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膜式氧合治疗严重低氧血症5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志刚 肖倩霞 +1 位作者 李斌飞 程周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03-503,共1页
关键词 体外膜式氧合 低氧血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严重低氧血症 治疗 2004年 效果不佳 机械通气
下载PDF
1例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后并发严重低氧血症患者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7
2
作者 张煜 王淑芹 张春艳 《护理学报》 2018年第10期64-66,共3页
目的总结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后并发严重低氧血症患者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在团队配合下,为患者建立体外膜肺氧合,实施院内安全转运;给予体外膜肺氧合管道安全管理,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加强抗凝指标监测,以及血管活... 目的总结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后并发严重低氧血症患者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在团队配合下,为患者建立体外膜肺氧合,实施院内安全转运;给予体外膜肺氧合管道安全管理,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加强抗凝指标监测,以及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管理,观察并发症,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患者于体外膜肺氧合第2天,肝素抗凝5 d后出现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及时调整新型抗凝药,术后第9天,给予成功撤离体外膜肺氧合,术后第24天康复出院。结论本例患者病情危重,治疗、护理难度大,院内安全转运,低氧血症的观察,出血/溶血的护理,抗凝指标的监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等是护理需注意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 严重低氧血症 体外膜肺氧合 护理
下载PDF
严重低氧血症患者SpO_2正常一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浩 张锦 刘洪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2-413,共2页
患者,女,38岁,体重55kg,因“体检发现右肺占位6d”入院,诊断为右肺下叶占位性病变,拟在全麻下行胸腔镜右肺下叶切除术。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6年,平时口服氨氯地平、依那普利、螺内酯治疗,血圧控制良好。术前ECG、肺功能、血常规、生化检... 患者,女,38岁,体重55kg,因“体检发现右肺占位6d”入院,诊断为右肺下叶占位性病变,拟在全麻下行胸腔镜右肺下叶切除术。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6年,平时口服氨氯地平、依那普利、螺内酯治疗,血圧控制良好。术前ECG、肺功能、血常规、生化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术前PaO2 91.3 mmHg,SaO2 96.4%,SpO2 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低氧血症 SPO2 患者 右肺下叶 占位性病变 高血压病史 氨氯地平 依那普利
下载PDF
严重低氧血症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时高速鼻插管给氧及无创性通气效果对比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霞 邓淑娇 +2 位作者 王婧 李艳红 雍文穆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4期1859-1861,共3页
经插管治疗的重症患者在拔管后通常产生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严重者甚至导致呼吸衰竭。本研究旨在确定与传统氧疗相比,拔管后立即进行高流量氧量是否能降低低风险患者72 h再插管的风险。
关键词 严重低氧血症 患者 呼吸衰竭 纤维支气管镜 低风险 拔管后 鼻插管 无创性通气
下载PDF
急诊抢救小儿自发性膈疝导致严重低氧血症一例报道
5
作者 石慧文 白宁 +1 位作者 兰自侃 杨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21-121,共1页
关键词 急诊 小儿 自发性隔疝 严重低氧血症 并发
下载PDF
麻醉恢复室24例严重低氧血症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晓辉 刘敬敬 +1 位作者 付广华 王金平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0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分析麻醉恢复室(PACU)严重低氧血症的发生原因,以期为保证患者麻醉恢复期生命安全,提高工作质量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利用Docare手术麻醉系统,回顾2015-01-01/2017-12-31期间收住我院PACU发生严重低氧血症的患者,通过质量与安全管理... 目的分析麻醉恢复室(PACU)严重低氧血症的发生原因,以期为保证患者麻醉恢复期生命安全,提高工作质量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利用Docare手术麻醉系统,回顾2015-01-01/2017-12-31期间收住我院PACU发生严重低氧血症的患者,通过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实施头脑风暴、进行根因分析、查找原因并拟定对策。结果PACU收住患者中发生严重低氧血症共24例,占PACU患者总数的0.07%,占全身麻醉患者的0.09%。术前合并呼吸系统疾病、阿片类药物的不规范使用、肌松药残留是导致PACU严重低氧血症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针对诱发因素,通过麻醉门诊优化术前访视、规范镇痛药物使用、联合多模式镇痛、加强术中监测、细化转运流程等干预措施持续质量改进,以期降低严重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保证患者围术期安全,提高患者恢复质量,加速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恢复室 严重低氧血症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严重低氧血症及护理观察
