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69篇文章
< 1 2 1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情景视角下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碳达峰预测
1
作者 张朝辉 张靖雅 于师琪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8,共9页
基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战略背景,结合“共建绿色丝绸之路”的时代倡议,考虑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沿线省份的产业发展态势,运用STIRPAT拓展模型,构建碳排放量与各影响因素的预测模型,进一步设置不同情景模式,预测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2... 基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战略背景,结合“共建绿色丝绸之路”的时代倡议,考虑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沿线省份的产业发展态势,运用STIRPAT拓展模型,构建碳排放量与各影响因素的预测模型,进一步设置不同情景模式,预测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2021—2040年的碳达峰趋势。结果表明:(1)能源消耗水平对碳排放的影响最大,是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碳达峰的最重要因素。(2)技术突破模式下,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峰值4808.43×106吨;政策调控和数字经济模式下,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在2035年实现碳达峰,峰值分别为5519.46×106吨和4988.32×106吨;基准模式下,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未能实现碳达峰。(3)内蒙古、陕西和新疆是碳达峰重点关注区,应加快政策落地、加大技术突破、加强数字经济,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丝绸之路经济带 技术突破 数字经济 碳达峰 情景预测
原文传递
低碳视角下农业绿色生产与新型城镇化协调研究——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例
2
作者 刘露 孔令成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511-517,共7页
从低碳视角研究包含碳吸收的农业绿色生产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关系,对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目标和城乡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超效率SBM模型和熵值法测算2002—2021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业绿色生产效率与新型城镇... 从低碳视角研究包含碳吸收的农业绿色生产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关系,对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目标和城乡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超效率SBM模型和熵值法测算2002—2021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业绿色生产效率与新型城镇化水平,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两者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样本期间内丝绸之路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水平整体呈现出东部优于西部的特征,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增长更多是依靠农业技术进步;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在研究期内总体稳步上升,近年来呈现东南>西北>西南>东北的空间分布规律。最后,结合灰色GM(1,1)模型预测2022—2032年丝绸之路经济带耦合系统变化趋势,发现未来东南、东北、西南、西北4个区域都将进入耦合协调阶段,空间上地区差异将继续保持。因此,提出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加强农业绿色科技创新、建立区域合作机制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新型城镇化 农业绿色生产 耦合协调度 空间差异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省域旅游协同发展研究
3
作者 杨秀平 轩晚月 杨庚霞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25年第1期93-105,共13页
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推动区域发展的经济大走廊,对促进沿线地区旅游协同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在旅游协同发展内涵基础上,将旅游协同发展要素分解为经济、服务、社会、生态和资源五个旅游子系统,借助协同度模型、泰尔指数分解法和Markov链法... 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推动区域发展的经济大走廊,对促进沿线地区旅游协同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在旅游协同发展内涵基础上,将旅游协同发展要素分解为经济、服务、社会、生态和资源五个旅游子系统,借助协同度模型、泰尔指数分解法和Markov链法,对2006—2020年经济带各省域旅游协同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分析,并利用Tobit回归研究其解释变量。结果表明:(1)旅游协同发展呈现西南高、西北低且陕西一家独大的空间分布格局,陕西旅游协同发展水平最高,四川、云南和重庆次之,宁夏和青海则一直处于失调状态,其他地区虽逐步进入协同状态但尚不稳定;(2)空间差异呈缩小态势,但西北区域内差异仍是影响经济带旅游协同发展的主要原因;(3)旅游协同发展的状态演变比较平稳,具有一定的空间依赖特征;(4)经济发展规模、旅游产业结构、市场化水平及生态环境对经济带旅游协同发展有显著正向影响,城镇化率则对其有显著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区域旅游 旅游协同发展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物流发展前景分析
4
作者 王蕾 《中国储运》 2025年第2期130-131,共2页
近年来,国家相继印发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等规划性文件,提出要构建科学合理、功能完备、开放共享的国家物流枢纽网络。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将为甘肃省物流... 近年来,国家相继印发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等规划性文件,提出要构建科学合理、功能完备、开放共享的国家物流枢纽网络。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将为甘肃省物流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和挑战。因此,研究以铁路为主导的多式联运物流枢纽布局具有重要意义。一、引言甘肃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占据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有必要对甘肃段物流枢纽总体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根据《“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等文件,甘肃省需要加快完善交通以及物流条件,在了解当前省内交通建设情况以及物流发展总体趋势的基础上,研究是否可以发展多式联运型物流枢纽或者改扩建当前货运站场成为多式联运型物流枢纽,合力将甘肃省打造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发展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多式联运 物流发展 地理优势 甘肃段 物流枢纽 货运站场 开放共享
下载PDF
中国对沿线国家出口贸易的分析与潜力探索——基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视角
5
作者 张帆 《电子商务评论》 2025年第3期1212-1221,共10页
