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探索中药复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的用药配伍规律
1
作者 施美 周灏 +3 位作者 李艳 董莉莉 侯勇 张国梁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5年第2期210-214,共5页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分析中药复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肝郁脾虚证的用药规律,进一步探讨中药复方治疗CHB肝郁脾虚证的用药特色。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4年6月住院治疗的CHB肝郁脾虚证患者病历,利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分析中药复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肝郁脾虚证的用药规律,进一步探讨中药复方治疗CHB肝郁脾虚证的用药特色。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4年6月住院治疗的CHB肝郁脾虚证患者病历,利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对中药处方的组方规律进行用药频次统计、关联规则网络分析、K-均值聚类分析。结果:共选取52例,复方52首,涉及中药75味,共计频次563次。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依次为柴胡、白芍、甘草、茯苓、白术等,功效以疏肝健脾为主,中药药性分布以寒、温多见;归经以肝经、脾经为主。结论:CHB肝郁脾虚证的中医治疗主要以疏肝理脾为主,兼顾软坚散结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郁脾虚证 组方用药规律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探析吴芳汀主任治疗中晚期肺癌用药规律
2
作者 郑金鹏 谢翊 +3 位作者 吴浩华 杜泳东 吴芳汀 袁卓杰 《福建中医药》 2025年第1期40-43,56,共5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分析吴芳汀主任治疗中晚期肺癌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2年4月汕头市中心医院吴芳汀主任医师治疗的中晚期肺癌(Ⅲ~Ⅳ期)有效病例,使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对处方药物的频次、四气、五味、归经、功...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分析吴芳汀主任治疗中晚期肺癌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2年4月汕头市中心医院吴芳汀主任医师治疗的中晚期肺癌(Ⅲ~Ⅳ期)有效病例,使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对处方药物的频次、四气、五味、归经、功效、关联规则及核心组合进行挖掘分析。结果纳入287首处方,涉及药物97味,其中高频药性为平、温,高频药味为甘、酸,高频归经为脾、肺、肝经,药物功效以补虚药、理气药和化痰止咳平喘药为主。聚类分析结合吴芳汀主任临床经验得出核心方药组合5个,分别为:①佛手、白芍、茯苓、大枣、白术、山药;②茯苓、白芍、山药、太子参、百合、麦冬;③茯苓、白芍、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瓜蒌、葛根;④佛手、茯苓、陈皮、山药、钩藤、檀香;⑤白芍、太子参、百合、麦冬、半枝莲、黄芩。结论吴芳汀主任治疗中晚期肺癌(Ⅲ~Ⅳ期)主要从脾、肺、肝三脏论治,以健脾益肺、理气止痛、平肝利肺为主,既谨守基本病机,又重视个体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肺癌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名医经验 吴芳汀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探析《万病回春》中龚廷贤治疗肺系病证的用药经验
3
作者 蔡佩良 白融 +1 位作者 贾宗月 刘超武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第5期9-12,共4页
目的:探析《万病回春》中龚廷贤治疗肺系病证的用药经验。方法:系统整理《万病回春》中治疗肺系病证的相关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软件,分析药物使用频次及药物性、味、归经、功效频次,并基于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挖掘组方规律。结... 目的:探析《万病回春》中龚廷贤治疗肺系病证的用药经验。方法:系统整理《万病回春》中治疗肺系病证的相关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软件,分析药物使用频次及药物性、味、归经、功效频次,并基于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挖掘组方规律。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处方42首,涉及中药117味。在药物的性、味、归经及功效方面,温性药物出现频次较高,苦味药物出现频次较高,归经以肺经较为常见,功效以补虚频次较高。使用频次≥8次的中药共有12味,分别为甘草、陈皮、苦杏仁、当归、桔梗、川芎、茯苓、人参、黄芩、白术、天冬、麦冬。基于关联规则分析,药物组合频次排名前3位的分别为甘草-陈皮、甘草-川芎、甘草-当归。通过聚类分析,提取出3组核心药物组合,分别为甘草-陈皮-茯苓-人参-桔梗、款冬花-白矾-甘草-陈皮-鹅管石、天冬-生地黄-熟地黄-知母-麦冬。结论:在《万病回春》中,龚廷贤治疗肺系病证多采用宣肺健脾、燥湿化痰之法,以治肺为主,同时注重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兼顾心、脾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病回春》 肺系病证 用药规律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龚廷贤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探讨中枢性性早熟中医诊治规律
