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5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出现与心脏有关指标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汤春梅 张言斌 《现代医院》 2005年第2期6-8,共3页
目的 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SARS)对心脏的影响。方法 对确诊为SARS病人同时出现与心脏有关指标变化的 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分析患者患SARS后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及病程中的心率变化。动态观察心肌酶及心率变化。... 目的 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SARS)对心脏的影响。方法 对确诊为SARS病人同时出现与心脏有关指标变化的 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分析患者患SARS后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及病程中的心率变化。动态观察心肌酶及心率变化。结果  30例患者中 2 6例出现心电图异常。血清心肌酶升高多数能在 2周内恢复正常。所有病例在病程第二周出现心率明显减慢 ,在病程第四周出现心率加快 ,与发病初心率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结论 SARS主要累及肺部 ,但部分传染性患者可能累及心脏并出现心率改变、心电图异常、心肌酶升高 ,发生的原因考虑为病毒性心肌炎所致。但其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患者 SAILS 心率变化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病程 心电图异常 结论 指标 目的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的中医病名及病因病机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葛金文 闻晓东 +5 位作者 袁长津 周慎 肖桂林 郭子华 杨维华 宋昆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59-61,共3页
运用回顾性文献研究方法 ,对中医药防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SARS)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 ,研究其中医命名、病因病机及致病特点。结果表明 ,SARS中医命名比较混乱 ,命名为“肺疫”比较合适 ;SARS的致病原因为“疫毒” ,具有“湿热”... 运用回顾性文献研究方法 ,对中医药防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SARS)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 ,研究其中医命名、病因病机及致病特点。结果表明 ,SARS中医命名比较混乱 ,命名为“肺疫”比较合适 ;SARS的致病原因为“疫毒” ,具有“湿热”的特点 ;其病机特点主要为“湿、热、毒、瘀、虚”5种 ;发病与季节、年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中医病名 病因病机
下载PDF
iNOS和eNOS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肺标本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枫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00-400,共1页
将确诊的SARS病人肺标本用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切片,厚度6μm,其他非SARS肺标本为对照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LSAB法,第一抗体为iNOS和eNOS,所有实验结果进行使用Motic-CMIAS多功能病理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图像分析,测定指标为平... 将确诊的SARS病人肺标本用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切片,厚度6μm,其他非SARS肺标本为对照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LSAB法,第一抗体为iNOS和eNOS,所有实验结果进行使用Motic-CMIAS多功能病理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图像分析,测定指标为平均光密度(AOD),每个病例测试25个视野。结果显示,iNOS阳性反应部位表现为肺巨噬细胞、肺泡上皮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等;eNOS阳性反应部位表现为血管内皮细胞和部分间质细胞。iNOS部分,2个SARS标本与正常和其它病理标本比较有较明显差异;eNOS部分,各个标本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ENOS INOS 标本 肺泡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图像分析系统 血管内皮细胞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患者生化指标特点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冬 王志富 +2 位作者 焦连亭 沈扬 袁欣 《江西医学检验》 2005年第1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患者不同病程期生化指标变化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确诊的SARS患者病例资料进行摘抄,数据库录入,统计分析,同时对治愈和死亡病例分组统计,对比分析其特点。异常值界限参照全国临床检验...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患者不同病程期生化指标变化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确诊的SARS患者病例资料进行摘抄,数据库录入,统计分析,同时对治愈和死亡病例分组统计,对比分析其特点。