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医学体系突变的失败 被引量:2
1
作者 詹育和 《医学与哲学》 2000年第7期24-26,共3页
中医学在其体系形成的初、中期 ,其抽象的哲学化的体系比具体的物质基础构成的体系更具有弹性和优越性。随着科学的发展 ,因不恰当地借助于哲学化处理的中医学在近现代并未得到发展 ,但由于中医学已具有哲学般高弹性的缓冲性 ,故中医学... 中医学在其体系形成的初、中期 ,其抽象的哲学化的体系比具体的物质基础构成的体系更具有弹性和优越性。随着科学的发展 ,因不恰当地借助于哲学化处理的中医学在近现代并未得到发展 ,但由于中医学已具有哲学般高弹性的缓冲性 ,故中医学体系仍未突变。而这种体系 ,已阻碍了中医学的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体系 方法论 弹性 突变
下载PDF
论哲学化的中医学与中医学体系突变失败的关系
2
作者 王德瑜 詹育和 何军锋 《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0年第2期7-9,共3页
中医学在其体系形成的初、中期 ,其抽象的哲学化的体系比具体的物质基础构成的体系更具有弹性和优越性。随着科学的发展 ,因不恰当地借助于哲学化处理的中医学在近现代并未得到发展 ,但由于中医学已具有哲学般高弹性的缓冲性 ,故中医学... 中医学在其体系形成的初、中期 ,其抽象的哲学化的体系比具体的物质基础构成的体系更具有弹性和优越性。随着科学的发展 ,因不恰当地借助于哲学化处理的中医学在近现代并未得到发展 ,但由于中医学已具有哲学般高弹性的缓冲性 ,故中医学体系仍未突变。而这种体系已阻碍了中医学的发展 ,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去检验和发展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体系 方法论 弹性 突变 哲学化
下载PDF
中医学体系与《周易》象教学理论
3
作者 烟建华 招萼华 《杏苑中医文献杂志》 1994年第1X期48-48,共1页
1.中医理论体系形成与《周易》学理。中医理论体系肇始于秦汉时期的《内经》.其时《周易》学理亦形成,与诸子百家相互渗透,中医亦不例外。如《易传》以“太极、两仪、四象,八卦”模式论宇宙自然与人类起源。并提出“男女媾精,万... 1.中医理论体系形成与《周易》学理。中医理论体系肇始于秦汉时期的《内经》.其时《周易》学理亦形成,与诸子百家相互渗透,中医亦不例外。如《易传》以“太极、两仪、四象,八卦”模式论宇宙自然与人类起源。并提出“男女媾精,万物化生”的唯物生命现;而《内经》刚有“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生生化化.品物威章”之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中医学体系 教学理论 医理论体系 《内经》 秦汉时期 相互渗透 《易传》 人类起源 模式论
下载PDF
“大健康”时代背景下的中、美、德医学教育体系对比分析及启示 被引量:3
4
作者 牛晨 任雨寒 +7 位作者 荐志洁 白晓斌 Ziyi Chen Difei Han Xin Liu 梁宇霞 黎广宇 张明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1年第5期544-548,共5页
“大健康”是根据时代发展、社会需求与疾病谱的改变提出的一种全局理念,医学人才的培养正是推进“大健康”时代的关键生产力。如何推进医学教育改革、提高医学人才质量,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核心。笔者通过在美国及德... “大健康”是根据时代发展、社会需求与疾病谱的改变提出的一种全局理念,医学人才的培养正是推进“大健康”时代的关键生产力。如何推进医学教育改革、提高医学人才质量,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核心。笔者通过在美国及德国医学院访问学习的经历,将中、美、德医学教育体系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总结美、德医学教育模式中值得借鉴之处,以期能够促进我国医学卓越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美、德医学教育体系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以文化人 厚重基础——中医学核心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5
作者 李茂峰 石作荣 朱姝 《山东高等教育》 2015年第5期45-50,共6页
针对高等中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山东中医药大学开始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保证人才培养规格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中医学核心课程体系进行研究与构建。历经9年研究、探索与实践,明确"以文化人,厚重基础"为建设的指导思想,创新建... 针对高等中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山东中医药大学开始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保证人才培养规格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中医学核心课程体系进行研究与构建。历经9年研究、探索与实践,明确"以文化人,厚重基础"为建设的指导思想,创新建设模式,成功构建由中医文化、中医基础、中医经典、中医综合实践和中医临床五大课程群组成的中医学核心课程体系。取得的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在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文化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核心课程体系 构建 实践
