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颗粒堵剂粒径分级技术在中低渗透油藏调驱中的应用
1
作者 吴妍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3-68,共6页
针对胜坨油田中低渗透油藏水驱不均衡问题,目前调剖大多采用冻胶类堵剂。但在现场实施过程中发现冻胶类堵剂存在调剖压力高、注入差,深部运移后封堵能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中低渗透油藏的高效开发。为此研发新型高效精细粉碎加工专利技... 针对胜坨油田中低渗透油藏水驱不均衡问题,目前调剖大多采用冻胶类堵剂。但在现场实施过程中发现冻胶类堵剂存在调剖压力高、注入差,深部运移后封堵能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中低渗透油藏的高效开发。为此研发新型高效精细粉碎加工专利技术,将堵剂优化加工,实现颗粒堵剂粒径分级,形成可控、易注入、可滞留、封堵能力强的颗粒堵剂体系,并进行现场试验,达到压力逐步增加、合理配注、深部封堵的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渗透油藏 深部调驱 颗粒堵剂 冻胶堵剂 可控粒径
下载PDF
特高温中低渗透油藏乳液表面活性剂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被引量:19
2
作者 吴伟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2-76,82,共6页
聚合物在特高温(95~120℃)中低渗透率(50~100 mD)油藏易降解且难注入,为进一步提高特高温中低渗透油藏采收率,建立乳液表面活性剂乳化性能和乳化增粘性能评价方法,并对乳液表面活性剂的构效关系进行研究。研发了乳液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 聚合物在特高温(95~120℃)中低渗透率(50~100 mD)油藏易降解且难注入,为进一步提高特高温中低渗透油藏采收率,建立乳液表面活性剂乳化性能和乳化增粘性能评价方法,并对乳液表面活性剂的构效关系进行研究。研发了乳液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即在温度为110℃条件下形成增粘型乳液,增溶水率大于90%,乳化增粘率大于100%。物理模拟结果表明,乳液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乳化增粘型乳液表面活性剂和低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交替注入的组合驱油方式可提高采收率为17.7%~22.1%。在纯化油田纯17-1单元开展乳液表面活性剂驱先导试验,2017年2月交替注入3轮次,油井已见到明显降水增油效果。乳液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创建了特高温中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新型开发方式,为特高温中低渗透油藏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温中低渗透油藏 乳液表面活性剂 乳化性能 乳化增粘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中低渗透油藏周期性弱凝胶深部调驱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承龙 张宇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87-91,共5页
传统调驱方式能够驱替并封堵高渗透层,有效动用中渗透层,而无法实现对低渗透层的有效动用,且高地层压力影响调驱剂注入量和开发效果。针对这些问题,以中低渗透油层为研究对象,开展弱凝胶与水交替注入实验研究,揭示周期性深部调驱机理及... 传统调驱方式能够驱替并封堵高渗透层,有效动用中渗透层,而无法实现对低渗透层的有效动用,且高地层压力影响调驱剂注入量和开发效果。针对这些问题,以中低渗透油层为研究对象,开展弱凝胶与水交替注入实验研究,揭示周期性深部调驱机理及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周期性深部调驱效果明显好于传统调驱方式效果,与1号岩心(整体注入)相比,2号岩心(2个轮次)采收率增幅为3.6%,3号岩心(3个轮次)采收率增幅为5.3%;随着注入轮次的增加,采收率增加;周期性深部调驱方式可在有效动用中高渗透层的基础上,提高低渗透层的采收率。矿场实验结果表明,经过2个轮次凝胶深部调驱试验,试验区累积增油量为1.53×10^4t,采收率提高1.66%,周期性弱凝胶深部调驱效果显著。研究成果对提高中低渗透油藏原油采收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渗透油藏 周期 弱凝胶 深部调驱
下载PDF
