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度供给:个人交往主体性发展的变量
1
作者 龙柏林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5-78,共4页
个人交往主体性发展研究已成为我国人学主体性研究的一个新的生长点。文章从制度人学的视野切入 ,在分析制度供给个人交往主体性发展关系的基础上 ,提出了制度供给是个人交往主体性发展的内生变量与调控变量的基本观点 ,并针对制度供给... 个人交往主体性发展研究已成为我国人学主体性研究的一个新的生长点。文章从制度人学的视野切入 ,在分析制度供给个人交往主体性发展关系的基础上 ,提出了制度供给是个人交往主体性发展的内生变量与调控变量的基本观点 ,并针对制度供给的缺位与虚置情形 ,探讨了加强制度创新与完善制度实施 ,以健全制度供给 ,促进个人交往主体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供给 个人交往主体性发展 变量
下载PDF
走进个人交往主体性
2
作者 龙柏林 《青海社会科学》 2003年第5期56-59,共4页
关键词 个人交往主体性 人学 社会转型 交往实践 能动性 自主性 超越性
下载PDF
个人交往主体性的功能诠释
3
作者 龙柏林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8-22,90,共6页
个人交往主体性作为一种交往关系质态,具有双重的功能:在微观功能上,表现为内推个体化发展和外拓社会化发展的人本指归功能;在宏观功能上,表现为交往良序弘扬的催生剂与交往良序病变的解毒剂功能。个人交往主体性结构的失衡还会影响到... 个人交往主体性作为一种交往关系质态,具有双重的功能:在微观功能上,表现为内推个体化发展和外拓社会化发展的人本指归功能;在宏观功能上,表现为交往良序弘扬的催生剂与交往良序病变的解毒剂功能。个人交往主体性结构的失衡还会影响到其功能的发挥,造成人本指归功能的效能扭曲和交往良序功能的良序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交往主体性 人本指归 交往良序 功能发挥
下载PDF
个人交往主体性的研究价值评析
4
作者 龙柏林 《理论与现代化》 2004年第5期36-39,共4页
个人交往主体性作为个人主体性的进步形态,是个人主体性在交往实践中的具体表达。从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维度对其进行研究,不仅是推进主体性研究的学术生长点,而且是深化交往理论研究的人学主体视界。与此同时,随着社会转型与市场经济、知... 个人交往主体性作为个人主体性的进步形态,是个人主体性在交往实践中的具体表达。从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维度对其进行研究,不仅是推进主体性研究的学术生长点,而且是深化交往理论研究的人学主体视界。与此同时,随着社会转型与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在全球化浪潮与网络技术不断扩张的当今社会,研究个人交往主体性也日显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交往主体性 概念定位 理论创新 现实旨趣
下载PDF
个人交往主体性的三维呈现 被引量:4
5
作者 龙柏林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8-42,共5页
个人交往主体性,是主体性研究走向具体与深入的表现。作为一种关系质态,对其进行呈现,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在主体依托下,个人交往主体性表现为个人交往主体性意识、需要和能力;在活动视阈中,个人交往主体性可从经济、政治、文化、日常... 个人交往主体性,是主体性研究走向具体与深入的表现。作为一种关系质态,对其进行呈现,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在主体依托下,个人交往主体性表现为个人交往主体性意识、需要和能力;在活动视阈中,个人交往主体性可从经济、政治、文化、日常生活和媒介技术等方面进行阐述;在关系格局上,个人交往主体性主要通过人我关系和群己关系两个方面予以表达。要言之,可借助个人主体本身、动态交往活动和静态交往关系等载体,对个人交往主体性进行三维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交往主体性 个人主体 交往活动 交往关系 呈现 三维 主体性意识 研究走向 媒介技术 日常生活
原文传递
个人交往主体性:社会主义的微观主体视界
6
作者 龙柏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50,共4页
个人交往主体性不但是个人主体性的新生形态,而且是扬弃片面个人主体性的结果。社会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规定,无论是理论构想还是现实选择,都在微观主体视界上追求着个人交往主体性。当前,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 个人交往主体性不但是个人主体性的新生形态,而且是扬弃片面个人主体性的结果。社会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规定,无论是理论构想还是现实选择,都在微观主体视界上追求着个人交往主体性。当前,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为健全个人交往主体性创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交往主体性 社会主义 微观主体 视界 个人主体性
下载PDF
主体性黄昏:特指还是泛指? 被引量:2
7
作者 龙柏林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36-37,50,共3页
主体性黄昏旨在批判当代个人主体性发挥所造成的个人与自我、自然及他者等方面的反主体性现象,但其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个人主体性都将走向衰落,恰恰相反,无论从理论还是从现实来说,真正的个人主体性都是不可消解的。在当代,告别主体性的黄... 主体性黄昏旨在批判当代个人主体性发挥所造成的个人与自我、自然及他者等方面的反主体性现象,但其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个人主体性都将走向衰落,恰恰相反,无论从理论还是从现实来说,真正的个人主体性都是不可消解的。在当代,告别主体性的黄昏,就必须实现主体范式的交往转向,走向个人交往主体性的黎明视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黄昏 特指 泛指 个人交往主体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