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8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淋巴细胞亚群和肝功能指标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
1
作者 吴林军 周翼 +1 位作者 蒲文杰 刘于嵩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66-170,共5页
目的 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和肝功能指标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为临床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方案选择和疗效观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乐山市中医医院983例CHB患者,其中中医辩证分型实证270例(湿热中阻... 目的 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和肝功能指标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为临床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方案选择和疗效观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乐山市中医医院983例CHB患者,其中中医辩证分型实证270例(湿热中阻证75例、瘀血阻络证195例)、虚证713例(肝郁脾虚证662例、肝肾阴虚证28例、脾肾阳虚证23例)。检测各证型患者肝功能相关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il)]和T细胞(CD3~+、CD4~+、CD8~+)计数,分析各项指标与CHB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 肝郁脾虚证、瘀血阻络证、湿热中阻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临床CHB频率依次升高。CHB各证型中,脾肾阳虚证患者年龄最大,湿热中阻证患者年龄最小。各证型间肝功能相关指标和T淋巴细胞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T细胞计数与湿热中阻证呈正相关(P<0.05),与脾肾阳虚证呈负相关(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和肝功能相关指标与CHB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存在相关性,可为临床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方案选择和疗效观察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亚群 肝功能 慢性乙型肝炎 中医辨证分型
下载PDF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胃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2
作者 张海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5-17,共3页
目的:评价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胃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胃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治疗方法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对照组治疗方法为西医治疗,对比两组胃痛... 目的:评价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胃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胃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治疗方法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对照组治疗方法为西医治疗,对比两组胃痛、腹胀、呃逆、呕恶、纳差等症状缓解时间、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胃痛、呃逆、呕恶、纳差、腹胀等症状缓解时间对比,观察组更短,P<0.05;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胃痛应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可获益良好,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分型 胃痛 治疗 吗丁啉
下载PDF
中医辨证分型理念用于老年慢性胃炎治疗的实际效果
3
作者 曾劲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09-0012,共4页
以老年慢性胃炎患者为例,分析中医辨证分型理念的治疗效果及价值。方法 以时间2022年6月-2023年6月为研究区间,随机择取区间内,我院收治的140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作平均分组,予以不同治疗,即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以及中医辨证分型理念的... 以老年慢性胃炎患者为例,分析中医辨证分型理念的治疗效果及价值。方法 以时间2022年6月-2023年6月为研究区间,随机择取区间内,我院收治的140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作平均分组,予以不同治疗,即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以及中医辨证分型理念的观察组。分别就两组患者治疗后实际效果、中医症候积分、生化指标、炎症因子展开实际分析、比较。结果 经过研究分析,观察组在整体效能上明显超越对照组(P<0.05)。在治疗初期,两组在中医病态积分、生物化学指标以及炎情因素的水平上并无显著区别(P>0.05)。但在治疗完成后,两组在中医病态积分、胃分泌物17、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水平,以及表皮生长因子、白色细胞介素-2、白色细胞介素-4、白色细胞介素-10等方面的水平上的差距变得极其显著(P<0.05)。结论 使用中医辨证分型的方法在老年人慢性胃炎的治疗中有着优质的效果,能够有效减少病态积分,改观病理检查结果,对调整生物化学指标和炎症因子均显示出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慢性胃炎 中医辨证分型 生化指标
下载PDF
中医辨证分型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
4
作者 张红微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1期0075-0077,共3页
目的:分析中医辨证分型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划分为对照组(n=39,GP方案化疗)和研究组(n=39,GP方案化疗+中医辨证分型治... 目的:分析中医辨证分型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划分为对照组(n=39,GP方案化疗)和研究组(n=39,GP方案化疗+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指标水平、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免疫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疾病缓解率为76.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28%,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胃肠道反应、肝脏毒性、白细胞减少、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应用中医辨证分型联合化疗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患者机体免疫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治疗效果显著,建议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分型 化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急性脑血管病CT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5
作者 李浩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112-0115,共4页