4
作者 刘小琪 王君 +2 位作者 王琨蒂 费良冠 杨宇琳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4期134-139,144,共7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TCMICS)探讨中枢性性早熟(CPP)中医诊治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数据库中建库以来至2023年2月所收录的中药内服治...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TCMICS)探讨中枢性性早熟(CPP)中医诊治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数据库中建库以来至2023年2月所收录的中药内服治疗CPP的临床研究文献,手工检索现代名家医案书籍(出版时间为2004—2021年),提取中药处方,采用Excel软件创建中药治疗CPP处方数据表,借助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挖掘诊治规律。结果:纳入现代医案82则,涉及方剂210首,中药216味。82则医案中CPP病位证素以肝为主,涉及脾、胞宫、肾;病性证素以阴虚、热、气滞、痰为多。CPP常见证型为阴虚火旺证、肝郁化火证、痰热内盛证、痰湿内阻证、脾虚痰湿证;频数最高药物依次为知母、黄柏、牡丹皮、生地黄、柴胡等;功效以清热类、补虚类、利水渗湿类、理气类、化痰止咳平喘类为主;四气主要以寒性、平性、温性为主;五味以苦味、甘味、辛味为多;归经频数以肝经为首,肾经、肺经、脾经次之;核心药对有“知母,黄柏”“知母,生地黄”“黄柏,牡丹皮”“知母,牡丹皮”“黄柏,生地黄”;聚类分析得出3个核心组方,组方1为白芍、柴胡、当归、牡丹皮、甘草,组方2为柴胡、浙贝母、白芍、夏枯草、茯苓,组方3为知母、黄柏、牡丹皮、生地黄、夏枯草。结论:CPP的中医药治疗宜补虚泻实,扶正祛邪,肝脾肾同调,尤其要注重调畅肝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性性早熟 中药治疗 数据挖掘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探讨李东垣的用姜规律
5
作者 李定邦 刘旭 +6 位作者 武宏玉 王伟 孙笑奇 廖文超 车开萌 王贺飞 孙士江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21-2025,共5页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5),对李东垣著作中含姜的方剂进行组方规律分析,得出其用姜规律,为姜的临床应用提供参理论考。方法 以“姜”为主题词,搜索《李东垣医学全书》中包含姜的所有方剂,将方剂的信息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5...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5),对李东垣著作中含姜的方剂进行组方规律分析,得出其用姜规律,为姜的临床应用提供参理论考。方法 以“姜”为主题词,搜索《李东垣医学全书》中包含姜的所有方剂,将方剂的信息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5)建立数据库,并对组方规律进行分析,分析含姜的常用药物组合规则及核心药物组合。结果 含姜的中成药处方共76个,涉及中药171味,主治疾病36种。分别从干姜、生姜、姜制饮片、鲜切姜片、姜的其他特殊用法五个维度进行分析,重点剖析干姜、生姜的组方规律,揭示含李东垣用姜规律和配伍特点。结论 利用该平台从深层次探析李东垣用姜规律,得出相应的核心药物组合与组方规律,可为姜在现代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也为其他药物的研究提供思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东垣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5 组方规律
原文传递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分析王进东教授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
6
作者 张国辉 王进东 +1 位作者 王静诺 曾宪峰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6期93-96,共4页
目的:总结王进东教授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1年12月王进东教授治疗失眠的病例处方,采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等方法对高频药物、性味归经、组方规... 目的:总结王进东教授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1年12月王进东教授治疗失眠的病例处方,采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等方法对高频药物、性味归经、组方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300首处方,涉及药物112味,其中寒、温、苦、辛、甘为高频性味,脾经、肝经为高频归经,药物功效以清热药和补虚药为主;“龙骨-牡蛎”“茯苓-白术”等为高频药物组合;通过聚类分析共提取出4个核心药物组合,且药物与病机契合。结论: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对王进东教授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进行探索,结果能较客观地反映王进东教授治疗本病的学术思想及用药规律,对临床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睡眠障碍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用药规律 经验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的藏医治疗陈旧热症配伍规律分析
