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儿科学时行疾病CAI课件开发的体会
1
作者 孙升云 朱珊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00年第3期142-143,共2页
关键词 中医儿科学时行疾病 开发 CAI课件
下载PDF
五苓散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于海洋 王有鹏 赵志成 《河北中医》 2018年第5期797-800,共4页
通过研究近年五苓散的应用规律和其在现代医学的应用进展,发现大多数现代医家认为五苓散针对湿浊内蕴、水气不利病因的疾病均有较好疗效,可用于小儿内科诸多杂病的治疗。兹总结五苓散应用进展,汇总众多医家运用五苓散治疗小儿杂病的临... 通过研究近年五苓散的应用规律和其在现代医学的应用进展,发现大多数现代医家认为五苓散针对湿浊内蕴、水气不利病因的疾病均有较好疗效,可用于小儿内科诸多杂病的治疗。兹总结五苓散应用进展,汇总众多医家运用五苓散治疗小儿杂病的临床经验,归纳众多临床医家的观点,并从五苓散的来源及方义、现代药理的研究、小儿生理特殊性及常见疾病的研究进展等方面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苓散 中医儿科疾病 综述
下载PDF
李宜瑞教授治疗儿科疾病经验介绍 被引量:2
3
作者 段娟 李宜瑞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18,共2页
李宜瑞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儿科教学和临床工作30余载,尤擅长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良多,现将其治疗儿科疾病经验介绍如下。
关键词 中医儿科疾病 望诊 辩证论治 中药配伍 李宜瑞 儿童
下载PDF
肖旭腾教授从肝论治儿科疾病临床经验介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辉果 肖旭腾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14,共1页
肖旭腾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余年,对中医儿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擅长从肝论治儿科疾病,疗效显著,现将其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关键词 中医儿科疾病 从肝论治 肖旭腾
下载PDF
罗笑容主任辨治儿科疾病经验介绍 被引量:6
5
作者 杨京华 许尤佳 邓国安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6,共2页
罗笑容是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广东省名中医,从事儿科临床工作4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禀承岭南中医特色,尤擅长治疗肺系疾病和脾胃病,对儿科杂病的辨治也颇有经验。现将其治疗儿科病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关键词 中医儿科疾病 望诊 辨证论治 罗笑容
下载PDF
赵和平治疗儿科疾病经验
6
作者 高立珍 孟彪 《陕西中医》 2011年第9期1214-1215,共2页
本文介绍了赵老师运用柴芩退热汤治疗外感发热,通过辨体质治疗咳嗽,运用儿宝2号方治疗厌食症及运用益气缩泉汤等治疗遗尿的经验。
关键词 中医儿科疾病/中医药疗法 中医 @赵和平
下载PDF
许华教授治疗小儿疾病经验介绍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广丽 张媛媛 许华(指导)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5-16,共2页
许华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对小儿体质学说的临床应用有较深入的研究。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受益颇多,现将其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关键词 中医儿科疾病 调理脾胃 补肾 许华
下载PDF
孙远岭教授运用保和丸治疗儿科诸疾经验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倩 孙远岭 李继君 《陕西中医》 2015年第5期588-589,共2页
目的:总结孙远岭教授使用保和丸治疗多种儿科疾病的经验。方法:吾师认为许多儿科疾病病机皆是由于脾失健运,导致脾胃积滞所引起,可用保和丸加减治疗。结论:孙远岭教授应用保和丸治疗儿科病症效果显著。
关键词 中医儿科疾病/中医药疗法 保和丸/治疗应用 中医 @孙远岭
下载PDF
小儿厌食症中医证治心得 被引量:4
9
作者 林外丽 《河北中医》 2014年第6期834-835,共2页
小儿厌食症是儿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以长时期的见食不贪、食欲不振甚至拒食为特征,由于小儿正值生长发育期,长期厌食易患营养不良性疾病,常见的有贫血、佝偻病等,进而导致小儿免疫力下降,反复呼吸道感染。兹结合上海市中医医... 小儿厌食症是儿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以长时期的见食不贪、食欲不振甚至拒食为特征,由于小儿正值生长发育期,长期厌食易患营养不良性疾病,常见的有贫血、佝偻病等,进而导致小儿免疫力下降,反复呼吸道感染。兹结合上海市中医医院儿科王霞芳主任的经验,总结笔者临床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体会。选取有效病例,从消积导滞、疏肝解郁及健脾益气3个方面,论述肺、脾、肝与厌食的相互关联,探讨临床较为多见的厌食症证型的病因及中医治疗选方用药,冀与同道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食 中医儿科疾病 中医疗法
下载PDF
汪受传教授治疗儿科疑难杂症验案3则
10
作者 梁晓鑫 戴启刚 徐珊 《河北中医》 2013年第4期488-490,共3页
汪受传教授为我国著名中医儿科专家,教学临证40余载,禀承江育仁学术思想,治学严谨,学验俱丰,临证用药,每获良效,对儿科各种疾病诊治造诣颇深,尤其对儿科疑难杂症的治疗颇有心得。我们有幸随师侍诊,得以聆听教诲,受益匪浅,兹将汪教授治... 汪受传教授为我国著名中医儿科专家,教学临证40余载,禀承江育仁学术思想,治学严谨,学验俱丰,临证用药,每获良效,对儿科各种疾病诊治造诣颇深,尤其对儿科疑难杂症的治疗颇有心得。我们有幸随师侍诊,得以聆听教诲,受益匪浅,兹将汪教授治疗儿科疑难杂症验案3则介绍如下。1咯血例1管某,男,11岁。2011-07-15初诊。咳嗽咯痰,痰中带血5个月余。患儿自2011年初开始咳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口疮 头痛 汪受传 中医儿科疾病 名医经验 汪受传
下载PDF
小儿白血病中医辨证施护体会
11
