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中医院医生与患者对中医临床药学工作认知情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唐旭 李瑶 尤思路 《内蒙古中医药》 2018年第3期91-93,共3页
目的:调查某中医院医生与患者对中医临床药学工作的认知情况,为进一步开展中医临床药学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对该院的所有中医医生以及2017年5月至2017年7月的接受中医治疗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目的:调查某中医院医生与患者对中医临床药学工作的认知情况,为进一步开展中医临床药学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对该院的所有中医医生以及2017年5月至2017年7月的接受中医治疗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该院中医医生与患者对中医临床药师有一定的认识,其中医生的了解程度明显高于患者,不同学历的医生和患者对中医临床药师的认知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他们中绝大多数人认为很有必要设置中医临床药师这个职业,其中医生对中医临床药师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治疗药物最新信息"与"评价药物治疗效果"两个方面,患者对中医临床药师的需求则主要集中在"医生诊后的中药用药辅导"与"中药药物咨询服务"两个方面。结论:政府部门和医疗机构都应在各自范围内采取积极的措施,加大公众对中医临床药师的认知度以及提高相关从业人员,尤其是中医临床药师的职业能力和服务水平,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医临床药学工作和相关制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临床药学 中医医生 患者 认知
下载PDF
从何首乌的正确应用谈中医临床药学的发展
2
作者 武嫣斐 田俊生 张静驿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第3期78-80,共3页
目前中药何首乌肝损害事件已有临床报道。分析可能的原因如下:非临床医疗机构错误使用中草药;现代中药炮制与传统中药炮制方法的差异;临床使用中草药禁忌原则的时代变迁等。中医临床药学关系着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每一个临床医... 目前中药何首乌肝损害事件已有临床报道。分析可能的原因如下:非临床医疗机构错误使用中草药;现代中药炮制与传统中药炮制方法的差异;临床使用中草药禁忌原则的时代变迁等。中医临床药学关系着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每一个临床医师不容忽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中医临床药学 肝损害
下载PDF
中医临床药学发展策略分析
3
作者 丁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第4期135-136,共2页
受我国传统文化与历史观念的影响,中医临床医药发展比较晚,存在诸如临床医师观念落后,临床药学普及率差等不少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些中医临床药学发展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中医临床药学 发展策略
下载PDF
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中医临床药学室简介
4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515-515,共1页
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中医临床药学室是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成员单位,集科研、教学、临床于一体,有临床药师25名,其中主任药师2名,副主任药师2,硕士研究生3名。分别设有抗菌药物专业、心血管专业、脾胃病(消化科)专业、肿... 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中医临床药学室是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成员单位,集科研、教学、临床于一体,有临床药师25名,其中主任药师2名,副主任药师2,硕士研究生3名。分别设有抗菌药物专业、心血管专业、脾胃病(消化科)专业、肿瘤专业等专职临床药师,全方面为临床用药提供专业服务。中医临床药学室运用药学专业知识积极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工作,协助医师提出个体化给药方案.并监测用药全过程,从而提高药物治疗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临床疗效,为提高医疗质量和病人用药的安全有效提供有力保证。并承担着为医院临床提供全面的药学信息服务工作,如药物相互作用对整体治疗效果的影响、药品不良反应的避免、治疗药物监测及药讯、本院基药物目录、处方集等资料的编辑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中医临床药学 简介 科研 教学 临床
下载PDF
多成分药物代谢学术思想在中医临床药学研究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洋 翟华强 +5 位作者 赵保胜 王晶娟 邓巧虹 汪国鹏 张雷 项佳媚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35-1338,共4页
