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3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猕猴桃全基因组MADS-box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分析
1
作者 高欢 郑珂昕 +6 位作者 廖光联 王海令 陈璐 贾东峰 黄春辉 曲雪艳 徐小彪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307-2324,共18页
【目的】鉴定并分析中华猕猴桃MADS-box基因家族成员,探明MADS-box基因家族成员在果实生长发育及芽休眠中的表达模式。【方法】基于中华猕猴桃红阳V3基因组数据库,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中华猕猴桃MADS-box全基因组进行鉴定,分析其家族... 【目的】鉴定并分析中华猕猴桃MADS-box基因家族成员,探明MADS-box基因家族成员在果实生长发育及芽休眠中的表达模式。【方法】基于中华猕猴桃红阳V3基因组数据库,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中华猕猴桃MADS-box全基因组进行鉴定,分析其家族成员的理化性质、系统进化树、保守基序、顺式作用元件,并对其在果实生长发育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在中华猕猴桃红阳基因组中鉴定到了68个AcMADS-box基因,共包含11个亚家族,不均匀地分布于22条染色体上,成员间共存在32对共线性基因对;在基因家族上游启动子区域发现与光响应、激素响应、逆境胁迫响应等相关的顺式元件;17个AcMADS-box基因在组织间高表达且有表达特异性,推测是参与调控中华猕猴桃生长发育的关键基因。【结论】初步鉴定并提供了AcMADS-box家族成员信息,16个AcMADS-box家族成员在根、枝、茎、叶、花中高表达,8个家族成员在花芽中高表达。结果为进一步研究AcMADS-box参与中华猕猴桃的生长发育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猕猴桃 MADS-BOX 光响应 顺式元件 生长发育
下载PDF
中华猕猴桃雄株花器的性状特征
2
作者 梁艳萍 莫沙 +1 位作者 陈瑶 李坤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1期126-132,共7页
【目的】探明中华猕猴桃雄株花器性状特征,为中华猕猴桃优势雄株资源筛选、保存及在生产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国家果树种质云南特有果树及砧木圃保存的XZ-1、XZ-25及XZ-44等27份中华猕猴桃雄株为材料,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倍性... 【目的】探明中华猕猴桃雄株花器性状特征,为中华猕猴桃优势雄株资源筛选、保存及在生产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国家果树种质云南特有果树及砧木圃保存的XZ-1、XZ-25及XZ-44等27份中华猕猴桃雄株为材料,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倍性,通过观察雄株花器表型性状(花序类型、花瓣形状及花冠类型等9个)和测量数量性状(花朵花冠直径、花梗长度及花瓣数量等8个),结合变异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其雄株花器性状特征。【结果】27份中华猕猴桃雄株均为四倍体。花器描述型性状较一致,雄株花序均为聚伞花序,花瓣椭圆形,6~7瓣,基部大部分重叠;花萼绿色,5~6个;花瓣内侧主色有黄、黄白、白及橙色;花丝白色(XZ-37淡绿色除外);花药长椭圆形,黄色。花朵花梗长度、花粉量、花粉生活力和离体萌发率存在明显差异,各指标的变异系数为32.65%、26.32%、34.14%和70.00%。对其花粉量、花粉生活力和离体萌发率进行聚类分析,可将27份中华猕猴桃雄株分为4类:第Ⅰ类花粉量和花粉生活力高,但花粉离体萌发率低,包括XZ-25、XZ-1、XZ-20和XZ-16等共13个雄株;第Ⅱ类花粉量、花粉生活力和花粉离体萌发率均较低,包括XZ-4、XZ-3和XZ-10等共4个雄株;第Ⅲ类花粉量、花粉生活力和离体萌发率均较高,包括XZ-44、XZ-35和XZ-19等共8个雄株;第Ⅳ类花粉生活力和花粉离体萌发率高,但是花粉量低,包括XZ-37和XZ-42共2个雄株。【结论】27份中华猕猴桃雄株花器性状变异丰富,其中8个雄株(XZ-44、XZ-35、XZ-19、XZ-34、XZ-29、XZ-13、XZ-9和XZ-8)花粉量、花粉生活力及离体萌发率均较高,可作为与其花期相遇的中华猕猴桃品种授粉候选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猕猴桃 花期 花器性状 表型性状 数量性状 花粉量 生活力 离体萌发率
下载PDF
28个云南野生中华猕猴桃单株果实品质分析及综合评价
3
作者 梁艳萍 丁仁展 +3 位作者 杨书宇 陈瑶 陶虹 李坤明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6-121,共6页