聚合物溶液在高盐中低渗透油藏中的适应性——以吐哈雁木西油田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陈超 张立东 +5 位作者 尹玉川 王崇先 卢祥国 吕金龙 王威 闫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77-681,692,共6页
吐哈雁木西油田为高盐中低渗透油藏,目前已经进入特高含水率开发阶段。为提高该油田的采收率,以油田储层地质特征和流体性质为模拟对象,开展了聚合物溶液油藏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和浓度对聚合物溶液与岩心的配伍性... 吐哈雁木西油田为高盐中低渗透油藏,目前已经进入特高含水率开发阶段。为提高该油田的采收率,以油田储层地质特征和流体性质为模拟对象,开展了聚合物溶液油藏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和浓度对聚合物溶液与岩心的配伍性均有影响。当聚合物质量浓度为300数900 mg/L、相对分子质量为800×10^4数2000×10^4时,聚合物溶液对应的渗透率极限范围为20×10^-3数70×10-3μm^2。在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一定时,随聚合物浓度增加,渗透率极限增加,聚合物分子线团尺寸Dh呈指数型增加;在聚合物浓度一定时,随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增加,渗透率极限和Dh增大。由渗透率极限岩心孔隙半径中值与Dh间的关系可以得到对应的配伍区和堵塞区。对于雁630区块,油层累积厚度比达到60%时对应的储层渗透率为60.5×10^-3μm^2,采用相对分子质量1700×10^4和900 mg/L聚合物溶液可以满足进入规定储层厚度的要求。若采用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聚合物,则聚合物浓度需相应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 中低渗透油藏 聚合物 渗透率极限 物理模拟 雁木西油田
下载PDF
中低渗透油藏CO_2段塞驱技术研究与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显治 《石化技术》 CAS 2016年第5期190-190,共1页
本文为了进一步提高区块采收率,开展了CO_2段塞驱技术研究与试验,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为提同类油藏水驱开发效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价值。
关键词 中低渗透油藏 高含水 剩余油饱和度 起泡剂 混相驱
下载PDF
中低渗透油藏稳油控水综合治理对策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蒋天昊 宋方新 +2 位作者 张亚琴 宋喆 林丽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9年第3期61-65,共5页
元城油田白246井区投产初期主要依靠天然能量开发,2014年实施油井转注注水开发后,压力保持水平仍较低,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产油量下降。为减缓油井产量递减,改善开发效果,开展了稳油控水综合治理对策研究。针对地层能量不足的状况,通过... 元城油田白246井区投产初期主要依靠天然能量开发,2014年实施油井转注注水开发后,压力保持水平仍较低,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产油量下降。为减缓油井产量递减,改善开发效果,开展了稳油控水综合治理对策研究。针对地层能量不足的状况,通过优化合理注采比,实现压力恢复;针对采液强度过大,含水上升过快的情况,通过确定合理的采液强度,实现稳油控水;针对局部注采不完善的状况,通过重复压裂、水淹井复产、完善和恢复注采井网,提高水驱储量动用程度。按照以上综合治理对策,数值模拟研究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开发效果明显改善,含水率略有上升,采收率进一步提高,由12.37%提高到14.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渗透油藏 注水 稳油控水 含水率 采收率
下载PDF
南海涠洲中低渗油藏SMG深部调驱体系研究
7
作者 杜俊辉 周彦霞 +3 位作者 郑旭林 蒋志伟 陈丹丰 丁亚慧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106,111,共7页
