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互动介质到关系主体:拟社会关系视角下中之人价值的动态流变
1
作者 武靖宇 高碧瑶 《青年记者》 2024年第8期45-49,共5页
“皮魂一体”被用来描述虚拟偶像皮套与中之人相结合的状态,是一种为了实现完美体验的主动想象,但对于粉丝来说,这种状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作为一个媒介人物,A-Soul与粉丝之间拟社会关系的建立经历了一个动态的过程。本文对虚拟偶像A-S... “皮魂一体”被用来描述虚拟偶像皮套与中之人相结合的状态,是一种为了实现完美体验的主动想象,但对于粉丝来说,这种状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作为一个媒介人物,A-Soul与粉丝之间拟社会关系的建立经历了一个动态的过程。本文对虚拟偶像A-Soul与粉丝的互动过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随着粉丝与虚拟偶像“拟社会关系”的加深,中之人从最初的互动媒介逐渐变为与粉丝建立亲密关系的主体。但由于“皮魂一体”一词本身具有模糊性和暧昧感,将“皮”与“魂”强行捆绑,既抬高了“皮套”颜值的作用,又使中之人的实际价值打了折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偶像 亲密关系 A-Soul 中之人 拟社会关系
下载PDF
“中之人”表演者身份研究——以首例涉虚拟数字人侵权案“Ada案”为例
2
作者 刘弈彤 《艺术科技》 2024年第10期244-249,共6页
目的:2023年,我国首例涉虚拟数字人侵权案“Ada案”提出了真人驱动型虚拟数字人及其背后表演者(即“中之人”)的身份认定这一现实问题。作为虚拟数字人的典型代表,虚拟主播以“虚拟形象+真人驱动”的方式运行,由“中之人”进行行为驱动... 目的:2023年,我国首例涉虚拟数字人侵权案“Ada案”提出了真人驱动型虚拟数字人及其背后表演者(即“中之人”)的身份认定这一现实问题。作为虚拟数字人的典型代表,虚拟主播以“虚拟形象+真人驱动”的方式运行,由“中之人”进行行为驱动和人设演绎。实践中,虚拟主播的表演涉及“中之人”、虚拟主播、运营公司三方主体,面临着技术层面的前后台错位、受众情感层面的切割以及规范层面的规制主体缺位三重困境。方法:文章采取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查询表演者权相关法律条文,检索涉虚拟主播案例,探究立法司法中对“中之人”表演者身份的态度,通过劳动财产理论和法经济学分析方法,从理论层面剖析“中之人”享有表演者身份的正当性。结果:“中之人”的表演者身份已为立法和司法所认可。从著作权基础理论出发,“中之人”为虚拟主播的表演付出了创造性劳动,使表演具备财产属性,应当享有表演者身份回报。从法经济学角度切入,“中之人”作为表演的创作主体,应当获得相应的物质与精神回报,可以与运营公司通过协商方式,在自愿的基础上交易相关的权利,最终达成卡尔多·希克斯效率,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结论:“中之人”就享有虚拟主播表演的表演者权具有正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数字人 虚拟主播 中之人 表演者权
下载PDF
“中之人”的虚拟进化、异化与消解——基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数字解读
3
作者 傅煜 《哲学进展》 2024年第10期2540-2551,共12页
在数字化转型及平台经济蓬勃发展的浪潮之中,数字劳动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虚拟主播作为一股新兴力量,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越来越多的关注。与传统主播不同,虚拟主播的核心在于“中之人”(即真人)与“皮套”(即动作捕捉技术)的紧密结... 在数字化转型及平台经济蓬勃发展的浪潮之中,数字劳动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虚拟主播作为一股新兴力量,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越来越多的关注。与传统主播不同,虚拟主播的核心在于“中之人”(即真人)与“皮套”(即动作捕捉技术)的紧密结合,使其能够跨越次元壁,与观众进行更为深入的亲密互动,成为虚拟主播场域中的璀璨之星。但随着平台资本的入侵,虚拟主播背后的“中之人”深受资本逻辑的规训,进而引发了一连串的劳动异化危机。为此,文章基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对“中之人”的数字劳动异化现象进行解读。同时,文章旨在通过激发数字技术的民主潜能、规范数字平台的资本运作逻辑、复归数字劳工的主体性以及遏制数字资本霸权主义等手段,以期消解“中之人”劳动异化的问题,实现数字劳动的健康发展,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人类数字文明新形态。