异常值界限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结果ALB低于参考值下限者达80%以上,死亡组终末期达最低值。LDH升高者49%,均值274±116U/L,死亡组升高者达80%,均值449±196U/L。ALT、AST、γ-GT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一般在参考值上限的1-2倍,治愈组与死亡组均值差距不明显,ALT升高者达61%,而AST、γ-GT升高者略低。治愈组恢复期各项酶指标尚未降至参考范围。葡萄糖治愈组平均值为6.13±2.47mmol/L,而死亡组为9.38±3.13mmol/L。结论SARS患者不同病程期及治愈与死亡组其生化指标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愈 患者 升高 死亡 生化指标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Γ-GT 摘抄 结论 参照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与非典型肺炎X线对比研究
5
作者 汪珍穗 王海林 +2 位作者 林竹 罗浩 杜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0期1292-1294,共3页
目的 对比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与非典型肺炎X线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5 9例与非典型肺炎 39例 ,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全部病例肺部病变分布可单叶或单叶 ,可单侧或双侧。根据病变发展的不同时期 ,肺内可见斑片模... 目的 对比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与非典型肺炎X线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5 9例与非典型肺炎 39例 ,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全部病例肺部病变分布可单叶或单叶 ,可单侧或双侧。根据病变发展的不同时期 ,肺内可见斑片模糊影 ,条索及粗网状影 ,肺实变影 ,细网状或局灶细网状影。结论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与非典型肺炎X线表现相似 ,无特异性。X线检查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确诊重要的客观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非典型肺炎 X线检查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建刚 靳素琴 胡云霞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0年第11期61-62,共2页
通过收集中国境内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和2020年1—3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信息,对这两种疾病从病原学、临床症状、流行特征和中医药诊治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2003年SARS在我国境内共累计确诊5 327例,报告死亡病... 通过收集中国境内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和2020年1—3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信息,对这两种疾病从病原学、临床症状、流行特征和中医药诊治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2003年SARS在我国境内共累计确诊5 327例,报告死亡病例349例,病死率约为7%;2019年COVID-19在中国境内截止2020年3月31日共累计确诊81 554例,报告死亡病例3 312例,病死率约为4%,由此看出,尽管两种病毒同属于SARS相关冠状病毒,但2019年COVID-19的确诊人数远远多于SARS,但其死亡率却小于后者,究其原因可能与两种病毒的传染性、致病力和人员流动性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家族性与散发性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患者的病死率与重症率的研究
7
作者 王长远 秦俭 王晶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5年第5期1069-1070,共2页
目的研究家族性与散发性SARS患者的重症率及病死率的区别。方法把61例SARS患者分为家族性病例和散发性病例两组,家族性病例23例,散发性病例38例,分别对重症率及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家族性患者的重症率47.8%,散发性患者的重症率22.5%(P&... 目的研究家族性与散发性SARS患者的重症率及病死率的区别。方法把61例SARS患者分为家族性病例和散发性病例两组,家族性病例23例,散发性病例38例,分别对重症率及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家族性患者的重症率47.8%,散发性患者的重症率22.5%(P<0.05),家族性患者的病死率21.7%,散发性患者的病死率5.2%(P>0.05),本组资料尚未发现病死率有统计学明显差异。可能与病例数较少有关。结论家族性SARS患者的重症率明显高于散发性SARS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重症率 病死率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患者白细胞和临床症状的Meta分析
8
作者 胡国强 叶方立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90-93,共4页