研究急性脑血管病的CT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提高对急性脑血管病治疗的理解。方法 在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对所有来我院进行颅脑CT扫描的患者进行分析,选择90例确诊患有出血性或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在此基础上,中医专家... 研究急性脑血管病的CT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提高对急性脑血管病治疗的理解。方法 在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对所有来我院进行颅脑CT扫描的患者进行分析,选择90例确诊患有出血性或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在此基础上,中医专家对患者进行传统的舌象和脉象观察,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研究过程中医生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中医证型与CT表现之间的关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90例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中经络50例,中脏腑40例,结果显示出中医辨证分型与CT表现具有特定的相关性。其中有48例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病,42例患有出血性脑血管病,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中医证型也与其CT表现有一定的关联。结论 中医辨证分型与急性脑血管病的CT表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这一发现为急性脑血管病的综合治疗提供新的视角,帮助医生更全面地理解患者的病情,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病 CT表现 中医辨证分型
原文传递
肠道神经递质因子与老年慢传输型便秘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
6
作者 王永彬 宋顺丰 +2 位作者 胡金 赵巧针 李婷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5449-5451,共3页
目的探究肠道神经递质因子与老年慢传输型便秘(STC)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1年10月定州市人民医院收治老年STC患者250例,所有患者依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肠道气滞证(STCⅠ组)、肠道实热证(STCⅡ组)、津亏血少证(ST... 目的探究肠道神经递质因子与老年慢传输型便秘(STC)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1年10月定州市人民医院收治老年STC患者250例,所有患者依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肠道气滞证(STCⅠ组)、肠道实热证(STCⅡ组)、津亏血少证(STCⅢ组)、脾肾阳虚证(STCⅣ组)、肺脾气虚证(STCⅤ组),另选取同期间至门诊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为对照组。统计所有研究对象血清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一氧化氮(NO)、5-羟色胺(5-HT)水平并进行不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结果STCⅠ组、STCⅣ组、STCⅤ组性别分布主要以女性为主,而STCⅡ组、STCⅢ组性别分布以男性为主(P<0.05);6组年龄无显著差异(P>0.05)。STC患者血清VIP、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SP、5-H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TCⅠ组VIP、NO水平显著低于其余4组,STCⅡ组VIP、NO水平显著低于STCⅢ组、STCⅣ组、STCⅤ组(均P<0.05);STCⅠ组、STCⅡ组SP水平均显著低于其他3组(均P<0.05);STCⅠ组、STCⅡ组5-HT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3组(均P<0.05)。STCⅠ组和STCⅡ组SP、5-HT水平无显著差异,STCⅢ组、STCⅣ组、STCⅤ组VIP、NO、SP、5-HT水平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肠道神经递质因子与老年STC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VIP、NO水平过度表达及5-HT、SP水平降低可成为鉴定中医虚实证型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传输型便秘 中医辨证分型 肠道神经递质因子
下载PDF
过敏性鼻炎中医辨证分型及其与IgE、cd4、cd45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樊利杰 陈静 +1 位作者 徐永伟 杨祖福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7期759-762,共4页
目的分析过敏性鼻炎中医辨证分型及其与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mmunog lobulin E,IgE)、cd4、cd45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5月我院门诊收治的5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48例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过敏性鼻炎中医辨证分型及其与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mmunog lobulin E,IgE)、cd4、cd45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5月我院门诊收治的5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48例为对照组。对研究组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检测2组IgE、cd4、cd45水平,分析中医辨证分型与IgE、cd4、cd45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IgE、cd45水平较高,cd4水平较低(P<0.05);肺经伏热型、肾阳不足型、脾气虚弱型患者IgE、cd4、cd45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肺经伏热型、肾阳不足型、脾气虚弱型相比,肺气虚寒型过敏性鼻炎患者IgE、cd45水平较高,cd4水平较低(P<0.05);IgE、cd4、cd45与肺经伏热型、肾阳不足型、脾气虚弱型、肺气虚寒型存在联系。结论过敏性鼻炎患者IgE、cd45呈高表示,cd4呈低表达,且在肺气虚寒型过敏性鼻炎患者IgE、cd45水平最高,cd4水平最低,检测IgE、cd4、cd45可为过敏性鼻炎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中医辨证分型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 CD4 CD45
下载PDF
基于肺部CT影像组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辨证分型自动分类算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远哲 许烨红 +3 位作者 陈佳阳 陈志坚 唐辉龙 赖清泉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期18-20,26,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基于肺部CT影像组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医辨证自动分类算法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38例COPD患者,明确其中医辨证分型;行CT扫描,使用软件提取整个肺部图像及3D影像组学特征,特征筛选后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建模,使用ROC... 目的:初步探讨基于肺部CT影像组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医辨证自动分类算法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38例COPD患者,明确其中医辨证分型;行CT扫描,使用软件提取整个肺部图像及3D影像组学特征,特征筛选后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建模,使用ROC曲线及AUC进行算法性能评估。结果:特征筛选最后保留9维最佳特征,建立的中医辨证分型模型针对痰浊阻肺证、痰热郁肺证及肺肾气虚证测试组的AUC分别为0.903、0.876及0.811,准确率分别为0.835、0.815及0.791。结论:基于肺部CT的影像组学算法对COPD的痰浊阻肺证、痰热郁肺证及肺肾气虚证这3种中医辨证分型自动分类的性能良好,将来或可辅助COPD的中医辨证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中医辨证分型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246例2型糖尿病患者舌下络脉征象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淼 黄蓉 +4 位作者 汪蓉 彭强 宋丽培 陈瑞扬 刘晨路 《现代中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85-91,共7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舌下络脉的络色、长度、充盈度、曲张度、兼见表现的特征,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证型舌下络脉征象的特点及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246例患者,运用数码相机采集患者的舌下络脉图像,进行统计...