In the wave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booming development of platform economy, digital labor has shown unprecedented vitality, and virtual anchors, as an emerging force, are attrac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with their unique charm. Unlike traditional anchors, the core of virtual anchors lies in the close integration of the “middle person” (i.e. real person) and the “leather cover” (i.e. motion capture technology), allowing them to cross the dimensional wall and engage in deeper intimate interactions with the audience, becoming a shining star in the virtual anchor field. But with the invasion of platform capital, the “middlemen” behind virtual anchors is deeply regulated by the logic of capital, which has triggered a series of labor alienation crises. Therefore, based on Marx’s theory of alienated labor, this article interprets the phenomenon of digital labor alienation of the “middle man”. At the same time, the article aims to alleviate the problem of labor alienation among the “middle class” by stimulating the democratic potential of digital technology, regulating the capital operation logic of digital platforms, restoring the subjectivity of digital labor, and curbing digital capital hegemony,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digital labor, promote the free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and create a new form of human digital civi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之人 虚拟主播 数字劳动 劳动异化 劳动解放
下载PDF
虚拟偶像“中之人”的转译行为研究——以“A-SOUL”虚拟女团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钦皓 叶佳敏 张政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40-45,共6页
“中之人”是虚拟偶像发展中不可忽视的行动者之一。在虚拟偶像传播关系中,“中之人”作为关键行动者共筑虚拟偶像意义空间。“A-SOUL”虚拟女团开盒事件中“中之人”身份界定引发争议,因此探讨“中之人”行动者在具象化、兴趣化、注册... “中之人”是虚拟偶像发展中不可忽视的行动者之一。在虚拟偶像传播关系中,“中之人”作为关键行动者共筑虚拟偶像意义空间。“A-SOUL”虚拟女团开盒事件中“中之人”身份界定引发争议,因此探讨“中之人”行动者在具象化、兴趣化、注册化和动员化四阶段的转译行为,由此发现虚拟偶像“中之人”的传播机制变化,以及与商业公司、技术、粉丝和平台等各行动者之间产生的转译实践关系,对虚拟偶像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者网络 中之人 虚拟偶像 A-SOUL 转译
下载PDF
具身赋魂的“中之人”:媒介景观中虚拟主播的情感驱动与价值延伸 被引量:1
5
作者 魏情情 李羽诺 《新媒体研究》 2023年第17期92-96,共5页
