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伤寒论》与《温热论》探讨中医辨证思维
1
作者 柳婷 李鲜 《河南中医》 2025年第4期487-489,共3页
张仲景《伤寒论》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叶天士《温热论》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体系。伤寒与温病是外感表证的两大类型,两者在病邪性质、感邪途径、发病部位、传变趋势等方面均有差异,故分属不同的疾病类型,辨明疾病种属,有助于从整体上把... 张仲景《伤寒论》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叶天士《温热论》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体系。伤寒与温病是外感表证的两大类型,两者在病邪性质、感邪途径、发病部位、传变趋势等方面均有差异,故分属不同的疾病类型,辨明疾病种属,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疾病的主要矛盾。在厘清疾病种属,明确疾病主要矛盾的前提下,抓主证,辨次证,别异同。张仲景虽未明确提出体质的概念,《伤寒论》中却处处蕴含着体质思想;《温热论》提出:“慎勿用血药,以滋腻难散”“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体现了知常达变的思想。《伤寒论》与《温热论》不仅在学术上一脉相承,其辨证思维也具有统一性,两者都是医家运用中医理论知识,在临床实践中对复杂的疾病症状和体征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准确辨识疾病本质,揭示其发展规律,最终实现从临证经验到提出新理论、建立新辨证体系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思维 《伤寒论》 《温热论》 伤寒 温病 六经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张仲景
下载PDF
以递进式训练“中医辨证思维能力”为目标的《中医学基础》教学改革思路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文娟 杨铮 邹志东 《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期22-23,共2页
中医辨证思维能力是学习《中医学基础》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为改善既往教学中对该能力的训练阶段滞后、课时有限而效果不佳的状况,本研究提出了"将中医辨证思维能力的训练阶段前移至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中,结合临床案例设定... 中医辨证思维能力是学习《中医学基础》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为改善既往教学中对该能力的训练阶段滞后、课时有限而效果不佳的状况,本研究提出了"将中医辨证思维能力的训练阶段前移至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中,结合临床案例设定不同阶段的训练目标,让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能够递进式训练中医辨证思维能力"这一教学改革思路,并分析了其可行性,提出了相应的实施方案,不失为一次可行的教学改革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基础 案例教学 中医辨证思维能力
下载PDF
病案书写对学生中医辨证思维形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符逢春 王萍 +1 位作者 林辉 彭桂阳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1年第10期984-985,共2页
目的:探讨培养学生中医辨证思维形成的方法。方法:把同专业同年级的两个班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病案书写教学法,对照组进行传统病案教学法。课程结束后,采取匿名形式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学生在中医... 目的:探讨培养学生中医辨证思维形成的方法。方法:把同专业同年级的两个班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病案书写教学法,对照组进行传统病案教学法。课程结束后,采取匿名形式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学生在中医辨证的过程中能较好地运用类比、演绎、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和形象思维方式。结论:病案书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中医辨证思维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中医辨证思维 病案书写
下载PDF
中医辨证思维与临床诊疗决策之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颜德馨 《继续医学教育》 2006年第19期97-100,共4页
关键词 中医辨证思维 临床诊疗决策 优化方案 思维方法 临床研究 知识面 疾病
下载PDF
基于中医辨证思维的组织管理之策 被引量:1
5
作者 崔志林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6-98,共3页
在数字化生存的时代背景下,组织管理呈现整体性、复杂性、动态性等特征,常用的麦肯锡7S模型、盖洛普Q12测评、六盒模型等组织诊断工具已不能充分应对数字化时代的新挑战。基于中医辨证思维,将中医“四诊合参”与组织诊断进行融合研究,... 在数字化生存的时代背景下,组织管理呈现整体性、复杂性、动态性等特征,常用的麦肯锡7S模型、盖洛普Q12测评、六盒模型等组织诊断工具已不能充分应对数字化时代的新挑战。基于中医辨证思维,将中医“四诊合参”与组织诊断进行融合研究,可有效“识症”“辨证”“治病”,这是组织管理现代化的实践呼唤。在中医整体观指导下对组织进行全盘考量,在中医联系观指导下化解组织冲突,在中医稳态观指导下对组织进行功能调节,在中医恒动观指导下实现组织自我修复,可以有效缓解组织的“亚健康”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者 中医辨证思维 组织管理 组织诊断
下载PDF
中医辨证思维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絮蒙 《中医药导报》 2019年第17期140-141,共2页
探讨如何在药理学教学中融入中医辨证思维,用其指导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以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触类旁通,更好理解药理学知识点,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 中医辨证思维 药理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理论-实训-临床”三段式中医辨证思维教学体系的探索
7
作者 吴曙琳 吴润秋 +3 位作者 薛丽君 刘美平 李芳 陈艳 《湖南中医杂志》 2013年第12期108-109,共2页
中医辨证思维的建立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要有扎实的理论作指导,然后通过一定的训练方式初步建立辨证思维的常规模式,最后在临证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感性认识,逐步形成灵活的中医临床辨证思维。在教学上,应结合三段式的人才培养方... 中医辨证思维的建立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要有扎实的理论作指导,然后通过一定的训练方式初步建立辨证思维的常规模式,最后在临证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感性认识,逐步形成灵活的中医临床辨证思维。在教学上,应结合三段式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合理的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思维 教学体系 三段式
