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89篇文章
< 1 2 1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感染后突发性耳聋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晓奉 谢兰丰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0-153,共4页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传播迅速,影响范围广,除了肺部并发症外还包括突发性耳聋。然而,其病理机制尚不清楚。可能的机制包括:病毒直接侵入并损伤耳蜗神经或耳蜗组织;耳蜗微血管血栓...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传播迅速,影响范围广,除了肺部并发症外还包括突发性耳聋。然而,其病理机制尚不清楚。可能的机制包括:病毒直接侵入并损伤耳蜗神经或耳蜗组织;耳蜗微血管血栓形成并导致耳蜗血管阻塞;病毒引起细胞因子风暴,导致耳蜗炎症。研究SARS-CoV-2作为突发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病因的作用,可能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制定治疗策略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临床恢复和避免不良反应提供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突发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发生机制 临床意义
下载PDF
新生儿重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感染的临床诊疗分析
2
作者 杜燕燕 晁爽 +5 位作者 莫若 汪顺雨 尹小梅 林明贵 谢志毅 王月娇 《北京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841-847,共7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经验,提高对新生儿重型SARS-CoV-2感染的认识。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北京清华长庚医...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经验,提高对新生儿重型SARS-CoV-2感染的认识。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重型SARS-CoV-2感染患儿3例,同时以“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冠肺炎”“newborn”“neonate”“SARS-CoV-2”“COVID-19”为主题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进行文献检索,共检索文献20篇,共有以呼吸系统受累为主的重型SARS-CoV-2感染新生儿20例。分析23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23例患儿中男14例,女9例;早产儿7例,足月儿16例;顺产分娩14例,剖宫产分娩8例,未记录分娩方式1例;早期新生儿13例,晚期新生儿10例;几乎所有患儿均有SARSCoV-2接触史,大部分为母亲,其中4例为重型病例。所有患儿SARS-CoV-2核酸均提示阳性,持续时间最短为4 d,最长为32 d仍未转阴。起病症状以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等呼吸道表现为主,其次为发热和喂养困难。所有患儿需呼吸支持,其中13例需有创机械通气(有创通气最长时间26 d),其余10例需程度不等的无创呼吸支持。13例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地塞米松为主。其中2例并发败血症,4例并发气胸,4例并发肺动脉高压,3例并发颅内出血及脑水肿、脑积水等改变,2例并发脑病,1例并发脑静脉血栓。22例患儿好转,1例继发肺出血死亡。结论新生儿重型SARS-CoV-2感染较少见,患儿临床表现多样,需注意早期识别。目前尚未有统一的治疗方案,以多模式治疗为主,注意监测其他系统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重型 临床特征 治疗
原文传递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刺突蛋白的B细胞及T细胞抗原表位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
作者 陶佳 李莎莎 +3 位作者 杨继辉 张婷瑞 吕咏雪 赵巍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9-56,共8页
目的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刺突蛋白(S蛋白)的结构特点,并预测可能的B细胞和T细胞表位。方法从NCBI数据库中获取SARS-CoV-2的S蛋白氨基酸序列,通过蛋白质基本性质分析工具ProtParam分析S蛋白... 目的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刺突蛋白(S蛋白)的结构特点,并预测可能的B细胞和T细胞表位。方法从NCBI数据库中获取SARS-CoV-2的S蛋白氨基酸序列,通过蛋白质基本性质分析工具ProtParam分析S蛋白的理化性质;利用综合性序列工具软件Lasergene和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软件SOMPA分析S蛋白二级结构;蛋白质同源物/类似物Y识别引擎Phyre2和分子图像观察软件Rasmol构建并分析S蛋白三级结构;B细胞表位预测工具ABCpred、BepiPred和BcePred预测S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利用免疫表位数据库IEDB预测S蛋白的T细胞抗原表位。