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6篇文章
< 1 2 1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段式分层教学法在中医康复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孙阳 邵萍 +3 位作者 郑晓 李岩峰 潘陈彬 张晴 《创新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233-238,共6页
目的: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中提出三段式分层教学法,帮助实习生循序渐进地提升临床能力,尽快将课本知识与临床实践融会贯通,提升教学质量。方法:纳入参与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康复科临床轮转的住院医师共60名,随机分为观... 目的: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中提出三段式分层教学法,帮助实习生循序渐进地提升临床能力,尽快将课本知识与临床实践融会贯通,提升教学质量。方法:纳入参与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康复科临床轮转的住院医师共6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观察组应用三段式分层教学方法,对照组以传统的临床医学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研究周期为1个月。于轮转结束时对住院医师进行量表综合评估、出科考核,得出最终分数。结果:评估量表结果表明,观察组住院医师在临床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团队沟通协作能力、学习积极主动性等五大方面以及总分得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出科考核结果表明,两组住院医师出科考核在基础理论方面差异不明显(P > 0.05),在专业理论、实践技能、病例分析三个方面以及总分得分均具有显著差异(P < 0.05),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三段式分层教学法对于中医康复科轮转住院医师教学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段式分层教学法 中医康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临床教学
下载PDF
舌压抗阻反馈训练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游佳 张文娟 +1 位作者 刘晶晶 吴雪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9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舌压抗阻反馈训练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2年12月在江苏省中医院诊治的90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探讨与分析舌压抗阻反馈训练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2年12月在江苏省中医院诊治的90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中医康复护理,联合组给予舌压抗阻反馈训练联合中医康复护理,两组护理观察时间为3个月,比较观察联合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咽腔收缩率、咽腔收缩持续时间与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护理3个月后,联合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联合组的吸入性肺炎、误吸、营养不良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两组进食流质食物的咽腔收缩率均显著低于护理前,且联合组咽腔收缩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两组咽腔收缩持续时间均明显长于护理前,且联合组咽腔收缩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3个月后的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且联合组护理3个月后的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压抗阻反馈训练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降低患者进食流质食物的咽腔收缩率,提高咽腔收缩持续时间与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压抗阻反馈训练 中医康复护理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咽腔收缩率 咽腔收缩持续时间
下载PDF
脊柱内固定术后患者康复护理中实施卧位中医康复操的临床效果探究
3
作者 蒋娟 凌艳燕 +3 位作者 陈兰 韦健玲 张树芳 朱莲芳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期198-202,共5页
目的 针对将卧位中医康复操应用在脊柱内固定术后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与探讨。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90例行脊柱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康复护理方法不同,划分为对照组(44例,用四肢常... 目的 针对将卧位中医康复操应用在脊柱内固定术后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与探讨。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90例行脊柱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康复护理方法不同,划分为对照组(44例,用四肢常规功能锻炼)、观察组(46例,用卧位中医康复操锻炼),对比两组康复效果实施对照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统计结果相比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相比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统计结果相比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统计结果相比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 在脊柱内固定术后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卧位中医康复操,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各项临床指标,其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总满意度更高,值得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位中医康复 康复护理 脊柱内固定术 并发症发生率 生活质量 满意度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下中医康复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4
作者 李宏玉 姜浩鑫 +1 位作者 任婷 唐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期0073-0076,共4页
中医康复学是近些年医学院校新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其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繁多,如何让学生掌握此门课程,对培养中医康复人才至关重要。通过“互联网+”时代下的中医康复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索,研究新的教学模式,并分析该模式指导下教学... 中医康复学是近些年医学院校新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其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繁多,如何让学生掌握此门课程,对培养中医康复人才至关重要。通过“互联网+”时代下的中医康复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索,研究新的教学模式,并分析该模式指导下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效果差异,为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推广应用起到指导意义,以此来增强中医康复学专业人才临床技能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提高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中医康复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基于案例的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医康复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研讨
5
