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1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人写作的新时代”:新媒介视域下的文学写作探究
1
作者 郑丽霞 《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 2024年第4期76-84,共9页
新媒介写作作为日益普遍的文学现象,呈现出“向媒介敞开”的写作特点:对作家而言,新媒介写作带来文学作品创作方式、传播途径、发表空间与文体形式的创新变革;对读者或者批评家而言,新媒介使阅读/批评形态、读者规模与传播速度发生剧烈... 新媒介写作作为日益普遍的文学现象,呈现出“向媒介敞开”的写作特点:对作家而言,新媒介写作带来文学作品创作方式、传播途径、发表空间与文体形式的创新变革;对读者或者批评家而言,新媒介使阅读/批评形态、读者规模与传播速度发生剧烈变化,形成“媒介文学”生成机制,环环相扣、相互制约。新媒介文学以其敏锐繁盛的“感觉”、个体生命的“关怀”与日常生活现象的“哲思”,展现着“人文性”特点。“AIGC”文学创作欠缺人性的温情关怀、创造性、想象力与审美态度,而只有以人为主体创作的文学才能弥补这些缺憾,以“碎片化”反抗“碎片化”昭示着新媒介文学的文学价值。这对于当代个体新媒介写作,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写作 新媒介文学 人文性
下载PDF
个人写作习惯的培育——老生常谈之五十六
2
作者 吴非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23年第11期5-7,共3页
课堂作文多多少少有一定约束,不可能成为自由的言说。如果无须别人评价,无须与他人交流,学生能否自由表达,取决于个人写作能否成为习惯。如果早一些培育这种习惯,让学生能保持自由写作的意志,他们今后的发展会有比较宽阔的前景。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个人写作 习惯培育 自由空间
下载PDF
大时代中的个人写作——兼论萧红的文学思想和作品分期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向辉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5-133,共9页
萧红是20世纪30年代初走上文学道路的,1935年随着《生死场》的发表而蜚声上海文坛。之后萧红的名字与抗战紧紧联系在一起。前期代表作《生死场》既给萧红带来了声名,又客观上局限了萧红的整体评价。创作于旅日时期的《牛车上》《家族以... 萧红是20世纪30年代初走上文学道路的,1935年随着《生死场》的发表而蜚声上海文坛。之后萧红的名字与抗战紧紧联系在一起。前期代表作《生死场》既给萧红带来了声名,又客观上局限了萧红的整体评价。创作于旅日时期的《牛车上》《家族以外的人》等作品标示出萧红创作的转型,后期萧红的创作和作品既与时代紧密相连又远未局限于抗战,在战争的大背景下呈现出日益鲜明的萧红风格。重视后期萧红的作品和风格,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后期作品的艺术特色,对于从整体上把握萧红创作和评价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生死场》 《家族以外的人》 《呼兰河传》 萧红风格 个人写作
下载PDF
建国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个人写作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武洲 赵北辰 《韶关学院学报》 2002年第10期9-17,共9页
自建国以来 ,我国的文学史写作就存在两种方式 :集体写作与个人写作。在“个人写作”范畴中 ,以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为代表的一批著作带着鲜明的国家集体话语首先出现 ;到 80年代 ,黄修己的《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与钱理群等人的《中... 自建国以来 ,我国的文学史写作就存在两种方式 :集体写作与个人写作。在“个人写作”范畴中 ,以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为代表的一批著作带着鲜明的国家集体话语首先出现 ;到 80年代 ,黄修己的《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与钱理群等人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出版 ,“现代性”视角在文学史写作中出现 ;90年代 ,陈思和与洪子诚各自完成一部当代文学史著 ,他们不约而同地站在启蒙立场上对当代文学流程进行反思 ,从文学史个人写作由“集体话语”到“启蒙话语”嬗变的动态过程中 ,我们可感受到社会经济、政治状况对文学史写作决定性的制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 个人写作 阶级论 现代性 启蒙
下载PDF
关于1990年代以来先锋诗歌中“个人写作”的概念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姜玉琴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46,共9页
