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难叙事与20世纪中国文学 被引量:8
1
作者 刘俐莉 《广西社会科学》 2005年第7期117-119,共3页
苦难具有深刻的精神向度和人生质感,表现了生命的本质,产生出艺术美感,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文学对苦难的叙事能产生审美力度和精神力量。20世纪中国文学的苦难叙事曾经走入单一化,但世纪末开始回流。
关键词 苦难叙事 价值 意义 民族国家苦难 个人苦难
下载PDF
论卡夫卡《城堡》的犹太情结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淑惠 《三明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41-44,共4页
作为一个犹太作家,卡夫卡在他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城堡》中表现出了复杂而微妙的犹太情结。这种情结集中表现为主人公K身上所包含的三重苦难:主人公K的遭遇既是作家个人苦难的投影,也是几千年来犹太民族境遇的高度概括,更是现代人... 作为一个犹太作家,卡夫卡在他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城堡》中表现出了复杂而微妙的犹太情结。这种情结集中表现为主人公K身上所包含的三重苦难:主人公K的遭遇既是作家个人苦难的投影,也是几千年来犹太民族境遇的高度概括,更是现代人生存困境的寓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人公K 个人苦难 民族灾难 现代人困境
下载PDF
“味甘微苦”是怎样的人生滋味--读鲁敏的短篇小说《味甘微苦》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学昕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8-60,共3页
1970年代出生的作家里,鲁敏无疑是一位有相当辨识度的作家,她喜欢将叙事引向人性、精神、灵魂的深处。她的很多作品是对城市底层人群的书写,写他们生活的困窘,写他们精神的逼仄、暗疾和压抑的情境。这样的书写在当代文学中并不鲜见,甚... 1970年代出生的作家里,鲁敏无疑是一位有相当辨识度的作家,她喜欢将叙事引向人性、精神、灵魂的深处。她的很多作品是对城市底层人群的书写,写他们生活的困窘,写他们精神的逼仄、暗疾和压抑的情境。这样的书写在当代文学中并不鲜见,甚至可以说,数量可观。近年来,许多作家在书写底层的俗世人生时,常常以批判的视角去注视他们的周遭,似乎人生所有的困境都来自外部世界,归结于现代性所导致的人性异化的种种案例。社会也被描述成生命个体存在的对立面,甚至将个人苦难视为指责社会的利器。个人与社会、自然与人工、乡村与城市皆成为二律背反的两极,由此去阐释一切生命、存在、命运的窘困、卑微与不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异化 当代文学 乡村与城市 鲁敏 生命个体 二律背反 外部世界 个人苦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