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人信息治理的科技之维 被引量:37
1
作者 许可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68,共12页
在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的背景下,重新构想科技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可谓总体回应数字时代个人信息危机的重要一环。作为国家、企业、个人三方权益汇聚之地,个人信息研究必须超越传统的"规制-权利"思维,迈向国家法律、信息科技、... 在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的背景下,重新构想科技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可谓总体回应数字时代个人信息危机的重要一环。作为国家、企业、个人三方权益汇聚之地,个人信息研究必须超越传统的"规制-权利"思维,迈向国家法律、信息科技、市场竞争和社群规范的个人信息治理体系。在诸多系统中,信息科技居于优位。一方面,它以"合规科技"的面貌,凭借"经设计的治理理念",将国家法律的原则和规则转化为个人信息生命全周期的科技保护;另一方面,它以"赋能科技"的面貌,通过降低法律执行成本、当事人交易成本,甚至改变法律的"假定条件",赋能各利益相关方。为此,法律应合理解释个人信息"匿名化"构成要素,认可"去标识化信息"的法律意义,从而使信息科技与法律彼此协调,共建激励相容的个人信息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治理 个人信息保护法 治理科技 合规科技 赋能科技 匿名化
下载PDF
数字防疫中个人信息治理的“链”“法”协同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元聪 龚家锋 《财经法学》 CSSCI 2022年第2期54-68,共15页
在本次疫情防控中,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降低疫情传播风险的同时使个人信息治理面临新的风险。联盟链近年来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化解数字防疫中个人信息治理风险的可行工具。但在应用联盟链治理风险的同时,还需要对相... 在本次疫情防控中,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降低疫情传播风险的同时使个人信息治理面临新的风险。联盟链近年来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化解数字防疫中个人信息治理风险的可行工具。但在应用联盟链治理风险的同时,还需要对相应制度予以优化,从而在技术迭代与制度优化的作用下实现联盟链与法律的“携手共治”。对此,应当消除联盟链与法律之间的张力,进而构建以法律治理为主、以联盟链治理为辅的“链”“法”协同机制。具体而言,通过构建与法律相匹配的联盟链治理机制及与联盟链相适应的法律治理机制,融合区块链技术和法律各自的优势,以此来提升“链”“法”协同机制在数字防疫中个人信息治理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防疫 个人信息治理 风险治理 联盟链 “链”“法”协同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个人信息危机与治理 被引量:8
3
作者 侯富强 《理论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0-43,共4页
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危机在互联网领域越发加深。因此,必须处理好信息产业发展与个人信息保护之间的关系,在信息自由流通与个人信息权利之间实现平衡。在法律确权和政策引导的基础上,还需进一步强调互联网行业的自律,规范互联网行业... 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危机在互联网领域越发加深。因此,必须处理好信息产业发展与个人信息保护之间的关系,在信息自由流通与个人信息权利之间实现平衡。在法律确权和政策引导的基础上,还需进一步强调互联网行业的自律,规范互联网行业个人信息收集与处理流程,加强企业的信息保护意识,防止数据滥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互联网 个人信息危机 个人信息治理
下载PDF
大数据环境下个人信息治理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周林兴 韩永继 《情报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18,共8页
【目的/意义】通过对大数据环境下个人信息治理既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分析,探究如何实现大数据为民服务与防止个人信息泄露、隐私保护的动态平衡和健康发展。【方法/过程】采用问卷调查法来收集相关信息,从调查结果来看,大数据环境下个... 【目的/意义】通过对大数据环境下个人信息治理既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分析,探究如何实现大数据为民服务与防止个人信息泄露、隐私保护的动态平衡和健康发展。【方法/过程】采用问卷调查法来收集相关信息,从调查结果来看,大数据环境下个人信息面临着信息泄露、信息兜售和信息聚合等现实问题。【结果/结论】在多元治理维度,国家应当完善信息保护法律、设立数据监管机构来构建多层级信息防护网;在技术治理维度,应当实时监控信息泄露风险、完善数据库保护技术来降低信息泄露风险;在企业治理维度,企业应当依法使用与管理信息、规范信息收集渠道来管控信息流通渠道;在用户治理维度,个人应当提升个人依法维权认知、加强个人信息泄露防范来提升隐私保护意识。【创新/局限】基于个人信息治理问题,创新性地提出多元治理、技术治理、企业治理和个人治理四个治理维度,但随着大数据环境下所面临的此类问题越发复杂与多样,个人信息治理需要更进一步深入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个人信息治理 信息泄露 隐私保护 人群捕捞