结果S蛋白由1273个氨基酸组成,理论等电点为6.24,原子组成为C_(6336)H_(9770)N_(1656)O_(1894)S_(54),属于稳定亲水性蛋白。Lasergene软件的Gramier-Robson方法预测显示:α螺旋占23.5%、β折叠占53.7%、转角区域占14.9%、无规则卷曲占8.33%;Lasergene软件的Chou-Fasman方法预测显示:α螺旋占20.9%,β折叠占35.5%,β转角占35.2%。同时,使用SOPMA在线服务工具分析S蛋白二级结构,其中α螺旋占28.59%,延长链占23.25%,β转角占3.38%,无规则卷曲占44.78%。ABCpred、BepiPred和BcePred分别预测S蛋白的潜在B细胞抗原表位数量为5个、11个、6个。IEDB预测的CD8^(+)T细胞表位和CD4^(+)T细胞表位结果中分别选择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型亲和力最好的5个表位。结论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SARS-CoV-2的S蛋白具有多个B细胞及T细胞抗原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 刺突蛋白/S蛋白 生物信息学 B细胞表位 T细胞表位
原文传递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及其相关眼病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杨爱萍 赵永旺 《大医生》 2023年第1期142-144,共3页
2019年12月以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 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已导致数千万人感染。SARS-Co V-2为β属人冠状病毒,除可感染口腔、鼻、呼吸道、胃肠道等产生相应临床症状外,还可并发... 2019年12月以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 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已导致数千万人感染。SARS-Co V-2为β属人冠状病毒,除可感染口腔、鼻、呼吸道、胃肠道等产生相应临床症状外,还可并发眼部疾病。本文就SARS-Co V-2的概况、SARS-COV-2感染后的眼部相关情况、SARS-COV-2感染眼病的可能机制与传播途径、SARSCOV-2所致眼病的治疗等进行总结和分析,以供眼科医师临床诊疗工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 冠状病毒感染 眼部感染 结膜炎 传播 防治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胸部X线影像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洪河 付维林 《安徽医学》 2005年第5期380-383,共4页
目的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胸片的改变及影像变化规律。方法对45例SARS的X线表现进行分析,包括X线胸片异常出现的时间,病变最为严重的时间及病变吸收的时间和影像形态。结果胸部X线异常出现的时间多在发病后1~7d(32例,71.1%... 目的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胸片的改变及影像变化规律。方法对45例SARS的X线表现进行分析,包括X线胸片异常出现的时间,病变最为严重的时间及病变吸收的时间和影像形态。结果胸部X线异常出现的时间多在发病后1~7d(32例,71.1%),X线表现最为严重的时间多在发病后的8~14d(34例,75.6%),多数病变吸收的时间多为发病后的15~21d(24例,53.3%),SARS的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为双侧或单侧的单发或多发大片状模糊影(36例,80%),最严重时期变化快,部分病人病变呈游走性改变。结论胸部X线检查可用于SARS的早期发现及显示病程的变化,指导治疗并提示预后,但对病变的细微改变显示有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影像 胸部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 X线影像分析 胸部X线异常 病变吸收 胸部X线检查 X线表现 X线胸片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肺外器官的病理学观察研究 被引量:37
6
作者 赵景民 周光德 +11 位作者 孙艳玲 王松山 杨建法 孟二红 潘登 陆江阳 李玲 李进 辛绍杰 赵敏 陈菊梅 张玲霞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80-481,F004,共3页
目的 进一步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部分肺外器官的病理改变。方法 采用光镜、透射电镜及特殊染色方法 ,对 1例SARS的部分肺外器官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患者除发生肺部变化之外 ,进一步观察发现 ,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大脑、... 目的 进一步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部分肺外器官的病理改变。