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3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代个体道德教育模式与现代大学生道德意识嬗变与重构的思考
1
作者 张翠方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3年第2期112-113,共2页
中国古代个体道德教育以儒家传统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在历代传承演变中渐渐形成重视道德教育、家训严谨、圣人崇拜等现象。而当今大学生道德嬗变、异化,要整合与重构,需借鉴传统,重新思考。
关键词 个体道德 道德教育 整合与重构
下载PDF
生活德育课程原型:个体道德知识的生成与解放 被引量:3
2
作者 邓达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3-137,共5页
生活德育课程原型是一种原初的道德教育影响的选择与组织形式。基于知识论视角,生活德育课程原型从关照生活世界中的人出发,尊重主体地位,尊重个体生命,尊重个体在"遭遇性生活"为典型的个性生活中的道德领悟,使个体道德知识... 生活德育课程原型是一种原初的道德教育影响的选择与组织形式。基于知识论视角,生活德育课程原型从关照生活世界中的人出发,尊重主体地位,尊重个体生命,尊重个体在"遭遇性生活"为典型的个性生活中的道德领悟,使个体道德知识成为道德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个体道德叙事日益达成个体对生活的道德觉解,促进个体道德知识的解放,践行一种道德生活的道德教育基本实践形态。从知识论的角度审视生活德育课程原型,有助于深化人们对生活德育的理解与实践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德育课程 原型 遭遇 个体道德知识 个体道德叙事
下载PDF
个体道德建构是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继辉 《求实》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6-48,共3页
个体道德是指在一定社会生活中起一定社会作用的个体 ,为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而具备的且指导自身行为的道德准则的总和。个体道德建构就是个人道德上的实现过程 ,它是通过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道德内化来完成的。个体道德建构的动力是自... 个体道德是指在一定社会生活中起一定社会作用的个体 ,为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而具备的且指导自身行为的道德准则的总和。个体道德建构就是个人道德上的实现过程 ,它是通过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道德内化来完成的。个体道德建构的动力是自我实现的道德需要 ;自我导向和自我调节是个体道德建构的机制 ;良心和人格是个体道德建构的结果 ;个体道德建构是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道德 个体道德建构 道德需要 良心和人格
下载PDF
个体道德叙事:儿童道德教育的可能方式 被引量:11
4
作者 邓达 易连云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19,共5页
儿童道德教育是个体道德成长的基石。在儿童道德教育已有的范式中,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现象。个体道德叙事作为儿童道德教育的新范式,体现了对儿童生命价值与实践的尊重,其展开有静态表达和动态生成两种形式。
关键词 个体道德叙事 儿童道德教育 范式
下载PDF
真实的道德冲突对个体道德成长的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段文阁 高晓虹 《伦理学研究》 2007年第6期60-63,共4页
个体的道德成长是在不断解决道德冲突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个体道德成长应该面向真实,接触真实,向真实发问,而并不仅仅是通过虚拟情景下简单的道德选择模拟实现。真实的道德冲突及其选择对个体道德成长的意义,集中表现在主体在道德选择... 个体的道德成长是在不断解决道德冲突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个体道德成长应该面向真实,接触真实,向真实发问,而并不仅仅是通过虚拟情景下简单的道德选择模拟实现。真实的道德冲突及其选择对个体道德成长的意义,集中表现在主体在道德选择的过程中和道德实践的基础上,主体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都得到了具体实在的检验和升华,实现了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的统一。在真实的道德情境中恰当的设置道德冲突,才能真正促进个体道德的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的道德冲突 道德选择 个体道德
下载PDF
论和谐社会视域中的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建华 李好 《船山学刊》 2005年第4期189-192,共4页
当代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个人与社会的伦理和谐,这种伦理和谐的建立一方面必须依赖制度的设计,另一方面又必须保证个体在制度框架内的道德自由。
关键词 个体道德 社会道德 和谐 视域 个人与社会 首要任务 道德建设 道德自由 制度框架
下载PDF
四川地震重灾区青少年个体道德体验调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军 罗大贵 邓达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0-53,共4页
本研究采用社会学的调查与统计方法,对四川地震重灾区的青少年学生震后个体道德体验及思想道德发展状况进行问卷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重灾区青少年学生对于地震灾难有着深刻的道德体验与生命感悟,震后道德认知、情感、判断发展水平均有... 本研究采用社会学的调查与统计方法,对四川地震重灾区的青少年学生震后个体道德体验及思想道德发展状况进行问卷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重灾区青少年学生对于地震灾难有着深刻的道德体验与生命感悟,震后道德认知、情感、判断发展水平均有所提高,呈现积极和正向变化趋势。同时,在思想变化、行为表现、环境适应等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区 青少年 个体道德体验
下载PDF
个体道德发生发展的条件及动力系统 被引量:7
8
作者 段文阁 《湖湘论坛》 2002年第1期32-36,共5页
