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竞争优势感知、个人声誉激励与知识工作者的内生动机:以知识的隐性程度为调节变量 被引量:27
1
作者 廖飞 施丽芳 +1 位作者 茅宁 丁德明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4-145,共12页
知识工作者从事着复杂的、高度依赖于情境的知识工作,他们构成了知识型企业的价值来源。因此,如何管理和激励知识工作者已成为现代管理者所必须面对的管理挑战。理解知识工作者的内生动机是应对这一管理挑战的关键所在。本研究以自主理... 知识工作者从事着复杂的、高度依赖于情境的知识工作,他们构成了知识型企业的价值来源。因此,如何管理和激励知识工作者已成为现代管理者所必须面对的管理挑战。理解知识工作者的内生动机是应对这一管理挑战的关键所在。本研究以自主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了个人获得的来自知识的竞争优势和个人声誉这两个影响知识工作者自主性和胜任力的重要因素对其内生动机的作用机理。以两家大型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人员为研究对象,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个人声誉激励和个人来自知识的竞争优势的感知直接强化了个体从事知识工作的内生动机,竞争优势感知在个人声誉激励与内生动机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知识的隐性程度影响着整个过程。我们的研究检验了自主理论,对帮助企业管理和激励知识工作者有着直接的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工作者 个人声誉 竞争优势 内生动机 隐性知识
下载PDF
个人声誉、集体声誉与医生道德风险 被引量:7
2
作者 吕国营 《理论月刊》 2004年第3期126-128,共3页
医院声誉是集体声誉,医院医生具有滥用医院声誉的倾向却缺乏维护医院声誉的动力。医疗机构改革 的思路应该是,通过机制设计使医生尽可能承担声誉责任。
关键词 道德风险 个人声誉 集体声誉
下载PDF
个人声誉,建言建设性感知对建言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感知的组织变革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1
3
作者 程宝良 《预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8-74,共7页
员工建言行为能够帮助企业快速适应商业环境,提升竞争力。本文基于声誉理论,以88个团队的271名员工为调研样本,分析了个人声誉对建言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建言者个人声誉对建言行为具有积极的作用;建言建设性感知对建言行为具... 员工建言行为能够帮助企业快速适应商业环境,提升竞争力。本文基于声誉理论,以88个团队的271名员工为调研样本,分析了个人声誉对建言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建言者个人声誉对建言行为具有积极的作用;建言建设性感知对建言行为具有积极的作用,且建言建设性感知在建言者个人声誉和建言行为关系间起中介作用;感知的组织变革在建言建设性感知与建言行为关系间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且在整个模型中存在有调节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对于提升员工建言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声誉 建言建设性感知 建言行为 感知的组织变革
下载PDF
分析师会关注审计师个人声誉吗
4
作者 吴正杰 郭伟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46-50,57,共6页
分析师和审计师均是降低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重要信息中介。对兼具信息供给方和信息需求方身份的分析师而言,审计师的个人声誉如何影响其行为和判断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以签署审计报告的审计师是否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资深会员作... 分析师和审计师均是降低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重要信息中介。对兼具信息供给方和信息需求方身份的分析师而言,审计师的个人声誉如何影响其行为和判断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以签署审计报告的审计师是否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资深会员作为其个人声誉的替代变量,运用2011—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相关数据,考察审计师个人声誉对分析师而言是否具有信息含量。研究发现,由资深审计师审计的公司,分析师跟踪人次越多,分析师对其预测的精确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师 分析师 个人声誉 跟踪数量
下载PDF
商会关系、声誉机制与代理成本
5
作者 修宗峰 王洁 +1 位作者 龙姣玲 彭晓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86,共12页