为筛选出优异野生中华猕猴桃种质资源,以国家果树种质云南特有果树及砧木圃收集保存的28个云南野生中华猕猴桃种质资源为材料,测定了8个果实品质性状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综合评价。变异分析结果显示,果实单果质量... 为筛选出优异野生中华猕猴桃种质资源,以国家果树种质云南特有果树及砧木圃收集保存的28个云南野生中华猕猴桃种质资源为材料,测定了8个果实品质性状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综合评价。变异分析结果显示,果实单果质量和维生素C含量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34.86%和19.99%。相关分析表明,果实维生素C含量与单果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可滴定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干物质含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中,提取的前3个主成分方差累积贡献率为73.25%,其中第一主成分特征值为2.79,方差贡献率为34.84%,主要由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决定。最后提取前3个主成分计算果实品质综合评价得分,以综合评价得分进行排序,样品ZH-35、ZH-41、ZH-10排名前三,果实品质表现最佳,可作为种质创新和育种利用候选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猕猴桃 果实品质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原文传递
中华猕猴桃叶浸提液对4种生草化感作用及化感物质鉴定
4
作者 卢玉鹏 黄国华 +3 位作者 高柱 毛积鹏 林孟飞 王小玲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237-244,共8页
选择生草构建猕猴桃果园生草模式时,果树对生草的化感作用是必须考虑的问题。以2个中华猕猴桃品种(红阳、金艳)和4种常见生草(白三叶、紫花苜蓿、黑麦草、波斯菊)为研究对象,通过3种浓度(0.01、0.05、0.10 g/mL)的猕猴桃叶片水浸提液喷... 选择生草构建猕猴桃果园生草模式时,果树对生草的化感作用是必须考虑的问题。以2个中华猕猴桃品种(红阳、金艳)和4种常见生草(白三叶、紫花苜蓿、黑麦草、波斯菊)为研究对象,通过3种浓度(0.01、0.05、0.10 g/mL)的猕猴桃叶片水浸提液喷施处理,观测生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并采用GC-MS技术鉴定化感物质。结果表明,红阳和金艳猕猴桃叶浸提液处理均可以不同程度地促进紫花苜蓿、黑麦草和波斯菊的种子萌发,提高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红阳对白三叶的发芽有抑制作用,发芽率下降了8%~17%。金艳对白三叶发芽影响为“低促高抑”,中低浓度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提高0~6%,高浓度降低4%~5%。2种处理对黑麦草和白三叶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可以提高根长、苗高和单株鲜质量、干质量;而对波斯菊和紫花苜蓿的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根长、苗高和单株鲜质量降低。红阳猕猴桃叶浸提液中主要的化感物质为含2,3-丁二醇和2,4-二叔丁基苯酚,金艳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2,4-二叔丁基苯酚和2,3-丁二醇。猕猴桃果园林下适宜种植黑麦草。种植波斯菊和紫花苜蓿时,应注意补充水肥促进幼苗生长。种植白三叶时,应增加种植密度以弥补发芽率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猕猴桃 生草 化感作用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化感物质
下载PDF
基于数量性状的伏牛山野生中华猕猴桃资源综合评价
5
作者 杨迪 张乃群 +2 位作者 王雪勇 张军 王新军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354-2363,共10页
为了解伏牛山野生中华猕猴桃种质资源特征特性,筛选出优良种质,对该地区野生中华猕猴桃资源进行调查、收集,结合地理因子,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其叶长、叶宽、叶柄长等13个数量表型性状进行分析比较... 为了解伏牛山野生中华猕猴桃种质资源特征特性,筛选出优良种质,对该地区野生中华猕猴桃资源进行调查、收集,结合地理因子,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其叶长、叶宽、叶柄长等13个数量表型性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3个数量性状的变异范围为10.81%~47.56%,遗传多样性指数为2.90~2.94;果心大小和相对果心大小在不同经度存在显著差异,果心大小和果实横径在不同纬度存在显著差异,各数量性状间相关性较强;聚类分析将收集的19份伏牛山野生中华猕猴桃种质分为3类,第Ⅰ、Ⅱ、Ⅲ类分别有7、3、9份种质,其中第Ⅱ类种质有叶片大、果实大且比例适中的特点。综上所述,伏牛山野生中华猕猴桃具有丰富的表型多样性,根据种质的表型特征,筛选出优良种质3份,可用于育种利用与生产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牛山 中华猕猴桃 表型多样性 叶片 果实
下载PDF
数字金融背景下郑州中华猕猴桃产业升级策略研究
6
作者 马振红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I0007-I0008,共2页
受乡村振兴战略驱动的影响,现代化农业产业升级成为大势所趋,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经之路。郑州中华猕猴桃产业在当地属于代表性产业之一,因产品营养丰富、口感清甜而得名,近年来处于产量增加、规模扩张的发展状态。但由于农业产业... 受乡村振兴战略驱动的影响,现代化农业产业升级成为大势所趋,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经之路。郑州中华猕猴桃产业在当地属于代表性产业之一,因产品营养丰富、口感清甜而得名,近年来处于产量增加、规模扩张的发展状态。但由于农业产业发展进程中普遍存在金融排斥严重、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资金缺口带来的短板效应明显,制约着产业升级。随着数字金融模式的普及,郑州中华猕猴桃产业在减少金融约束方面逐渐找到新的突破口,可立足于数字金融背景下的利好效应,结合郑州中华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探寻适宜的产业升级方向,转化为区域经济内生动力。通过深入剖析郑州中华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结合数字金融对郑州中华猕猴桃产业发展的现实助益,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区域发展战略、融合区域其他产业、搭建数字产业平台等方面,探讨郑州中华猕猴桃产业升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猕猴桃 区域发展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 产业平台 内生动力 产业升级 短板效应 资金缺口