7
作者 王清娥 《基层医学论坛》 2007年第7期644-645,共2页
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严重低氧血症的疗效及护理。方法自2006年1月起我科采用NCPAP治疗22例严重低氧血症新生儿,并行整体护理。结果22例患儿经有效治疗后均能明显纠正缺氧状态,未发现有副作用。结论NCPAP能... 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严重低氧血症的疗效及护理。方法自2006年1月起我科采用NCPAP治疗22例严重低氧血症新生儿,并行整体护理。结果22例患儿经有效治疗后均能明显纠正缺氧状态,未发现有副作用。结论NCPAP能有效地改善肺顺应性、增加肺功能残气量、减少呼吸功、改善血氧饱和度,且操作方便、相对无创。经过精心护理,可以减少鼻塞和疾病本身的损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严重低氧血症 氧疗 护理
下载PDF
肥胖患者结肠癌根治全麻术中严重低氧血症一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孝洁 李大江 +2 位作者 宁吉顺 吴卫平 王寿世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8-518,共1页
患者,男,61岁,175cm,110kg,因"下消化道治疗术后半月,发现结肠癌1周余"入院,患者半月前因"消化道出血"入住当地医院消化科,并行结肠镜检查示"结肠(肝曲)癌",为进一步手术治疗,收住我院。患者既往高血压、冠心病史,2月前因"心... 患者,男,61岁,175cm,110kg,因"下消化道治疗术后半月,发现结肠癌1周余"入院,患者半月前因"消化道出血"入住当地医院消化科,并行结肠镜检查示"结肠(肝曲)癌",为进一步手术治疗,收住我院。患者既往高血压、冠心病史,2月前因"心肌梗死"于当地医院行冠脉支架植入术,术后口服拜阿司匹林肠溶片、替格瑞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严重低氧血症 下消化道 冠脉支架植入术 全麻术 结肠镜检查 阿司匹林肠溶片 肝曲 潮气量 消化科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吸入联合高频震荡通气对严重低氧血症新生儿预后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杨夏 王军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39-40,共2页
目的分析一氧化氮吸入联合高频震荡通气对严重低氧血症新生儿预后的效果。方法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严重低氧血症新生儿中择取80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上述患儿的入院时间均在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所有患儿经数字随机分组法被分为对... 目的分析一氧化氮吸入联合高频震荡通气对严重低氧血症新生儿预后的效果。方法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严重低氧血症新生儿中择取80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上述患儿的入院时间均在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所有患儿经数字随机分组法被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为对照组患儿实施高频震荡通气治疗,观察组患儿则给予一氧化氮吸入联合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氧疗与机械通气时间、血气指标变化情况,分析两组患儿的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的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pH相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PaO2明显较治疗前提升,PaCO2则明显较治疗前下降,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pH相比较,P>0.05;观察组患儿的氧疗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脑性瘫痪占比、视听障碍占比以及死亡率同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一氧化氮吸入联合高频震荡通气治疗严重低氧血症新生儿有利于改善患儿的氧合状态,且对患儿预后存在的影响较小,有进一步推广实施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吸入 高频震荡通气 严重低氧血症 新生儿 预后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尿毒症并发急性左心衰竭伴严重低氧血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陆猛桂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11期87-88,共2页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治疗尿毒症并发急性左心衰竭伴严重低氧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尿毒症并发急性左心衰竭伴严重低氧血症患者均行床旁CVVH,比较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的变化。结果 2例因经济原因放...