以中国证券市场2004—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企业家(董事长或总经理)商会关系资本与企业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考察企业家个人声誉机制对上述关系的潜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商会关系能够降低企业代理成本,且企... 以中国证券市场2004—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企业家(董事长或总经理)商会关系资本与企业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考察企业家个人声誉机制对上述关系的潜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商会关系能够降低企业代理成本,且企业家商会任职层级越高、任职种类越多,抑制作用越显著;当企业家拥有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政治身份以及兼任其他上市公司董事的社会身份等个人声誉时,商会关系对企业代理成本的抑制作用较弱;渠道检验发现,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是企业家商会关系作用于企业代理成本的重要渠道;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家行业协会关系、国家及省级商会关系对代理成本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在非国有企业中企业家商会关系对代理成本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研究结论丰富和拓展了关系社会资本的微观经济后果及作用机制,为深入理解商会关系文化对微观企业决策行为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初步的理论分析框架和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会关系 集体声誉 个人声誉 代理成本 社会资本 关系网络
下载PDF
个人声誉关注作为心理不确定的缓解器:程序公平—合作关系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施丽芳 廖飞 丁德明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7-114,187-188,共18页
个人声誉之所以能给个体带来一系列积极的产出,源于它在社会与经济交换关系中所具备的不确定缓解功能——另一方借助个人声誉对个体在未来的行为做出预测,从而减少了对个体的行为不确定感知。本文认为,对个人声誉的关注同样帮助个体自... 个人声誉之所以能给个体带来一系列积极的产出,源于它在社会与经济交换关系中所具备的不确定缓解功能——另一方借助个人声誉对个体在未来的行为做出预测,从而减少了对个体的行为不确定感知。本文认为,对个人声誉的关注同样帮助个体自身缓解了心理不确定,从而保持了行为的确定性。据此,本文在程序公平—合作关系下假设和检验了个人声誉关注对心理不确定的缓解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个人声誉关注对源自个体外部的心理不确定有着显著的缓解作用,但对源自个体自身的心理不确定没有显著作用。本文对个人声誉和不确定管理研究做出了可能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声誉关注 心理不确定 程序公平 合作 不确定缓解
原文传递
农户维护集体品牌的行为分析:个人声誉与组织声誉的互动 被引量:7
7
作者 浦徐进 蒋力 刘焕明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9-104,共6页
"一村一品"工程是一种农业经济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模式,作为组织声誉外在表现的集体品牌能否得到参与农户的一致维护是该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建立演化博弈模型分析表明,在农户不珍视个人声誉的情形下,农户的学习演... "一村一品"工程是一种农业经济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模式,作为组织声誉外在表现的集体品牌能否得到参与农户的一致维护是该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建立演化博弈模型分析表明,在农户不珍视个人声誉的情形下,农户的学习演化将造成组织声誉维护的低效率;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应成为"一村一品"工程运行的有效载体;农户在合作经济组织中更珍视个人声誉的心理将促进个人声誉与组织声誉的互动,约束农户自发维护集体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品牌 个人声誉 组织声誉 演化博弈 关联博弈
原文传递
人际信任与知识隐藏行为:个人声誉关注与不确定性感知的联合调节 被引量:35
8
作者 王鹏 朱方伟 +1 位作者 宋昊阳 鲍晓娜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5-170,共16页
