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末清初的气候突变与山东耕作制度变迁——兼论华北的两年三熟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保宁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15,共10页
明末清初的气候突变导致高消耗氮素作物小麦的播种面积扩大,引起了山东地区更为严重的肥料短缺。为了应对这种变局,山东农民开始调整作物种植制度,增加养地作物的播种面积,这改变了原有的耕作制度。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认为人口规... 明末清初的气候突变导致高消耗氮素作物小麦的播种面积扩大,引起了山东地区更为严重的肥料短缺。为了应对这种变局,山东农民开始调整作物种植制度,增加养地作物的播种面积,这改变了原有的耕作制度。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认为人口规模大未必一定导致两年三熟制的形成,在某些特定时段人口规模小反而促使北方农民选择两年三熟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突变 耕作制度 两年三熟制 肥料
下载PDF
东部山区两年三熟制栽培模式的研究
2
作者 卜照清 杨智强 《农业与技术》 1997年第6期47-48,共2页
东部山区两年三熟制栽培模式的研究卜照清杨智强(抚松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抚松县地处吉林省东部山区,松花江上游,长白山区西北麓。全县总面积6530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1.673万公顷。全县分五个气候区,无霜期平均为130天... 东部山区两年三熟制栽培模式的研究卜照清杨智强(抚松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抚松县地处吉林省东部山区,松花江上游,长白山区西北麓。全县总面积6530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1.673万公顷。全县分五个气候区,无霜期平均为130天,最长158天,最短79天,全年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年三熟制 栽培模式 东部山区
下载PDF
华北地区两年三熟制形成问题再讨论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保宁 耿雪珽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23,共9页
不同于人口压力促成华北地区两年三熟制的传统解释模型,本文认为魏晋时期华北地区以冬小麦-小豆-粟为茬口组合的两年三熟制,是人口下降与技术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魏晋时期的因劳动力匮乏而形成的相对集约化农业扩大了对于精耕细作技术... 不同于人口压力促成华北地区两年三熟制的传统解释模型,本文认为魏晋时期华北地区以冬小麦-小豆-粟为茬口组合的两年三熟制,是人口下降与技术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魏晋时期的因劳动力匮乏而形成的相对集约化农业扩大了对于精耕细作技术的内在需求,而"保墒抗旱"技术的逐步普及则推动出现了麦、粟双主粮作物结构,继而吸纳兼具肥料与食用功能的小豆,组成常态化的两年三熟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年三熟制 “耕耙耱” 小豆
原文传递
燕山山前平原区豌豆-夏谷一年两熟栽培技术
4
作者 马继钰 韩玉翠 +2 位作者 王健 郭振清 林小虎 《河北农业》 2022年第1期58-59,共2页
燕山山前平原区受光热资源禀赋、种植习惯等因素影响,传统的作物栽培制度有春玉米(花生)-冬小麦-夏玉米两年三熟制、春玉米一年一熟制等。传统作物栽培模式很难在一个自然年度(1~12月份)内实现一年两熟,光热资源利用上存在"一熟有... 燕山山前平原区受光热资源禀赋、种植习惯等因素影响,传统的作物栽培制度有春玉米(花生)-冬小麦-夏玉米两年三熟制、春玉米一年一熟制等。传统作物栽培模式很难在一个自然年度(1~12月份)内实现一年两熟,光热资源利用上存在"一熟有余,两熟不足"的情况,造成了光热资源浪费、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的现象。豌豆为长日照和早春播作物,适应能力强,并且对土壤有很好的固氮作用,近年来燕山山前平原区豌豆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谷子属于C4作物,气候适应性强,且具有抗旱、耐瘠、营养丰富均衡、粮饲兼用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热资源 作物栽培 两年三熟制 春播作物 种植习惯 气候适应性 春玉米
下载PDF
东北春小麦麦后复种饲料油菜栽培技术 被引量:7
5
作者 肖佳雷 来永才 +6 位作者 刘明 毕影东 李炜 邸树峰 刘淼 傅延栋 周广生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12期156-156,共1页