原文传递
中医辨证思维与临床诊疗决策之优化 被引量:45
8
作者 颜德馨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7,共4页
针对临床普遍存在的“对号入座”式诊疗决策弊病 ,结合临证 6 0年之经验 ,介绍中医辨证思维的形成、特征及其临床诊疗决策之优化思路。强调中医辨证思维是其诊疗决策的基本方法 ,包括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纲的抽象思维、以取类比象为特征的... 针对临床普遍存在的“对号入座”式诊疗决策弊病 ,结合临证 6 0年之经验 ,介绍中医辨证思维的形成、特征及其临床诊疗决策之优化思路。强调中医辨证思维是其诊疗决策的基本方法 ,包括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纲的抽象思维、以取类比象为特征的形象思维、实践基础上厚积薄发的灵感思维三大内容 ,以及对人体稳态结构和失稳态结构两个层次的考察。临床思维程式当遵循其思维方式 ,以体质辨证为首要 ,贯彻一元论思想 ,正确运用病因、脏腑、经络联合辨证论治方法进行演绎和归纳的思路进行诊疗决策。并介绍了振奋阳气、脾统四脏和血为百病之胎的立法思路 ,以及反治、旁治和突发奇师等证治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思维 临床诊疗决策 体质辨证 经络辨证
下载PDF
循证医学引入对中医辨证思维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陈遂生 安丽 《中国疗养医学》 2001年第1期44-45,共2页
循证医学意为“遵循证据的临床医学” ,其核心思想是医疗决策应尽量以客观研究结果为依据 ,提倡在个人经验和已存在客观的科研结论的基础上作医疗决策和处理患者。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估及临床指引正成为循证医学最重要的临床研究... 循证医学意为“遵循证据的临床医学” ,其核心思想是医疗决策应尽量以客观研究结果为依据 ,提倡在个人经验和已存在客观的科研结论的基础上作医疗决策和处理患者。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估及临床指引正成为循证医学最重要的临床研究方法。循证医学的引入 ,将对中医临床辨证思维产生如下的影响 ( 1 )我们需要对既往的临床研究进行系统回顾分析 ,更精确地对辨症论治的结果进行科学评估。 ( 2 )改变我们的临床思维方法 ,更紧贴于实际 ,使临床工作建立在以患者为中心上 ,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 ,促进中医辨证本质的研究 ,( 3)通过系统评估 ,证实中医疗效 ,也为中医药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 4)拓宽中医生存空间 ,使中医先进的、开放的辨证思维为人类健康事业更好地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中医辨证思维 辨证论治
下载PDF
论干扰中医辨证思维的因素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伟珍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6年第1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中医辨证思维 干扰 中医病因学 疾病发展 八纲辨证 脏腑辨证 误诊误治 中医学术 辨证 诊断
下载PDF
中医辨证思维在促进消化内科实现个性化管理中的作用
11
作者 王君 章莹姣 +2 位作者 李德琴 王浓燕 张利倩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4年第12期242-244,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思维在促进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实现个性化管理的作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3年1月—10月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消化内科肿瘤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常...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思维在促进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实现个性化管理的作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3年1月—10月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消化内科肿瘤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疾病辨别、病因分析、病机总结、对症护理干预、风险因素筛查、病情演变预估等综合实施效果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身体机能、心理状态、语言沟通、精神状况等生存质量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思维应用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护理后,能多方面提升综合管理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患者的普遍认可,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思维 消化肿瘤 个性化管理 作用
原文传递
基于中医辨证思维提升中医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的管理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静 杨良俊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3年第17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中医辨证思维提升中医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的管理价值。方法:为提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和培训质量,医院中医消化内科从2022年开始实施基于中医辨证思维的培训模式;从2022年1—11月期间消化内科规范化培训... 目的:探讨基于中医辨证思维提升中医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的管理价值。方法:为提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和培训质量,医院中医消化内科从2022年开始实施基于中医辨证思维的培训模式;从2022年1—11月期间消化内科规范化培训医师中选取30名,作为管理后;从2021年1—10月期间常规培训管理下,中医消化内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中随机抽选30名,作为管理前。考核所有参加培训医师相关知识掌握度,评估培训医师个人能力水平提升情况,调查培训医师对培训过程和培训方法的满意度,探讨实施基于中医辨证思维培训模式的实际效果和临床价值。结果:管理后医师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水平、中医专科知识掌握度评分高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所有参加培训医师的个人能力水平评分高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总满意率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基于中医辨证思维的培训模式应用于中医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中效果显著,能明显提升医师培训知识掌握度,提高专业水平和个人能力,对促进科室和医院整体规培质量均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思维 中医消化内科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原文传递