关键词 个体道德 必然 自身 哲学 社会道德 伦理学 实证科学 完善 条件 个人
下载PDF
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的转化——兼论道德内化与个体道德生成的主体性 被引量:5
9
作者 刘鹏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7-123,共7页
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转化具有必然性。这种转化过程就是个体道德的生成过程,它通过道德内化来实现。但由于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之间存在着差异,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道德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在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转化过程中道德主体的自我意... 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转化具有必然性。这种转化过程就是个体道德的生成过程,它通过道德内化来实现。但由于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之间存在着差异,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道德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在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转化过程中道德主体的自我意识起着关键作用,它决定着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转化的程度。因此,为实现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的转化,促进个体道德的生成,必须发挥个体的主体性作用,张扬个体的道德主体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道德 个体道德 道德内化 道德主体性
原文传递
论个体道德力助推社会法治建设的功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胡弼成 欧阳鹏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0-118,共9页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内容。法治,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道德需要,是主体普遍道德需要的制度安排和规范表达。个体道德力,则是社会法治建设的“助推器”。个体道德力助力法治文化弘扬、推动法治人才培养、促进...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内容。法治,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道德需要,是主体普遍道德需要的制度安排和规范表达。个体道德力,则是社会法治建设的“助推器”。个体道德力助力法治文化弘扬、推动法治人才培养、促进法治体系建构、保障法治实践深化。但是,个体道德力与社会法治并非总能有效共行、相与为一。从以下几方面构建对策、清除掣肘,全面强化个体道德力对于社会法治之功用,是新时代法治建设的应有之义:夯实法律的伦理内涵与价值基础,提升立法的反思和回应能力;构建司法执法与民意的有效沟通机制,考究司法执法实践中"道德话语"的特殊意蕴;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提高公民的守法理性,强化公民的守法自律意识,为公民的守法道德确立具体向度;兼顾知识普及、法学研究与价值体认,注重法治人才的职业道德和个人美德培育;德法双修,法德共进,敦促道德教育与普法教育桴鼓相应,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道德 社会法治 法治人才 法治实践 守法道德
下载PDF
道德敬畏:个体道德养成的心理机制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营军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0-242,共3页
道德敬畏是一种道德情感,是社会个体在对道德产生崇敬和畏怯的基础之上,面对社会生活中形成的道德规范和伦理标准而建立的"人心秩序"。在现实环境中,对道德敬畏的回归,不应该只是外界强加给个体的善恶标准、行为规范、伦理标... 道德敬畏是一种道德情感,是社会个体在对道德产生崇敬和畏怯的基础之上,面对社会生活中形成的道德规范和伦理标准而建立的"人心秩序"。在现实环境中,对道德敬畏的回归,不应该只是外界强加给个体的善恶标准、行为规范、伦理标准等,而应该是基于主体内心的道德需要,把外在的道德法则逐步转化为内在的道德信念。在当代中国,重塑个体道德养成中缺失的道德敬畏,唤起道德主体对道德法则的敬重和惧怕之心,并予以自觉地遵从,同时经过持续化的自律行为,形成一种内在的心理机制,才有助于个体道德的成长和整个社会道德价值秩序的维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敬畏 个体道德 养成 心理机制
下载PDF
论权力腐败的伦理矫正——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的视角 被引量:4
12
作者 唐土红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4-126,共3页
权力腐败是我国社会肌体上的一个毒瘤。在反腐的策略上,学者们往往过度夸大法律的作用,忽视了伦理道德在防治权力腐败当中的功用。笔者认为,在现代化进程中,道德反腐同样功不可没。从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分析的视角反对权力腐败,一方面... 权力腐败是我国社会肌体上的一个毒瘤。在反腐的策略上,学者们往往过度夸大法律的作用,忽视了伦理道德在防治权力腐败当中的功用。笔者认为,在现代化进程中,道德反腐同样功不可没。从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分析的视角反对权力腐败,一方面要从“外”加强社会道德建设,另一方面要从“内”加强个体道德修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腐败 道德 社会道德 个体道德 伦理矫正
下载PDF
个体道德建构论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军 聂丽 《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43,共3页