东北春小麦复种饲料油菜能够充分利用黑龙江北部麦豆产区8~10月份的光、热及降雨量,实现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饲料油菜不与其它粮食作物争地,是解决人口与牲畜争粮重要途径,打破我国北部高寒区一年一熟制的模式,实现两年三熟制,提... 东北春小麦复种饲料油菜能够充分利用黑龙江北部麦豆产区8~10月份的光、热及降雨量,实现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饲料油菜不与其它粮食作物争地,是解决人口与牲畜争粮重要途径,打破我国北部高寒区一年一熟制的模式,实现两年三熟制,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收获指数,破解大豆长期连作造成的毒土危害,使农业生产由恶性向良性转变,提升了土壤地力,提高作物单产,改变黑龙江北部原有的麦-豆和豆-玉轮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北部 两年三熟制 油菜栽培 收获指数 土壤地力 毒土 农业生产 麦豆 一熟制 土地面积
下载PDF
小麦地下害虫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杨荣明 《农家致富》 2015年第6期34-35,共2页
地下害虫主要在旱作区发生,以蛴螬、蝼蛄和金针虫为主,主要在小麦秋苗期和春苗期危害,咬食小麦地下根茎,造成秋苗期缺苗断垄,春季枯心苗。一、发生规律1.蛴螬多1年发生1代,大多以3龄幼虫越冬,春季10厘米地温6℃以上开始上升危害。成虫... 地下害虫主要在旱作区发生,以蛴螬、蝼蛄和金针虫为主,主要在小麦秋苗期和春苗期危害,咬食小麦地下根茎,造成秋苗期缺苗断垄,春季枯心苗。一、发生规律1.蛴螬多1年发生1代,大多以3龄幼虫越冬,春季10厘米地温6℃以上开始上升危害。成虫昼伏夜出,有假死性,趋光性强,上灯雌虫多于雄虫;暗黑金龟子成虫有群集取食习性。暗黑金龟子是花生产区的主要害虫,春花生—冬小麦、夏甘薯两年三熟制,长期旱作,利于发生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年三熟制 黑金龟子 夏甘薯 假死性 春花生 枯心苗 缺苗断垄 取食习性 旱作区 花生产区
下载PDF
论历史时期冬小麦种植空间扩展的地理基础与社会环境 被引量:8
7
作者 韩茂莉 《历史地理》 CSSCI 2013年第1期178-213,共36页
小麦位在五谷之列,为中国传统粮食作物,依播种季节又分为冬小麦与春小麦两种类型,冬小麦秋播夏熟,春小麦春播秋熟,两类小麦中冬小麦种植范围、经济价值远在春小麦之上,约占小麦总面积的83%以上,在中国农业中具有突出位置。冬、春小麦原... 小麦位在五谷之列,为中国传统粮食作物,依播种季节又分为冬小麦与春小麦两种类型,冬小麦秋播夏熟,春小麦春播秋熟,两类小麦中冬小麦种植范围、经济价值远在春小麦之上,约占小麦总面积的83%以上,在中国农业中具有突出位置。冬、春小麦原产地均在域外,其中冬小麦原产地为西亚"新月形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种植 冬小麦品种 空间扩展 种麦 稻麦 播种季节 水稻直播 两年三熟制 复种制 历史时期
下载PDF
固始县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任元中 汪丽 《河南农业》 2020年第7期51-51,共1页
固始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隅,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总面积近3000 km^2,是河南省粮食生产大县和水稻生产大县,种植制度为水稻—小麦(油菜)两年三熟制。全县水稻生产期间,呈现光、热、水、气资源利用,一季中稻种植富余,双季稻种植不足的特点... 固始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隅,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总面积近3000 km^2,是河南省粮食生产大县和水稻生产大县,种植制度为水稻—小麦(油菜)两年三熟制。全县水稻生产期间,呈现光、热、水、气资源利用,一季中稻种植富余,双季稻种植不足的特点。再生稻是利用头茬稻桩再生发苗、抽稻结实的特点,使富余光、热、水、气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年三熟制 一季中稻 再生稻 种植制度 稻桩 水稻生产 东南隅 双季稻种植
下载PDF
福泉的烤烟
9
作者 杨茅 《贵州文史丛刊》 1992年第4期151-153,共3页
福泉是贵州12个烤烟生产基地县之一。烤烟生产是福泉县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福泉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经之一。从1950年至1989年40年中,全县共收购烤烟1.17亿公斤,总值达1.49亿元。
关键词 福泉 财政收入 生产基地 烤房 移栽期 假植育苗 烟苗 贵定 两年三熟制 科技成果奖
下载PDF
东周时期河济地区出土植物遗存
10