浅析中医阴阳学说的辨证思维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志明 石瑜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第2期3-5,共3页
中医阴阳学说源于《易经》,其丰富的辨证思维方法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但其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实践活动中,阴阳认识都未克服含糊性和不确定性的局限,显现出一定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性。本文提出具有时代性的思维方法都不可能在... 中医阴阳学说源于《易经》,其丰富的辨证思维方法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但其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实践活动中,阴阳认识都未克服含糊性和不确定性的局限,显现出一定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性。本文提出具有时代性的思维方法都不可能在任何条件下,对解决所有问题都是科学有效的。因而更新观念,改变思维方式是中医现代化的需要,是中医事业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学说 易经 老子 中医辨证思维
下载PDF
利用中医辨证思维实现消化科疾病个体化管理的优势 被引量:1
14
作者 赖芳芳 赵波涛 +1 位作者 徐蔚飞 陈衍秋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3年第10期136-138,共3页
目的:总结在消化科的专科管理工作中,利用中医辨证思维进一步完善个体化管理的优势。方法:将2020年5月-2022年2月期间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患者86例设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在院期间接受消化科的基础... 目的:总结在消化科的专科管理工作中,利用中医辨证思维进一步完善个体化管理的优势。方法:将2020年5月-2022年2月期间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患者86例设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在院期间接受消化科的基础管理工作项目。观察组患者在院期间接受消化科基础管理工作项目的同时,接受中医辨证基础上的管理项目(运用中医理念分析病因病机,辨证施治,整体管理)。对两组管理过程中体现的专业核心能力与质量控制效果分别进行评价。通过专业技能、多学科协作、知识拓展、创新管理几个方面对专业核心能力进行量化评分及组间比较。质量控制效果方面,对过程指标(风险管理、专科处置、心理干预、健康教育)、结局指标(风险事件、专科指标、心理学指标、患者自我管理)分别进行评分及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专业医学服务过程中体现的专业核心能力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经统计,观察组专业技能、多学科协作、知识拓展、创新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过程指标评价方面,观察组风险管理、专科处置、心理干预、健康教育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结局指标评价方面,观察组风险事件、专科指标、心理学指标、患者自我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理念在完善个体化管理方面的实践价值显著,明显提升了质量控制效果与专业核心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思维 消化科 个体化管理 管理结局 多学科协作
原文传递
中医辨证思维与形成性评价体系在内科的运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华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年第5期231-232,共2页
目的:探索中医辨证思维与形成性评价体系应用在内科中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4月~2020年4月的90名内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名,观察组给予中医辨证思维与形成性评价体系教学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教学... 目的:探索中医辨证思维与形成性评价体系应用在内科中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4月~2020年4月的90名内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名,观察组给予中医辨证思维与形成性评价体系教学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教学方法。采用医院内科实习生评价量表对两组内科实习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统计两组内科实习生作业布置完成情况。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的理论学习评分、临床时间操作评分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内科实习生完成作业中团队协商占比、查阅文献占比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所提高,观察组完成作业方式自己思考、置之不理占比要低于对照组相应的完成作业方式,两组实习生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内科应用中医辨证思维与形成性评价体系教学,能够显著提高内科实习生的教学效果,同时能够提高内科实习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思维 形成性评价体系 内科 应用
原文传递
中医七年制学生中医复杂性辨证思维培养的思考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素花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第13期99-100,共2页