7
作者 桑吉草 扎西卓玛 多杰仁青 《西藏科技》 2024年第8期53-58,共6页
目的探讨藏医药治疗陈旧热症的配伍规律。方法查阅以陈旧热症为主题的31本相关藏医古籍文献,收集其记载的方剂,并根据《藏药晶镜本草》进行规范化处理,之后将整理好的数据导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进行药物频次、关联规则、核心药物、“味... 目的探讨藏医药治疗陈旧热症的配伍规律。方法查阅以陈旧热症为主题的31本相关藏医古籍文献,收集其记载的方剂,并根据《藏药晶镜本草》进行规范化处理,之后将整理好的数据导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进行药物频次、关联规则、核心药物、“味性化味”分析。结果101首方剂中涉及组方药材204味,使用频次15次的有30味,其中排名前十位的药物依次为诃子、天竺黄、藏红花、檀香、余甘子、毛诃子、牛黄、兔耳草、丁香、獐牙菜。关联规则分析发现,当设置支持度0.40、置信度为0.90时得出药物组合共有8对,其中天竺黄-丁香等关联度最强,得到核心药物组合3组。出现频次最高的组合为诃子、余甘子、天竺黄、藏红花、兔耳草;药物六味以苦、甘为首,化味以苦味为首,十七效以稀、钝、稳为首。结论经数据挖掘发现陈旧热症药方组成中的高频药物整体围绕陈旧热症核心病机要素“热、虚、淤”进行论治,以清热解毒、滋养七精、活血化瘀为主进行了治疗,且药物配对遵从了藏医治疗陈旧热症三因协调、血瘀辩证、标本廉治的理论,为藏医药治疗陈旧热症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医 陈旧热症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配伍规律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浅析邓铁涛教授治疗冠心病的组方规律和用药思路
8
作者 陈南婷 彭立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35期66-69,F0003,共5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软件分析邓铁涛教授治疗冠心病组方规律和用药思路,为临床辨证用药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信息。方法:从《国医大师良方·心脑卷》《邓铁涛论治冠心病》《邓铁涛医案与研究》等书籍中收集邓铁涛教授治疗...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软件分析邓铁涛教授治疗冠心病组方规律和用药思路,为临床辨证用药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信息。方法:从《国医大师良方·心脑卷》《邓铁涛论治冠心病》《邓铁涛医案与研究》等书籍中收集邓铁涛教授治疗冠心病的方剂,将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分析邓铁涛教授治疗冠心病的组方规律和用药思路。结果:共纳入邓铁涛教授治疗冠心病方剂33首,涉及中药93味。在四气中,药性以平为主,温、寒次之;五味以甘味为主,其次为苦味;在归经中,以归脾、肺经为主,其次为心、胃等经;功效频次排名前3位分别为补虚类、理气类、利水渗湿类。常用核心药物组合共有8对;通过方剂聚类分析得到可能的组合新方3首:①茯苓,橘红,半夏,丹参,党参;②三七,茯苓,麦冬,人参,西洋参;③橘红,茯苓,丹参,牛膝,白芍。结论:邓教授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核心药物组合有茯苓、橘红、半夏、丹参、党参,三七、茯苓、麦冬、人参、西洋参,橘红、茯苓、丹参、牛膝、白芍。邓铁涛教授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来源方剂可能为二陈汤、四君子汤、生脉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邓铁涛 数据挖掘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探析中药治疗胰腺癌用药规律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志刚 罗美 +3 位作者 苗璐 吕丽媛 陈信义 田劭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1期151-155,共5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探析中药治疗胰腺癌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自建库至2021年5月关于中药治疗胰腺癌的相关文献。通过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总结中药治疗胰腺癌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5...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探析中药治疗胰腺癌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自建库至2021年5月关于中药治疗胰腺癌的相关文献。通过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总结中药治疗胰腺癌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56首处方,178味中药。最常用的中药有茯苓、白术、黄芪、半夏、白花蛇舌草、白芍、薏苡仁。中药药性以寒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药物主归脾、肝经;药物功效主以补虚、利水渗湿、清热。聚类分析获得核心药物组合4组。结论中药治疗胰腺癌多以健脾祛湿为原则,同时兼顾柔肝疏肝、活血化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中药 用药规律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探索中医药治疗化疗性腹泻用药配伍规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宇 胡少博 +2 位作者 邓超 苏菲 贾立群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544-549,共6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探索分析中医药治疗化疗性腹泻用药思路、配伍规律。