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舌下络脉的络色、长度、充盈度、曲张度、兼见表现的特征,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证型舌下络脉征象的特点及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246例患者,运用数码相机采集患者的舌下络脉图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不同证型患者在络色、长度、充盈度、曲张度及兼见表现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郁气滞证与脾胃郁滞证之间的络色、长度、曲张度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血瘀水停证与血瘀脉络证之间的络色、长度、充盈度、曲张度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证型的舌下络脉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络色、长度、充盈度、曲张度、兼见表现特点与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中医辨证分型 舌下络脉 相关性研究 舌诊
下载PDF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脑梗死恢复期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郎福凯 刘凤荣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3期175-179,共5页
目的探讨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2月阳光融和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n=40)与联合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观察组(n=... 目的探讨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2月阳光融和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n=40)与联合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观察组(n=40)。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运动功能(FAM)评分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为(17.65±3.17)分,低于对照组的(20.37±3.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AM评分为(85.95±6.93)分、MBI评分(78.45±6.96)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运动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恢复期 偏瘫 中医辨证分型 神经功能 运动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不同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因子相关性分析
11
作者 钟钊 洪渌 +1 位作者 谢志敏 吴东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26-230,共5页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不同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在门诊及病房就诊的10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分为热毒炽盛组46例、肝肾阴虚组28例及脾...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不同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在门诊及病房就诊的10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分为热毒炽盛组46例、肝肾阴虚组28例及脾肾阳虚组31例,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各组患者疾病活动积分、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免疫因子水平,并采用Pearso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不同证型患者组间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of index, SLEDAI)评分相比有所差异,并且热毒炽热组评分最高,肝肾阴虚组评分最低(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扰素(interferon, IFN)-γ、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并且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证型患者组间IFN-γ、IL-2、IL-6及TNF-α水平相比有所差异,其中热毒炽盛组IL-2及TNF-α水平均高于脾肾阳虚组(P<0.05),热毒炽盛组与脾肾阳虚组IFN-γ、IL-2、IL-6及TNF-α水平均高于肝肾阴虚组,热毒炽盛组IFN-γ及IL-6水平方面与脾肾阳虚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免疫球蛋白(immune globulin, Ig)M、IgA及IgG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并且补体(complement, C)3及C4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不同证型患者组间IgM、IgA、IgG、C3及C4水平相比有所差异,其中肝肾阴虚组IgM水平最高,热毒炽盛组IgM水平最低,热毒炽盛组IgA及IgG水平最高,肝肾阴虚组IgA及IgG水平最低,脾肾阳虚组C3及C4水平最高(P<0.05),热毒炽盛组C3及C4水平与肝肾阴虚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热毒炽盛组SLEDAI评分与IFN-γ、IL-6及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849,0.776,0.837,P均<0.05),与IL-2水平呈负相关(r=-0.653,P<0.05);肝肾阴虚组SLEDAI评分与IFN-γ、IL-6及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839,0.821,0.715,P均<0.05),与IL-2水平呈负相关(r=-0.737,P<0.05);脾肾阳虚组SLEDAI评分与IFN-γ、IL-6及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807,0.709,0.763,P均<0.05),与IL-2水平呈负相关(r=-0.760,P<0.05);热毒炽盛组SLEDAI评分与IgM、IgA及IgG水平呈正相关(r=0.785,0.881,0.820,P均<0.05),与C3及C4水平呈负相关(r=-0.764,-0.789,P均<0.05);肝肾阴虚组SLEDAI评分与IgM、IgA及IgG水平呈正相关(r=0.657,0.673,0.700,P均<0.05),与C3及C4水平呈负相关(r=-0.756,-0.767,P均<0.05);脾肾阳虚组SLEDAI评分与IgM、IgA及IgG水平呈正相关(r=0.836,0.753,0.752,P均<0.05),与C3及C4水平呈负相关(r=-0.794,-0.771,P均<0.05)。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不同中医辨证分析与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因子存在一定相关性,故可对血清炎症因子及免疫因子等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并作为中医辨证论治的辅助指标,从而有利于提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医辨证分型 血清炎性因子 免疫因子 相关性
原文传递
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医辨证分型现状
12
