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严寒区域下穿隧道保温型防排水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张拓 《工程机械与维修》 2024年第2期47-49,共3页
严寒区域气象条件恶劣,常导致隧道结构形成渗漏、混凝土剥落等冻害,为此研究严寒区域下穿隧道保温型防排水施工技术非常必要。通过铺设并焊接防水板作为防水层,采用双层隔热法设置保温隔热层,以排水沟、集水井和出水口组成排水系统,实... 严寒区域气象条件恶劣,常导致隧道结构形成渗漏、混凝土剥落等冻害,为此研究严寒区域下穿隧道保温型防排水施工技术非常必要。通过铺设并焊接防水板作为防水层,采用双层隔热法设置保温隔热层,以排水沟、集水井和出水口组成排水系统,实现严寒区域下穿隧道保温型防排水施工。实例结果表明:施工后隧道围岩温度较施工前上升了6.24℃,保温效果较好,证明设计施工技术可以有效防止隧道发生冻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寒区域 下穿隧道 保温型防排水施工 施工技术
下载PDF
严寒区域中深层地热井套管换热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戚旭鹏 易富 +4 位作者 金洪松 孟凡康 于汇泽 白文明 包瀚博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2-50,共9页
中深层同轴套管换热技术通过套管内部流体循环达到提取地下深层地热能的目的.由于换热器出口温度高,是严寒地区建筑物冬季采暖热源的良好选择.通过对同轴套管与源侧岩土体传热过程的分析,基于标准κ-ε模型,采用Simple压力速度求解方法... 中深层同轴套管换热技术通过套管内部流体循环达到提取地下深层地热能的目的.由于换热器出口温度高,是严寒地区建筑物冬季采暖热源的良好选择.通过对同轴套管与源侧岩土体传热过程的分析,基于标准κ-ε模型,采用Simple压力速度求解方法,建立流热固耦合二维非稳态数值传热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中国长春冬季寒冷,热泵运行期间,浅部地层温度低于换热器进口流体温度,地面向下3.9 m范围岩土体呈热源漏斗,随着地层深度增加,逐渐转变为热汇漏斗.热泵运行第1周,换热器出口温度及换热量迅速降低,运行1个月后趋于平稳,整个供暖周期内,地埋管出口温度单位时间下降幅度越来越小,出口温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呈幂函数形式递减趋势.随着固井水泥导热系数增加,换热量增加,当固井水泥导热系数大于岩土体后趋于稳定.内管导热系数增大,热短路现象严重,换热器出口温度及换热量降低.在热泵机组24 h开启和停止时间之比(启停比)分别为16 h∶8 h、12 h∶12 h和8 h∶16 h时,换热器出口温度和换热量呈不规则变化,但整体呈逐渐降低趋势.热泵停止运行时间越长,源侧岩土体温度恢复越佳,再次开启时出口温度和换热量越大.通过数值模型分析可以得到套管换热器各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中深层地热井 数值传热模型 严寒区域 换热量 换热器出口温度
下载PDF
严寒区域近零能耗居住建筑热舒适和能耗问题探讨
3
作者 张博宇 《砖瓦》 2021年第4期84-84,86,共2页
近年来,近零能耗建筑成为建筑施工的重点设计,因其环保节能,能够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以某严寒地区近零能耗居住建筑为研究对象,采用参数测量及文献调查等方式对该建筑的舒适性能及能源消耗问题展开了研究。同... 近年来,近零能耗建筑成为建筑施工的重点设计,因其环保节能,能够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以某严寒地区近零能耗居住建筑为研究对象,采用参数测量及文献调查等方式对该建筑的舒适性能及能源消耗问题展开了研究。同时对比了近几年来严寒区域一般建筑的舒适性能和能源消耗情况,得到了一般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在舒适性能和能源消耗方面的差异,以期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相关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寒区域 近零能耗 居住建筑 热舒适 能耗
下载PDF
严寒地区高速公路隧道防冻技术
4
作者 刘军辉 王殿强 马强 《城市住宅》 2021年第11期247-248,共2页
在严寒地区高速公路隧道中选择应用适宜的保温材料,可提升隧道体系的保温水平。冻融破坏作为严寒地区隧道病害的重要影响因素,保温设计时需将中心排水管埋置于冻土深度下,借助地温确保水沟中的水流不冻结,达到排水通畅目的。为此,对严... 在严寒地区高速公路隧道中选择应用适宜的保温材料,可提升隧道体系的保温水平。冻融破坏作为严寒地区隧道病害的重要影响因素,保温设计时需将中心排水管埋置于冻土深度下,借助地温确保水沟中的水流不冻结,达到排水通畅目的。为此,对严寒地区高速公路隧道防冻技术进行探究,以提高严寒地区高速公路隧道的使用安全性及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工程 隧道工程 严寒区域 冻融破坏 防冻技术 衬砌破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