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临床症状。检索 2003年 2月至 2004年 2月有关SAR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临床症状研究的论文,汇合成大样本资料,借助于RevMan4. 2分析软件对这些资料进行二次分析,以探讨该病患者外周血... 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临床症状。检索 2003年 2月至 2004年 2月有关SAR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临床症状研究的论文,汇合成大样本资料,借助于RevMan4. 2分析软件对这些资料进行二次分析,以探讨该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临床症状变化。患者WBC增多和WBC降低两组计数资料比较差异显著(Z=2. 85, P=0. 004),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一般不升高,或降低。SARS患者的临床症状按发生的百分率排序如下: 发热为 99. 6%,畏寒为 62. 3%,头痛为 61. 9%,咳为 59. 5%,肌痛 /关节痛为53. 5%,腹为 44. 4%,咳痰为 29. 4%,咽喉痛为 26. 9%,流为 23. 7%,气促为 11. 7%,胸闷为 10. 0%。分析结果表明,SAR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变化情况和临床症状基本上与卫生部“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试行 )”相符合,但流涕与畏寒症状出现的频率值得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白细胞 症状
下载PDF
重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的影像表现及病理对照
9
作者 许东海 李常青 +6 位作者 杨钧 石晓红 张伟 李洪璐 任刚 李新民 闫会文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2003年第4期318-325,共8页
目的 搜集符合卫生部诊断标准的重症SARS,探讨重症SARS的影像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 选取重症SARS50例,其中16例死亡,分析诊断为重症SARS时及临终前的胸部影像表现,并对4例死亡病例进行X线、病理对照分析。所有病例均有确诊为重症SAR... 目的 搜集符合卫生部诊断标准的重症SARS,探讨重症SARS的影像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 选取重症SARS50例,其中16例死亡,分析诊断为重症SARS时及临终前的胸部影像表现,并对4例死亡病例进行X线、病理对照分析。所有病例均有确诊为重症SARS后的一系列床边胸片。结果 重症SARS影像表现以片影为主,密度低、多个肺叶同时受侵。临终前以片影和白肺为主,支气管气象常见,可见网状影。以多发、弥温病变为主,密度高低混合。病理对照研究揭示影像表现的病理基础是肺组织的广泛实变、淤血、出血,镜下可见肺泡内透明膜形成及支气管内膜脱落。结论 重症SARS病变范围广,进展速度快,床边X线检查对诊断和观察疗效简便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SARS 影像学 病理学 诊断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的胸部影像表现和进展过程
10
作者 孙永光 刘大彤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03年第4期17-21,共5页
目的:回顾SARS表现和进展过程。材料和方法:胸部正位片的来源是经过临床诊断和治疗的22名SARS患者(男8,女14,平均年龄39.9岁,年龄范围14-73岁)。胸部软组织的变态反映,分布状态及范围的胸片,甚至包括原始的胸部表现都有备份证明文件。... 目的:回顾SARS表现和进展过程。材料和方法:胸部正位片的来源是经过临床诊断和治疗的22名SARS患者(男8,女14,平均年龄39.9岁,年龄范围14-73岁)。胸部软组织的变态反映,分布状态及范围的胸片,甚至包括原始的胸部表现都有备份证明文件。比较每一个病人的连续的胸片的肺部的总体百分数来认知放射进展图像。结果:22中的19个初始胸片是异常的。肺部周边地区(22中15)是容易被感染的。单一病灶在肺的上,中,下野的分布是没明显分别(上肺野5例,中肺野6例,下肺野8例)。单一的病灶(22中19)比多发的和双边受浸更常见。经过证明没有空洞,淋巴结大和胸膜渗出。最初的单发病灶在治疗过程中22个有14个进展成为单面多发或者双面受累。结论:病变主要集中在外周,在治疗过程中单发病变发展成为单面多发和双面的普通进展影像,和没有空洞,无淋巴结大,无胸膜渗出液是SARS的主要影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线照相技术 胸部正位片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肺炎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影像学表现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建华 张瑞平 +6 位作者 张迎光 惠萍 卢瑞沾 卢小敏 张俊成 陈慧珍 陈棣华 《上海医学影像》 2003年第3期163-164,167,共3页
目的 认识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的影像学表现特征并探讨适宜的检查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确诊为(SARS)影像学表现。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25~65岁。使用TOSHIBA 800mA X线机和床旁机以及TOSHIBA Xvision螺旋CT机扫描。所有患... 目的 认识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的影像学表现特征并探讨适宜的检查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确诊为(SARS)影像学表现。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25~65岁。使用TOSHIBA 800mA X线机和床旁机以及TOSHIBA Xvision螺旋CT机扫描。所有患者自入院起,每1-2天复查一次胸片和3天复查一次低剂量螺旋CT扫描。比较初次影像学表现,动态记录肺内病变的变化情况,由两位资深放射科医师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6例病人中3例初次胸部平片检查为阴性,CT扫描见胸膜下灶性渗出,伴有磨玻璃样改变和支气管充气征象。3例初次胸部平片见局限性肺纹理增重且边缘模糊,肺野透光度下降,CT扫描见团片状磨玻璃样改变,内有小斑片实变灶。2周左右影像学表现达到高峰,随后开始逐渐吸收好转。 结论 SARS影像学表现虽不典型,但早期征象以胸膜下灶性渗出为主,逐步由渗出、浸润范围扩大,病灶中央向灶性实变发展,变化仍具有特殊性。发病初期胸部平片检查易漏诊,CT扫描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学表现 SARS 胸部平片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CT扫描 渗出 胸膜 征象 改变 不典型
下载PDF
