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相厌氧与两相厌氧处理干法腈纶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杨晓奕 蒋展鹏 +3 位作者 师绍琪 管运涛 邓建利 黄斌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02年第2期21-24,共4页
采用单相和两相厌氧方法,对含有硫酸盐和难生物降解物质的干法腈纶废水的处理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相厌氧不仅比单相厌氧CODCr去除率高,运行稳定,硫酸根干扰小,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上也显示出明显的优势。试验中还发现,在pH=7.9... 采用单相和两相厌氧方法,对含有硫酸盐和难生物降解物质的干法腈纶废水的处理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相厌氧不仅比单相厌氧CODCr去除率高,运行稳定,硫酸根干扰小,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上也显示出明显的优势。试验中还发现,在pH=7.9~8.2下,硫酸盐还原成为底物降解的主要代谢途径,而在中性pH=6.8~7.1时,甲烷菌的竞争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厌 两相厌氧处理 干法 腈纶 废水处理 研究
下载PDF
含硫酸盐高有机物浓度酵母生产废水两相厌氧处理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克强 朱文亭 +2 位作者 张蕾 张金凤 陈志德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2-44,共3页
采用"铁床+产酸相+空气吹脱+产甲烷相"相串联工艺处理富含硫酸盐的高浓度酵母生产废水,实现了硫酸盐及有机物有效去除的双重目标。
关键词 酵母生产废水 两相厌氧处理 硫酸盐还原菌 铁床 相厌发酵工艺 有机容积负荷
下载PDF
两相厌氧处理湿式氧化后剩余污泥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晓奕 蒋展鹏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4-58,共5页
针对工业废水剩余污泥可生化性差、处理费用高等问题,以石油化工废水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湿式氧化后两相厌氧处理的研究。即剩余污泥经温和的湿式氧化预处理后,有机物从微生物体内释放出来并转移到液相,上清液采用两相厌氧处... 针对工业废水剩余污泥可生化性差、处理费用高等问题,以石油化工废水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湿式氧化后两相厌氧处理的研究。即剩余污泥经温和的湿式氧化预处理后,有机物从微生物体内释放出来并转移到液相,上清液采用两相厌氧处理。系统研究了两相厌氧中 COD_(Cr)、产气量、BOD_5、N、SO_4^(2-)的变化,以及水力停留时间对处理效率的影响,对影响两相厌氧的主要因素讲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两相厌氧处理 湿式 处理费用 石油化工废水 可生化性 BOD5 体内释放 影响 转移
下载PDF
两相厌氧系统处理磺胺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任南琪 刘艳玲 +3 位作者 刘敏 周雪飞 李建政 王爱杰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11,共4页
高浓度有机酸性磺胺废水通过中和、稀释、两相厌氧处理及对所产甲烷的毒性检测结果表明 ,该废水对产酸菌和产甲烷菌都有毒害抑制作用 ,但经中和、用其他废水稀释 7倍后可进行厌氧处理 。
关键词 磺胺 废水 两相厌氧处理 稀释比 试验
下载PDF
生产规模中药废水两相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施悦 任南琪 +2 位作者 高郁 王爱杰 陈兆波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6-110,共5页
采用两相厌氧-好氧工艺系统治理哈尔滨中药二厂高浓度难降解有机生产废水,通过两相厌氧工艺的运行效果,分析了其在工艺系统中的作用.生产性试验突破了中药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始终停留在原水COD低于5000mg/L、可生化性良好的易处理废水上... 采用两相厌氧-好氧工艺系统治理哈尔滨中药二厂高浓度难降解有机生产废水,通过两相厌氧工艺的运行效果,分析了其在工艺系统中的作用.生产性试验突破了中药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始终停留在原水COD低于5000mg/L、可生化性良好的易处理废水上的研究现状.现场调试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浓度多为7000~40000mg/L且废水可生化性差(BOD5/COD<0·2)的情况下,产酸相反应器的日平均COD容积负荷可达到20~30kg/(m3·d),平均COD去除率为47·1%;产甲烷相反应器27d启动成功,其COD容积负荷可达到6·0~7·0kg/(m3·d),平均COD去除率为94·06%;两相厌氧工艺系统COD总去除率可达93·0%以上,是整个工艺系统出水达标排放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有机废水 中药废水 两相厌氧处理工艺
下载PDF
炭纤维生物膜载体在两相厌氧生物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马兆昆 宋晖 +1 位作者 梁节英 刘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62-1066,共5页