原文传递
基于个人信息保护标准的个人信息安全治理实践 被引量:2
5
作者 刘行 胡影 +3 位作者 高超 张晓梅 蒋海俭 洪延青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22年第5期167-172,178,共7页
围绕移动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依据以GB/T 35273—2020《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为核心的个人信息保护系列标准,研制个人信息安全测评要点与安全检测工具,有力支撑国家App个人信息安全监管、App安全认证、个人信息安全检测... 围绕移动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依据以GB/T 35273—2020《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为核心的个人信息保护系列标准,研制个人信息安全测评要点与安全检测工具,有力支撑国家App个人信息安全监管、App安全认证、个人信息安全检测评估等工作,规范引导企业个人信息保护管理体系建设与个人信息保护专业人员培训,显著降低了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助力各行业个人信息安全治理和合规能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 个人信息安全治理 国家标准 应用程序
下载PDF
商业机构用户画像应用的政府治理责任研究
6
作者 吴亮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75,共13页
商业机构的用户画像目前在人工智能系统、智能预测、场景识别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其“监控式”信息汇集方式带来的个人信息侵权风险、算法决策带来的过滤泡效应与差别对待风险,对政府的用户画像治理形成新挑战。我国已初步形成用户画像... 商业机构的用户画像目前在人工智能系统、智能预测、场景识别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其“监控式”信息汇集方式带来的个人信息侵权风险、算法决策带来的过滤泡效应与差别对待风险,对政府的用户画像治理形成新挑战。我国已初步形成用户画像发展与治理的政策体系,相应法律框架也逐渐成型。在国际上,用户画像治理的政府责任包括个人信息治理和智能算法治理两种不同的模式,政府的用户画像治理责任应当在宪法的国家保护义务框架下,实现发展促进与风险预防的价值协调。我国应通过顶层设计对治理模式进行延伸迭代,推进个人信息治理与智能算法治理的协同,并且将预警原则和国家担保责任原则作为治理责任的分配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画像治理 政府责任 个人信息治理 智能算法治理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个人信息利用与保护的平衡与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淮男 《信息安全研究》 2022年第7期726-731,共6页
伴随着第4次工业革命的纵深推进,数字化正以不可逆转的态势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国家治理模式.为顺应历史潮流,各国各地都在积极部署数字化转型战略.数字化的转型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信息的开发能级,转型的质量则与个人信息... 伴随着第4次工业革命的纵深推进,数字化正以不可逆转的态势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国家治理模式.为顺应历史潮流,各国各地都在积极部署数字化转型战略.数字化的转型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信息的开发能级,转型的质量则与个人信息的保护水平息息相关.数字化转型给个人信息利用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个人信息利用与保护的平衡优化提出挑战.针对我国的个人信息利用与保护现状,应从规则设计、治理机制和事后救济3方面予以完善,建立以权能为核心的个人信息权利体系,并构建弃堵为疏、激励相容的个人信息治理机制,完善个人信息侵权救济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个人信息保护 信息价值 信息权利 个人信息治理
下载PDF
个人信息保护法解读:企业合规要求与义务履行 被引量:3
8
作者 高轶峰 张楠驰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21年第11期9-18,共10页
2021年11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企业合规提出了新的要求。法案中明确的五大企业合规要求将被阐述,包括个人信息处理合法性依据、个人信息主体的权利的保障、与受托人的必要保护义务约定等。同时,在个人信息保... 2021年11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企业合规提出了新的要求。法案中明确的五大企业合规要求将被阐述,包括个人信息处理合法性依据、个人信息主体的权利的保障、与受托人的必要保护义务约定等。同时,在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背景下,企业应该如何履行个人信息处理者义务,治理层、策略层和技术层三个层面不同的策略将被提出,帮助企业构建个人信息保护治理蓝图,实现个人信息保护合规的可持续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 合规要求 个人信息处理者义务 个人信息保护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