方法 采用光镜、透射电镜及特殊染色方法 ,对 1例SARS的部分肺外器官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患者除发生肺部变化之外 ,进一步观察发现 ,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大脑、小脑、丘脑、桥脑及延髓 )呈现脑膜血管扩张、充血 ,脑实质内血管周围间隙增宽 ,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 ,但神经细胞无明显变性、坏死 ;消化系统表现为消化道粘膜固有层及粘膜下血管扩张、充血 ,少数淋巴细胞浸润 ,少部分粘膜上皮及腺上皮细胞核呈空泡状 ,偶见细胞凋亡 ,胰腺间质水肿 ,少数淋巴细胞浸润 ;睾丸曲细精管内偶见淋巴细胞浸润。本例死亡病例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史。电镜下血管腔内血液中查见SARS冠状病毒颗粒 ,但脑、睾丸等组织内均未发现SARS冠状病毒颗粒。结论 SARS病例中枢神经系统可呈轻度缺氧反应性改变 ,未见冠状病毒感染 ;SARS发病期血液内存在冠状病毒 ;该死亡病例存在冠状动脉硬化基础病变 ,推测慢性心血管疾病等可能为SARS患者的死亡促发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RAS 病理学 中枢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 血液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不同时间死亡患者的病理变化及其特征 被引量:20
7
作者 王德文 李宁 +6 位作者 赵景民 彭瑞云 王翠娥 周本成 陆江阳 曹惠君 张建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92-696,I002,I003,I004,I005,共9页
目的 系统观察 6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不同时间死亡患者近 30个脏器的病理变化 ,探讨其病理发生发展过程及病变和病原体特点。方法 采用光镜、透射电镜、组织化学和部分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脏器的病理变化。结果 ①重症SAR... 目的 系统观察 6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不同时间死亡患者近 30个脏器的病理变化 ,探讨其病理发生发展过程及病变和病原体特点。方法 采用光镜、透射电镜、组织化学和部分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脏器的病理变化。结果 ①重症SARS死亡患者早期基本病变为以肺和免疫器官 (脾、淋巴结、黏膜淋巴组织)为主的全身各脏器发生不同程度的实质细胞变性、凋亡和坏死等变质性改变和肺水肿、透明膜形成及出血等为主的血循环障碍 ;中后期则以肺上皮坏死脱落和间质纤维增生伴早期纤维化及免疫器官进行性萎缩等病变为主 ,再次证实肺和免疫器官为主要靶器官 ;②肺脏病变经历急性渗漏性炎症期 (发病后 2周内 ,主要病变为严重的弥漫性肺水肿和透明膜形成)、肺泡上皮坏死脱落伴增生机化性炎症期 (发病后 3~ 4周 )和纤维增生伴早期纤维化期 (发病后 5~ 6周 ) ,具有广泛性、速发性、进行性和阶段性、多样性等特点 ;③在重症SARS死亡患者中 ,脾和淋巴结等免疫器官发生严重的破坏和广泛出血 ,脾小体和淋巴滤泡极度萎缩 ,淋巴细胞迅速发生凋亡和坏死 ,T、B淋巴细胞数量极度减少 ,免疫功能极度低下 ,其病变同样具有广泛性、速发性和持续性等特点 ;④证实主要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 ,衣原体样颗粒也是致病病原体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冠状病毒 病理学 病原学
下载PDF
新分离的冠状病毒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原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祝庆余 秦鄂德 +14 位作者 于曼 司炳银 杨保安 刘洪 吕富双 常国辉 彭文明 范宝昌 邓永强 韩伟国 石玉玲 李林海 张泮河 赵秋敏 曹务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77-479,共3页
目的 确定新分离的冠状病毒与目前流行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病原关系。方法 以用细胞培养法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例标本中分离出的冠状病毒为抗原 ,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及中和试验测定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血清中抗新分离的冠状病... 目的 确定新分离的冠状病毒与目前流行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病原关系。方法 以用细胞培养法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例标本中分离出的冠状病毒为抗原 ,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及中和试验测定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血清中抗新分离的冠状病毒的抗体 ,分析确定新冠状病毒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病原关系。结果 在临床确诊的 1 1 3份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血清标本中 ,99份检测出有抗新冠状病毒的抗体。 1 0对双份血清检测结果显示 ,后采集的血清抗体效价均比发病初期采集的明显增高 ,最高的升高 1 2 8倍。中和试验结果证明 ,病人血清抗体能够中和新分离的冠状病毒。结论 新分离的冠状病毒与此次流行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 新冠状病毒 病原关系 中和试验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治愈后患者的肺功能观察 被引量:15