抑制知识隐藏是实现组织内员工间良性知识互动的前提。现有知识隐藏研究多聚焦于知识隐藏行为产生的影响,而对其前因变量的定量考察十分有限。基于资源基础观与社会交换理论会聚视角,本文剖析了组织内人际信任对知识隐藏行为的影响,并... 抑制知识隐藏是实现组织内员工间良性知识互动的前提。现有知识隐藏研究多聚焦于知识隐藏行为产生的影响,而对其前因变量的定量考察十分有限。基于资源基础观与社会交换理论会聚视角,本文剖析了组织内人际信任对知识隐藏行为的影响,并检验个人声誉关注与不确定性感知(环境不确定性感知、组织气氛不确定性感知、个人胜任力不确定性感知)的联合调节作用。通过对辽宁省、山东省、北京市等8个省市的267家企业450名员工的问卷调查,对收集到的396份有效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人际信任可以明显抑制知识隐藏行为;个人声誉关注与不确定性感知在人际信任与知识隐藏中皆具有显著调节作用;个人声誉关注与环境不确定性感知及组织动机气氛不确定性感知在人际信任与知识隐藏关系中的联合调节作用显著,但与个人胜任力不确定性感知的联合调节作用不明显。研究结论对员工知识隐藏行为决策与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隐藏 人际信任 不确定性感知 个人声誉关注
原文传递
建言者个人声誉对领导纳言的影响:权力距离的跨层次调节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詹小慧 苏晓艳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6-140,共15页
领导者通过采纳员工所提出的建言,能够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帮助自身快速适应外界商业环境,提升市场竞争力。然而,已有研究较少关注领导纳言,更缺乏对其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的探讨。基于声誉理论,以96个团队的288名员工为样本,分析建言者... 领导者通过采纳员工所提出的建言,能够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帮助自身快速适应外界商业环境,提升市场竞争力。然而,已有研究较少关注领导纳言,更缺乏对其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的探讨。基于声誉理论,以96个团队的288名员工为样本,分析建言者个人声誉对领导纳言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建言者个人声誉对领导采纳建言具有积极影响;建言建设性感知和亲社会动机感知在建言者个人声誉和领导采纳建言之间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权力距离在个人声誉与建言建设性感知以及亲社会动机感知之间的关系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即权力距离越大,个人声誉对建言建设性感知以及亲社会动机感知的影响越小,反之,则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声誉 建言建设性感知 亲社会动机感知 领导纳言 权力距离
原文传递
国内个人信用评分机制的规范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晓冉 《征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9-55,共7页
信用评分日益成为金融机构贷款决策的重要依据。目前,公民个人的信用关联信息主要来自于以下途径:中国人民银行个人征信信息、信用服务机构的个人信用评分、地方的个人信用评分和电信运营商提供的个人信用评分。从规范我国个人信用评分... 信用评分日益成为金融机构贷款决策的重要依据。目前,公民个人的信用关联信息主要来自于以下途径:中国人民银行个人征信信息、信用服务机构的个人信用评分、地方的个人信用评分和电信运营商提供的个人信用评分。从规范我国个人信用评分机制考虑,应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评分机制,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个人信用分数,同时,对不确定性因素进行考察,并区别个人信用与个人声誉评价标准。为建立我国统一的个人信用评分机制,应完善全国征信系统中的个人信用记录,设定个人信用计分卡和计分权重,设置个人信用的风险分数,确立科学的个人信用评分模型,确保个人信用分数计算方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通过规范个人信用评分机制,扩大信用分数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进一步促进我国信用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用 信用评分机制 信用分数 信贷风险 个人声誉
下载PDF
会计行业领军人才培养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许钊 张立民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3-81,共9页
审计师个人声誉是审计师规范自身行为,做出正确的审计判断,提升审计质量的内在驱动力。财政部于2005年启动的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为本文检验审计师个人声誉的机制提供了制度背景。笔者以2006—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审计师... 审计师个人声誉是审计师规范自身行为,做出正确的审计判断,提升审计质量的内在驱动力。财政部于2005年启动的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为本文检验审计师个人声誉的机制提供了制度背景。笔者以2006—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审计师个人声誉的提升对于审计质量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不同的职位特征和培养方向如何影响其效果。研究发现,经历会计领军人才培养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其中主任会计师方向进行培养的注册会计师,质量提升效果更显著,然而职位特征却起到了负面的效果,高职位的审计师质量改善效果反而更差。本文的研究为监管部门提升审计质量提供了新的路径,也为财政部进一步调整领军人才的培养模式,更好地促进领军人才培养对整个审计行业的推动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师个人声誉 审计质量 领军人才