下载PDF
中华猕猴桃根提取物增敏索拉非尼对H22肝癌小鼠移植瘤生长及TNF-α的影响
7
作者 袁媛 任东峰 +1 位作者 陈晓泉 蒋喆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899-903,共5页
目的 观察中华猕猴桃根提取物增敏索拉非尼对H22肝癌小鼠移植瘤生长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将24只H22肝癌造模成功的小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4组:肝癌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猕猴桃根提取物组给予中华猕猴桃根提取物灌胃,索... 目的 观察中华猕猴桃根提取物增敏索拉非尼对H22肝癌小鼠移植瘤生长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将24只H22肝癌造模成功的小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4组:肝癌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猕猴桃根提取物组给予中华猕猴桃根提取物灌胃,索拉非尼组给予索拉非尼灌胃,联合组给予中华猕猴桃根提取物和索拉非尼灌胃,均1次/d,连续灌胃15 d。荧光素酶标记观察各组小鼠移植瘤生长情况,计算各组小鼠出瘤时间、瘤重、抑瘤率,免疫组化SABC染色法观察瘤组织中TNF-α表达情况。结果 索拉非尼组、联合组小鼠出瘤时间均明显长于肝癌组(P均<0.05),瘤重均明显低于肝癌组和猕猴桃根提取物组(P均<0.05),抑瘤率均明显高于猕猴桃根提取物组(P均<0.05);联合组小鼠出瘤时间明显长于索拉非尼组(P<0.05),瘤重明显低于索拉非尼组(P<0.05),抑瘤率明显高于索拉非尼组(P<0.05)。肝癌组瘤组织中TNF-α表达增多,猕猴桃根提取物组、索拉非尼组、联合组TNF-α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肝癌组(P均<0.05),索拉非尼组、联合组均明显低于猕猴桃根提取物组(P均<0.05)。结论 中华猕猴桃根提取物可能通过下调炎症因子TNF-α的表达增敏索拉非尼对H22肝癌小鼠的抑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索拉非尼 中华猕猴桃根提取物 抑瘤率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绩溪县中华猕猴桃仿野生栽培技术
8
作者 周秋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24期58-61,共4页
绩溪县中华猕猴桃野生资源丰富,分布较广,当地环境条件适宜推广投入少、病虫害少、果实品质好的仿野生种植模式。本文总结了绩溪县中华猕猴桃仿野生栽培技术,包括苗木繁殖、园地选择、栽植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采收贮藏等方面内容,目的... 绩溪县中华猕猴桃野生资源丰富,分布较广,当地环境条件适宜推广投入少、病虫害少、果实品质好的仿野生种植模式。本文总结了绩溪县中华猕猴桃仿野生栽培技术,包括苗木繁殖、园地选择、栽植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采收贮藏等方面内容,目的是提高种植户种植管理水平,促进农民增收,为全县范围内以及气候相似区域内的示范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猕猴桃 栽培技术 仿野生 安徽绩溪
下载PDF
黄肉中华猕猴桃新品种安鑫
9
作者 李夏 李学宏 张百忍 《农村百事通》 2023年第6期32-32,共1页
安鑫是从野生中华猕猴桃中选育的黄肉猕猴桃新品种,2020年通过了陕西省果树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平均单果重76.97克,最大单果重106.42克。果实心形,顶部略尖,果皮薄,果面黄绿色、有光泽。后熟果肉金黄色,日照偏短时中心果肉红色,... 安鑫是从野生中华猕猴桃中选育的黄肉猕猴桃新品种,2020年通过了陕西省果树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平均单果重76.97克,最大单果重106.42克。果实心形,顶部略尖,果皮薄,果面黄绿色、有光泽。后熟果肉金黄色,日照偏短时中心果肉红色,肉质细,汁多,酸甜爽口,浓香,品质上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1%,可溶性糖含量15.7%,可滴定酸含量1.2%,维生素C含量2316毫克/公斤,干物质含量2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猕猴桃 平均单果重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干物质含量 可滴定酸含量 可溶性糖含量 新品种 黄肉猕猴桃
下载PDF
中华猕猴桃褐斑病病原鉴定及抑菌药剂筛选 被引量:44
10
作者 赵金梅 高贵田 +4 位作者 谷留杰 孙翔宇 薛敏 耿鹏飞 雷玉山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4916-4925,共10页