作者 付金香 马玉红 徐伟 《河北中医》 2015年第10期1581-1582,共2页
小儿白血病是发生手骨髓,播散于血液的一类恶性疾病。多因正气内虚,感受邪毒,不解入里,或情志失调,饮食损伤等因素而致毒热内生,日久毒邪蕴结骨髓,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生化、运行失常。临床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短气,... 小儿白血病是发生手骨髓,播散于血液的一类恶性疾病。多因正气内虚,感受邪毒,不解入里,或情志失调,饮食损伤等因素而致毒热内生,日久毒邪蕴结骨髓,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生化、运行失常。临床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短气,反复低热或壮热口渴,肌肤灼热,皮现紫癜,齿鼻衄血,颌下、颈部、腋窝可触及痰核瘰疠或胁下瘸块(肝脾大),按之坚硬,时有胀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中医儿科疾病 辨证施护
下载PDF
《伤寒论》二阴三枢理论儿科临床应用探讨
12
作者 邓国安 杨京华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4,共2页
对《伤寒论》二阴三枢理论作了简要阐述,认为二阴是指先天之本少阴肾、后天之本太阴脾;三枢是指少阳枢、少阴枢、半上半下之枢,并对二阴三枢理论在儿科临床应用作了探讨。提出该理论在《伤寒论》的理论体系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具有重要的... 对《伤寒论》二阴三枢理论作了简要阐述,认为二阴是指先天之本少阴肾、后天之本太阴脾;三枢是指少阳枢、少阴枢、半上半下之枢,并对二阴三枢理论在儿科临床应用作了探讨。提出该理论在《伤寒论》的理论体系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二阴理论 三枢理论 中医儿科疾病
下载PDF
李宜瑞教授论治小儿“脾常不足”与五脏相关疾病 被引量:5
13
作者 汤顺莉 夏玲玲 +1 位作者 刘华 陈晓刚 《河北中医》 2021年第10期1593-1597,共5页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有赖于脾胃,而“脾常不足”又是小儿的生理特性。李宜瑞教授认为,脾胃为小儿五脏学说的核心要素,五脏发病均与脾胃有关。故其防治小儿五脏相关疾病,重视顾护脾胃功能,提出调中以扶正...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有赖于脾胃,而“脾常不足”又是小儿的生理特性。李宜瑞教授认为,脾胃为小儿五脏学说的核心要素,五脏发病均与脾胃有关。故其防治小儿五脏相关疾病,重视顾护脾胃功能,提出调中以扶正气、平阴阳、调气机、安五脏为核心的治疗原则,收效颇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 中医儿科生理学 中医儿科疾病 五脏 名医经验:李宜瑞
下载PDF
陈慧教授麻杏甘石汤儿科临床应用举隅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子明 陈慧 《河北中医》 2020年第12期1880-1883,共4页
麻杏甘石汤常用于治疗肺系疾病。陈慧教授临床依据麻杏甘石汤主治证型的临床表现,针对不同儿科疾病,在原方的基础上加减用药,取得了满意疗效。从典型病例出发,分4个方面进行论述,从而得出结论,麻杏甘石汤在治疗儿科疾病时只要与中医主... 麻杏甘石汤常用于治疗肺系疾病。陈慧教授临床依据麻杏甘石汤主治证型的临床表现,针对不同儿科疾病,在原方的基础上加减用药,取得了满意疗效。从典型病例出发,分4个方面进行论述,从而得出结论,麻杏甘石汤在治疗儿科疾病时只要与中医主治证型相符,即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杏石甘汤 中医儿科疾病 陈慧
下载PDF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支气管炎12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静瑛 《河北中医》 2016年第7期995-998,共4页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中医综合治疗组125例采用中药内服、穴位拔罐、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125例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7 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0%,对...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中医综合治疗组125例采用中药内服、穴位拔罐、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125例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7 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76.0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咳嗽、鼻塞流涕、体温等症状改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2组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白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疗效相当。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可明显减轻症状,增强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炎 中医儿科疾病 中药疗法 拔罐 穴位贴敷法
下载PDF
通因通用法在儿科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晓燕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1-82,共2页
“通因通用”法是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治的一种方法,是《内经》提出的反治法之一。笔者在临床上应用“通因通用”法治疗小儿疾病略有一点体会,简述如下。
关键词 通因通用 顺势疗法 中医儿科疾病
下载PDF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被引量:28
17