通过构建贸易引力模型,就2010~2021年我国的出口额、我国与沿线国家的GDP和彼此之间的距离用多元计量回归分析,利用Stata软件分析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下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及其贸易潜力。研究表明,双方的经济规模对出口有积极... 通过构建贸易引力模型,就2010~2021年我国的出口额、我国与沿线国家的GDP和彼此之间的距离用多元计量回归分析,利用Stata软件分析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下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及其贸易潜力。研究表明,双方的经济规模对出口有积极影响,而双方的地理位置对出口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并且发现,中国仍然与其中超过一半的国家具有较大的经济贸易往来空间。研究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建设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合作等重点措施,激发市场需求、提高贸易便利化、促进金融创新,升级产业结构,挖掘经济发展潜力,创造中国出口多元化历史性战略新机遇。By constructing a trade gravity model, this paper conducts a multiple econometric regression analysis on China’s export volume from 2010 to 2021, the GDP of China and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route, as well as the distances between them. Using Stata software, it analyzes China’s export trade with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route and its trade potential unde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economic scale of both sides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exports, while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between the two sides has a certain negative impact on exports. Moreover, it is found that China still has a large space for economic and trade exchanges with more than half of these countries. The research suggests that the government can take key measures such as strengthening cooperation in infrastructure connectivity, unimpeded trade, and financial integration, stimulating market demand, improving trade facilitation, promoting financial innovation, upgrad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apping the potentia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reating new historical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for the diversification of China’s expor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引力模型 出口贸易 贸易潜力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务区仲裁服务机制构建探析
6
作者 杨陶 姜千千 《喀什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42-48,共7页
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强调支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务区”,仲裁的优越性以及对法务区的积极作用说明仲裁服务机制构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务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务区仲裁服务机... 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强调支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务区”,仲裁的优越性以及对法务区的积极作用说明仲裁服务机制构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务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务区仲裁服务机制建设仍处于萌芽阶段,区域内本土仲裁机构行政化色彩浓厚,仲裁服务人才匮乏。基于此,应结合新疆仲裁机构的发展现状,借鉴国内外国际仲裁中心仲裁服务机制的构建经验,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务区”仲裁服务主体的改革创新,构建高效的仲裁服务程序和与时俱进的仲裁服务规则,加大仲裁服务人才的引育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自由贸易试验区 法务区 仲裁服务机制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域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考察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新英 谭佳裕 俞凤玲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10期41-47,共7页
国家高新区作为创新高地和开放高地,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创新建设和高水平开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运用三阶段DEA模型考察2015—2022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域26个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结果表明:沿线省域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普遍不高... 国家高新区作为创新高地和开放高地,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创新建设和高水平开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运用三阶段DEA模型考察2015—2022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域26个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结果表明:沿线省域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普遍不高,主要因规模效率不高导致;高新区所在城市科技支持力度、对外开放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及基础设施环境均会对其创新效率产生影响;管理无效率、环境因素及随机干扰项等严重制约创新效率,且制约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因此,提出对策建议:沿线省域国家高新区应提升规模效率,改善创新环境,重视区内管理和建设,实行区域差异化发展,从而提升创新效率、带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创新效率 三阶段DEA模型 国家高新区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洪 楚旭阳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47-54,共8页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9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和ML指数,对研究区域的旅游生态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同时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旅游生态效率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对旅游生态效率的...