方法:以“中医”、“中药”、“化疗”、“腹泻”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中(VIP),检索时间为自建库以来至2020年11...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探索分析中医药治疗化疗性腹泻用药思路、配伍规律。方法:以“中医”、“中药”、“化疗”、“腹泻”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中(VIP),检索时间为自建库以来至2020年11月,筛选下载中医药治疗化疗性腹泻的临床研究文献,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对中药的频数进行统计,并总结出核心处方及挖掘新处方。结果:共检索出相关文献145篇,筛选出目标文献57篇、包括相关处方57个;高频药物依次为白术、茯苓、党参、黄连、炙甘草等;设定置信度为0.7、支持度为10,得到12组核心配伍,聚类分析6类。结论:化疗性腹泻的中医药用药以补虚益气、利水渗湿为主,配以清热、收涩药。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数据挖掘分析出来的方药组合及新方组合可供临床医生参考以及在基层医院推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性腹泻 中医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探析申春悌教授治疗感染后顽咳的组方规律及用药经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梅伟英 沈春锋 +1 位作者 庄鑫 梅文星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3年第5期61-66,共6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挖掘申春悌教授治疗感染后顽咳的用药经验及组方规律,总结其学术思想。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常州市中医医院申春悌教授门诊感染后顽咳验案处方,建立医案数据库,应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软件,运...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挖掘申春悌教授治疗感染后顽咳的用药经验及组方规律,总结其学术思想。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常州市中医医院申春悌教授门诊感染后顽咳验案处方,建立医案数据库,应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软件,运用频次统计分析、相关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探讨申春悌教授组方规律和辨治经验。结果共纳入处方389首,涉及药物151味,筛选出高频药物9味;使用频次较高的为紫菀、前胡、杏仁、枇杷叶、浙贝母、炙麻黄;药物种类以止咳化痰为主;药味以辛、苦、甘为主;归经以肺、肝经为主;常用药物组合90个,聚类分析结合临床经验得到常用核心药物组合3组。结论申春悌教授治疗感染后顽咳以疏风宣肺、降气化痰为主,注重疏肝理气,用药轻灵,以期为中医治疗感染后顽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春悌 感染后顽咳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9014例阴虚证处方中牡丹皮的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美霞 江川 +4 位作者 章靓 洪智源 刘清华 王英豪 黄玉芳 《福建中医药》 2022年第3期11-16,共6页
目的 分析9 014例阴虚证处方中牡丹皮的用药规律,为牡丹皮的临床应用与药理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参考。方法 通过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构建牡丹皮相关数据库,统计其主治的中医疾病、西医疾病及证候类型频次,分析总体药物使用情况,分析置信... 目的 分析9 014例阴虚证处方中牡丹皮的用药规律,为牡丹皮的临床应用与药理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参考。方法 通过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构建牡丹皮相关数据库,统计其主治的中医疾病、西医疾病及证候类型频次,分析总体药物使用情况,分析置信度为0.9时,不同支持度下牡丹皮治疗阴虚证配伍的核心药材及其组合规律。随后采用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进一步挖掘牡丹皮高频次应用的证候类型中配伍的核心药材及其组合规律。结果 在9 014例阴虚证处方中,牡丹皮主治的阴虚证高度集中于肝、肾、脾等脏腑;主治中医证候共52种,频次最高的3类阴虚证候分别为肝肾阴虚证、肾阴虚证、脾肾阴虚证;主治中医疾病类型共98种,频次≥200的有11种疾病,频次前3的疾病分别为乳疬病、眩晕病、尿浊病等;主治西医疾病265种,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位列频次前3。牡丹皮在阴虚证处方中配伍频次最高的前3味药为茯苓、生地黄、山药。其核心组合为牡丹皮-茯苓、牡丹皮-生地黄、牡丹皮-山药。高频证型中牡丹皮的药物配伍规律分析结果显示,肝肾阴虚证中,核心配伍的药物主要有5味,即山茱萸、泽泻、山药、生地黄、茯苓(支持度40%),这些药物共构成13种核心配伍组合;肾阴虚证中,核心配伍药物有4味,即山药、生地黄、茯苓、知母(支持度高达50%),构成14种核心配伍组合。脾肾阴虚证中,核心配伍药物有5味,即黄芪、山药、山茱萸、熟地黄、茯苓(支持度40%),构成9种核心配伍组合。