下载PDF
面对“告别中医药”
6
作者 刘雅芳 程伟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71,共1页
关键词 医药 《神农本草经》 国传统医学 人类文化 医疗经验 学术体系 中医学体系 古代人
下载PDF
砭石与刮痧 被引量:2
7
作者 胡波 谷世喆 +4 位作者 秦丽娜 丁兆琳 陈燕芬 刘东明 徐秋玲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95-96,共2页
古砭术由于砭石材料的失传,长期从中医学体系中消失,而其分支衍生出的刮痧术却一直在民间流传使用。当古砭术再一次被发现后,一个问题也出现在人们面前,砭石与刮痧有哪些区别?许多人接受砭术治疗时还很自然的将其认为是刮痧,而将各种砭... 古砭术由于砭石材料的失传,长期从中医学体系中消失,而其分支衍生出的刮痧术却一直在民间流传使用。当古砭术再一次被发现后,一个问题也出现在人们面前,砭石与刮痧有哪些区别?许多人接受砭术治疗时还很自然的将其认为是刮痧,而将各种砭具看作是不同形状不同材质的刮痧板。这样造成了本末倒置,不利于砭术的推广。因此很有必要对砭术和刮痧做一比较,明确二者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痧 中医学体系 砭术 疗法 黄帝内经 砭石 材质 浮石 综合治疗方法 不同形状
下载PDF
献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金龙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2期6-6,共1页
献词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值此“’95国际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北京召开之际,我会代表团荣幸地受邀出席大会,我会同人谨向大会致以衷心的祝贺,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我会成立于1946年,是新加坡最大的中医组织机构,... 献词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值此“’95国际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北京召开之际,我会代表团荣幸地受邀出席大会,我会同人谨向大会致以衷心的祝贺,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我会成立于1946年,是新加坡最大的中医组织机构,目前拥有会员1043名,属下有中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医师 医药事业 医药学术 针灸研究 针灸学会联合会 中医学体系 医学 临床实验研究 针灸推拿
下载PDF
八卦与灵龟八法
9
作者 陈少宗 《周易研究》 1989年第1期89-90,共2页
《易经》的许多思想对中医学体系的创立和发展都曾产生过极其重要的影响。通过本文对八卦与“灵龟八法”关系的讨论,从另一个侧面再一次反映了这个问题。灵龟八法又称“奇经纳卦法”,它是运用古代哲学的八卦九宫学说,结合人体奇经八脉... 《易经》的许多思想对中医学体系的创立和发展都曾产生过极其重要的影响。通过本文对八卦与“灵龟八法”关系的讨论,从另一个侧面再一次反映了这个问题。灵龟八法又称“奇经纳卦法”,它是运用古代哲学的八卦九宫学说,结合人体奇经八脉气血的会合,取其与奇经相通的八个经穴,按照日时干支的推演数字变化,采用相加,相除的方法,计算出八卦所分配的某穴数字,作出按时取穴的一种针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龟八法 八卦九宫 中医学体系 按时取穴 奇经纳卦法 奇经八脉 节律性变化 古代哲学 数字 针刺方法
下载PDF
什么是冬病夏治?
10
作者 庞海 《家庭中医药》 1996年第4期13-13,共1页
有一位长年患慢性支气管炎的老病号到中医科看病。大夫诊过脉后针对病情开了汤剂,并嘱咐病人,不要等到秋冬以后病情发作才来看病吃药,在未发病的夏天就要来医院看医生,还说这叫做“冬病夏治”。 什么是冬病夏治呢?冬病是指象慢性支气管... 有一位长年患慢性支气管炎的老病号到中医科看病。大夫诊过脉后针对病情开了汤剂,并嘱咐病人,不要等到秋冬以后病情发作才来看病吃药,在未发病的夏天就要来医院看医生,还说这叫做“冬病夏治”。 什么是冬病夏治呢?冬病是指象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一些到了冬天寒冷季节就反复发作、病情加重,甚至整个冬季都不能缓解,而到了春天气候温暖以后病情缓解的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 冬病 夏治 针灸疗法 医治疗原则 寒冷季节 中医学体系 身体正气 呼吸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