认为对中医学七年制学生的培养,要特别注重其中医思维的研究、培养和运用;要通过对《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经典的学习,开展原创思维研究,建立中医临床复杂性辨证思维体系,建立起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推... 认为对中医学七年制学生的培养,要特别注重其中医思维的研究、培养和运用;要通过对《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经典的学习,开展原创思维研究,建立中医临床复杂性辨证思维体系,建立起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中医药的创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教育 中医复杂性辨证思维 理论探讨
下载PDF
中医辨证思维下消化类中成药用药管理方案与优势
17
作者 洪丹妮 吴坚芬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3年第12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思维下消化类中成药用药管理方案及其优势。方法:选择2021年就诊于医院消化内科且使用消化类中成药的患者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2021年1—6月实施常规用药管理方案,设为实施前。在2021年7—12月实施中医辨证思维下的...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思维下消化类中成药用药管理方案及其优势。方法:选择2021年就诊于医院消化内科且使用消化类中成药的患者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2021年1—6月实施常规用药管理方案,设为实施前。在2021年7—12月实施中医辨证思维下的用药管理方案,设为实施后。实施前后患者各500例。统计实施前后患者消化类中成药ADR/ADE发生率、应用综合质量、患者满意率。结果:实施后患者消化类中成药ADR/ADE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消化类中成药应用综合质量评分中各个维度分值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消化类中成药用药管理工作中融合中医辨证思维不仅能够降低消化类中成药ADR/ADE发生率,提升中成药应用综合质量,还能够改善患者满意率,优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思维 消化类 中成药 用药管理方案 优势
原文传递
利用中医辨证思维框架指导医学专科管理
18
作者 柯安梨 张聪聪 袁思梅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2年第13期202-204,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中医辨证思维框架指导医学专科管理的价值。方法:医院妇科病房自2020年8月起利用中医辨证思维框架指导医学专科管理,2020年3—7月为实施前,2020年8—12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9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期间医务人员... 目的:探讨利用中医辨证思维框架指导医学专科管理的价值。方法:医院妇科病房自2020年8月起利用中医辨证思维框架指导医学专科管理,2020年3—7月为实施前,2020年8—12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9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期间医务人员共15名,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医务人员的各项综合素质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风险事件发生率等,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利用中医辨证思维框架指导医学专科管理,在病因病机分析方面、改善疾病治疗结局方面均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思维框架 医学专科管理 医学服务
原文传递
大内科临床思维在慢性胃炎诊断中的实效探索
19
作者 梁振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20-123,共4页
探讨大内科中医辨证论治思路在慢性胃炎诊治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2023年2月-2024年2 月住院的慢性胃炎病人240例。方法:将240例患者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120例,观察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慢性胃炎诊断和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内科诊... 探讨大内科中医辨证论治思路在慢性胃炎诊治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2023年2月-2024年2 月住院的慢性胃炎病人240例。方法:将240例患者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120例,观察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慢性胃炎诊断和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内科诊治思路,结合常规中医诊治思路,认真分析病情。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例诊断时间、首次误诊、漏诊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采用大内科的临床诊断思路来诊断和诊断慢性胃炎,能减少漏诊、漏检,同时能加快诊断速度,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救治,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中医辨证大内科临床思维 常规诊断方案 误诊率 漏诊率
下载PDF
SPOC混合教学模式在中医诊断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曹彦 冷建美 宋丹宁 《光明中医》 2024年第9期1886-1888,共3页
目的为提高中医学专业本科生临床实践技能寻找更好的教学模式。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充分阅读国内外关于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相关文献,结合专家访谈意见、课程特点和自身教学经验,实验性地将SPOC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诊断学实训教学中。... 目的为提高中医学专业本科生临床实践技能寻找更好的教学模式。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充分阅读国内外关于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相关文献,结合专家访谈意见、课程特点和自身教学经验,实验性地将SPOC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诊断学实训教学中。结果问卷调查显示86.5%的学生认为临床实践技能有所提高,88.5%的学生认为有助于临床辨证思维的构建,92.3%的学生认为激发了学习中医的兴趣。结论SPOC混合教学模式能够提高中医诊断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是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C 混合教学模式 中医诊断学 临床实践技能 中医辨证思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