结论 本次基于大样本数临床处方分析牡丹皮在阴虚证中的实际使用情况,首次呈现了牡丹皮治疗阴虚证的组方规律及不同脏腑阴虚证的核心组合规律,可为牡丹皮的现代临床应用和现代药理学研究提供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 数据挖掘 临床分析 组方规律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研究中医药治疗肺结节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俊浩 曾梓苑 +3 位作者 吴戈平 胡薏敏 杨淳锋 陈生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2年第2期47-51,56,共6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肺结节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集运用中医药方剂有效治疗肺积的相关文献,筛选并建立数据库,应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分析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得到34条方剂,涉及179味中药,其中用药...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肺结节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集运用中医药方剂有效治疗肺积的相关文献,筛选并建立数据库,应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分析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得到34条方剂,涉及179味中药,其中用药频率最高的有甘草、茯苓、白术、浙贝母、半夏等;性味归经以寒苦、肺经、补虚类中药为主;基于关联规则得出常用药物组合有茯苓-白术、甘草-茯苓、甘草-半夏、白术-柴胡、甘草-白术等;基于聚类算法得出4组潜在新方核心组合。结论肺结节病因病机有正气之虚,亦有痰、瘀、湿、热、毒之病理因素,内外合邪侵犯肺络,发为积病;中医分型可归纳有痰湿阻肺型、气郁痰凝型、痰热瘀毒型、气阴两虚型四种,方剂治则多以健脾补肺为主,以清热化痰、活血散结为辅,佐以理气化湿、解毒防癌等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肺积 数据挖掘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探究宋立群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组方规律 被引量:15
14
作者 楚鎏慈 宋立群 +4 位作者 贠捷 杨帆 苑伯菲 罗珊 于珊珊 《中医药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27-33,共7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挖掘宋立群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用药规律及辨治经验,总结其学术思想。方法:收集肾病门诊2016年1月—2020年1月宋立群教授治疗DKD首诊处方,建立医案数据库,运用频次统计分析,相关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挖掘宋立群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用药规律及辨治经验,总结其学术思想。方法:收集肾病门诊2016年1月—2020年1月宋立群教授治疗DKD首诊处方,建立医案数据库,运用频次统计分析,相关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导师组方规律和辨治经验。结果:202张处方涉及用药180味,总使用频次3375次,常用药物31味,药物以补虚药为主,其次为收涩药、利水渗湿药;四气统计温性药最多,平性药次之;药味使用数最多的是甘味药和苦味药;归经统计肾经、肝经、脾经的药物最常用;常用药物组合138个,聚类分析结合临床经验得到常用特色药对5组。结论:宋立群教授治疗DKD肝脾肾同调,补虚扶正并泻实祛邪,兼以解郁、祛痰、化瘀,以期为今后的中医肾病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立群 糖尿病肾病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的含茯苓中成药组方规律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谢四芳 唐佩莉 +3 位作者 段雨晴 段雪云 谷世平 范恒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54-758,共5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分析含茯苓中成药的用药规律,为茯苓的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该平台V3.0软件,构建含茯苓的中成药数据库,分析含茯苓中成药中常用的药物组合规则及核心药物组合。结果含茯苓的中成药处方共...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分析含茯苓中成药的用药规律,为茯苓的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该平台V3.0软件,构建含茯苓的中成药数据库,分析含茯苓中成药中常用的药物组合规则及核心药物组合。结果含茯苓的中成药处方共320个,涉及中药370味,主治疾病119种,主治证候99种。分别选择水肿、不寐以及气血两虚证、心神不宁证和肝肾亏虚证进行分析,得出茯苓治疗不同疾病和证候的核心药物组合,揭示含茯苓中成药的用药规律和配伍特点。结论利用该平台分析含茯苓中成药的主治疾病与证候,得出相应的核心药物组合和组方规律,可为茯苓的现代临床应用和新药研发提供依据,也为其他药物的开发提供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 数据挖掘 组方规律 主治疾病
原文传递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探索中药复方治疗视神经炎用药配伍规律 被引量:7
16