作者 彭玉琪 袁弯弯 程肖蕊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63-63,共1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不可逆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医将其归于“痴呆”范畴,认为其病位主要在脑,多涉及心肝脾肾等脏器。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多为髓海亏虚、气血不足,标实多涉及痰浊血瘀。AD证型总体上可分为髓海不足证、心血不足证、...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不可逆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医将其归于“痴呆”范畴,认为其病位主要在脑,多涉及心肝脾肾等脏器。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多为髓海亏虚、气血不足,标实多涉及痰浊血瘀。AD证型总体上可分为髓海不足证、心血不足证、脾气亏虚证、肝郁气滞证、瘀血内阻证、痰浊蒙窍证及热毒内盛证,中医整体观念强调AD虽以虚为本,但病机常发展为虚实夹杂,多以调心、补肾为核心,并兼顾消痰、化瘀。目前所发行相关专家共识及临床实践指南指出肾之阴阳不足为AD主要证型,其次为肝阴不足证与脾阳亏虚证,临床应四诊合参辨证施治。临床及基础研究证实清热解毒法可显著减轻中度AD患者阳亢证、毒盛证、痰浊证和血瘀证的严重程度。中医诊治AD目前尚未形成完整统一的标准,且各证型病例样本量小,客观依据不够充分,AD各证型基础复方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中医辨证分型 认知障碍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浆凝血指标、炎症因子关系的研究
13
作者 李诚诚 牛田川 +2 位作者 于立恒 张欢 石静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9期1545-1547,1571,共4页
目的探究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分布规律及与凝血指标、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18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析脑卒中不同病变部位中医辨证分型分布情况;检测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 目的探究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分布规律及与凝血指标、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18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析脑卒中不同病变部位中医辨证分型分布情况;检测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炎症因子[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析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患者凝血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变化;Pearson分析研究患者APTT、PT、FIB与SAA、CRP、IL-6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医证候包括气虚血瘀证(52例)、风痰阻络证(69例)、阴虚风动证(14例)、肝阳暴亢证(27例)及痰热腑实证(25例)。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风痰阻络证及痰热腑实证患者APTT、PT均明显短于肝阳暴亢证(P<0.05),而各证型FIB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风痰阻络证及肝阳暴亢证患者SAA、CRP及IL-6水平均明显低于痰热腑实证(P<0.05)。APTT与SAA、CRP、IL-6呈负相关(r=-0.479、-0.581、-0.567,P<0.001),PT与SAA、CRP、IL-6呈负相关(r=-0.609、-0.697、-0.728,P<0.001);FIB与SAA、CRP、IL-6呈正相关(r=0.652、0.781、0.798,P<0.001)。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不同部位存在不同的辨证分型,中医辨证分型可能与患者病变部位、凝血指标及炎症因子关系密切,其可作为急性脑卒中患者辨证分型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中医辨证分型 分布规律 凝血指标 炎症因子 相关性
下载PDF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术后患者的效果分析
14
作者 刘晓晓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8期130-132,共3页
目的 分析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术后患者实施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均实施肛周脓肿根治术,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术后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比较... 目的 分析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术后患者实施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均实施肛周脓肿根治术,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术后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各项临床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26.49±4.79)d、渗液消失时间(9.28±2.29)d、疼痛缓解时间(8.36±3.24)d均短于对照组的(38.35±5.91)、(13.26±3.08)、(15.19±2.3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社会关系、精神状态、躯体功能、生理功能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社会关系、精神状态、躯体功能、生理功能评分分别为(60.53±4.64)、(62.37±3.67)、(65.23±2.47)、(69.69±4.48)分,高于对照组的(49.32±6.48)、(51.18±5.08)、(52.64±4.33)、(48.34±3.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治疗工作中开展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有效缩短,并发症明显减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肛周脓肿 中医辨证分型 治疗效果 并发症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不同中医辨证分型绝经乳腺癌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分析
15
作者 周琼 史晶晶 周志兵 《癌症进展》 2023年第22期2475-2477,共3页
目的 分析不同中医辨证分型绝经乳腺癌患者的性激素水平,以为临床选择诊治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绝经乳腺癌患者依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肝郁痰凝型31例、冲任失调型12例、正虚毒炽型17例,另选择20例女性健康志愿者... 目的 分析不同中医辨证分型绝经乳腺癌患者的性激素水平,以为临床选择诊治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绝经乳腺癌患者依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肝郁痰凝型31例、冲任失调型12例、正虚毒炽型17例,另选择20例女性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受试者血清雌二醇(E_(2))、孕酮(P)、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催乳素(PRL)、睾酮(T)水平。结果 肝郁痰凝组、冲任失调组、正虚毒炽组患者血清E_(2)、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H、FSH、PR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痰凝组患者血清E_(2)、P水平均高于正虚毒炽组和冲任失调组,LH、FSH、PRL、T水平均低于正虚毒炽组和冲任失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中医辨证分型绝经乳腺癌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以中医辨证分型理论为基础结合西医手段可为临床选择诊治方案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可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有助于中医药在防治乳腺癌方面发挥更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分型 绝经 乳腺癌 性激素
下载PDF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不同中医辨证分型与肾脏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16