采用参与式观察与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研究情感在虚拟主播行业中发挥的商业价值与对虚拟数字人在未来转型升级中所起的实践转向作用。研究发现,虚拟主播是技术赋能下消费与文化的产物,具身呈现了虚实共生下台前幕后的沉浸式社交,围绕情... 采用参与式观察与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研究情感在虚拟主播行业中发挥的商业价值与对虚拟数字人在未来转型升级中所起的实践转向作用。研究发现,虚拟主播是技术赋能下消费与文化的产物,具身呈现了虚实共生下台前幕后的沉浸式社交,围绕情感唤起、情感投射与情感狂欢的三重情感层次理论,揭示虚拟形象在赋魂过程中情感驱动的内在逻辑,受众通过虚拟形象的拟像审美与形象呈现被初步吸引,继而受情感互动与治愈满足达成持续吸引,最终实现情感劳动与粉丝经济的商业价值闭环,并进一步提出“流动的情感”在人工智能虚拟数字人中的发展路径与延伸价值,最终呈现出虚拟主播的数字化具身实践是实现未来元宇宙数字化身发展的初级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驱动 虚拟主播 中之人 虚拟直播 媒介景观 具身 情感
下载PDF
人机传播共同体:“中之人”的自我呈现和场域关系
6
作者 黎锦 《视听》 2023年第9期145-148,共4页
虚拟主播背后的“中之人”通过赋予虚拟主播更丰富的人性特点,使其在人机交互中具备了身体的在场感。同时,虚拟主播的出现也引发了对“中之人”社会身份的讨论。然而,我们应该意识到此类“人—机—人”社会关系模式也存在一定的脆弱性... 虚拟主播背后的“中之人”通过赋予虚拟主播更丰富的人性特点,使其在人机交互中具备了身体的在场感。同时,虚拟主播的出现也引发了对“中之人”社会身份的讨论。然而,我们应该意识到此类“人—机—人”社会关系模式也存在一定的脆弱性。目前行业规范尚未形成,而“中之人”的身份复杂性也存在伦理问题,因此人机传播的共同愿景需要通过规范化监管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之人 虚拟偶像 虚拟主播 自我呈现 关系
下载PDF
网络中虚拟主播的数字自我构建研究
7
作者 刘金粟 《新媒体研究》 2024年第11期85-89,共5页
随着技术的发展,用户的自我呈现手段愈发多样,在技术仿真拟人的趋势中,有一种现象逆行出现,即虚拟形象的真人主播。为了探究这一现象,以虚拟主播在网络中的数字自我为研究对象,以思辨的方式辨析其内在的构建逻辑与传播意义。从微观、宏... 随着技术的发展,用户的自我呈现手段愈发多样,在技术仿真拟人的趋势中,有一种现象逆行出现,即虚拟形象的真人主播。为了探究这一现象,以虚拟主播在网络中的数字自我为研究对象,以思辨的方式辨析其内在的构建逻辑与传播意义。从微观、宏观两个层面去理解虚拟主播“虚拟”的成因,包括剖析个人的主观需求与客观困境、虚拟产业发展与网络环境的助推。虚拟自我的构建通过视觉、听觉和表演三方面呈现,这些呈现形式既新颖独特又存在一定局限。虚拟身份对于个人、互动都有着两面影响,主播与观众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的。要想达到更好的效果虚拟主播得从人物设定、表达方式、视觉和技术方面进行自我呈现与形象整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主播 自我建构 虚拟交往 印象整饬 中之人 数字化身 情绪劳动
下载PDF
虚拟偶像中表演者问题及运营者相关权利行使探究
8
作者 李彦青 《争议解决》 2024年第4期85-92,共8页
随着元宇宙和虚拟偶像在行业领域中的兴起,有观点提出给予虚拟偶像以著作权法中表演者的身份来给予其相应的保护。这表面上解决了其保护问题,但其实并没有对虚拟偶像的产生方式进行分类分析并且违背了著作权法的基本原理。本文通过对表... 随着元宇宙和虚拟偶像在行业领域中的兴起,有观点提出给予虚拟偶像以著作权法中表演者的身份来给予其相应的保护。这表面上解决了其保护问题,但其实并没有对虚拟偶像的产生方式进行分类分析并且违背了著作权法的基本原理。本文通过对表演概念进行辨析、梳理表演者权成立须具有的构成要件,并以此为大前提来分析动作捕捉类虚拟偶像、程序类虚拟偶像以及声音同步类虚拟偶像中表演者是否存在以及如何存在,得出动作捕捉类虚拟偶像中“中之人”是表演者,但其权利应由运营者代为行使;在其余两类虚拟偶像中不存在所谓的表演者的结论。运营者对内要协调好与“中之人”之间的权利分配,对外要进行规避侵权与维权。对于运营者的权利保护应基于对作品的著作权以及录像制品的邻接权,但是在必要时可以对视听作品进行改造即删除“已固定”要件,从而对他人未经许可而进行现场直播的行为进行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偶像 中之人 运营者 表演者权 广播权
下载PDF
“语怪小说”中的政治寓言——梁启超译《俄皇宫中之人鬼》的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宋雪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7-137,共11页