作者 周晓昱 李诗梦 +2 位作者 苏艳 闫晓玲 周剑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55-662,共8页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分析治疗视神经炎的中药复方用药思路及配伍规律。方法以“中医”“中药”“视神经炎”为主题词,检索汇总中药内服治疗视神经炎的临床研究文献,提取收集其中的中药复方组成数据,应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3.0版本对...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分析治疗视神经炎的中药复方用药思路及配伍规律。方法以“中医”“中药”“视神经炎”为主题词,检索汇总中药内服治疗视神经炎的临床研究文献,提取收集其中的中药复方组成数据,应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3.0版本对中药数据进行频次统计、药物聚类及关联规则分析,并总结出核心处方。结果共检索并筛选出目标文献96篇,包含218个治疗视神经炎的中药复方;涉及中药197味,共计频次2540次。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依次为当归、茯苓、甘草、柴胡等,药物功效以养血、益气为主,中药四气分布主要在寒、温、平性,五味以苦、甘居多;归经以肝经、心经、肺经为主。结论治疗视神经炎的复方药物以疏肝健脾、益气活血为主要功效,用药及配伍以补虚类、清热类药为主,佐以利水渗湿、活血化瘀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炎 中药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的感染后咳嗽组方规律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石炜弘 吕俊 +2 位作者 窦丹波 余小萍 沈若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2期127-132,共6页
目的探索感染后咳嗽中药配伍规律和组方思路,有效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自1997年1月至2021年9月有关中医药治疗感染后咳嗽的文献,建立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进行药物频次、功效、性味、归经统计... 目的探索感染后咳嗽中药配伍规律和组方思路,有效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自1997年1月至2021年9月有关中医药治疗感染后咳嗽的文献,建立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进行药物频次、功效、性味、归经统计及药物间关联度分析,通过k-means聚类分析得出核心药物组合。结果最终纳入188个处方共涉及162种中药,筛选出30种高频次药物。162味中药的功效以化痰止咳平喘、解表、补虚类为主,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中苦、辛、甘为主,主要归肺、脾、胃、心、肝经。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出24个常用的药物组合和28组关联药物,药物整体呈现出以“甘草-桔梗-紫菀-杏仁-荆芥-百部-白前-麻黄-陈皮”为核心的药物组合。基于聚类分析得出核心药组5个。结论感染后咳嗽中药处方具有以化痰止咳平喘、解表、补虚为主,温寒并用,以温药为要的用药特点及注重宣肃肺气的核心治法特点,为进一步探究感染后咳嗽临床用药规律及现代药理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后咳嗽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数据挖掘 组方规律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探讨邓运明教授治疗腰痛用药规律和学术思想 被引量:3
18
作者 程凌 熊伟 +2 位作者 李华南 邵子晨 孙伟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6期14-19,41,共7页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探讨旴江骨伤名家邓运明教授治疗腰痛的用药规律和学术思想。方法通过门诊收集及信息科导出的方式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医堂邓教授门诊接诊的腰痛病例,按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探讨旴江骨伤名家邓运明教授治疗腰痛的用药规律和学术思想。方法通过门诊收集及信息科导出的方式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医堂邓教授门诊接诊的腰痛病例,按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建立“邓运明-腰痛”病例数据库,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软件作为数据挖掘工具,利用其证候分析、方剂分析等功能进行数据挖掘。结果纳入230个病例,涉及症状49条,舌象16条,脉象10条,证候18条,治则治法21条,药物共211味,功效以补虚类为主,其次为活血化瘀、祛风湿类,四气以温、平为主,五味以辛、苦、甘为主,归经以肝、脾、肾为主,常用药物组合126条,通过聚类分析得到可能的新方组合5首。结论数据挖掘结果佐证了邓教授的“失中”理论及“内外同治,法求致中”辨治思路,并提出了5首新方组合,为未来腰痛临床诊治及进一步深入学习发扬邓教授学术思想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运明 学术思想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腰痛 数据挖掘 旴江医学流派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和网络药理学分析中医药防治老年性肺炎方证规律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宏 王双玲 +2 位作者 姜旭 雷敏 李玉峰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第4期10-19,共10页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老年性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软件及网络药理学分析老年性肺炎方证规律及作用机制,为临床辨证用药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信息。