彩超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患者康复后右心影响的随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建兴 沈嫱 +3 位作者 欧爱华 邓法权 阎永红 谢晓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0期1295-1297,共3页
目的 分析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患者康复后心脏彩超的随诊复查结果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康复后近期内对右心的影响。方法 将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病人分为重症组和轻症组 ,观察 6 9例患者愈后对右心的影响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重... 目的 分析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患者康复后心脏彩超的随诊复查结果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康复后近期内对右心的影响。方法 将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病人分为重症组和轻症组 ,观察 6 9例患者愈后对右心的影响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重症与轻症患者、一般肺炎患者愈后及健康成人间右心结构与肺动脉压改变的差别。结果 重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患者愈后肺动脉压及肺动脉主干内径、右房横径、肺动脉高压发生率及右室增大率与其余各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轻症组右室增大率与普通肺炎组比较存在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重症组的肺动脉增宽率与轻症组、普通肺炎组比较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部分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患者愈后近期内肺动脉压相对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1例
13
作者 焦建中 李晓云 解好群 《世界感染杂志》 2003年第5期404-404,共1页
我院作为省定点医院,于2003年4月11日收治1例输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确诊患者,报告如下。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非典型肺炎 病例报告 治疗 SARS 疫情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的防治与控制
14
作者 何志胜 《中国社区医学》 2003年第2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防治 控制 传染性非典型肪炎 病原学 冠状病毒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2相关横纹肌溶解症1例并文献复习
15
作者 郝建兵 郭晓君 +2 位作者 袁坤 王思雨 郝丽荣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4年第5期460-462,共3页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可导致以呼吸系统为主的多系统损伤^([1,2]),但SARS-CoV-2相关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 RML)的报道并不多,可能与轻中度横纹...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可导致以呼吸系统为主的多系统损伤^([1,2]),但SARS-CoV-2相关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 RML)的报道并不多,可能与轻中度横纹肌溶解缺乏典型临床症状,难以及时发现有关^([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2 横纹肌溶解症 急性肾损伤
下载PDF
格尔德霉素在制备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药物中的应用
16
作者 陶佩珍 娄志贤 姚天爵 《科技开发动态》 2004年第6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格尔德霉素 细胞病变法 SARS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治疗指数
原文传递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特异性记忆T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恺 吴长有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27-430,共4页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冠状病毒可以同时诱导出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对SARS康复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检测表明,其随时间推移明显降低。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在机体清除病毒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特异性记忆T...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冠状病毒可以同时诱导出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对SARS康复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检测表明,其随时间推移明显降低。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在机体清除病毒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特异性记忆T细胞在抵御病毒再次入侵时,能迅速产生免疫应答有效保护机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记忆T细胞 疫苗