梁启超经由德富芦花《冬宫の怪談》(1898)重译的语怪小说《俄皇宫中之人鬼》(1902),原为英国作家Allen.Upward的短篇小说"The.Ghost.of.the.Winter.Palace"(1896)。在翻译中,德富芦花拆解原作双重第一人称叙述结构,并大量省译... 梁启超经由德富芦花《冬宫の怪談》(1898)重译的语怪小说《俄皇宫中之人鬼》(1902),原为英国作家Allen.Upward的短篇小说"The.Ghost.of.the.Winter.Palace"(1896)。在翻译中,德富芦花拆解原作双重第一人称叙述结构,并大量省译;梁启超在此基础上改写和发挥,建构了"语怪"背后的政治寓言,虽述俄宫1894年之事,实际投射戊戌之后的晚清中国。还原文本旅行中的文化坐标,在小说跨语际之旅中,可以展开对晚清中国翻译文本、思想转型和政治理念的探讨。作为1902年的"政治寓言",小说在历史回望中对专制制度的反思,也成为呼唤未来的一种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俄皇宫中之人鬼》 语怪小说 政治寓言
原文传递
平台资本与粉丝角力下的虚拟主播关系劳动异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晶莹 《青年记者》 2024年第1期92-97,共6页
本研究以“关系劳动”为理论依托,以平台资本入驻和粉丝介入为背景,发现虚拟主播需通过精心设计外观、不断充实人设,满足粉丝喜好投射、与粉丝进行情感沟通等策略来维系与粉丝之间的关系,以获取收益。而在劳动过程中,资本和粉丝对于“... 本研究以“关系劳动”为理论依托,以平台资本入驻和粉丝介入为背景,发现虚拟主播需通过精心设计外观、不断充实人设,满足粉丝喜好投射、与粉丝进行情感沟通等策略来维系与粉丝之间的关系,以获取收益。而在劳动过程中,资本和粉丝对于“虚拟主播”与“中之人”关系存在着根本的认知差异,资本的逐利性轻视“中之人”。由于平台机制的隐匿性、粉丝的越界、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撕裂等导致“中之人”面临着劳动被剥削、尊严被忽视、隐私被侵犯、自我意识消解等种种异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主播 关系劳动 劳动异化 中之人 数字劳动
下载PDF
虚拟数字人的法律属性判定与权益归属证成
11
作者 李研 李晓宇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25-136,共12页
新质生产力催生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等颠覆性技术,推动虚拟数字人产业的发展,也引发虚拟数字人法律属性判定与权益归属的难题。虚拟数字人的法律属性分为“作品性”与“非作品性”两种类型。在构成作品的前提下,具有审美意义的虚拟... 新质生产力催生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等颠覆性技术,推动虚拟数字人产业的发展,也引发虚拟数字人法律属性判定与权益归属的难题。虚拟数字人的法律属性分为“作品性”与“非作品性”两种类型。在构成作品的前提下,具有审美意义的虚拟数字人成为美术作品,基于虚拟数字人形象形成的动态画面归为视听作品,非典型虚拟数字人属于其他作品。不构成作品的虚拟数字人本质上是未上升为权利的财产性法益。虚拟数字人的权益相关主体包括虚拟数字人本体、经营者和“中之人”。构成作品的虚拟数字人的著作财产权与著作人格权,原则上归属于经营者,但“中之人”享有署名权和特定情况下的保护作品完整权。不构成作品的虚拟数字人的财产性法益归属于经营者,“中之人”享有报酬请求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虚拟数字人 中之人 著作权法 权益归属
下载PDF
二次元虚拟直播的媒介景观与情感生产研究
12
作者 孙晓婧 《新媒体研究》 2024年第12期70-74,79,共6页
数字化时代,二次元虚拟直播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娱乐形式,吸引大量粉丝群体参与其中。景观理论能够挖掘以影像为中介的虚拟主播与粉丝的互动过程以及产生的新的直播媒介文化,通过参与式观察可以发现二次元虚拟直播有着拼贴、移植的二次... 数字化时代,二次元虚拟直播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娱乐形式,吸引大量粉丝群体参与其中。景观理论能够挖掘以影像为中介的虚拟主播与粉丝的互动过程以及产生的新的直播媒介文化,通过参与式观察可以发现二次元虚拟直播有着拼贴、移植的二次元符号视觉图像氛围以及皮套与“中之人”的关系展演的景观式叙事。具体而言,粉丝与虚拟主播的互动主要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景观生产阶段,表现为拟真的主体交互景观和流动性的身体视觉奇观;其次是二次创作与数字劳动的景观传播阶段,表现为技术景观赋能的数字情感依恋。但这一领域同时也面临技术与资本崇拜的权力幻境和图像视觉链接情感的人的异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直播 中之人 数字景观 情动劳动 符号传播 具身
下载PDF