"个人写作"似乎已经演变成了1990年代以来先锋诗歌的权威命名,研究者们习惯用这个概念来指称、总结那一段先锋诗歌的创作特征。然而这种运用却不是建立在对"个人写作"概念的细致辨析与梳理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对&qu... "个人写作"似乎已经演变成了1990年代以来先锋诗歌的权威命名,研究者们习惯用这个概念来指称、总结那一段先锋诗歌的创作特征。然而这种运用却不是建立在对"个人写作"概念的细致辨析与梳理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对"个人"或者"个人化"的字面理解上,这就导致了不少从事"个人写作"的研究者,包括那些讴歌"个人写作"的人都没有真正理解"个人写作"的真实用意。从根本上说,"个人写作"不"个人",它是一种有关国家、民族、历史和政治的宏大叙事,是部分诗人掀起的一次"反个人"的文学思潮:借着已变了味的道义、责任等名义来逃避文学上本应更多元化的自由,而往道德"一元化"或政治"一元化"上靠拢。遗憾的是,面对创作理念与诗学观念在1990年代的一次大倒退,诗歌理论界非但没有表现出应有的警觉,反而纷纷予以配合与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写作 知识分子写作 宏大叙事 先锋诗歌
下载PDF
怎样读解九十年代诗歌的“个人写作”?——简评姜玉琴《当代先锋诗歌研究》的相关论述 被引量:1
6
作者 连晗生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0-77,共8页
对于中国九十年代诗歌而言,"个人写作"是这一时期难以回避的诗学概念,它与"知识分子写作"和"中年写作"等诗学概念紧密相关,关涉着九十年代主要诗人及批评家在新的历史语境下建构一种诗歌的设想和努力。&q... 对于中国九十年代诗歌而言,"个人写作"是这一时期难以回避的诗学概念,它与"知识分子写作"和"中年写作"等诗学概念紧密相关,关涉着九十年代主要诗人及批评家在新的历史语境下建构一种诗歌的设想和努力。"个人写作"主要由王家新等诗人及批评家提出并进行阐述,它在诗歌界曾产生广泛影响,同时对它的质疑也时有发生。本文针对姜玉琴在《当代先锋诗歌研究》中的尖锐"批评"进行辨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王家新等当代诗人的"个人写作"的诗学内涵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写作 王家新 “历史化诗学” “九十年代诗歌”
下载PDF
集体无意识原型、个人写作与文学经典的形成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梅仙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98-102,共5页
作为人类集体无意识的原型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精神,一种蕴藏着先天的潜能并需要内容去充实的形式。当代个人写作的自我局限表现为拘束于身体肉欲和生活现实,很少有作家把自己的笔触伸向更遥远的过去,在纵览历史的旅程中思索人类心灵和经... 作为人类集体无意识的原型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精神,一种蕴藏着先天的潜能并需要内容去充实的形式。当代个人写作的自我局限表现为拘束于身体肉欲和生活现实,很少有作家把自己的笔触伸向更遥远的过去,在纵览历史的旅程中思索人类心灵和经验形成的奥秘。挖掘民族无意识的深层底蕴,在古老的原型中寻找我们民族最真实的话语,让文学成为穿越历史和现实之间的民族智慧的集结地和民族命运的真实写照,在个人独特体验的基础上,运用一种自我的表述方式,我们才可看到中国文学的一条通往经典写作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无意识原型 个人写作 精神超越 自我局限 独立审美 文学经典的形成
下载PDF
论建国初期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个人写作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武洲 《零陵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36-38,共3页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国出现了一个以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为代表的现代文学史个人写作的小高潮。由于时代话语的原因,这一时期的现代文学史著作呈现的多是集体话语,个人话语在一定程度被遮蔽了,阶级论、人民性等是这些著作所共有的关...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国出现了一个以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为代表的现代文学史个人写作的小高潮。由于时代话语的原因,这一时期的现代文学史著作呈现的多是集体话语,个人话语在一定程度被遮蔽了,阶级论、人民性等是这些著作所共有的关键性术语。在对作家的审视上,这一批著作为“鲁郭茅,巴老曹”模式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初期 中国 现代文学史 个人写作 写作主体 一体化 阶级论