9
作者 韩翔 姚婉贞 +2 位作者 赵鸣武 沈宁 柳小芳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281-283,共3页
目的 观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治愈后病人的肺功能变化。方法 对 12例已治愈并出院 1个月左右的SARS患者进行肺功能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2例SARS治愈患者 ,男 3例 ,女 9例 ;年龄 2 1~ 62岁 ,平均 (3 1 0± 10 ... 目的 观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治愈后病人的肺功能变化。方法 对 12例已治愈并出院 1个月左右的SARS患者进行肺功能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2例SARS治愈患者 ,男 3例 ,女 9例 ;年龄 2 1~ 62岁 ,平均 (3 1 0± 10 0 )岁 ;治愈出院时间 2 2~ 43d ,平均 (3 2 2±4 7)d ;肺功能结果 :肺活量 (VC) %预计值 (95 6± 19 0 ) % ;用力肺活量 (FVC) %预计值 (97 2±9 9) % ;第 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 %预计值 (97 5± 9 8) % ;FEV1/FVC(85 9± 5 6) % ;TLC %预计值 (10 2 4± 10 4) % ;RV/TLC(3 2 6± 5 0 ) % ;RV %预计值 (116 8± 2 5 0 ) % ;DLCO %预计值 (73 6±10 9) %。结论 SARS治愈后患者通气功能基本正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 肺功能 预后 病例分析 CT表现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肺脏及免疫器官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赵景民 孙艳玲 +7 位作者 周光德 王松山 孟二红 杨建法 潘登 王业东 陆江阳 陈菊梅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69-571,I001,共4页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肺脏的免疫反应类型和状况 ,及免疫器官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以CD3、CD4、CD8、CD2 0、CD5 7、CD68、S 10 0、HLA DR单克隆抗体 ,对 1例重型SARS的肺组织及免疫器...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肺脏的免疫反应类型和状况 ,及免疫器官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以CD3、CD4、CD8、CD2 0、CD5 7、CD68、S 10 0、HLA DR单克隆抗体 ,对 1例重型SARS的肺组织及免疫器官中多种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标记 ,并以健康人体脾脏及淋巴结作对照 ,观察分析各淋巴亚群的分布及数量变化。结果 该例重型SARS病例肺间质中主要以CD8+淋巴细胞浸润为主 ,杂以少数CD4+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亚群半定量分析显示 ,3 1枚胸腔淋巴结中 ,CD3 +、CD4+、CD8+和CD2 0 +细胞数减少的淋巴结百分率分别为 74.2 %、67.7%、74.2 %、83 .9% ,其中各淋巴细胞亚群明显减少者比例较高 ,腹腔淋巴结中各淋巴细胞亚群减少较轻 ;脾脏中CD3 +、CD4+、CD8+、CD2 0 +细胞均呈不同程度的减少 ,其中以CD2 0 +细胞数目减少最为显著 ;而淋巴结及脾脏中CD5 7+、CD68+、S 10 0 +、HLA DR+细胞数目呈相对增加改变。结论 结果提示SARS肺组织原位以细胞免疫反应为主 ,推测肺脏内细胞免疫反应可能具有清除受感染细胞内冠状病毒病原体和诱发肺组织免疫损伤的双重作用 ;疾病后期重型SARS病例免疫器官可能存在淋巴细胞亚群的不同程度减少及比例失衡 ,并呈围病变肺组织愈近 ,淋巴结内主要淋巴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淋巴细胞亚群 肺脏 免疫器官 分析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顾莹莹 刘芳 +2 位作者 陈国勤 杨通 刘幕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的病理形态学特点。 方法  3例SARS标本为患者支气管镜穿刺活检和切取的肺组织 ,经HE染色 ,光镜观察 ,并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SARS患者肺组织CK、CD34、Ⅳ型胶原、C...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的病理形态学特点。 方法  3例SARS标本为患者支气管镜穿刺活检和切取的肺组织 ,经HE染色 ,光镜观察 ,并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SARS患者肺组织CK、CD34、Ⅳ型胶原、CD6 8、Mac387的表达。结果 SARS患者肺组织病理形态表现为肺泡上皮广泛破坏 ,Ⅱ型上皮细胞增生。肺泡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大部分肺泡腔及肺泡管内透明膜形成。