多成分药物代谢可以界定为以多成分中各成分间转运蛋白及药物代谢酶相互影响为核心,以多成分同时测定为原则,以多成分环境影响每一成分代谢变化为重点的研究方向;完全区别于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研究。多成分药物代谢学术思想创新在中医... 多成分药物代谢可以界定为以多成分中各成分间转运蛋白及药物代谢酶相互影响为核心,以多成分同时测定为原则,以多成分环境影响每一成分代谢变化为重点的研究方向;完全区别于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研究。多成分药物代谢学术思想创新在中医临床药学研究中贯彻,将中医临床药学的整体辨证思维与药物代谢化学的具体分子思维结合,通过多成分间相互作用及其动态过程的阐述,可从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角度证明多成分药物代谢与中医临床药学的密切关联。因此多成分药物代谢可发展成为中医临床药学研究的一个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成分药物代谢 学术思想 中医临床药学 应用分析
原文传递
中医临床药学的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18
6
作者 翟华强 王燕平 王永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59-461,共3页
中医临床药学是联系中医理论与中药应用的桥梁,该文系统梳理了临床药学的历史沿革,对中医临床药学的现状进行全面回顾,提出发展中医临床药学的路径,以冀加强中医临床药学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
关键词 中医临床药学 历史沿革 发展路径
原文传递
中医院开展临床药学的实践与设想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又红 陈天朝 潘灏白 《中国药房》 CAS CSCD 1991年第4期24-25,共2页
本文从情报资料、科学的中药质量管理系统、治疗药物监测、发展方向与设想等五个方面,探讨了中医院的临床药学工作。拟在继承祖国医学的基础上,借鉴现代医学理论及实验方法,逐渐形成自己的体系,使之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临床药学 中医临床药学
下载PDF
效核四联法开展新药创制与中医临床药学的结合度分析
8
作者 刘洋 翟华强 +5 位作者 项佳媚 王晶娟 赵保胜 王刚 董红环 欧阳国庆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583-2587,共5页
效核四联法是以药效为核心,由"代效、毒效、质效、构效"组成的新药创制模式和方法,其内涵与中医临床药学要求一致。该研究将中药新药创制实践过程的研究方法系统化总结归纳,但为防止中药新药研究的西药化,而进行了中医临床药... 效核四联法是以药效为核心,由"代效、毒效、质效、构效"组成的新药创制模式和方法,其内涵与中医临床药学要求一致。该研究将中药新药创制实践过程的研究方法系统化总结归纳,但为防止中药新药研究的西药化,而进行了中医临床药学结合度的分析。该研究将效核四联法的基本要素分别与中医临床药学进行关联分析,以保证该方法从各个角度与中医临床的紧密结合。因此,该方法坚持多成分研究的整体观,坚持产生疗效时的代谢过程运动观,坚持成分质量控制与构效阐述的分子物质观,为中医临床药学为根基的中药现代新药创制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核四联法 新药创制 中医临床药学 结合度
原文传递
中药甘松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9
作者 张诗雨 蔡宗余 +3 位作者 石炜琦 黄敏 刘水花 卢健棋 《光明中医》 2024年第2期265-268,共4页
甘松是中国常见的药用植物,历史悠久,其主要化学成分为萜类、黄酮类、挥发油等,对人体心血管、神经、消化及内分泌系统的疾病有显著作用。随着现代药理学的发展,甘松中更多的化学成分被发现,药理作用也不断被开发,临床应用范围也逐步扩... 甘松是中国常见的药用植物,历史悠久,其主要化学成分为萜类、黄酮类、挥发油等,对人体心血管、神经、消化及内分泌系统的疾病有显著作用。随着现代药理学的发展,甘松中更多的化学成分被发现,药理作用也不断被开发,临床应用范围也逐步扩大。文章对近年来甘松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相关研究作出综述,为甘松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松 化学成分 药理 临床应用 中医临床药学
下载PDF
鸡矢藤的来源及现代中医临床 被引量:4
10
作者 卢汉祺 王亚兰 +2 位作者 易攀 邓宁 杨满妹 《光明中医》 2014年第11期2434-2435,共2页
本文从鸡矢藤的名字来源及发展,到现代中医临床运用,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综合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运用等方面进行论述,意在说明鸡矢藤在现代中医临床的运用上有肯定的疗效,为进一步对其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鸡矢藤 来源 中医临床药学
下载PDF
中医临床“药动学”浅论
11
作者 傅文录 《中医文献杂志》 2004年第1期36-36,共1页
作者从5个方面对中医的临床药动学进行了探索。1、药物在煎煮过程中的整合作用:煎煮过程中,各成分之间可能发生一系列变化,可能生成新的化合物,其作用趋势会转达向一个方向或多种方面,按照医生组方侧重而达到其治疗目的。2、药物经胃肠... 作者从5个方面对中医的临床药动学进行了探索。1、药物在煎煮过程中的整合作用:煎煮过程中,各成分之间可能发生一系列变化,可能生成新的化合物,其作用趋势会转达向一个方向或多种方面,按照医生组方侧重而达到其治疗目的。2、药物经胃肠内吸收后的分布与作用:汤药经胃肠道吸收后,首先应该是在上述正常水液代谢过程中的参与者,同时由于汤药在胃肠内的机体二次整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临床药学 药代动力学 剂型 药效学 用药途径
下载PDF
黄药子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综述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杨辉 苑景春 《北京中医》 2004年第2期102-104,共3页
关键词 黄药子 不良反应 中医临床药学 药物基源 毒副作用
下载PDF
地黄饮子临床与实验研究近况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利军 白丽敏 《北京中医》 2004年第2期111-113,共3页