作者 张光正 豆伟 +2 位作者 袁惠佳 梁兆杰 梁子威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1期0065-0068,共4页
讨论评价中医康复科实施临床带教时应用基于案例的行为导向教学方案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是本院中医康复科医学生,共50名,其实习时间是2022年1月-2023年1月,随机抽签法分成对比组25名、试验组25名,常规教学法带教对比组,基于案例的行为... 讨论评价中医康复科实施临床带教时应用基于案例的行为导向教学方案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是本院中医康复科医学生,共50名,其实习时间是2022年1月-2023年1月,随机抽签法分成对比组25名、试验组25名,常规教学法带教对比组,基于案例的行为导向教学法带教试验组,比较两组医学生理论成绩、实操成绩、批判性思维能力考核分数、教学质量、医学生教学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对比组医学生带教前理论成绩、实操成绩、批判性思维能力考核分数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带教后,试验组与对比组医学生上述考核分数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分数明显较对比组高;试验组医学生临床思维、团队协作能力、应用知识能力、书写病历能力、规范操作等等教学质量分值均高于对比组,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医学生的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比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与常规教学方案相比较,基于案例的行为导向教学模式带教成效更高,运用于中医康复科带教中后,医学生对中医、西医康复治疗方面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方法有熟练掌握,临床思维、团队协作能力等得到培养,受到广大医学生的一致好评,值得予以广泛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满意度 中医康复 行为导向教学 案例 临床带教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康复健康信息获取行为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6
作者 谭如意 龙秀红 +1 位作者 马红利 陈兰 《护理学报》 2024年第5期67-72,共6页
目的 编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康复健康信息获取行为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以Wilson信息行为模型为指导,通过文献分析法、半结构访谈、2轮Delphi专家函询及预调查形成量表施测稿。对4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检验... 目的 编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康复健康信息获取行为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以Wilson信息行为模型为指导,通过文献分析法、半结构访谈、2轮Delphi专家函询及预调查形成量表施测稿。对4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检验量表的信效度。结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康复健康信息获取行为量表包括中医康复健康信息需求、中医康复健康信息来源和中医康复健康信息获取障碍3个维度,共30个条目,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4.912%。总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69,Cronbach α系数为0.914,重测信度为0.836,分半信度为0.853,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该量表结构效度良好。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康复健康信息获取行为量表信效度良好,可作为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康复健康信息获取行为水平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患者 中医康复 健康信息获取行为 信度 效度 护理评估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体育如何融入中医康复技术专业群建设实践探索——以Y职业学校为例
7
作者 侯学文 张歆 侯荣基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1期43-46,共4页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Y职业学校公共基础教学部体育教研组以该校中医康复技术专业群省高水平建设为契机,积极打造“教育数字化+体育+专业群”的G省中职质量工程在线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将数字化、体育与健康课程、中...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Y职业学校公共基础教学部体育教研组以该校中医康复技术专业群省高水平建设为契机,积极打造“教育数字化+体育+专业群”的G省中职质量工程在线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将数字化、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医康复技术专业群等元素融合于一门课,结合专业群特点,对在线精品课程定位、目标、内容、教学设计、教师团队、技术支持等方面进行规划设计探讨,旨在探寻出数字化背景下体育课程融入专业群建设的相关做法,助力专业群高水平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线上线下 体育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群
下载PDF
老年衰弱人群中医康复策略研究
8
作者 顾冯霞 罗婷 +2 位作者 官玉平 许凯迪 王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74-0178,共5页
系统探究以中医为导向的老年衰弱人群治疗措施。方法 通过SPSS25.0、stata15.1 软件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总样本量652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衰弱得分[OR=-0.74,95%CI(-0.90,-0.58),提示以中医为导向的康复... 系统探究以中医为导向的老年衰弱人群治疗措施。方法 通过SPSS25.0、stata15.1 软件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总样本量652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衰弱得分[OR=-0.74,95%CI(-0.90,-0.58),提示以中医为导向的康复措施能缓解老年衰弱程度。结论 以中医为导向的老年衰弱康复策略包含传统锻炼方式: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医药膳:黄芪粥、雌鸡粥等;情志调摄:情志护理、五行音乐法;辨证用药:中药汤剂、中药膏方等四个方面,都能有效改善老年衰弱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衰弱人群 中医康复 中医药膳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中医康复学多种教学法融合应用探讨
9
作者 何宇 唐一龙 +2 位作者 孙年怡 梁涣冰 刘学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6期30-33,共4页
文章阐述了成果导向型教育(OBE)理念的基本概念及主要特点,以及当下中医康复学已实施多种有效教学法并引入OBE理念,传递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理念;并设计了实施框架与方案,以期作为导向性课程设计的选择之一,旨在提升教学质量... 文章阐述了成果导向型教育(OBE)理念的基本概念及主要特点,以及当下中医康复学已实施多种有效教学法并引入OBE理念,传递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理念;并设计了实施框架与方案,以期作为导向性课程设计的选择之一,旨在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中医康复学人才,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促使行业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导向型教育 中医康复 融合教学 教学改革 教学研究
下载PDF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SSP教学模式在中医康复学的应用
10