下载PDF
领导者崇拜与领导力文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安.迪灵 罗伯特.戴特斯 +1 位作者 朱利安.鲁瑟尔 张慧玲 《中外企业文化》 2007年第9期46-47,共2页
那些坚持自己的价值观.注重个人声誉的领导者,在面临挑战的时候.总是难免会想,一旦自己离开这家企业后.将给企业和自己留下什么?我这么费力地支撑这个企业,到底有多大价值?员工会如何谈论我?企业的明天是否依然会记住我?我在... 那些坚持自己的价值观.注重个人声誉的领导者,在面临挑战的时候.总是难免会想,一旦自己离开这家企业后.将给企业和自己留下什么?我这么费力地支撑这个企业,到底有多大价值?员工会如何谈论我?企业的明天是否依然会记住我?我在企业发展历程中处于什么位置?他们心中往往很矛盾。他们明白,作为企业领导者.必须增加企业的价值.而不是当他们离开时把企业价值带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领导者 领导力 企业发展 文化 崇拜 价值观 个人声誉 企业价值
下载PDF
格力电器断崖式“零”分红现象深度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虹 仲致鸣 《商业会计》 2019年第24期22-25,共4页
2018年4月格力电器在业绩增长、现金流充足的前提下,宣布"零"分红,公告日当天股价几近跌停,按照股利分配的市场逻辑,该结果并不意外,探讨格力电器股东大会为何通过"零"分红方案的动机非常必要。文章结合声誉理论和... 2018年4月格力电器在业绩增长、现金流充足的前提下,宣布"零"分红,公告日当天股价几近跌停,按照股利分配的市场逻辑,该结果并不意外,探讨格力电器股东大会为何通过"零"分红方案的动机非常必要。文章结合声誉理论和股利黏性理论,解读格力电器高管凭借个人声誉,博弈投资者的股利粘性,强势传递公司战略投资转型的信号,用失一时之市值,换得公司战略转型之发展,其资本市场的操作值得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力电器 机构投资者 个人与集体声誉 股利粘性
下载PDF
CIO障眼法
14
作者 张侃 《知识经济》 2004年第4期70-71,共2页
老候是某企业的CIO,精明能干,在同业内小有名气,人称"电脑猴儿".这"候电脑"先生可不是浪得虚名,他在企业信息化管理方面摸爬滚打多年,总结出了一套巧妙的理论和技巧.
关键词 CIO 首席信息官 企业管理 企业信息化 信息技术 运营成本 个人声誉 企业领导
下载PDF
董秘、上市公司为何热衷互炒?
15
作者 马传刚 《董事会》 2018年第8期78-79,共2页
辞退董秘或董秘辞职,并不代表公司、董秘的责任已解除、压力已释放。恰恰相反,这只是承担责任、加大压力的开始,因为老鼠拉木锨,大头往往在后面2018年7月,东华科技董秘王崇桂被徐州市铜山区监察委立案调查并留置,东华科技董事会因此将... 辞退董秘或董秘辞职,并不代表公司、董秘的责任已解除、压力已释放。恰恰相反,这只是承担责任、加大压力的开始,因为老鼠拉木锨,大头往往在后面2018年7月,东华科技董秘王崇桂被徐州市铜山区监察委立案调查并留置,东华科技董事会因此将其免职;8月,冠昊生物董秘"因个人原因"辞职,任职仅3个月。近年来A股上市公司董秘离职成潮,其中2017年615位董秘离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 短线交易 华工科技 个人声誉 规范运作 证监会
下载PDF
让独董反对票成票决制常态
16
作者 王斌 《董事会》 2016年第6期29-30,共2页
从责任担当、声誉考量看,越是能担当、注重个人声誉的独董,也越能顺乎股东目标和投资者保护,最终也越能得到更多的董事任职机会、越低的监管风险;从利益相关者期盼看,独董的反对票越引起股东、债权人和监管机构关注,最终也越有助于提升... 从责任担当、声誉考量看,越是能担当、注重个人声誉的独董,也越能顺乎股东目标和投资者保护,最终也越能得到更多的董事任职机会、越低的监管风险;从利益相关者期盼看,独董的反对票越引起股东、债权人和监管机构关注,最终也越有助于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票决制 公司治理水平 投资者保护 利益相关者 责任担当 个人声誉 监管风险 监管机构
下载PDF
监管问询对独立董事辞职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王璐 岳新茹 陈艳 《会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64,共30页