关键词 地黄饮子 脑血管疾病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中医临床药学 中医药疗法 动物模型 药理作用
下载PDF
中医院有毒中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姬涛 《光明中医》 2021年第2期307-308,共2页
毒性药物因其独特的治疗方法和药理作用对多种疾病的治疗发挥重要的价值,并且对疑难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能够起到明显改善作用,但在毒性中药管理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仍需解决,主要因为该类药品的特殊性。本文通过有毒中药的分级... 毒性药物因其独特的治疗方法和药理作用对多种疾病的治疗发挥重要的价值,并且对疑难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能够起到明显改善作用,但在毒性中药管理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仍需解决,主要因为该类药品的特殊性。本文通过有毒中药的分级标准、配伍使用、用法用量等对有毒中药的临床应用出现问题进行分析,寻求有毒中药临床管理的安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毒中药 药事管理 安全应用 中医 中医临床药学 临床药学
下载PDF
半夏临床新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1
15
作者 景慎植 《中国社区医学》 2002年第2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半夏 中医临床药学 合理用药
下载PDF
黄芪及其制剂临床误用情况分析
16
作者 李德益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3年第6期509-510,共2页
关键词 黄芪制剂 黄芪 中医临床药学 合理用药 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
原文传递
中医院药房的药品储存条件出现的相关问题分析
17
作者 杨滢 《光明中医》 2021年第7期1181-1182,共2页
药品储存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如果药品储存不当,会导致药物药理效果出现实质性的改变,缩短药物疗效期限,并且影响药效,甚至部分药物在储存过程中,由于方式不当导致毒化,不仅影响治疗效果,甚至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本次... 药品储存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如果药品储存不当,会导致药物药理效果出现实质性的改变,缩短药物疗效期限,并且影响药效,甚至部分药物在储存过程中,由于方式不当导致毒化,不仅影响治疗效果,甚至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本次研究就中医院药房药品储存条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此提出解决方式,以期降低患者用药危害,提升中医院药房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临床药学 中医 药房 药品 储存条件 问题 解决措施
下载PDF
探讨西药和中成药联合应用安全问题 被引量:15
18
作者 刘兴朵 《光明中医》 2021年第2期177-179,共3页
随着中医药理论在临床应用中不断深入,中西药联合应用于临床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西药和中成药联合应用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药学问题,临床医师和药师对西药和中成药的理化性质和药理知识有全方位的了解,合理联合用能够起到增强药效、减轻... 随着中医药理论在临床应用中不断深入,中西药联合应用于临床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西药和中成药联合应用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药学问题,临床医师和药师对西药和中成药的理化性质和药理知识有全方位的了解,合理联合用能够起到增强药效、减轻毒副反应的作用,而不合理联合用药会降低药效,并且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威胁患者生命。文章对西药和中成药联合应用的安全问题进行探讨,对常见的不合理配伍中西药联用问题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避免不合理用药,发挥中西药联合治疗的优势,以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药 中成药 联合用药 用药安全 中医临床药学 临床药学
下载PDF
2000~2001年我院中药饮片使用情况分析
19
作者 顾晓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8期26-26,61,共2页
关键词 中药饮片 中医临床药学 药品用量 统计分析
下载PDF
对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探讨 被引量:8
20
作者 华成坤 朱桂芬 +2 位作者 黄慧贤 苏慕霞 梁文能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8年第5期73-76,共4页
通过对中药临床药学这一学科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厘清概念,着重论述现阶段门诊如何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在内容上进行初步探讨,分析了临床中药师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希望引起对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视。
关键词 门诊工作 临床药学 中药临床药学 中医临床药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