作者 何宇 韩小钗 +2 位作者 孙年怡 唐一龙 刘学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8期13-15,共3页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和医疗市场需求的增长,高素质、高能力的中医康复人才在医疗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传统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不利于医德医风的培养,不符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中医康复人才的需求。因此需要...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和医疗市场需求的增长,高素质、高能力的中医康复人才在医疗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传统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不利于医德医风的培养,不符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中医康复人才的需求。因此需要更好的教学模式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提高教学质量。文章就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学生标准化病人(SSP)教学模式在中医康复学的应用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学生标准化病人 中医康复 医学教育 教学研究
下载PDF
CBL+探究式双轨教学模式在中医康复学教学中的应用
11
作者 白桦 李子赟 +3 位作者 崔梦迪 朱震 卞尧尧 顾一煌 《光明中医》 2024年第5期1017-1020,共4页
中医康复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类的课程,其具有很强的临床实践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对中医康复学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课程体验感欠佳。该文章通过介绍CBL+探究式双轨教学模式的特点,分析CBL+探究或双轨教学模式在中医康复学... 中医康复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类的课程,其具有很强的临床实践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对中医康复学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课程体验感欠佳。该文章通过介绍CBL+探究式双轨教学模式的特点,分析CBL+探究或双轨教学模式在中医康复学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CBL+探究或双轨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步骤,以期为中医康复学教学创新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康复 教学创新 案例教学法 探究式双轨教学模式
下载PDF
针灸联合中医康复标准化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研究
12
作者 刘贵凤 董卫华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评价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采用针灸+中医康复化标准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5)。对照组采用我院常规康... 目的:评价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采用针灸+中医康复化标准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5)。对照组采用我院常规康复训练进行治疗,研究组则采用针灸+中医康复标准化训练治疗。分析两组在治疗后的咀嚼功能,对比中医症状,判断康复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在治疗后,SSA评分、VFSS评分分别是(18.47±1.58)、(8.76±1.14)分,均优于对照组的(8.76±1.14)、(8.76±1.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度(91.11%,41/45)高于对照组(73.33%,3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灸+中医康复标准化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在治疗后的咀嚼能力恢复明显较好,中医症状评分明显较低,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针灸 中医康复 标准训练 咀嚼能力
下载PDF
肺癌术后患者中医康复干预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13
作者 唐飒 陶慧慧 皮婷婷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 观察应用中医康复干预手段治疗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于2020年3月—2023年5月诊治的80例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治疗),观察组(常规干预+中医康复干预治疗),每... 目的 观察应用中医康复干预手段治疗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于2020年3月—2023年5月诊治的80例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治疗),观察组(常规干预+中医康复干预治疗),每组40例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比较两组证候评分、肺功能、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并发症变化情况。结果 在中医证候评分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都有所降低。观察组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其评分比对照组更低(P<0.05);在肺功能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的FEV_(1)、深呼吸量、最大通气量、用力肺活量以及PEF水平均呈现出上升趋势。观察组的肺功能提升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理状况评分方面,观察组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在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中医康复干预,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得到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也会得到缓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能降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提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术后 中医康复 肺功能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从阳论治非特异性腰痛的中医康复
14
作者 汪冬梅 孙漪凡 +2 位作者 林建平 郑秀莲 陈少清 《中医康复》 2024年第5期16-19,共4页
本文通过古籍中的学术思想分析阳气对非特异性腰痛发生、发展的影响,论述从阳论治思想在非特异性腰痛的中医康复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及运用。从阳气的功能角度探析非特异性腰痛的病因病机,认为阳气虚弱,温煦失职、推动无力、防御失常均可... 本文通过古籍中的学术思想分析阳气对非特异性腰痛发生、发展的影响,论述从阳论治思想在非特异性腰痛的中医康复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及运用。从阳气的功能角度探析非特异性腰痛的病因病机,认为阳气虚弱,温煦失职、推动无力、防御失常均可引起该病的发生。从阳密乃固、补肾阳、升脾阳三个方面探讨从阳论治非特异性腰痛的中医康复思想,说明治疗应重在振阳、除痹、调气机。基于此以求为非特异性腰痛的中医康复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腰痛 阳气 病机 从阳论治 中医康复
下载PDF
穴位贴敷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15
作者 曹振浜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77-78,共2页
目的:探究穴位贴敷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脑梗死恢复期患者70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则加入穴位贴敷联合中医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 目的:探究穴位贴敷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脑梗死恢复期患者70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则加入穴位贴敷联合中医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效果更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穴位贴敷联合中医康复护理,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改善,同时提升了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恢复期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穴位贴敷 中医康复护理