考察并对比了聚丙烯腈基炭纤维(PAN-CF)、醛化维纶(PVA)和聚丙烯腈(PAN)纤维载体对硫酸盐还原菌和产甲烷菌的固着化能力,然后考察了它们在两相厌氧生物处理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两种厌氧细菌在PAN-CF载体上的固着速率较快,固着量较大,固... 考察并对比了聚丙烯腈基炭纤维(PAN-CF)、醛化维纶(PVA)和聚丙烯腈(PAN)纤维载体对硫酸盐还原菌和产甲烷菌的固着化能力,然后考察了它们在两相厌氧生物处理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两种厌氧细菌在PAN-CF载体上的固着速率较快,固着量较大,固着在其表面的产甲烷菌活性更高,对硫酸盐和COD的去除能力更强,这可能与PAN-CF表面较强的疏水性及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有关;PAN-CF作为生物膜载体在两相厌氧处理含高浓度硫酸盐废水的应用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产酸相出水碳硫比大幅升高;产甲烷相COD去除率PAN-CF远高于PVA和PAN载体,约为它们的1.5~1.8倍;两相厌氧处理过程及效果受硫酸盐浓度变化的影响小,可更好地实现两相分离功能,促进有机物的生物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纤维 两相厌氧处理 固着 生物膜
下载PDF
啤酒废水常温两相UASB厌氧处理 被引量:4
7
作者 严月根 刘劲松 胡纪萃 《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39-43,共5页
本文研究了啤酒厂麦芽汁废水稀释液(COD约2000mg/L)常温(25℃)两相UASB工艺的运行性能。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负荷可达18kg COD/m^3·d,相应水力停留时间2.7h,溶解性COD去除率86%(以产甲烷相计),本文还对产酸相、产... 本文研究了啤酒厂麦芽汁废水稀释液(COD约2000mg/L)常温(25℃)两相UASB工艺的运行性能。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负荷可达18kg COD/m^3·d,相应水力停留时间2.7h,溶解性COD去除率86%(以产甲烷相计),本文还对产酸相、产甲烷相的运行及颗粒污泥的性质作了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厌氧处理 啤酒 废水处理 UASB
下载PDF
棉浆粕废水处理系统中好氧动力学参数测定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宇庆 高健磊 曹军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29-32,共4页
以采用两相厌氧 -好氧SBR -絮凝沉淀组合工艺处理棉浆粕废水的工业化装置为对象 ,在水温自然变化情况下 ,测定了好氧SBR单元的生化动力学参数 ,其结果分别为 :Vmax=0 70~ 0 91mgBOD5/mgVSS·d ,Ks=15 5~ 2 0 4mgBOD5/L ,Y =0 ... 以采用两相厌氧 -好氧SBR -絮凝沉淀组合工艺处理棉浆粕废水的工业化装置为对象 ,在水温自然变化情况下 ,测定了好氧SBR单元的生化动力学参数 ,其结果分别为 :Vmax=0 70~ 0 91mgBOD5/mgVSS·d ,Ks=15 5~ 2 0 4mgBOD5/L ,Y =0 6 6~ 0 6 9mgVSS/mgBOD5,Kd=0 0 31~ 0 0 4 1d-1,Vmax′ =0 5 2~ 0 74mgCODcr/mgVSS·d ,Ks′ =9 3~ 14 2mgCODcr/L ,Y′ =0 38~ 0 4 5mgVSS/mgCODcr ,Kd′ =0 0 2 1~0 0 2 9d-1,并与已有文献报导的纸浆和造纸废水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 ,表明棉浆粕废水经两相厌氧处理后出水更易于生化处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浆粕废水 相厌-好处理系统 生产性试验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动力学参数
下载PDF
电化学方法处理含硫废水的过程和特性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克强 季民 张建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0-92,共3页
采用管式电气浮装置处理人工模拟含硫废水并研究其过程和特性,探讨在两相厌氧处理富含硫酸盐高浓度有机废水工艺中采用电化学方法处理含硫废水的可行性。
关键词 电化学方法 含硫废水 废水处理 两相厌氧处理 管式电气浮装置
下载PDF
两级两相厌氧工艺处理高浓度化工废水的技术研究
10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09年第7期43-44,共2页
一、主要内容 (1)原创理论:针对高浓度化工废水的水质特点,依据两相厌氧工艺、分级厌氧工艺原理,及厌氧微生物的生理生态学特征,以外循环(EC)厌氧反应器作为两级产甲烷段的处理单体,提出高浓度化工废水的两级两相厌氧处理技... 一、主要内容 (1)原创理论:针对高浓度化工废水的水质特点,依据两相厌氧工艺、分级厌氧工艺原理,及厌氧微生物的生理生态学特征,以外循环(EC)厌氧反应器作为两级产甲烷段的处理单体,提出高浓度化工废水的两级两相厌氧处理技术;构建高浓度化工废水两级两相厌氧处理理论,并对其中有机物转化、降解机理进行探讨;对两级厌氧工艺各单体中的高效微生物的种群结构、生态位、生长限制因子等进行探讨,揭示其生理生态规律,并通过控制主要生态因子来实现反应器运行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化工废水 相厌工艺 处理技术 工艺处理 生理生态学特征 反应器 两相厌氧处理 微生物
原文传递
两级两相厌氧工艺处理高浓度化工废水的技术研究
11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09年第4期38-39,共2页
(1)原创理论:针对高浓度化工废水的水质特点,依据两相厌氧工艺、分级厌氧工艺原理,及厌氧微生物的生理生态学特征,以外循环(EC)厌氧反应器作为两级产甲烷段的处理单体,提出高浓度化工废水的两级两相厌氧处理技术;构建高浓度... (1)原创理论:针对高浓度化工废水的水质特点,依据两相厌氧工艺、分级厌氧工艺原理,及厌氧微生物的生理生态学特征,以外循环(EC)厌氧反应器作为两级产甲烷段的处理单体,提出高浓度化工废水的两级两相厌氧处理技术;构建高浓度化工废水两级两相厌氧处理理论,并对其中有机物转化、降解机理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化工废水 相厌工艺 处理技术 工艺处理 生理生态学特征 两相厌氧处理 微生物 反应器