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治疗尿毒症并发急性左心衰竭伴严重低氧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尿毒症并发急性左心衰竭伴严重低氧血症患者均行床旁CVVH,比较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的变化。结果 2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余26例患者治疗后血压、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检测值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VVH治疗尿毒症并发急性左心衰竭伴严重低氧血症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滤过 连续性 尿毒 左心衰竭 急性 低氧血 严重
下载PDF
多发肺动静脉瘘并发严重低氧血症一例报告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建江 《现代实用医学》 2011年第2期230-230,233,共2页
多发肺动静脉瘘是一种罕见的血管畸形类疾病,常合并脑脓肿、肺部感染及呼吸衰竭等疾病,最终往往死于大咯血或顽固性低氧血症,处理上较为困难。
关键词 严重低氧血症 肺动静脉瘘 多发 并发 血管畸形 呼吸衰竭 肺部感染 脑脓肿
下载PDF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严重低氧血症临床观察
12
作者 刘欣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293-293,共1页
低氧血症是呼吸功能障碍时的常见表现,可由通气/换气中任何环节的障碍所致。严重者伴有组织缺氧,导致细胞代谢和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威胁生命。新生儿的重要组织器官特别是脑细胞对缺氧很敏感,持续严重缺氧常发生不可逆的损伤[1];氧疗是... 低氧血症是呼吸功能障碍时的常见表现,可由通气/换气中任何环节的障碍所致。严重者伴有组织缺氧,导致细胞代谢和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威胁生命。新生儿的重要组织器官特别是脑细胞对缺氧很敏感,持续严重缺氧常发生不可逆的损伤[1];氧疗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低氧血症和缺氧的重要对症措施,以适当的方式给患儿输送氧气是治疗成败的关键[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压通气治疗 严重低氧血症 新生儿 临床观察 持续气道 鼻塞式 组织缺氧 呼吸功能障碍
下载PDF
在长期氧疗下肺弥散功能是严重低氧血症的COPD患者存活的重要因素
13
作者 杨正平 《实用老年医学》 CAS 1991年第4期190-190,共1页
217例恒定的严重低氧血症COPD患者,皆长期进行氧疗,肺弥散功能TLco严重减低者预后很差,比其肺泡通气量(VA)明显下降者更甚。
关键词 肺弥散功能 严重低氧血症 长期氧疗 肺泡通气量
下载PDF
全麻在术后严重低氧血症有创机械通气中的应用
14
作者 叶有国 黄映善 《华夏医学》 CAS 2009年第2期258-260,共3页
目的:探讨全麻在术后严重低氧血症有创机械通气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经鼻导管、面罩、高频等无创通气(NPPV)治疗无效的16例术后严重低氧血症患者在全麻下行有创机械通气(MV)治疗,用MV(带机)时间最短21h,最长18d,平均(3.85+... 目的:探讨全麻在术后严重低氧血症有创机械通气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经鼻导管、面罩、高频等无创通气(NPPV)治疗无效的16例术后严重低氧血症患者在全麻下行有创机械通气(MV)治疗,用MV(带机)时间最短21h,最长18d,平均(3.85+1.43)d。结果:治愈13例,死亡3例(18.75%),死亡原因为MODS。除死亡3例外,10例采用同步间歇指令性通气(SIMV)加压力支持(PSV)法脱机,脱机后常规鼻导管给氧12h,3例直接脱机后面罩给氧4-6h;带机10d以上者亦能顺利脱机,未见发生拔管、脱机困难。结论:全麻下机械通气是纠正术后严重低氧血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 术后 严重低氧血症 有创机械通气
下载PDF
全醉后延迟拔管致术后严重低氧血症1例报道
15
作者 李树强 《医学信息》 2010年第3期778-778,共1页
患者:男,52岁,体重62公斤,ASAⅢ级。因高血压,脑出血,昏迷,双肺听诊有痰鸣音,以左肺上时为重,在全麻下行血肿清除术。术前肌注戊已奎醚0.5mg,人手术室后血压175/110mmHg,心率110次/分,呼吸24次/分,SP02为88%。开放静... 患者:男,52岁,体重62公斤,ASAⅢ级。因高血压,脑出血,昏迷,双肺听诊有痰鸣音,以左肺上时为重,在全麻下行血肿清除术。术前肌注戊已奎醚0.5mg,人手术室后血压175/110mmHg,心率110次/分,呼吸24次/分,SP02为88%。开放静脉输液,面罩吸氧去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低氧血症 延迟拔管 血肿清除术 SP02 静脉输液 吸氧去氮 高血压 ASA
下载PDF
巨大右冠状动脉瘤患者麻醉诱导和术中并发严重低氧血症1例
16
作者 吴德华 曹晖 徐美英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21-1122,共2页
患者,女性,69岁,体重40kg,身高145cm,因“反复活动后胸闷,活动能力下降半年”入院,一般情况可,无胸痛、晕厥、下肢水肿及咳嗽咳痰。胸部CT和MRI检查结果示:心包内见6cm×7cm包块。心脏彩超结果示:升主动脉右前上方见一瘤... 患者,女性,69岁,体重40kg,身高145cm,因“反复活动后胸闷,活动能力下降半年”入院,一般情况可,无胸痛、晕厥、下肢水肿及咳嗽咳痰。胸部CT和MRI检查结果示:心包内见6cm×7cm包块。心脏彩超结果示:升主动脉右前上方见一瘤体样回声,约68mm×59mm,管壁粗糙不光滑伴回声增强,厚约3—4mm,瘤体内见云雾状回声,彩色多普勒于瘤体前方测及一细束(约2.9mm)湍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右冠状动脉瘤 严重低氧血症 麻醉诱导 并发 回声增强 彩色多普勒 瘤体内 活动能力
原文传递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低氧血症时的选择——肺复张治疗 被引量:1