目的针对涠洲12-1油田中低渗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差,注入凝胶调剖容易导致注入压力过高产生欠注,泡沫驱泡沫体积及半衰期受高温高盐环境影响大等实际问题,提出使用合成粒径可控,性质稳定且具有优秀的注入能力以及耐温耐盐性能的SMG微球作... 目的针对涠洲12-1油田中低渗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差,注入凝胶调剖容易导致注入压力过高产生欠注,泡沫驱泡沫体积及半衰期受高温高盐环境影响大等实际问题,提出使用合成粒径可控,性质稳定且具有优秀的注入能力以及耐温耐盐性能的SMG微球作为深部调驱剂,以期满足现场进一步增产需求。方法利用扫描电镜、激光粒度仪以及物理模拟实验针对SMG深部调驱体系的水化膨胀性能、注入性能、封堵性能和提高采收率效果进行分析。结果SMG具有良好的膨胀及封堵性能,其初始粒径为0.71μm,7天后粒径膨胀速度减缓,达到5.32μm,最终粒径膨胀倍数约7倍。岩心渗透率在69.8×10^(-3)~308.0×10^(-3)μm^(2)时,封堵率均在90%以上,且随着岩心渗透率的增加,SMG的阻力系数、封堵率呈小幅度波动后逐步下降趋势,实验组中最高采收率增幅为15.49%。结论注入SMG可以实现深部滞留,有效封堵高渗层大孔喉,改善储层非均质性,改变驱替液流向及压力分布,提高波及面积,从而提高采收率;并且注入SMG的时机越早,增压调驱能力越强,提高采收率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渗透油藏 SMG 注入参数优化 封堵机理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中低渗透复杂断块油藏水平井优化部署——以江苏油区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周方喜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4-107,118,共4页
为了提高中低渗透复杂断块油藏水平井的开发效益,根据江苏油区复杂断块油藏水平井井网布置的基本形式,在充分考虑低渗透油藏渗流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数值模拟技术,对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开发的各种注采井网部署方案进行了研究。通过优化对比... 为了提高中低渗透复杂断块油藏水平井的开发效益,根据江苏油区复杂断块油藏水平井井网布置的基本形式,在充分考虑低渗透油藏渗流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数值模拟技术,对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开发的各种注采井网部署方案进行了研究。通过优化对比,认为江苏油区中低渗透复杂断块油藏应首先考虑天然能量条件下水平井与边底水之间能否建立有效渗流场,然后再考虑有效的能量补充方式;一对一注采井网是在低渗透油藏中优先采用的注采井网形式。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江苏油区瓦2块2口水平井经能量补充后,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动液面和产液量明显升高,到2010年底2口井累积增产油量为2 550 t,所提出的水平井优化部署方案适用于江苏油区中低渗透复杂断块油藏,为同类型油藏的水平井能量有效利用与补充提供了思路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渗透油藏 复杂断块 水平井 井网优化 江苏油区
下载PDF
水平井+CO_(2)吞吐改善中低渗稠油油藏开发效果机制解析——以大港油田刘官庄埕隆1601区块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晓燕 赵贤正 +9 位作者 周立宏 李东平 张杰 周华兴 章杨 王海峰 夏国朝 田木国 庄永涛 王栋 《石油科学通报》 CAS 2023年第2期166-178,共13页
大港油田刘官庄埕隆1601区块特稠油油藏由于受原油粘度大、渗透率低、油层厚度薄、出砂及地面环境复杂等苛刻条件的制约,多年来常规的开采技术无法实现动用,为此开展了“水平井+CO_(2)吞吐”技术研究及矿场试验。利用室内实验及数值模... 大港油田刘官庄埕隆1601区块特稠油油藏由于受原油粘度大、渗透率低、油层厚度薄、出砂及地面环境复杂等苛刻条件的制约,多年来常规的开采技术无法实现动用,为此开展了“水平井+CO_(2)吞吐”技术研究及矿场试验。利用室内实验及数值模拟手段,开展增油机制研究及注采参数优化,结果表明CO_(2)与稠油在非混相状态下混溶后,稠油粘度由16800 mPa·s下降至69 mPa·s,降粘率达99.6%,原油启动压力梯度由19.1 MPa/m降低至0.2 MPa/m,储层绝对渗透率提高了约41.86%,有效提高了稠油的流动性能;优化后的合理注采参数为:单位水平段注入强度3.5~5.5 t/m,单位水平段注入速度0.5~0.6 t/(m·d),闷井时间为25~35 d,单位水平段产液强度为0.075~0.125 m3/(m·d),采用“抽油机+液力反馈泵+电加热杆”及水力喷射泵两种注采一体化工艺。矿场“水平井+CO_(2)吞吐”技术试验证实,单井单轮次增油1000~2000 t,最高增油达4000 t以上,换油率2.0~4.5 t/t,技术和经济效果显著,证实了该技术的可靠实用性,为中低渗稠油油藏的有效开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渗透稠油油藏 CO_(2)吞吐 增油机制 水平井 矿场试验
