也影响欧盟成员国乃至其他国家对“数字丝绸之路”倡议的认知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库 国际关系 德国 中国 数字经济 数字丝绸之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