方法:通过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检...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老年性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软件及网络药理学分析老年性肺炎方证规律及作用机制,为临床辨证用药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信息。方法:通过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检索栏中以“老年性肺炎”“中医药”等为主题词进行搜索,选取中医参与治疗的案例进行汇总,采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分析治疗老年性肺炎处方的用药规律,并进一步探讨该病病机及演变规律。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中药分子机制研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寻找与肺炎使用频次前15味中药相关的所有有效成分和作用靶点,并通过TTD、Drug Bank、Dis Ge NET、Gene Cards数据库筛选与肺炎相关的靶点,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利用STRING平台构建药物-疾病靶点交互网络,使用Omic Share云平台对靶点蛋白进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分子对接分析使用Autodock Vina。结果:从数据库中共检索到相关文献519篇,经过筛选得到81篇文献,涉及42首治疗老年性肺炎中医古方,其中麻杏石甘汤(13次)、千金苇茎汤(或苇茎汤)(10次)、补肺汤(9次)、清金化痰汤(8次)使用频次较多,共涉及自拟方25首及6种中成药,其中甘草、黄芩、杏仁、茯苓、桑白皮、桔梗、麦门冬、陈皮等使用频次较高,通过平台关联规则分析得到黄芩-甘草、杏仁-黄芩、黄芩-鱼腥草、桔梗-甘草、黄芩-桔梗、杏仁-甘草等常用药物组合。通过网络药理学得到329个活性成分,其中具有靶点的有效成分275个,共得到463个药物潜在靶点;4个疾病数据库共收集到1367个疾病靶点,药物有效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通过取交集得到144个交互作用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确定7046个条目,KEGG富集结果显示有237条通路与药物-疾病靶点相关,主要涉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信号通路、细胞凋亡、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选取关联度最大的9个活性成分,分别与筛选得到的关键靶点转录因子AP-1(JUN)、TNF、IL6、IL1B、白细胞介素8(CXCl8)进行分子对接,其中槲皮素、山柰酚与核心靶点有较好结合。结论:中医药治疗老年性肺炎有独特优势,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相互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肺炎 数据挖掘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网络药理学 方药规律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探究针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选穴组方规律 被引量:6
20
作者 贾雯涵 周鸿飞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119-125,共7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探究针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临床研究文献的选穴规律,为临床处方提供新思路。方法全面检索近20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PubMed中有关针刺治疗PCOS的文献...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探究针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临床研究文献的选穴规律,为临床处方提供新思路。方法全面检索近20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PubMed中有关针刺治疗PCOS的文献,利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TCMICS)进行腧穴与处方的频次、分类、关联规则、聚类的可视化分析,探析针刺治疗PCOS的选穴与组方规律。结果纳入文献155篇,常用腧穴84个,腧穴选用总频次为1076次。针刺治疗PCOS最常用的5个主穴为三阴交、关元、子宫、中极、气海;特定穴以治疗多条经脉的交会穴,治疗脏腑病变的募穴、背俞穴为主;主穴的分布以腹部、下肢与背部为主;治疗处方多由5个腧穴组成。结论研究发现针刺治疗PCOS多采用任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腧穴;所选腧穴以“辨病取穴”和“近部选穴”为主体;三阴交、关元、子宫为针刺治疗PCOS的主要穴位;腧穴配伍重视“上下配穴”和“前后配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数据挖掘 针刺 多囊卵巢综合征 选穴规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