作者 施萌婧 臧运华 +3 位作者 刘新华 李霞 周喜燕 王振华 《光明中医》 2023年第3期404-408,共5页
目的 研究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不同中医辨证分型与肾脏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符合SAE诊断标准的患者200例,采用血管性痴呆辨证量表(SDSVD)对纳入病例进行分型,根据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肌酐(Scr)、尿酸(UA)、胱抑素C(C... 目的 研究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不同中医辨证分型与肾脏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符合SAE诊断标准的患者200例,采用血管性痴呆辨证量表(SDSVD)对纳入病例进行分型,根据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肌酐(Scr)、尿酸(UA)、胱抑素C(Cys C)水平,探讨SAE不同中医辨证分型与上述肾脏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肾精亏虚型的GFR、UA、Scr、Cyc C水平与其他各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阳上亢型的UA水平与其他各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浊阻窍型的Scr水平与其他各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FR、Scr、UA、Cyc C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对SAE诊断及辨证分型上可起到提示作用,GFR、UA、Scr水平与SAE疾病进展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中医辨证分型
下载PDF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17
作者 张阳 《科技与健康》 2023年第8期84-87,共4页
为评价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汇集2021年4月—2022年12月期间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随机抽取其中50例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并命名为参比组,剩余50例采取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并命名为... 为评价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汇集2021年4月—2022年12月期间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随机抽取其中50例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并命名为参比组,剩余50例采取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并命名为应用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证候积分、生化指标、炎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应用组治疗效果优于参比组(P<0.05);治疗后两组证候积分下降且应用组更低(P<0.05);治疗后应用组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Ⅱ水平高于参比组,表皮生长因子水平低于参比组(P<0.05);治疗后应用组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水平高于参比组,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低于参比组(P<0.05)。研究发现,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胃炎效果优于西医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生化指标,减轻炎症刺激,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分型 西医用药 慢性胃炎 生化指标 病理学评分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研究进展
18
作者 王槿 《内蒙古中医药》 2023年第7期157-158,共2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一种会累及人体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原因多种多样,一直以来,临床都对其进行中西医等多个领域研究,取得较大成果。随着中医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中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也能获得良好的效果,但... 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一种会累及人体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原因多种多样,一直以来,临床都对其进行中西医等多个领域研究,取得较大成果。随着中医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中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也能获得良好的效果,但在中医治疗中比较重视辨证治疗。本文旨在综述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辨证分型以及治疗研究进展,为中医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医辨证分型 治疗方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冠心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之间的关系分析
19
作者 齐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0128-0130,共3页
分析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和冠状动脉造影(以下简称冠脉造影)结果的关系。方法 抽取近3年(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年龄40~80岁的冠心病患者作为此次调查分析对象,予以冠脉造影、中医辨证分型,分析二者关系。结果 冠脉狭窄组中,... 分析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和冠状动脉造影(以下简称冠脉造影)结果的关系。方法 抽取近3年(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年龄40~80岁的冠心病患者作为此次调查分析对象,予以冠脉造影、中医辨证分型,分析二者关系。结果 冠脉狭窄组中,痰浊内阻型最多,其次为心血瘀阻型,其他两种证型相对较少,冠脉正常组中,痰浊内阻型最多,其他三种证型相对较少(P<0.05)。结论 作为中医治疗冠心病的前提之一,对疾病进行辨证分型是非常重要的,而冠脉造影则能够更加准确地明确冠脉的狭窄程度、病变位置与支数的诊断信息,上述二者之间有着一定的相关性,在中医对冠心病实施辨证分型时,冠脉造影结果有一定参考价值,在实际的临床诊疗工作中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中医辨证分型 冠状动脉造影(冠脉造影) 关系
下载PDF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研究进展
20
作者 周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0174-0177,共4页
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多样。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在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治疗中展现了一定的疗效。本文旨在系统总结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桥本氏... 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多样。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在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治疗中展现了一定的疗效。本文旨在系统总结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随后阐述了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综述了相关研究中使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临床试验和观察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氏甲状腺炎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