原文传递
改善中低渗透性油藏开发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剑 李刚 孟凡贵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6年第4期93-94,共2页
石油勘探开发理论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着石油开发领域不断拓展,对以往认识不够的油气藏,在有意或无意的过程中不断认识和开发,使特殊类型的中低渗透油气藏改善其特征。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中低渗透油气藏的特性,利用工艺技术对中低渗透... 石油勘探开发理论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着石油开发领域不断拓展,对以往认识不够的油气藏,在有意或无意的过程中不断认识和开发,使特殊类型的中低渗透油气藏改善其特征。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中低渗透油气藏的特性,利用工艺技术对中低渗透性油气藏进行改造,改善了文中油田开发效果以及如何提高剩余油采收率进行分析。本文着眼于现场实用性,力求深入浅出的对技术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中油田 中低渗透油藏 开发技术 采收率
下载PDF
中低渗构造-岩性边底水油藏井网调整对策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慧萍 李旺东 +2 位作者 王昕 宋佳忆 罗乐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1年第6期21-23,33,共4页
DHGL边底水油藏,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低,亟需注水恢复地层能量。本文通过油藏精细描述、油井动态分析、水驱开发指标分析,综合评价了整个油区开发效果,提出了高含水井、低产井和低效井治理措施。基于西北部和东南部沉积微相变化快、砂体连... DHGL边底水油藏,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低,亟需注水恢复地层能量。本文通过油藏精细描述、油井动态分析、水驱开发指标分析,综合评价了整个油区开发效果,提出了高含水井、低产井和低效井治理措施。基于西北部和东南部沉积微相变化快、砂体连通性差,注水井偏少的问题,提出了该区块高含水阶段排状井网调整策略,增加注水井数;调整注采层位,同时封堵油层底部产液位置,防止油井下部水淹;给出了高含水井实施调剖堵水、提液、转注等调整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渗透油藏 油藏精细描述 生产动态分析 排状井网 方案调整
下载PDF
柳北砂砾岩油藏CO_2驱提高采收率可行性 被引量:7
12
作者 孙雷 纪明强 +2 位作者 郑家朋 张瀚奭 刘怀珠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3-127,共5页
柳北中低渗油藏岩性以砂砾岩为主,非均质性强、水敏性强、水驱含水上升快、水驱效果差。为了进一步认识CO_2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可行性,基于地质及储层流体特征,运用可视化注气增溶膨胀相态配伍性实验、长细管驱替实验、多功能长岩心驱替... 柳北中低渗油藏岩性以砂砾岩为主,非均质性强、水敏性强、水驱含水上升快、水驱效果差。为了进一步认识CO_2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可行性,基于地质及储层流体特征,运用可视化注气增溶膨胀相态配伍性实验、长细管驱替实验、多功能长岩心驱替实验和高压微观可视化驱替实验等多种方法,分析了注CO_2增溶膨胀和溶解抽提的相态配伍性和近混相驱程度;对比分析了注水、注CO_2等不同驱替方式的驱油效率以及微观驱油效果。评价结果表明:注CO_2有利于增溶膨胀和萃取抽提驱油;相态配伍性分析显示在原始地层压力条件下主要形成近混相驱;微观可视化实验显示,砂砾岩CO_2近混相驱过程具有较好的微观驱油效果,油流主要沿连通性较好的大孔道被驱替,也能驱替中小孔道的原油,驱替具有不连续性,呈现为一波一波的流动状态,可进一步通过提高驱替压差来增强驱替效率,使部分封闭的微观剩余油恢复流动;长岩心驱替表明原始压力下CO_2驱和衰竭至目前地层压力下CO_2驱的驱油效率均大于同等条件下水驱驱油效率,砂砾岩储层注入增黏水增加水的黏度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但仍低于CO_2驱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岩中低渗透油藏 二氧化碳驱 最小混相压力 驱油效率 实验 机理