虚拟主播网络营销现象分析及启发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可奕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第14期253-256,共4页
虚拟主播是指通过计算机生成的虚拟形象和声音,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直播和互动的主播。虚拟主播网络营销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营销手段,通过利用虚拟主播的特点和吸引力,推广产品或品牌,吸引用户关注和购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虚拟主播... 虚拟主播是指通过计算机生成的虚拟形象和声音,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直播和互动的主播。虚拟主播网络营销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营销手段,通过利用虚拟主播的特点和吸引力,推广产品或品牌,吸引用户关注和购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虚拟主播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媒体形式,已经成为各大社交平台上备受瞩目的现象。文章以网络虚拟主播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形象建构、情感劳动等传播理论,探讨虚拟主播身上正在发生的“虚”与“实”的网络营销现象,通过分析其架构、发展与不足,旨在为传统营销模式开辟新思路,同时为网络营销健康发展提供启示。虚拟主播作为一种网络营销手段,在品牌推广中应用。虚拟主播以鲜明的形象和独特的个性吸引了大量用户关注,成为品牌传播的有效工具。研究发现,通过与虚拟主播合作,品牌可以在社交媒体上获得更广泛的曝光和更高的用户参与度,通过积极培养粉丝群体,形成粉丝经济生态系统,为品牌带来稳定的用户群体和经济收益。可以通过提供粉丝专属福利、限量周边产品等方式,增强粉丝的归属感,提升粉丝的忠诚度,从而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虚拟主播网络营销现象对市场的变革和创新打破了传统的媒体形式和市场格局,给传统产业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机遇。在实际营销中,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创新和设计,以达到最佳营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主播 网络营销 中之人 品牌 情感联结
下载PDF
符号学视阈中的巴赫金与施佩特:继承与超越
14
作者 萧净宇 《俄罗斯文艺》 CSSCI 2018年第2期120-126,共7页
在俄罗斯语言哲学史上,巴赫金和施佩特是两位极为重要的人物。他们同为学术造诣登峰造极的人文学者,在多种学科领域卓有建树。两人在符号学上的成就对后来代表俄罗斯符号学最高成就的莫斯科-塔尔图学派和其他学者的符号观有着直接的影... 在俄罗斯语言哲学史上,巴赫金和施佩特是两位极为重要的人物。他们同为学术造诣登峰造极的人文学者,在多种学科领域卓有建树。两人在符号学上的成就对后来代表俄罗斯符号学最高成就的莫斯科-塔尔图学派和其他学者的符号观有着直接的影响。而施佩特的不少与巴赫金相似相通的观点甚至早于巴赫金许多年就已提出并且影响了巴赫金。但巴赫金亦超越了施佩特,把符号学推向了更为广阔的人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金 施佩特 符号学 符号 意义 符号学中之人
原文传递
“我爱故我在”:虚拟偶像与“情感真实主义” 被引量:16
15
作者 薛静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5-126,共12页
虚拟偶像产业快速发展,但新兴的“虚拟主播”并未延续先前“虚拟歌手”的技术进步路线,而是靠着“后退半步”、加入真人的方式实现破圈,异军突起。重新梳理虚拟偶像行业的本次迭代,可以发现情感联结而非技术创新,才是虚拟偶像发展的突... 虚拟偶像产业快速发展,但新兴的“虚拟主播”并未延续先前“虚拟歌手”的技术进步路线,而是靠着“后退半步”、加入真人的方式实现破圈,异军突起。重新梳理虚拟偶像行业的本次迭代,可以发现情感联结而非技术创新,才是虚拟偶像发展的突破口。同时,粉丝对虚拟偶像的认知,也超越了真实或虚拟的二分,在“情感真实主义”下,重构了高于真实与虚拟的价值标准,并将其扩展到现实社会之中。这也成为新一代年轻人连接个体命运与宏大话语的一种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偶像 粉丝赋权 中之人 拟真 情感真实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