【目的】确定引起中华猕猴桃褐斑病病原菌种类,研究常用杀菌剂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以及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病原菌种类;选用常用的18种杀菌剂分别对病原菌进行抑菌效果测... 【目的】确定引起中华猕猴桃褐斑病病原菌种类,研究常用杀菌剂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以及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病原菌种类;选用常用的18种杀菌剂分别对病原菌进行抑菌效果测定,并建立毒力回归方程;筛选出有效的抑菌药剂,为防治该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结果】从不同病斑上分离出了3个纯化菌株,其形态特征相同。通过病原菌rDNA-ITS克隆测序、比对分析,3个菌株为同一致病菌,应用BLASTn比对结合形态学特征确定该致病菌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Fr.:Fr.)Keissler)。在10μg·mL-1含药PDA平板上,7种杀菌剂对链格孢菌菌株的抑菌率均大于80%,分别为400 g·L-1氟硅唑、500 g·L-1异菌脲、80%戊唑醇、10%多抗霉素B、12.5%烯唑醇、33.5%喹啉酮和10%苯醚甲环唑。【结论】确定中华猕猴桃褐斑病由链格孢引起,400 g·L-1氟硅唑、500 g·L-1异菌脲、10%多抗霉素B和10%苯醚甲环唑对链格孢抑菌效果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猕猴桃 褐斑病 链格孢 抑菌药剂
下载PDF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中华猕猴桃扦插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32
11
作者 龚弘娟 李洁维 +2 位作者 蒋桥生 张静翅 李纯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9-362,共4页
以中华猕猴桃"桂海4号"为试材,采用500mg·L-1、1000mg·L-1、1500mg·L-1三种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萘乙酸、和ABT生根粉处理插条,进行了猕猴桃扦插试验。结果表明:吲哚丁酸1500mg·L-1的扦插生根率极显著高... 以中华猕猴桃"桂海4号"为试材,采用500mg·L-1、1000mg·L-1、1500mg·L-1三种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萘乙酸、和ABT生根粉处理插条,进行了猕猴桃扦插试验。结果表明:吲哚丁酸1500mg·L-1的扦插生根率极显著高于萘乙酸和ABT生根粉的各个处理,显著高于吲哚丁酸1000mg·L-1;吲哚丁酸对根数和根长的促进作用优于萘乙酸和ABT生根粉,ABT生根粉对于根粗的促进作用却较其它两者强;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吲哚丁酸1500mg·L-1处理的插条生长情况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猕猴桃 植物生长调节剂 扦插 多重比较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中华猕猴桃和毛花猕猴桃果实碳水化合物及维生素C的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40
12
作者 钟彩虹 张鹏 +4 位作者 姜正旺 王圣梅 韩飞 徐丽云 黄宏文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0-376,共7页
分别对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黄肉品种‘金桃’和毛花猕猴桃(Actinidia eriantha)品系‘6113’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及维生素C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中华猕猴桃‘金桃’和毛花猕猴桃‘6113’果实的可... 分别对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黄肉品种‘金桃’和毛花猕猴桃(Actinidia eriantha)品系‘6113’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及维生素C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中华猕猴桃‘金桃’和毛花猕猴桃‘6113’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SSC)含量均于谢花后146d内保持相对平稳,而后开始上升;此时,两物种果实的淀粉含量均上升到最大值,之后两者均开始下降。两者糖含量的变化与SSC相似,且中华猕猴桃‘金桃’果实糖含量进入快速增长期的时间比毛花猕猴桃‘6113’早1个月。两者果实Vc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似,均于7月上中旬达到一个高峰,以后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含量下降,‘金桃’于8月14日降至最低值,‘6113’于9月13日降至最低值;两者的Vc含量降到最低值后均缓慢上升,到果实完全成熟期(树上自然软熟期)回升到第二个峰值。‘6113’果实的Vc含量在完全成熟期的峰值远远高于7月上旬的高峰值。对‘金桃’和‘6113’果实碳水化合物及Vc含量方差分析表明,两者的可溶性固形物、淀粉和总糖没有明显差异,而毛花猕猴桃‘6113’的Vc含量显著高于中华猕猴桃‘金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猕猴桃 毛花猕猴桃 果实营养成分 果实生长发育