原文传递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用于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结构蛋白质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养军 王京兰 +10 位作者 蔡耘 应万涛 郝运伟 李蕾 李晓海 戴舒佳 代景泉 贺福初 钱小红 王杰 魏开华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5-420,共6页
通过高效液相反相色谱、毛细管反相色谱 -串联质谱联用方法对SARS病毒攻击细胞的研究 ,鉴定出了N、S和M 3种SARS结构蛋白质 ,并准确测定了N蛋白质的分子量。由分子量结果和生物信息学推断的N蛋白质的理论分子量比较 ,可以确定N蛋白质不... 通过高效液相反相色谱、毛细管反相色谱 -串联质谱联用方法对SARS病毒攻击细胞的研究 ,鉴定出了N、S和M 3种SARS结构蛋白质 ,并准确测定了N蛋白质的分子量。由分子量结果和生物信息学推断的N蛋白质的理论分子量比较 ,可以确定N蛋白质不存在常见的磷酸化修饰和糖基化修饰或含量很低。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N蛋白质可能存在降解现象 ,其降解机理尚需探索。另外 ,通过对样品直接酶切后进行两维毛细管分离和串联质谱鉴定与对样品先进行分离 ,然后再进行毛细管反相分离 串联质谱鉴定方法比较 ,表明两种方法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各具优缺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 冠状病毒 结构蛋白质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SARS 非典型肺炎
下载PDF
32例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与肺结核的临床对比分析
19
作者 王利花 郑哲 +2 位作者 张卓彦 毕惠君 赵爱斌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13-16,共4页
目的 :旨在探讨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 ,SARS)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2 0 0 3年 3月 10日至 2 0 0 3年 6月 2 5日收治的 32例SAR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 2 0 0 2年 12月至 2 0 0 3年 3月收治的 35例痰菌... 目的 :旨在探讨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 ,SARS)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2 0 0 3年 3月 10日至 2 0 0 3年 6月 2 5日收治的 32例SAR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 2 0 0 2年 12月至 2 0 0 3年 3月收治的 35例痰菌阳性肺结核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32例SARS患者中 15例 (4 7% )有明确的SARS接触史 ,均起病急 ,发热多以高热为主 (39℃~ 4 0℃ )占 10 0 % ,咳嗽占 5 6 % ,气促占4 4% ,咳痰占 2 2 % ,咯血占 4 % ,乏力占 6 % ,四肢酸痛占 6 % ,畏寒占 2 5 % ,无 1例胸痛。而肺结核发热以低热为主 (37 5℃~ 38℃ )占 75 % ,咳嗽占 91% ,咳痰占 80 % ,乏力占 89% ,气促占 2 6 % ,有明显的盗汗占 83% ,胸痛占4 9 %。实验室检查SARS患者白细胞低于 4 0× 10 9/L者 8例 ,淋巴细胞绝对值低于 1 0× 10 9/L者 12例 (38% ) ,SARS患者 18人做血沉均正常 (16例SARS患者未做 )。 1∶5 0 0 0浓度PPD C ,SARS患者 2 0例阴性 (6 3% ) ,5mm~ 10mm者 10例 (31% ) ,10mm~ 2 0mm者 2例 (6 % )。肺结核患者白细胞仅 2例低于 4 0× 10 9/L ,淋巴细胞绝对值 2例低于 1 0× 10 9/L ,血沉异常者 31例 (89% )。肺结核PPD C强阳性者 2 8例 (80 % ) ,10mm~ 2 0mm4例 (1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肺结核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发生多系统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彧 张黎明 +2 位作者 刘钰 袁彬 刘欣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8期3-4,共2页
目的 建立多元回归方程,确定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发生多系统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确诊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的资料,采用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法寻找患者发生多系统功能衰竭(MSOF)的危险因素。结果 P(e)=0.05,P(r)... 目的 建立多元回归方程,确定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发生多系统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确诊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的资料,采用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法寻找患者发生多系统功能衰竭(MSOF)的危险因素。结果 P(e)=0.05,P(r)=0.06,采用后退法,引入自变量年龄、接触史,得到回归方程:Y=-8.821+0.138X(年龄)+2.32X(接触史)。结论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患者中,年龄较大、有密切接触史者易发生MSOF,应加强对高年资医务人员和患者老年亲友及同事的观察,同时应对患者中曾有密切接触史者加强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 多系统功能衰竭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