道德知识的教授造就了学生知识美德的表象,却遗失了个体真实生活的道德践行能力。外部道德规范的灌输既缺乏个体的体认,又缺乏与生活的联系,难以内化为个体的品德。遵循道德生成的心理机制,抓住道德困境的有利时机,进行认知反思、移情... 道德知识的教授造就了学生知识美德的表象,却遗失了个体真实生活的道德践行能力。外部道德规范的灌输既缺乏个体的体认,又缺乏与生活的联系,难以内化为个体的品德。遵循道德生成的心理机制,抓住道德困境的有利时机,进行认知反思、移情催化、行为模仿和意志磨炼是个体道德建构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道德 道德建构 道德学习 品德心理
下载PDF
继续教育在提升个体道德素养中的作用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文龙 刘转玲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9-101,共3页
继续教育能在个体身上唤起和培育一定数量的身体、智识和道德状况,使其在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之间达成一致。通过继续教育,个体可以提升其内在的道德素养、社会则可以帮助个体塑造一种道德性格,从而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奠定坚实的道德根基。... 继续教育能在个体身上唤起和培育一定数量的身体、智识和道德状况,使其在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之间达成一致。通过继续教育,个体可以提升其内在的道德素养、社会则可以帮助个体塑造一种道德性格,从而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奠定坚实的道德根基。在21世纪,大力倡导和发展继续教育,既有助于从整体上提升国家的道德水平和力量,又有助于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续教育 提升 个体道德素养 作用和路径 启示
下载PDF
论个体道德情感 被引量:4
15
作者 任德新 《学海》 2001年第5期171-174,共4页
道德理性、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相互渗透 ,构成一个支配个人道德活动的完整的心理机制。本文着重论述了道德情感的内容、特点与功能 ,认为它对充实道德理性、增强道德意志、坚定道德信念、推动道德实践。
关键词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信念 道德人格 道德实践 培养 充实 道德理性 个体道德 个人道德
下载PDF
道德敬畏:个体道德养成的心理机制 被引量:9
16
作者 周营军 《教育科学文摘》 2010年第4期44-44,共1页
个体道德的养成并非来自外在的环境因素,而是发生于社会中个体的自觉意愿,这种自觉意愿是一种心理意志方面的自律。社会中个体的道德素养不是受外化的环境影响自觉发生的,而是通过自我教育、自我实践等形式,将外化影响通过认知转化... 个体道德的养成并非来自外在的环境因素,而是发生于社会中个体的自觉意愿,这种自觉意愿是一种心理意志方面的自律。社会中个体的道德素养不是受外化的环境影响自觉发生的,而是通过自我教育、自我实践等形式,将外化影响通过认知转化为心理态度和心理价值倾向,对道德心存敬畏之感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道德 心理机制 道德养成 道德敬畏 环境因素 环境影响 道德素养 自我教育
下载PDF
明分使群——荀子论个体道德认识与社会管理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默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22,共5页
荀子认为,个体道德成熟的标志是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群"性并懂得如何归属于既定的群体。因而,"如何群"是个体在道德认识过程中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他提出"明分使群"用以解决这一问题,"群"通过&q... 荀子认为,个体道德成熟的标志是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群"性并懂得如何归属于既定的群体。因而,"如何群"是个体在道德认识过程中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他提出"明分使群"用以解决这一问题,"群"通过"分"、"义"和"乐"等来完成。"群"既是个体道德成熟的标志,也是达致良好社会管理状态的必要条件,两者相辅相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个体道德 社会管理
下载PDF
个体道德的主体性及其实现 被引量:3
18
作者 章海山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0-43,共4页
市场经济中主体的作用十分重要,个人主体(个体)尤其瞩目,因为历史发展的长远目标是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了深入探究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为了进一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主体道德价值,先研究个体道德的主体性及其如何实现是必要的... 市场经济中主体的作用十分重要,个人主体(个体)尤其瞩目,因为历史发展的长远目标是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了深入探究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为了进一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主体道德价值,先研究个体道德的主体性及其如何实现是必要的理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主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个体道德 主体性 目的性 自由性 手段工具性 道德规范性
下载PDF
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发展探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静波 王建锋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74-77,共4页
道德作为调节人们行为的非法律规范,它的发展应适应人的需要;在价值主体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构建合乎人发展需要的“适然”道德应当是以“底线道德”为标准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的道德。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发展。
关键词 社会道德 个体道德 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