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熊猫母兽可根据幼仔的尖叫声辨别自己的后代 被引量:1
1
作者 赵琳 程建斌 +4 位作者 曾文 李果 龚海兵 张贵权 刘定震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121,共10页
研究表明,群居哺乳动物具备通过叫声进行母幼识别的机制,而有关独栖动物的母幼识别机制鲜有研究。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典型的独栖动物,原始森林是保持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其中的大型古树提供的育幼巢... 研究表明,群居哺乳动物具备通过叫声进行母幼识别的机制,而有关独栖动物的母幼识别机制鲜有研究。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典型的独栖动物,原始森林是保持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其中的大型古树提供的育幼巢穴对大熊猫幼仔的存活至关重要。但是,近年来大型古树因受人为干扰而急剧减少,致使野生成年雌性大熊猫活动领域的重叠增大,在育幼期产仔大熊猫母兽对育幼巢穴的利用产生了竞争。大熊猫幼仔的体重约为成年大熊猫的0.1%,幼仔需要母兽高度关怀才能存活和成长。叫声是0-45日龄大熊猫幼仔向其母兽传递生理需求或所处状态的主要方式。然而,母兽能否根据幼仔的叫声识别自己的后代,目前尚无定论。本研究以274条大熊猫幼仔的尖叫声为例,首先对其进行个体独特性分析,然后通过叫声回放以及母兽对所回放的两种叫声的行为反应,验证大熊猫母兽能否辨别出其亲生幼仔。结果发现,尖叫声的17个声学参数中有14个具有潜在的个体判别能力(PIC>1);进一步的判别分析结果显示,基于这17个声学参数,78.5%的尖叫声被正确分配到对应的幼仔;叫声回放实验的结果显示,母兽在行为上更倾向其亲生幼仔的尖叫声(P=0.008)。我们的结果表明尖叫声可以编码大熊猫幼仔的身份信息,且圈养大熊猫母兽通过该叫声能辨别亲生和非亲生后代。本研究结果为大熊猫的迁地保护和圈养大熊猫繁育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人工繁育大熊猫幼仔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幼仔 叫声 个体声学签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