现有的独立董事辞职研究主要侧重于上市公司内部和独立董事个人因素,忽视了外部环境的影响。文章重点探讨了具有外部性和权威性的监管问询影响独立董事辞职行为的相关问题。研究发现,监管问询如果涉及增加公司违规处罚风险和降低独立董... 现有的独立董事辞职研究主要侧重于上市公司内部和独立董事个人因素,忽视了外部环境的影响。文章重点探讨了具有外部性和权威性的监管问询影响独立董事辞职行为的相关问题。研究发现,监管问询如果涉及增加公司违规处罚风险和降低独立董事个人声誉,那么可能引发独立董事辞职的高概率事件。此外,监管问询对独立董事辞职的影响也受到公司内部信息环境、地区法制环境和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关注函和监管函、财务报告问询函件这两大类监管问询函件均会增加独立董事辞职的可能性,且问询函件的细分特征越明显,独立董事辞职的可能性越大,尤其这一影响对具有金融背景、财务背景、法律背景和学术背景的独立董事更为显著。经济后果检验发现,独立董事辞职行为能够向市场传递公司经营状况不佳等信号,即独立董事辞职行为具有信息含量。研究首次从独立董事辞职角度检验了监管问询这一柔性监管措施的有效性,为投资者、监管者等利益相关者降低信息不对称、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了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管问询 独立董事辞职 违规处罚风险 独立董事个人声誉
原文传递
企业社会责任:“真心”抑或“幌子”?——基于高管内幕交易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曾爱民 魏志华 +1 位作者 张纯 左婉平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4-171,共18页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究竟是"真心"还是"幌子"?与现有研究聚焦于考察社会责任对企业行为的影响不同,本文基于高管个体行为视角,实证检验企业社会责任对高管个体证券交易行为的影响。基于2008~2014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究竟是"真心"还是"幌子"?与现有研究聚焦于考察社会责任对企业行为的影响不同,本文基于高管个体行为视角,实证检验企业社会责任对高管个体证券交易行为的影响。基于2008~2014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高管10338个内幕交易样本的实证结果显示:(1)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仅能抑制高管内幕交易的规模,更能显著降低高管内幕交易获利性,这表明作为社会责任的谋划者,企业高管并未以社会责任为"幌子"牟取个人证券交易的私利,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企业"真心"承担社会责任的证据;(2)进一步从"信息模型"和"声誉模型"双重视角探究发现,在企业信息不透明和高管个人声誉较差的情况下,企业社会责任对高管内幕交易获利性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并且相较于高管个人声誉较差的情况,企业社会责任在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对高管内幕交易获利性的抑制作用更强。总之,本研究从高管个体行为视角提供了企业社会责任具有积极治理作用的证据,不仅丰富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经济后果的研究,同时,对利益相关者也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高管内幕交易 企业信息透明度 高管个人声誉
原文传递
微公益,“小爱”的大传奇
19
作者 孙爱芹 《中国名牌》 2012年第22期36-38,共3页
没有强大的组织做后盾,只是凭借个人声誉、一腔热情,以及财务公开的郑重承诺,通过微博、论坛等网络平台募捐钱物,短时间内获得众多网友响应。如今,一股借助网络力量兴起的草根公益正蔚然成风,它还有一个好记的名字——微公益。
关键词 公益 传奇 网络平台 个人声誉 财务公开 捐钱
原文传递
科技型创业者政治技能、交互记忆系统与创新绩效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学艳 周小虎 张慧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68-1276,共9页
科技型创业者作为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的主体,兼具了创业团队领导者及高创造性个体的特征。多数研究仅专注于技术层面,关于科技型创业者这一人力资本的特殊异质性尤其是政治技能方面的研究却略显不足。本文基于人力资本理论,以北京、上海... 科技型创业者作为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的主体,兼具了创业团队领导者及高创造性个体的特征。多数研究仅专注于技术层面,关于科技型创业者这一人力资本的特殊异质性尤其是政治技能方面的研究却略显不足。本文基于人力资本理论,以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及郑州等地区的454名科技型创业者为调研对象,着重探讨科技型创业者政治技能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考察了这一影响过程的中介机制与作用边界。实证结果表明:(1)科技型创业者政治技能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创业团队交互记忆系统在科技型创业者政治技能与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3)创业者个人声誉正向调节其政治技能与创新绩效的直接预测作用及创业团队交互记忆系统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型创业者 政治技能 个人声誉 创业团队 交互记忆系统 创新绩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