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9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和ML指数,对研究区域的旅游生态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同时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旅游生态效率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对旅游生态效率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生态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对综合效率贡献最大的是纯技术效率;整体ML指数大于1,呈“中间高两边低”的分布特征;旅游生态效率空间分异特征明显,西南四省和西北五省差异较大;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差异。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重视区域差异,加强省份之间的合作;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倡导低碳环保的绿色旅游发展模式;加快旅游产业结构升级,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文化自信,开发多元化文化旅游线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态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ML指数 空间分布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职业教育市域产教联合体实践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汤永刚 李安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11,共5页
新疆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是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区域。当前,新疆在推动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联动方面,开始探索建立市域产教联合体,以促进产业升级和人才培养。在实践中,市域产教联合体面临着许多困... 新疆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是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区域。当前,新疆在推动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联动方面,开始探索建立市域产教联合体,以促进产业升级和人才培养。在实践中,市域产教联合体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从政策环境、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探讨新疆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面临的主要困难、问题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职业教育市域产教联合体的路径,包括政策支持、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社会参与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市域产教联合体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生态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
10
作者 张超 鲁健 宋瑶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7-54,共8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能源生态效率研究也备受关注。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对外开放新前沿,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2006—2019年数据,运用Super-...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能源生态效率研究也备受关注。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对外开放新前沿,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2006—2019年数据,运用Super-SBM和ML指数对能源生态效率分别进行静态和动态测度,并运用Tobi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实证结果显示: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生态效率未达到有效水平,在趋势上有所下降;人口规模、产业结构、科学技术水平对能源生态效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能源消费结构和对外开放水平则起到了抑制作用。据此,提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完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能源生态效率 Super-SBM ML指数 TOBIT模型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九省市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变化及预测
11
作者 朴东范 《产业创新研究》 2024年第17期33-35,共3页
本文旨在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九省市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研究。通过综合分析历史数据,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数学模型,揭示该区域生态系统碳储量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研究发... 本文旨在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九省市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研究。通过综合分析历史数据,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数学模型,揭示该区域生态系统碳储量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受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沿线省市的碳储量呈现出显著的时空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生态系统 碳储量 时空变化 预测研究
下载PDF
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海外学理认知——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分析
12
作者 金茜 郑云天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12,共8页
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的背景下,地处人类文明交汇和地缘政治节点地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学界,深入聚焦习近平外交思想中关于和平安全、繁荣发展和团结多彩的新理念新实践,围绕全球性问题、共建... 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的背景下,地处人类文明交汇和地缘政治节点地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学界,深入聚焦习近平外交思想中关于和平安全、繁荣发展和团结多彩的新理念新实践,围绕全球性问题、共建“一带一路”、多边主义、全球治理体系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进行多维度探讨。梳理并分析他们的研究成果,将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方位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重要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外交思想 丝绸之路经济带 亚欧大陆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务区:发展机遇、案例供给与创新机制
13
作者 沈子华 秦月岩 《伊犁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15-23,共9页