《农业考古》 2020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河济地区指古河济之间及其附近地区,主要指今豫鲁交界一带。东周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随着荷水、鸿沟等一系列人工运河的开凿、疏通,该区域成为南北东西的交通枢纽。在河济地区东周时期的几处遗址中,粟依旧是最为重要的农作物遗存,但小... 河济地区指古河济之间及其附近地区,主要指今豫鲁交界一带。东周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随着荷水、鸿沟等一系列人工运河的开凿、疏通,该区域成为南北东西的交通枢纽。在河济地区东周时期的几处遗址中,粟依旧是最为重要的农作物遗存,但小麦在这一时期的重要程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在一些遗址中可以与粟比肩,形成了粟麦并重的局面,大豆在作物结构中起到补充性作用,而稻米的重要性相当有限。值得注意的是,红小豆(小豆)与小麦的广泛利用可能反映了以粟和冬小麦为核心的两年三熟制度在东周时期河济地区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时期 两年三熟制 人工运河 作物结构 东周时期 交通枢纽 植物遗存 补充性
下载PDF
未来我国精准农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11
作者 三江源 《河南科技》 2002年第3X期31-31,共1页
一、重点发展节水、节肥精准农业技术体系 1.实现精准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据测算,我国全年降水量约为6.19万亿立方米,其中约55%消耗于地面蒸发,只有45%转化为径流和地下水,实际利用率不到10%(约5000亿立方米)。当前我国农业... 一、重点发展节水、节肥精准农业技术体系 1.实现精准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据测算,我国全年降水量约为6.19万亿立方米,其中约55%消耗于地面蒸发,只有45%转化为径流和地下水,实际利用率不到10%(约5000亿立方米)。当前我国农业灌溉用水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灌溉农区面积约5000万公顷中大多属粗放型灌溉模式。在华北井灌区,特别是华北平原地区,自从将“两年三熟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农业 两年三熟制 地面蒸发 灌溉模式 井灌区 农业灌溉用水 重点发展方向 水资源利用率 精准灌溉 灌溉农业
下载PDF
沧州市节水农业发展战略探讨
12
作者 王慧 路梅 付学功 《内江科技》 2016年第6期83-83,51,共2页
沧州市水资源严重匮乏,属于干旱严重地区,受缺水影响粮食产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严重制约了沧州的经济发展。本文分别从工程节水、农业节水、管理节水三个方面探讨沧州市的节水农业发展战略,提倡和推广非灌溉旱作农业,适当推广和发展冬... 沧州市水资源严重匮乏,属于干旱严重地区,受缺水影响粮食产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严重制约了沧州的经济发展。本文分别从工程节水、农业节水、管理节水三个方面探讨沧州市的节水农业发展战略,提倡和推广非灌溉旱作农业,适当推广和发展冬小麦、夏玉米、春玉米两年三熟制,加强对雨水的利用。这不仅对指导沧州市的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全省乃至全国干旱地区的农业产业持续发展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农业发展 两年三熟制 农业节水 工程节水 春玉米 夏玉米 旱作农业 农业产业 农业生产 经济发展
下载PDF
利从江南来:明清时期华北地区的豆类作物更替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保宁 耿雪珽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31,共9页
与传统的“人口压力——提高复种——引入大豆”阐释模式不同,本文认为人口压力不是华北大豆扩种的根本动因。明清时期江南经济发展大幅提升了农业生产的集约程度,扩大了豆饼的需求量,又通过运河贸易和近海贸易重塑了华北地区的农业生... 与传统的“人口压力——提高复种——引入大豆”阐释模式不同,本文认为人口压力不是华北大豆扩种的根本动因。明清时期江南经济发展大幅提升了农业生产的集约程度,扩大了豆饼的需求量,又通过运河贸易和近海贸易重塑了华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模式。夏播大豆因培肥养地的耕作价值与榨油制饼的经济价值被纳入华北地区的耕作制度,种植规模逐渐扩大,促成了杂豆到大豆的豆类作物更替,形塑了新的两年三熟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饼 夏播大豆 两年三熟制 杂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