17
作者 隆云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10年第16期19-20,共2页
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机械通气策略中,没有哪项治疗像肺复张一样,充满挑战和争议.合理应用肺复张可能达到戏剧性的效果,逆转严重的低氧血症,为救冶重症患者赢得时间.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严重低氧血症 肺复张 治疗 机械通气策略 合理应用 患者
原文传递
夜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致严重低氧血症一例
18
作者 张海明 吴蕾 《高原医学杂志》 CAS 1993年第3期39-39,共1页
患者男性,51岁,住院号340420,患者去北京出差三月在返回青海途中因胸闷、气短、伴咳嗽于1991年2月26日入院。查体:T37.6℃R26次/分,BP13.3/9.3kPa,呼吸急促,神志恍惚,嗜睡,体型肥胖,体重102kg,身高175cm,口、唇、舌质明显发绀,悬壅垂大... 患者男性,51岁,住院号340420,患者去北京出差三月在返回青海途中因胸闷、气短、伴咳嗽于1991年2月26日入院。查体:T37.6℃R26次/分,BP13.3/9.3kPa,呼吸急促,神志恍惚,嗜睡,体型肥胖,体重102kg,身高175cm,口、唇、舌质明显发绀,悬壅垂大,咽腔小,两肺闻及少许湿罗音。心率8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肝脾未扪及。WBC6.8×10~9/L,L0.70。胸片示双肺散在点片状影,心影呈横位型,ECG窦性心律,心电轴无偏移,局限性右束支传导阻滞。BRS低电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低氧血症 右束支传导阻滞 呼吸急促 窦性心律 神志恍惚 心电轴 咽腔 位型 片状影 急性高山病
原文传递
NCPAP在新生儿严重低氧血症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7
19
作者 黄凌雁 张伟青 彭晓芸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1期912-913,共2页
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严重低氧血症的效果及护理情况。方法将2005年4月以来采用NCPAP治疗与护理21例新生儿严重低氧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1例患儿经有效治疗后均能明显纠正缺氧状态,未发现有副... 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严重低氧血症的效果及护理情况。方法将2005年4月以来采用NCPAP治疗与护理21例新生儿严重低氧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1例患儿经有效治疗后均能明显纠正缺氧状态,未发现有副作用。结论NCPAP能有效地改善肺顺应性、增加肺功能残气量、减少呼吸功、改善血氧饱和度,且操作方便、相对无创。经过精心护理,可以明显减少鼻塞、疾病本身的损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低氧血症 新生儿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 护理
原文传递
12mg或6mg地塞米松对合并严重低氧血症新冠肺炎患者的远期效果——一项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
20
作者 罗红敏(编译)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41-541,共1页
有学者进行了一项国际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旨在比较每日接受12 mg或6 mg地塞米松对合并严重低氧血症新冠肺炎患者的远期效果。该试验受试对象为1000例确诊新冠肺炎且合并严重低氧血症的成人患者(需要接受至少10 L/min的氧气或机械通气治... 有学者进行了一项国际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旨在比较每日接受12 mg或6 mg地塞米松对合并严重低氧血症新冠肺炎患者的远期效果。该试验受试对象为1000例确诊新冠肺炎且合并严重低氧血症的成人患者(需要接受至少10 L/min的氧气或机械通气治疗),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每日接受12 mg地塞米松治疗,另一组每日接受6 mg地塞米松治疗。研究人员使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uroQol five-dimensional five-level questionnaire,EQ-5D-5L)指数和EQ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来评估患者180 d病死率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在HRQoL分析中,较高的值表示更好的结果,死亡患者得分为0。结果显示,研究人员共获得了982例意向治疗人群中963例患者(98.1%)的180 d生存情况,获得了922例患者(93.9%)的EQ-5D-5L指数值和924例患者(94.1%)的EQ-VAS评分。在180 d时,12 mg地塞米松组486例患者中有164例死亡(33.7%),而6 mg地塞米松组477例患者中有184例死亡(38.6%),调整后的风险差异为-4.3%,99%可信区间(99%confidence interval,99%CI)为-11.7~3.0;调整后的相对风险比(relative risk,RR)为0.89;99%CI为0.72~1.09;P=0.13。在EQ-5D-5L指数分析中,12 mg地塞米松组和6 mg地塞米松组之间的调整后平均差异为0.06(99%CI为-0.01~0.12;P=0.10),两组间的EQ-VAS评分差异为4(99%CI为-3~10;P=0.22)。研究人员据此得出结论:在合并严重低氧血症的新冠肺炎患者中,与使用6 mg地塞米松相比,使用12 mg地塞米松并不能降低患者180 d病死率或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低氧血症 随机临床试验 肺炎患者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视觉模拟评分 成人患者 机械通气治疗 受试对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