下载PDF
不同浓度CPPU处理对中华猕猴桃生长与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1
13
作者 费学谦 方学智 +2 位作者 丁明 姚小华 谢义福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30-33,共4页
通过园区现场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N-(2-氯-4-吡啶基)-N′-苯基脲(CPPU)处理对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猕猴桃单果重随处理浓度增加而上升,其中20 mg.L-1处理上升最显著,但果实硬度随处... 通过园区现场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N-(2-氯-4-吡啶基)-N′-苯基脲(CPPU)处理对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猕猴桃单果重随处理浓度增加而上升,其中20 mg.L-1处理上升最显著,但果实硬度随处理浓度增加而下降;5 mg.L-1处理使猕猴桃果形指数、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与对照相比上升,维生素C(Vc)和β-胡萝卜素含量达到处理中最高水平,可溶性固性物、固酸比和糖酸与对照相比下降;20 mg.L-1处理使猕猴桃可溶性总糖和可滴定酸含量达到最高,但β-胡萝卜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固酸比、糖酸比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因此,低浓度CPPU处理能增加中华猕猴桃单果重的同时,也提高它的营养品质,高浓度CP-PU虽然增加中华猕猴桃果重,但降低了果实的营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PU 中华猕猴桃 生长 营养品质
下载PDF
用流式细胞仪鉴定中华猕猴桃的多倍体 被引量:33
14
作者 朱道圩 杨宵 +3 位作者 郅玉宝 易明林 理莎莎 符真珠 《植物生理学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05-908,共4页
中华猕猴桃叶中酚类物质多而黏性较大,对流式细胞仪检测多有不便。文章参照已有方法,改进细胞核提取液配方和提取方法,建立了快速、准确鉴定秋水仙素诱导中华猕猴桃多倍体的方法,效果较好。
关键词 秋水仙素 中华猕猴桃 流式细胞仪 倍性鉴定
下载PDF
钾营养对中华猕猴桃叶片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被引量:22
15
作者 孙骞 杨军 +2 位作者 张绍阳 张凤琪 丁士林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6-261,共6页
对中华猕猴桃“81-5”品种采用4种钾水平处理。结果表明,NPK2处理可以增加猕猴桃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降低叶绿素a/b值、叶片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NPK2和NPK3处理可使一天中光合速率提前到达峰值,... 对中华猕猴桃“81-5”品种采用4种钾水平处理。结果表明,NPK2处理可以增加猕猴桃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降低叶绿素a/b值、叶片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NPK2和NPK3处理可使一天中光合速率提前到达峰值,有效延缓植株的“午休”。NPK1和NPK2处理能提高猕猴桃叶片的Fv/Fm和Fv/Fo,激活叶片电子传递活性和PSⅡ潜在活性、提高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缺钾和低钾会使叶片吸收的过剩光能通过光化学反应途径和非辐射能量途径耗散的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猕猴桃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中华猕猴桃果实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在后熟过程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谢鸣 陈学选 +2 位作者 高秀珍 蒋桂华 赵安祥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73-176,共4页
猕猴桃是一种呼吸跃变型果实,采后要经过一个完熟过程或人工催熟处理。关于后熟过程的果实成分变化,国外对美味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有了不少研究,一般认为,适期采收的果实必须完成这种化学变化,才能达到最好的食用品质。 中华... 猕猴桃是一种呼吸跃变型果实,采后要经过一个完熟过程或人工催熟处理。关于后熟过程的果实成分变化,国外对美味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有了不少研究,一般认为,适期采收的果实必须完成这种化学变化,才能达到最好的食用品质。 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原产我国,据1988年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报道,全国栽培面积已有5万余亩,年产量达百万Kg。迄今,国内外对于该种在后熟过程的果实成分变化,尚未展开系统的研究。本文旨在探索氨基酸、维生素C和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在后熟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根据碳水化合物变化探明采收成熟度与果实品质的关系,为获得优质猕猴桃及其采后生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材料 为本院猕猴桃试验园栽植的‘LQ─8’和‘LQ─25’两个优良株系(1988年11月通过浙江省科委鉴定),均从中华猕猴桃野生群体中选出。果实成熟度以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计。从9月上旬起,定期测定果实成熟度,以确定采收期。果实采后用0.05mm厚的聚乙烯塑料袋包装,每袋装10个果,共80袋,封口后置于水果周转箱内。库温18°± 2℃ ,相对湿度85%。每隔 2天从中取出5袋分析1次果实营养成分,试验重复3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猕猴桃 营养成分 后熟 果实
