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体化治疗模式对高血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居家血压变异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史鲜利 《中国民康医学》 2017年第16期79-80,共2页
目的:探究高血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居家血压变异度的情况,并对个体化治疗后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96例高血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居家血压监测,了解高血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居家血压变异的变化情况,观察并记录患者居家血... 目的:探究高血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居家血压变异度的情况,并对个体化治疗后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96例高血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居家血压监测,了解高血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居家血压变异的变化情况,观察并记录患者居家血压变异系数,对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改善容量负荷、应用低钠透析液以及调整降压药等措施,之后观察患者血压以及血压变异情况。结果:96例高血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有55例未控制高血压,实施个体化治疗模式之后,居家血压明显降低,居家收缩压变异系数降低。其中25例为容量超负荷患者,降低干体质量(DBW)后,居家收缩压和居家舒张压明显降低(P<0.05);18例血钠浓度较高的患者采用低钠透析液之后,居家血压下降,居家血压变异系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12例容量负荷正常,未使用低钠透析液的患者通过增加使用ACEI、ARB降压药,患者居家血压下降,血压变异度减小,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各类病因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居家血压以及血压变异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治疗模式 高血压 血液透析患者 居家血压变异度
下载PDF
甘肃省成人大骨节病患者个体化治疗模式研究
2
作者 吴得海 陈晓燕 +6 位作者 何爱伟 王燕玲 费秀兰 陈国华 李青林 高佩媛 何琼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0-304,共5页
目的了解甘肃省成人大骨节病患者个体化治疗模式。方法2021年3月,对符合《大骨节病诊断》(WS/T 207-2010)标准、有明显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且愿意接受治疗的甘肃省成人大骨节病患者开展个体化治疗,分析治疗模式及效果。结果甘肃省6711例... 目的了解甘肃省成人大骨节病患者个体化治疗模式。方法2021年3月,对符合《大骨节病诊断》(WS/T 207-2010)标准、有明显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且愿意接受治疗的甘肃省成人大骨节病患者开展个体化治疗,分析治疗模式及效果。结果甘肃省6711例大骨节病患者个体化治疗后,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9.76%(655/6711)、74.70%(5013/6711)、15.54%(1043/6711),总有效率为84.46%(5668/6711)。不同临床分度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5,P<0.001)。选择口服药物治疗的患者最多(98.26%,6594/6711),物理疗法次之(23.60%,1584/6711),局部药物治疗(15.48%,1039/6711)、针灸(15.45%,1037/6711)、按摩(14.39%,966/6711)的患者相对较少。患者多采用单一方法治疗(59.48%,3992/6711)或2种方法联合治疗(20.73%,1391/6711);不同治疗方法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3.51,P<0.001),以3种方法联合治疗总有效率最高(92.73%,816/880)。药物治疗与中医适宜技术+药物治疗的总有效率相对较高,分别为86.43%(3765/4356)和81.13%(1887/2326);而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的总有效率相对较低(55.17%,16/29)。59.29%(3979/6711)的患者单纯采用口服药物治疗,其中80.32%(3196/3979)使用消炎镇痛类药物,63.94%(2544/3979)使用中成药,52.25%(2079/3979)使用软骨保护剂类药物,39.86%(1586/3979)使用维生素类辅助治疗药物。消炎镇痛类药物中,双氯酚酸钠(50.46%,2008/3979)和布洛芬(29.20%,1162/3979)使用相对较多;服用布洛芬不良反应发生率(24.96%,290/1162)高于双氯酚酸钠(2.49%,50/2008)。结论甘肃省成人大骨节病患者个体化治疗规模大、方法多、药物选择性强、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节病 个体化治疗模式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单中心831例原发性肝癌个体化综合外科治疗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7
3
作者 孔德刚 卢实春 +9 位作者 王孟龙 林栋栋 郭庆良 武聚山 曾道炳 刘源 张毅 高大明 张静 李宁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10-413,共4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综合外科治疗模式下原发性肝癌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普外中心2004年3月至2013年9月83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肿瘤分期、病理类型及治疗方式分组,分别计算术后总体... 目的探讨个体化综合外科治疗模式下原发性肝癌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普外中心2004年3月至2013年9月83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肿瘤分期、病理类型及治疗方式分组,分别计算术后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并比较分析组间差异。结果术后获得随访的患者796例,其总体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6%、71.7%、61.3%,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9.6%,47.9%,38.4%。其中,742例肝细胞癌(HCC)患者1、3、5年生存率为89,6%、73.2%、63.2%;无瘤生存率为72.1%,52.5%,45.5%。全部患者三种治疗方式生存曲线比较:肝移植(LT)组与肝切除组生存期优于射频消融(RFA)组,LT组在60个月后显示出明显生存优势。结论个体化综合外科治疗模式可以使原发性肝癌的整体治疗疗效得到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个体化综合治疗模式 远期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