间质有较多的炎细胞浸润 ,成纤维细胞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组织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 临床病理分析 肺泡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结论 特点 目的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任俊杰 张琳 +2 位作者 许晓矛 谢榜昆 梁碧玲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44-448,共5页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X线及CT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0 8例SARS患者的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均有较完整的胸片资料 ,其中 5例同时行CT检查。结果 SARS的影像学表现形式多样 ,主要表现为肺实质渗出性病变和肺...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X线及CT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0 8例SARS患者的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均有较完整的胸片资料 ,其中 5例同时行CT检查。结果 SARS的影像学表现形式多样 ,主要表现为肺实质渗出性病变和肺间质渗出性病变两大类型 ,根据病变早期及进展期表现 ,又可将其分为 5型 :(1 )单纯局限型 :32例 ,为肺内单一局限病灶 ,随后病变扩大或无明显增大 ;(2 )局限 广泛型 :2 0例 ,为肺内单一局限病灶迅速发展为弥漫分布 ;(3)多发型 :2 8例 ,为早期即见肺内多发片状和 /或结节状病灶 ;(4 )间质 实质型 :2 2例 ,早期为肺部间质性渗出 ,随后发展为肺实质渗出性病变 ;(5 )单纯间质型 :6例 ,主要表现为肺间质渗出性病变。结论 X线检查是发现SARS的最基本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CT能更好地显示病变。在SARS的诊治过程中 ,有必要了解本病的影像学分型和分期 ,这有助于判断病情 ,指导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影像学分析 X线 CT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核蛋白的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世力 卫灿东 +7 位作者 熊朝晖 段淑敏 李德新 王建伟 冷文川 梁米芳 金奇 侯云德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0-103,共4页
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纯化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颗粒所含核蛋白进行初步分离与鉴定。质谱分析结果最终表明,SARS冠状病毒核蛋白的分子量位于47kD与52kD之间,所获得的SARS冠状病毒核蛋白的质谱分析数据覆盖了所预测病毒... 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纯化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颗粒所含核蛋白进行初步分离与鉴定。质谱分析结果最终表明,SARS冠状病毒核蛋白的分子量位于47kD与52kD之间,所获得的SARS冠状病毒核蛋白的质谱分析数据覆盖了所预测病毒核蛋白氨基酸序列的87%,且符合率为100%。从而首次从蛋白质水平对SARS冠状病毒核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 冠状病毒 核蛋白 鉴定 蛋白质组学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血清中存在抗肺组织抗体 被引量:8
14
作者 郑宇 李伯安 +7 位作者 何卫平 陈昊 赵军 李靖 貌盼勇 毛远丽 高蓉 程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5-598,共4页
目的 :建立特异性的检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相关抗体的血清学方法。 方法 :制备 SARS患者肺组织包被抗原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检测 SARS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 结果 :SARS患者血清中存在 SARS相关的抗人肺组织抗体 ... 目的 :建立特异性的检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相关抗体的血清学方法。 方法 :制备 SARS患者肺组织包被抗原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检测 SARS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 结果 :SARS患者血清中存在 SARS相关的抗人肺组织抗体 ,其阳性率达 92 .86 %(2 6 / 2 8) ,正常献血员为 11.4 3%(12 / 10 5 ) ,统计学分析表明 ,SARS相关抗体的检出率在患者和献血员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结论 :SARS患者血清中存在抗肺组织抗体 ,该抗体的存在提示机体免疫反应可能参与了疾病病理损伤过程 ;检测该抗体可能有助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非典型肺炎 抗肺组织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检测 血清学方法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41例临床特征与中西医结合治疗 被引量:10
15