下载PDF
个人写作中的民间资源
9
作者 范小青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9-27,共9页
刚刚中午跟陈众议先生一起吃饭的时候,我跟他商量,希望他下午不要讲得太好,他讲得太好我就是狗尾续貂,同学们没有办法来听了。刚才我有事情没有来听他讲课,心里有点儿忐忑,不知道他讲得有多好。我们这次的主题是重建中国文学理论... 刚刚中午跟陈众议先生一起吃饭的时候,我跟他商量,希望他下午不要讲得太好,他讲得太好我就是狗尾续貂,同学们没有办法来听了。刚才我有事情没有来听他讲课,心里有点儿忐忑,不知道他讲得有多好。我们这次的主题是重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我在文学理论批评方面是最弱的,我当年大学毕业留在苏大的文学理论教研组,但是后来离开了苏大,可能因为文学理论研究比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资源 个人写作 文学理论批评 文学理论研究 大学毕业 教研组
下载PDF
青铜器铭文创作与个人写作传统
10
作者 丁进 《韶关学院学报》 2006年第7期12-15,共4页
青铜器铭文从铭刻作记号,到记载历史事件,再到抒发个人的感受,金文一步一步走向文学,终于在西周中期形成创作高峰,在青铜器皿上制作长篇铭文,成为贵族们竞相仿效的时尚,铭文创作已经超越了实用功能,具有审美意义。铭文是最早的私家著述... 青铜器铭文从铭刻作记号,到记载历史事件,再到抒发个人的感受,金文一步一步走向文学,终于在西周中期形成创作高峰,在青铜器皿上制作长篇铭文,成为贵族们竞相仿效的时尚,铭文创作已经超越了实用功能,具有审美意义。铭文是最早的私家著述,它开启了私人创作的传统。商周金文是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的个人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铭文 个人写作 写作传统
下载PDF
略论20世纪90年代诗歌的个人写作
11
作者 李公文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55-56,61,共3页
在20世纪90年代诗歌写作语境中,个人写作成为一种具有独立自我意识的写作姿态,在诸多因素所造就的多元话语时代坚持“话语差异”。差异成就了诗歌写作新的独立品格,从而确立个人写作在90年代的特殊意义。但是,在背离传统言说方式而力求... 在20世纪90年代诗歌写作语境中,个人写作成为一种具有独立自我意识的写作姿态,在诸多因素所造就的多元话语时代坚持“话语差异”。差异成就了诗歌写作新的独立品格,从而确立个人写作在90年代的特殊意义。但是,在背离传统言说方式而力求有所突破的同时,个人写作可能蕴涵了它本身的缺陷,尤其是可能形成某种自我封闭、自我表现、远离社会与大众的极端化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年代 个人写作 极端化倾向
下载PDF
另一种个人写作——兼论葛红兵的《我的N种生活》
12
作者 马燕 《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23-25,共3页
《我的N种生活》是葛红兵的一部思想自传,他恰到好处的利用了自身评论家的视角和犀利,即而屏弃了女性写作中过分拘泥于身体的缺陷而注重了对思想的挖掘,介入现实,披露现实,解剖自己,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对现实的关注和对自身审视... 《我的N种生活》是葛红兵的一部思想自传,他恰到好处的利用了自身评论家的视角和犀利,即而屏弃了女性写作中过分拘泥于身体的缺陷而注重了对思想的挖掘,介入现实,披露现实,解剖自己,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对现实的关注和对自身审视的完美结合,这一结合使他的写作具有了别样的魅力,他的这种个人写作在当前“个人写作”的浪潮中是一个“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写作 《我的N种生活》 葛红兵
下载PDF
“乌托邦”笼罩下的个人写作——在韩国外国语大学的讲演 被引量:10
13
作者 阎连科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8-20,共3页
"乌托邦"在这里有两层意义,一是我个人写作的"乌托邦",另一个是中国历史与现实的"乌托邦"。前者是指我通过写作实现梦想和希冀,在小说中创造自己的理想之物;后者是指我们从一个"乌托邦"醒来又... "乌托邦"在这里有两层意义,一是我个人写作的"乌托邦",另一个是中国历史与现实的"乌托邦"。前者是指我通过写作实现梦想和希冀,在小说中创造自己的理想之物;后者是指我们从一个"乌托邦"醒来又跌入了另一个"乌托邦"。而我的写作,我的语言、结构、叙述、故事、人物、形式,还有我对现实的认识等等,正是笼罩在这两种"乌托邦"下的个人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托邦” 中国现实 个人写作
下载PDF
两种“个人写作”与第三种“个人写作”的缺席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泰然 粟世来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个人写作 女性写作 知识分子写作