作者 张雯 王素梅 +2 位作者 金洪 尹英敏 陈美娟 《河北中医》 2013年第3期395-397,共3页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对242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于三伏天、三九天进行芥子咳喘膏穴位贴敷,并随诊3年。每年贴敷后各进行3次电话随访,对贴敷后每年的临床疗效,坚持随诊的187例患...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对242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于三伏天、三九天进行芥子咳喘膏穴位贴敷,并随诊3年。每年贴敷后各进行3次电话随访,对贴敷后每年的临床疗效,坚持随诊的187例患儿的中医证型疗效、治疗前后1年内呼吸道感染每月平均发作次数及发作程度、病情变化进行评价。结果 2009年及2010年临床疗效均优于2008年(P<0.012 5)。随诊的187例患儿肺脾气虚型总有效率高于营卫不和型及肾虚骨弱型(P<0.012 5),且治疗后反复呼吸道感染每月平均发作次数减少,发作程度减轻(P<0.05);治疗后1年内感染次数明显下降,其中气管炎、肺炎发病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能明显减少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作次数,减轻发作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穴位贴敷法 中医儿科疾病
下载PDF
捏脊联合拔罐治疗小儿腹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耿少怡 赵莉 +3 位作者 郭紫璇 史瑞芳 王海燕 李海霞 《河北中医》 2018年第10期1555-1557,1585,共4页
目的观察捏脊联合拔罐治疗小儿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小儿腹痛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22例予捏脊联合拔罐治疗;对照组18例予捏脊联合针灸治疗。2组均治疗3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患儿腹痛缓解时间及治... 目的观察捏脊联合拔罐治疗小儿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小儿腹痛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22例予捏脊联合拔罐治疗;对照组18例予捏脊联合针灸治疗。2组均治疗3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患儿腹痛缓解时间及治愈时间,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腹痛程度、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伴随症状、精神状态、胃肠道症状及舌苔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45%,腹痛缓解时间(2.48±1.13) d,治愈时间(3.12±1.13) d,对照组总有效率72.22%,腹痛缓解时间(3.89±1.37) d,治愈时间(4.82±1.27) d,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腹痛时间及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腹痛程度、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伴随症状、精神状态、胃肠道症状、舌苔评分及总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各项中医症状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捏脊联合拔罐治疗小儿腹痛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促进患儿病情恢复,改善中医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操作简便易行,患儿依从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痛 中医儿科疾病 捏脊 拔罐
下载PDF
加味六味小青龙颗粒剂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痰湿蕴肺证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振辉 王有鹏 孟莹 《河北中医》 2015年第2期201-203,共3页
急性支气管炎指支气管黏膜发生炎症,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气管常同时受累,冬春季节发病较多,3岁以内小儿多见[1]。本病痰湿蕴肺证主要表现为咳嗽咯痰、肺部啰音等症状较重,迁延时间较长。而西医在抗感染加对症治疗后,上述症状仍持... 急性支气管炎指支气管黏膜发生炎症,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气管常同时受累,冬春季节发病较多,3岁以内小儿多见[1]。本病痰湿蕴肺证主要表现为咳嗽咯痰、肺部啰音等症状较重,迁延时间较长。而西医在抗感染加对症治疗后,上述症状仍持续存在,不易完全消除。2012-11—2013-11,我们应用加味六味小青龙颗粒剂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痰湿蕴肺证32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31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儿科疾病 支气管炎 急性病 痰湿阻肺 中药疗法
下载PDF
银翘散加减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50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志鑫 郝瑞芳 《河北中医》 2014年第4期547-548,共2页
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UACS)是属于儿童慢性咳嗽的一个分类,既往又称鼻后滴(漏)流综合征,常见于变应性鼻炎、非变应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鼻窦炎、腺样体肥大及慢性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疾病。2012... 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UACS)是属于儿童慢性咳嗽的一个分类,既往又称鼻后滴(漏)流综合征,常见于变应性鼻炎、非变应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鼻窦炎、腺样体肥大及慢性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疾病。2012-09-2013-06,我们采用银翘散加减治疗UACS 50例,结果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 银翘散 中医儿科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