作者 梁树人 朱理珉 +14 位作者 曹武奎 宓余强 郑淑文 李谦 卢诚震 盛淑琴 曹智 王怡 胡东胜 盛蕾 魏智勇 刘建勇 刘勇刚 李嘉 时钢 《天津中医药》 CAS 2003年第3期17-21,共5页
[目的]观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临床特征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方法]在西医对症治疗、抗菌、抗病毒、吸氧和辅助治疗基础上 ,根据患者全部症状、体征、舌苔、脉象所出现的频率进行辨证 ,在早期和中期以白虎加苍术汤加味或三... [目的]观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临床特征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方法]在西医对症治疗、抗菌、抗病毒、吸氧和辅助治疗基础上 ,根据患者全部症状、体征、舌苔、脉象所出现的频率进行辨证 ,在早期和中期以白虎加苍术汤加味或三仁汤加味 ,恢复期以清暑益气汤加味治疗。[结果]41例患者中39例(95.10% )痊愈出院 ,1例(2.44% )恢复期 ,1例(2.44% )死亡。其中服用中药患者发热、憋气、胸闷等症状改善均明显好于单纯西药治疗者 ,同时胸片表明服用中药可促进炎症吸收 ,中药并可防止激素减量后的反跳。[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疗效较好 ,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疗效 临床特征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早期 中期 白虎加苍术汤加味 清暑益气汤加味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心理状态的量化评估与干预对策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晓红 齐艳 +2 位作者 党莉杰 邓光辉 穆新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17-620,共4页
目的 :量化评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的心理状态 ,即时、准确地甄别伴随严重心理危机的 SARS患者 ,为有效实施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第二军医大学心理学教研室研制的“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状态评定量表”(MSSNS)... 目的 :量化评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的心理状态 ,即时、准确地甄别伴随严重心理危机的 SARS患者 ,为有效实施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第二军医大学心理学教研室研制的“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状态评定量表”(MSSNS)等 ,对 4 6例 SARS患者实施心理评估 ,并将该评估结果与其他肺炎患者、MSSNS的一般住院患者常模作对照比较。结果 :SARS患者的心理反应与一般住院患者常模、其他肺炎患者未呈现显著差异 ;SARS患者组内的心理反应差异与其年龄、婚姻状况、职业等个体背景及发热持续时间呈显著相关。 结论 :SARS患者的心理反应符合患者心理过程的一般规律 ,即疾病本身所导致的患者心理差异不大 ,情绪稳定性等人格特征才是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的基础因素 ;SARS患者的负性情绪反应强度受其年轻、未婚、非医务人员、发热持续时间长等因素影响。因此 ,对 SARS患者心理异常的有效干预 ,必须以科学评估为前提 ;以影响因素分析为导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心理状态 量化评估 干预 非典型肺炎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X线表现初步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潘克梫 刘晓红 +3 位作者 李安德 李英亭 初杉 吕弘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52-454,共3页
目的 初步分析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X线表现 ,为其早期诊断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 2 0 0 3年 3月 2 0日~ 4月 2 8日经临床综合诊断为SARS患者 82例的胸部X线表现。结果  82例SARS患者 ,除 2例儿童肺部无明显异常外 ... 目的 初步分析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X线表现 ,为其早期诊断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 2 0 0 3年 3月 2 0日~ 4月 2 8日经临床综合诊断为SARS患者 82例的胸部X线表现。结果  82例SARS患者 ,除 2例儿童肺部无明显异常外 ,其余 80例均有改变 ,其表现主要为肺野透亮度减低、大小不一的斑片状、球形阴影的肺实质浸润 ,以及肺内间质浸润为主的肺纹理异常、索条影、网状影、结节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X线表现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广东地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8
18
作者 石玉玲 李林海 +6 位作者 徐德兴 王露霞 祝庆余 司炳银 张雨 张泮和 段朝晖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72-574,I003,共4页