下载PDF
河南油田分子膜驱油技术室内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惠卫 田荣焕 +1 位作者 黄晓 郭文卿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9年第5期117-118,共2页
分子膜驱油技术是目前石油行业提高采收率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结合河南油田中低渗储油层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分子膜剂性能的评价,筛选出了适合河南油田中低渗储层的分子膜剂类型和浓度;室内实验结果显示,分子膜驱油在原来水驱基础上可以... 分子膜驱油技术是目前石油行业提高采收率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结合河南油田中低渗储油层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分子膜剂性能的评价,筛选出了适合河南油田中低渗储层的分子膜剂类型和浓度;室内实验结果显示,分子膜驱油在原来水驱基础上可以提高驱油效率10%左右,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膜驱 中低渗透油藏 河南油田
下载PDF
高6断块注采系统适应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东升 吴晓敏 谌廷姗 《复杂油气藏》 2012年第4期47-50,共4页
高6断块进入高含水期开发以后,注采系统适应状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需要正确评价注采系统适应程度。确定了评价指标权重系数、评价指标标准,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高6断块注采系统进行评价,并建立了高含水后期注采系统适应性评价方法。... 高6断块进入高含水期开发以后,注采系统适应状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需要正确评价注采系统适应程度。确定了评价指标权重系数、评价指标标准,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高6断块注采系统进行评价,并建立了高含水后期注采系统适应性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用于高含水区块注采系统的调整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渗透油藏 注采系统 评价指标 高6断块
下载PDF
G6断块渗流优势通道模糊识别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林式微 《复杂油气藏》 2016年第4期46-49,共4页
识别和预测渗流优势通道对提高砂岩油藏水驱波及体积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开展江苏油田G6断块储层渗流优势通道的识别研究,预测出G6断块主力小层渗流优势通道的平面分布状况。将预测结果与动态分析、流管法、示踪法以... 识别和预测渗流优势通道对提高砂岩油藏水驱波及体积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开展江苏油田G6断块储层渗流优势通道的识别研究,预测出G6断块主力小层渗流优势通道的平面分布状况。将预测结果与动态分析、流管法、示踪法以及单井纵向剩余油饱和度测井等方法得出的结果对比验证,证实了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开展针对江苏油田中低孔、中低渗砂岩油藏的渗流优势通道研究,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优势通道 模糊综合评判法 中低渗透油藏 G6断块
下载PDF
OYJG深部封窜剂的性能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德红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8年第11期1-3,共3页
针对中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含水上升速度快、油井过早水淹的实际情况,研制出易进入地层深部、耐温80-150℃、耐盐10 000 mg/L 的 OYJG 深部封窜剂。该封窜剂可堵可解,对非均质较高的岩心具有深部调剖改流的能力,可作为调... 针对中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含水上升速度快、油井过早水淹的实际情况,研制出易进入地层深部、耐温80-150℃、耐盐10 000 mg/L 的 OYJG 深部封窜剂。该封窜剂可堵可解,对非均质较高的岩心具有深部调剖改流的能力,可作为调剖剂或堵水剂。该封窜剂在河口采油厂渤南油田进行调剖试验,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渗透油藏 调剖剂 堵水剂 非均质 深部调剖改流