下载PDF
关于1990年代以来先锋诗歌中“个人写作”的概念研究
15
作者 姜玉琴 《中外诗歌研究》 2013年第3期26-27,共2页
一、神秘莫测的“个人写作” 自1990年代以来,“个人性”以及与此相关的“个人写作”或“个人化写作”成为先锋诗歌批评中的关键词,人们争相议论“个人写作”的意义,仿佛当代诗歌由此跨上了新生之路。实际上,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想... 一、神秘莫测的“个人写作” 自1990年代以来,“个人性”以及与此相关的“个人写作”或“个人化写作”成为先锋诗歌批评中的关键词,人们争相议论“个人写作”的意义,仿佛当代诗歌由此跨上了新生之路。实际上,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想说的话,比什么都重要。然而,没有料到的是,那么多的诗人、理论家们自觉不自觉地逃避这种自由,借着早己变了味的道义、责任等名义,逃避文学上本该更为多元化的自由,纷纷地往道德“一元化”、政治“一元化”上靠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年代以来 个人写作 概念研究 先锋诗歌 个人写作 诗歌批评 当代诗歌 不自觉
下载PDF
电影的个人写作
16
作者 林焱 《福建艺术》 2003年第1期15-17,共3页
1993年,电影诞生一百年之际,五十个世界级导演应法国文化部邀请,使用卢米埃尔兄弟的电影机拍摄长度为48秒钟的影片.世界第一台电影摄影机--像木盒子似的既可用于拍摄、又可用于冲洗底片和放映的手摇电影机,在名导们的手中进行了一次电... 1993年,电影诞生一百年之际,五十个世界级导演应法国文化部邀请,使用卢米埃尔兄弟的电影机拍摄长度为48秒钟的影片.世界第一台电影摄影机--像木盒子似的既可用于拍摄、又可用于冲洗底片和放映的手摇电影机,在名导们的手中进行了一次电影艺术"创世纪"的复习.规定的条件是,不用录音、灯光设备,最多只能分三个镜头.张艺谋是唯一被邀请的中国导演,他的48秒钟是在长城上拍摄的.这五十段短片使我们有机会看到电影创作的原始形态--非常有限的机械条件和非常自由创作者个人意图的实现.虽有三两个助手,但片子是充分个人化的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摄影 导演 张艺谋 放映 电影艺术 影片 拍摄 个人写作 创世纪 法国
下载PDF
20世纪90年代“个人写作”诗学探析
17
作者 谭五昌 《中外诗歌研究》 2009年第2期39-39,共1页
把“个人写作”这个诗学概念置放于中国当代诗歌文化语境,尤其是90年代诗歌文化语境当中进行考察。它意味着当代诗歌写作的理论建构已经进入充分自觉的阶段。在此,“个人写作”并不仅仅是指诗人个性化的艺术特色、美学风格与自我表现... 把“个人写作”这个诗学概念置放于中国当代诗歌文化语境,尤其是90年代诗歌文化语境当中进行考察。它意味着当代诗歌写作的理论建构已经进入充分自觉的阶段。在此,“个人写作”并不仅仅是指诗人个性化的艺术特色、美学风格与自我表现等方面的含义,更为重要的,“个人写作”是指诗人以个体化的精神立场、艺术抱负与美学趣味为出发点。对个人化的思想情感在个人话语层面的维护与张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90年代 个人写作 诗学概念 中国当代诗歌 文化语境 艺术特色 诗歌写作 自我表现
下载PDF
世纪末的思考:知识分子个人写作的生长点
18
作者 姚万生 《宜宾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40-45,共6页
90年代以来,诗坛失去了昔日的喧嚣与辉煌,逐渐趋于平静,经过多年低谷的沉寂徘徊,分成了条条溪流自在地流动.固然有人不耐寂寞弃诗随滚滚红尘而去,但是依然有那么一批诗人坚守孤独小屋,守望诗歌这块最后领地作冒险的精神独旅.他们中有以... 90年代以来,诗坛失去了昔日的喧嚣与辉煌,逐渐趋于平静,经过多年低谷的沉寂徘徊,分成了条条溪流自在地流动.固然有人不耐寂寞弃诗随滚滚红尘而去,但是依然有那么一批诗人坚守孤独小屋,守望诗歌这块最后领地作冒险的精神独旅.他们中有以“世纪之树”之称的郑敏、牛汉为代表的老一代诗人,坚持终身写作且勤耕不辍;也有从新生代诗潮疏离出来的中年诗人西川、王家新、欧阳江河、韩东、陈东东、柏桦、张曙光、钟鸣、萧开愚、孙文波、臧棣、翟永明、张烨、海男等,成了中坚力量;他们中还有90年代崛起的青年诗人唐丹鸿、刘亚莉、刘涛、伊沙、朱文等.它表明,中国诗坛经过不断的调整定位,已从80年代流派群体写作格局转入当下知识分子个人写作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精神 个人写作 语言实验 新生代诗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 世纪末 诗歌写作 独立精神 人文精神 批判精神
下载PDF
阎连科:“乌托邦”笼罩下的个人写作
19
作者 张曙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15年第11期10-12,共3页
以前对阎连科是不熟悉的,他的作品仔细阅读过的也少。关注阎连科是从一本题目很醒目的书——《80后,怎么办?》的读书会开始的。
关键词 阎连科 “乌托邦” 个人写作 80后 读书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