原文传递
产酸相反应器的过酸状态及其控制 被引量:15
12
作者 秦智 任南琪 +1 位作者 李建政 闫险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105-1108,共4页
为了考察产酸相"过酸状态"后恢复的控制对策,试验中对降低负荷和调节碱度这两种控制措施的恢复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冲击负荷使产酸相反应器出现过酸状态后,将COD有机负荷从正常的15kg/(m3·d)降低到5kg/(m3·... 为了考察产酸相"过酸状态"后恢复的控制对策,试验中对降低负荷和调节碱度这两种控制措施的恢复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冲击负荷使产酸相反应器出现过酸状态后,将COD有机负荷从正常的15kg/(m3·d)降低到5kg/(m3·d),运行18d仍未能使反应系统的pH值得到有效恢复.当进水碱度调节在500~600mg/L范围时,系统COD有机负荷维持在9kg/(m3·d)的条件下,运行10d后过酸状态得到了基本恢复.因此,在反应系统出现过酸状态时,应在降低系统有机负荷的同时加强对进水碱度的调节,这一措施要比仅仅降低有机负荷更有利于系统的迅速恢复.过酸状态的恢复过程较缓慢,因此在冲击负荷期通过碱度的调节将系统的pH值维持在正常的范围内,从而避免"过酸状态"的发生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废水处理 两相厌氧处理 产酸相反应器 过酸状态 碱度 控制措施 有机负荷 PH值
下载PDF
硫酸盐还原过程中碱度的平衡与调节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爱杰 任南琪 +1 位作者 林明 杜大仲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51-654,共4页
为探讨硫酸盐还原过程中碱度的变化规律 ,采用产酸脱硫反应器通过连续流运行处理硫酸盐废水 .在硫酸盐去除率达到最大并稳定时 ,探讨硫酸盐还原反应体系碱度的组成和计算方法 ,挥发酸 (VFA)与 pH值对碱度平衡的影响 ,体系中各种碱度形... 为探讨硫酸盐还原过程中碱度的变化规律 ,采用产酸脱硫反应器通过连续流运行处理硫酸盐废水 .在硫酸盐去除率达到最大并稳定时 ,探讨硫酸盐还原反应体系碱度的组成和计算方法 ,挥发酸 (VFA)与 pH值对碱度平衡的影响 ,体系中各种碱度形式的相互转化等 .试验结果表明 ,硫酸盐还原过程碱度增加 ,各种形式的碱度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 ;碱度组成与体系 pH值直接相关 ,pH =6 0~ 6 2时 ,产酸脱硫反应器中硫酸盐去除率和体系中的碱度值最大 ;产酸脱硫反应器中的总碱度大部分以Ac-碱度形式存在 ,但反应体系的缓冲能力由H2 CO3 /HCO3 -控制 ;进水碱度控制在 30 0~ 5 0 0mg/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 还原反应 碱度 产酸脱硫反应器 计算公式 挥发酸 PH值 两相厌氧处理系统
下载PDF
SBR工艺动力学研究与工程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宇庆 陈玲 赵建夫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3-66,共4页
棉浆粕废水组分较为复杂,治理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采用两相厌氧、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和物化处理组合工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生产运行结果表明:SBR工艺对COD,BOD的去除效率分别达到40%~57%和55%~70%。在水温自然变化情况下,测定了好... 棉浆粕废水组分较为复杂,治理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采用两相厌氧、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和物化处理组合工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生产运行结果表明:SBR工艺对COD,BOD的去除效率分别达到40%~57%和55%~70%。在水温自然变化情况下,测定了好氧SBR单元的生化动力学参数,并与已有文献报道的纸浆和造纸废水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棉浆粕废水经两相厌氧处理后的出水更易于生化处理,但仍属较难好氧生化处理废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R工艺 造纸废水 两相厌氧处理 生化处理 SBR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COD 浆粕 组分 棉浆
下载PDF
UASB及其衍生反应器的运行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戴世明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0年第5期17-22,共6页
UASB及其衍生反应器是厌氧生物处理技术中最重要的处理工艺和处理装置,在有机废水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对UASB及其衍生反应器的运行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影响UASB反应器运行性能的主要控制因素,并对其工艺发展进行了探讨... UASB及其衍生反应器是厌氧生物处理技术中最重要的处理工艺和处理装置,在有机废水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对UASB及其衍生反应器的运行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影响UASB反应器运行性能的主要控制因素,并对其工艺发展进行了探讨,以利于对UASB及其衍生反应器的科学选择和厌氧处理工艺的创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ASB反应器 衍生反应器 运行性能 相厌生物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