目的 通过调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血清中特异IgG、IgM抗体 ,找出冠状病毒与SARS之间可能存在的病因关糸 ;比较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 ,寻求该病毒特有的血清学反应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新分离SARS病毒作为抗原 ,采用... 目的 通过调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血清中特异IgG、IgM抗体 ,找出冠状病毒与SARS之间可能存在的病因关糸 ;比较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 ,寻求该病毒特有的血清学反应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新分离SARS病毒作为抗原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 (IF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 ,对广州 4所医院SARS病人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检测临床诊断SARS病人13 0例 ,其中 117例出现病毒特异性抗体 ,阳性率达 90 % ,病人血清IgG抗体滴度 10天后明显上升 ,15天后抗体达到高峰 ,IgM抗体滴度2 0~ 3 0天达到高峰。检测 119例健康接触者和同一流行区 10 0例健康人 ,结果全部为阴性。结论 SARS病人血清与新分离SARS病毒抗原有高水平的特异反应 ,证实病人急性感染了这种新的病毒 ;病人恢复期血清IgG抗体在体内滴度高、持续时间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冠状病毒 抗体反应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继发下呼吸道感染的队列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郑则广 陈荣昌 +7 位作者 黎毅敏 刘晓青 何为群 徐远达 何国清 李寅环 罗群 钟南山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270-274,共5页
目的 通过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继发下呼吸道感染的回顾性队列分析 ,了解其规律及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 根据SARS患者继发感染的临床标准将SARS患者分为继发感染组和非继发感染组 ,分析继发感染的危险因素、细菌... 目的 通过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继发下呼吸道感染的回顾性队列分析 ,了解其规律及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 根据SARS患者继发感染的临床标准将SARS患者分为继发感染组和非继发感染组 ,分析继发感染的危险因素、细菌谱和预后。结果 SARS患者继发下呼吸道感染的弱危险因素是年龄和起病 住院时间 ,强危险因素是有创通气 ;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与否、开始使用时间、日均治疗量与继发感染无关 ;继发感染的致病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真菌 ;继发感染者出现严重并发症 ,以及住院时间长 ,其死亡率高。结论 SARS患者应尽早诊治 ,对于年龄大 ,尤其需有创通气的患者应警惕继发感染。抗生素的使用与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的防治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 呼吸道感染 队列分析 继发感染 危险因素 疾病预防 新型冠状病毒
下载PDF
DR成像技术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人临床诊治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田树平 张燕群 +6 位作者 叶宏军 胡向红 郭勇 孟昭明 左拥军 王占宇 王建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7期814-816,共3页
目的 探讨DR成像技术在SARS病人临床诊治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 10例SARS病人诊治过程中DR技术的应用方法及其胸部表现。结果 SARS病人胸片表现为两肺纹理明显增重 ,一侧或双侧肺内磨玻璃样改变有或没有实变影并... 目的 探讨DR成像技术在SARS病人临床诊治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 10例SARS病人诊治过程中DR技术的应用方法及其胸部表现。结果 SARS病人胸片表现为两肺纹理明显增重 ,一侧或双侧肺内磨玻璃样改变有或没有实变影并存 ,病灶有以双下肺受累明显并向上蔓延的趋势 ,类似火焰上升的态势 ,病变一般发展迅速。在病人摄片及后处理过程中主要应用的DR成像技术有窗宽、窗位调整、反白技术、局部放大等。多项DR成像技术的应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摄片成功率 ,并能极大程度地保障胸片质量 ,为临床SARS病人诊治提供尽可能多的所需信息 ,同时又可以尽量减少影像科人员与非典病人的接触 ,降低了交叉感染的几率 ,保护医务人员。结论 DR成像技术在SARS病人诊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数字影像 磨玻璃影 实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