下载PDF
中华猕猴桃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崔莹 张雪梅 +3 位作者 陈纪军 张彦 林秀坤 周乐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663-1665,共3页
目的:研究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根的化学成分。方法:中华猕猴桃根的95%乙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应用多种色谱技术对醋酸乙酯部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MS,IR,1H-NMR,13C-NMR)进行结构鉴定。结... 目的:研究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根的化学成分。方法:中华猕猴桃根的95%乙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应用多种色谱技术对醋酸乙酯部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MS,IR,1H-NMR,13C-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醋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经鉴定为2α-羟基齐墩果酸(1),2α-羟基乌苏酸(2),蔷薇酸(3),23-羟基乌苏酸(4),3β-O-乙酰乌苏果酸(5),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6),β-谷甾醇(7)。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猕猴桃 三萜 甾体
下载PDF
中华猕猴桃的组织培养及其实用快速繁殖 被引量:26
18
作者 阳小成 王伯初 +2 位作者 叶志义 段传人 车晓彦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5-77,共3页
简述了对木本经济植物中华猕猴桃 (Actinidiachinensis)进行组培快繁育苗的具体方法。并针对传统组培法育苗不太重视试管苗后期的炼苗移栽等环节的不足 ,特别加强了对猕猴桃组培苗在成为田间商品苗之前的培育管理方法的研究 ,从而提高... 简述了对木本经济植物中华猕猴桃 (Actinidiachinensis)进行组培快繁育苗的具体方法。并针对传统组培法育苗不太重视试管苗后期的炼苗移栽等环节的不足 ,特别加强了对猕猴桃组培苗在成为田间商品苗之前的培育管理方法的研究 ,从而提高了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 (达 85 %以上 ) ,本研究成果是对传统方法的改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猕猴桃 组织培养 育苗
下载PDF
中华猕猴桃果实香气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27
19
作者 郑孝华 翁雪香 邓春晖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34-834,共1页
关键词 中华猕猴桃 果实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香醇气味 固相微萃取技术
下载PDF
不同钙处理对中华猕猴桃软化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庞凌云 李瑜 +2 位作者 詹丽娟 王莉莉 孟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2-106,共5页
以中华猕猴桃为材料,分别用1%、3%、5%的CaCl2溶液浸果处理15 min,蒸馏水处理15 min作为对照组,自然晾干后于0-4℃贮藏,每隔4d测定呼吸强度、硬度、Vc含量、淀粉含量、可溶性果胶含量、细胞膜渗透率、纤维素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 以中华猕猴桃为材料,分别用1%、3%、5%的CaCl2溶液浸果处理15 min,蒸馏水处理15 min作为对照组,自然晾干后于0-4℃贮藏,每隔4d测定呼吸强度、硬度、Vc含量、淀粉含量、可溶性果胶含量、细胞膜渗透率、纤维素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研究不同钙处理对中华猕猴桃软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钙处理可以有效延缓果实的软化衰老,与对照组相比,钙处理抑制了中华猕猴桃果实的呼吸强度,延缓果实硬度、Vc含量和淀粉含量的下降,减缓果实可溶性果胶含量、细胞膜渗透率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纤维素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其中以3%CaCl2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猕猴桃 钙处理 软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