下载PDF
XNJG堵漏剂的研制与应用
17
作者 陈德红 张代森 +2 位作者 张广政 李福军 陈雷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7年第6期1-3,共3页
针对中低渗透油藏存在高渗透条带或微裂缝,在堵调治理过程中易发生堵调剂漏失的问题,以聚硅成胶液和交联稳定液为原料,研制开发出XNJG堵漏剂。其易在地层中滞流,耐温80-160℃、耐盐3000—50000mg/L。该堵漏剂热稳定性好、耐冲刷、... 针对中低渗透油藏存在高渗透条带或微裂缝,在堵调治理过程中易发生堵调剂漏失的问题,以聚硅成胶液和交联稳定液为原料,研制开发出XNJG堵漏剂。其易在地层中滞流,耐温80-160℃、耐盐3000—50000mg/L。该堵漏剂热稳定性好、耐冲刷、对非均质严重的岩心具有很强的调剖改流能力。将该堵漏剂在孤岛油田进行3口井4井次调剖试验,获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堵漏剂 中低渗透油藏 调剖改流 双液法成胶
下载PDF
秦家屯油田SN142区块调剖技术的应用与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肖萌 张营 +1 位作者 张立亚 李雯 《山东化工》 CAS 2015年第7期108-110,114,共4页
秦家屯油田构造位于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十屋断陷东北部,为一构造-岩性油藏,主要分为5大构造区块,目前SN142区块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采油井含水率上升明显,农V3单层突进,水淹严重,为改善层内平面矛盾,利用"铬冻胶+核壳体"的组... 秦家屯油田构造位于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十屋断陷东北部,为一构造-岩性油藏,主要分为5大构造区块,目前SN142区块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采油井含水率上升明显,农V3单层突进,水淹严重,为改善层内平面矛盾,利用"铬冻胶+核壳体"的组合段塞方式对SN142区块部分注水井进行深部调剖,从而达到增加驱油效率、提高产量、延长稳产期的目的。本文对调剖后的注水井以及周围的油井进行动态追踪和分析,对调剖效果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本次调剖改变了注入水流入方向,有效地驱动剩余油产量,提高了中低渗透部位的作用,进而提高了原油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家屯油田 中低渗透油藏 深部调剖
下载PDF
中低渗油藏防砂增产技术研究
19
作者 陈强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25-27,共3页
八面河油田面4-面14区属于中低渗透油藏,采用压裂防砂工艺进行增产改造时区块频繁出现压裂后支撑剂返吐、地层出细粉砂的现象。结合该区地质特征,优化防砂技术,收到较好效果:携砂液采用携砂性能强、残渣含量低的胍胶进行配方优化,减少... 八面河油田面4-面14区属于中低渗透油藏,采用压裂防砂工艺进行增产改造时区块频繁出现压裂后支撑剂返吐、地层出细粉砂的现象。结合该区地质特征,优化防砂技术,收到较好效果:携砂液采用携砂性能强、残渣含量低的胍胶进行配方优化,减少入井液对储层的伤害;支撑剂的选用导流能力较好的FSSⅡ型覆膜砂,提高防砂工艺改造效果;充填体系评价,在细粉砂含量不高(<10%)时,采用分级充填体系可实现防排结合,在细粉砂含量高(20%~50%)时,采用单一小粒径充填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渗透油藏 防砂技术 压裂
下载PDF
双河油田江河区精细注水研究
20
作者 洪亚华 石丽华 +1 位作者 蔡品雷 邢江锋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03X期311-313,共3页
双河油田江河区为典型的整装油田,注采井网相对比较完善,层段多、埋藏深、物性相对较差,水井欠注严重。对对应关系好、注水好的注水井组实施精细细分注水;对启动压力较高水井,采取升压增注;对储层物性较好,污染严重的储层,采取... 双河油田江河区为典型的整装油田,注采井网相对比较完善,层段多、埋藏深、物性相对较差,水井欠注严重。对对应关系好、注水好的注水井组实施精细细分注水;对启动压力较高水井,采取升压增注;对储层物性较好,污染严重的储层,采取降压增注的方式;对相对不完善的井组,采取更新完善注采井网等方式,通过注水精细调整,区块开发效果明显得到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渗透油藏 增注 精细注水 双河油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