下载PDF
中医康复护理介入早期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效果研究
16
作者 胡华君 唐晓燕 +1 位作者 宋晓倩 张海红 《中外医疗》 2024年第4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介入早期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研究。方法方便选择2019年11月-2022年1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老年医院治疗的106例缺血性脑卒中伴有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54例)、对照组(52例)。...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介入早期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研究。方法方便选择2019年11月-2022年1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老年医院治疗的106例缺血性脑卒中伴有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54例)、对照组(5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观察组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康复。比较两组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康复功能锻炼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运动功能评分(86.47±4.57)分高于对照组(81.36±3.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59,P<0.05)。护理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康复功能锻炼依从性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后伴有肢体活动功能障碍患者选择使用中医特色技术进行针对性的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后,健康情况发生显著转归,临床效果相对更加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康复护理 临床护理 脑卒中 肢体障碍 效果
下载PDF
中医康复理疗联合足底穴位按摩对脑梗死恢复期的影响
17
作者 李仙萍 《光明中医》 2024年第8期1475-1479,共5页
目的 研究中医康复理疗(TCMRP)联合足底穴位按摩(FPM)对脑梗死(CI)恢复期的效果。方法 选取襄汾县人民医院CI恢复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TCMRP+FPM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TCMRP+FPM组行TCMRP联合FPM干预。对比2组康复... 目的 研究中医康复理疗(TCMRP)联合足底穴位按摩(FPM)对脑梗死(CI)恢复期的效果。方法 选取襄汾县人民医院CI恢复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TCMRP+FPM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TCMRP+FPM组行TCMRP联合FPM干预。对比2组康复效果。结果 干预后TCMRP+FPM组NIHSS、CSS评分较对照组低,MoCA、MMSE、MAS、FMA、SS-QOL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TCMRP+FPM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TCMRP联合FPM应用于CI恢复期患者中,能刺激身体的神经系统和经络系统,提升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脑梗死 中医康复理疗 足底穴位按摩
下载PDF
中医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8
作者 李静 《中外医疗》 2024年第7期174-177,共4页
目的探究中医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徐州市铜山区中医院收治的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中医康复护理。比... 目的探究中医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徐州市铜山区中医院收治的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中医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焦虑抑郁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总满意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2,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负性心理,减轻患者疼痛,同时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康复护理 心理状态 满意度
下载PDF
穴位贴敷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吴晓萍 郑宗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3期526-528,共3页
目的:探究穴位贴敷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同时行穴位贴... 目的:探究穴位贴敷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同时行穴位贴敷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腰椎功能评分、功能障碍情况和疼痛程度。结果:试验组的干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中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维度评分与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数字分级法(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与中医康复护理联合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对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减轻患者功能障碍及疼痛均有积极作用,可有效提高患者干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穴位贴敷 中医康复护理 肢体功能
下载PDF
神经根型颈椎病应用中医康复疗法临床观察
20
作者 赖华平 张忠国 邹燕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9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究中医康复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效果的影响并观察复发率。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于兴国县中医院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7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 目的探究中医康复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效果的影响并观察复发率。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于兴国县中医院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7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康复治疗,并开展为期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颈椎关节活动度、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44%(38/39),高于对照组的84.21%(32/38),且观察组的复发率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颈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康复疗法可以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改善颈椎关节活动度,同时还可以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痛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中医康复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