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务区既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统筹国内外法治资源,也是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功能的法治保障,双重定位为其制度创新提供了发展机遇。通过检索关涉中亚的涉外因素、适用条约规则、外国法查明及涉及哈萨克斯坦等四... 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务区既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统筹国内外法治资源,也是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功能的法治保障,双重定位为其制度创新提供了发展机遇。通过检索关涉中亚的涉外因素、适用条约规则、外国法查明及涉及哈萨克斯坦等四类案件来呈现类型化的法务区诉讼案件所需要的法律服务,并以鉴定式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为此,法务区的制度创新在于构建“3+3”的中心平台和联动机制,包括成立“中亚法律查明中心”,完成中亚法制与国内法制的联动;搭建“中亚案件类案检索平台”,完成中亚法律争议解决机制与国内争议解决机制的联动;建设“中亚-南亚法律服务中心”,完成中亚法律服务体系与国内法律服务体系之间的联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法务区 案例供给 创新机制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产业-经济-环境系统空间错位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谢霞 周巧娅 +1 位作者 朱海强 梁增贤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49,共8页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实现东西部均衡协调发展的关键,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主要组成部分。论文通过构建旅游产业—经济—环境系统评价体系,基于面板数据,利用重力模型、空间错位指数模型、...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实现东西部均衡协调发展的关键,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主要组成部分。论文通过构建旅游产业—经济—环境系统评价体系,基于面板数据,利用重力模型、空间错位指数模型、均方差分解等方法,测度2010—2019年丝绸之路经济带九省份旅游产业、经济、环境系统的空间错位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三大系统重心均向西南四省份偏移且各自间存在错位现象,其中经济重心错位最为显著;总体空间错位指数呈上升趋势,整体错位状况加深,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西北与西南地区的区间差异;冷热点时空演变呈现“西南集中、西北分散”的特征;各地区的空间错位指数受多系统多因素的影响且多指向生态环境和经济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错位 区域协调发展 丝绸之路经济带 均方差分解 “一带一路”
原文传递
“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旅游经济的影响——基于双重差分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燚发 张滢 王明辰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9-27,共9页
基于31个省份2010年至2019年的面板数据,结合双重差分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旅游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显著促进了旅游经济的发展,并且该结论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其次,中介... 基于31个省份2010年至2019年的面板数据,结合双重差分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旅游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显著促进了旅游经济的发展,并且该结论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其次,中介效应作用机制检验结果显示,“丝绸之路经济带”通过旅游资源配置,国内投资和国外对内投资以及两者的协同作用,显著促进了旅游经济的发展。此外,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东部和中西部旅游经济的影响均正向显著,但对中西部旅游经济的影响更大;相较于大型省份和经济发达省份,“丝绸之路经济带”对小型省份和经济欠发达省份的旅游经济的影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旅游经济 双重差分 双向固定效应 异质性
下载PDF
中国(新疆)自贸试验区之乌鲁木齐“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务区”建设探索
16
作者 阿依波拉提·金恩斯 阮友利 《新疆社科论坛》 2024年第3期47-54,共8页
《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提出,赋予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深入开展差别化探索,培育壮大新疆特色优势产业,努力将新疆自贸试验区建成营商环境优良、投资贸易便利、优势产业集聚、要素资源共享、管理协... 《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提出,赋予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深入开展差别化探索,培育壮大新疆特色优势产业,努力将新疆自贸试验区建成营商环境优良、投资贸易便利、优势产业集聚、要素资源共享、管理协同高效、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试验区。《方案》的主要任务和措施中提出,支持乌鲁木齐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务区”,完善法律服务机制,集聚高素质法律服务人才,积极引进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涉外法律服务机构。总而言之,乌鲁木齐“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务区”在经济、法律服务、国际合作和文化传承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不仅有望成为推动新疆自贸试验区经济升级的引擎,也将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 自贸试验区 丝绸之路经济带 法务区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邓鹏辉 阿尔斯兰·吉力力 《中国商论》 2024年第12期97-100,共4页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区、枢纽地带,新疆在推动城乡融合与对外开放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城乡融合是新时代下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旨在实现城乡资源要素的共享和优势互补,城乡产...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区、枢纽地带,新疆在推动城乡融合与对外开放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城乡融合是新时代下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旨在实现城乡资源要素的共享和优势互补,城乡产业结构也逐渐向现代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实现城乡产业的互通和融合。本文测度并对地区层面面板实证检验城乡融合结果显示,目前新疆城乡融合水平较低但正稳步提升,地区差异较大且趋于缩小。对外开放稳健促进新疆城乡融合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发展 对外开放度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新疆城乡融合 城乡产业结构
下载PDF
克拉玛依企业“走出去”深度参与双循环格局下“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研究
18
作者 张竹莉 李疆雁 袁洪渝 《克拉玛依学刊》 2024年第3期97-101,共5页
克拉玛依及高新区被纳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发展试验区“五地七区”建设范畴,为克拉玛依企业深度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提供了政策机遇。企业走出去,一定要遵循市场规律,在商言商,在岗言岗,融入当地社会,合法合规经营。... 克拉玛依及高新区被纳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发展试验区“五地七区”建设范畴,为克拉玛依企业深度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提供了政策机遇。企业走出去,一定要遵循市场规律,在商言商,在岗言岗,融入当地社会,合法合规经营。具体就是首先要找准市场定位,做企业擅长的事;其次是花大力气提升管理能力;再次是适度贯彻差异化发展战略,最后是关注人才培育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规律 深度参与 双循环格局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