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对中华鳖幼鳖生长和血液学参数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付双秋 柳家伟 +3 位作者 高飞扬 张宇 黄燕 张志强 《水产养殖》 CAS 2024年第7期6-10,共5页
开展了温度对中华鳖幼鳖生长和血液学参数影响试验。将中华鳖幼鳖设置2个试验组,分别为A组(28℃)和B组(34℃),于2组温度下养殖1,3和10 d,分别测量其体质量、背甲长和背甲宽、各型白细胞百分比及血浆杀菌能力等指标。结果表明,B组幼鳖养... 开展了温度对中华鳖幼鳖生长和血液学参数影响试验。将中华鳖幼鳖设置2个试验组,分别为A组(28℃)和B组(34℃),于2组温度下养殖1,3和10 d,分别测量其体质量、背甲长和背甲宽、各型白细胞百分比及血浆杀菌能力等指标。结果表明,B组幼鳖养殖第3天时,背甲长指标显著下降,但A组无显著变化。A组和B组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百分比,均不随养殖天数而变化;A组嗜异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嗜异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均与淋巴细胞的百分比的变化呈相反趋势,血浆杀菌能力及B组上述指标,均不随养殖天数而变化;只在第3天,A组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比显著高于B组,但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却显著低于B组。指出,高温会抑制幼鳖免疫系统的不同组分发生适应性改变,不利于其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中华鳖幼鳖 生长指标 白细胞 血浆杀菌能力
下载PDF
人工光照对温室中华鳖幼鳖生长的影响
2
作者 祝培福 郑向旭 +1 位作者 杨希作 孙广军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23-125,共3页
关键词 中华鳖幼鳖 生长率 成活率 温室 人工光照
下载PDF
池塘专养模式中华鳖幼鳖形态性状对体质量和净体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孙燃 朱卫东 +3 位作者 赵蓓蓓 谢婳 斯烈钢 王志铮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3-120,共8页
随机选取72只养殖月龄为13个月的池塘专养模式同生群中华鳖幼鳖为研究对象,在表型测定的基础上,采用多元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幼鳖形态性状对BW(体质量)和NW(净体质量)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在本研究所涉28项形态性状中,与体质量、净... 随机选取72只养殖月龄为13个月的池塘专养模式同生群中华鳖幼鳖为研究对象,在表型测定的基础上,采用多元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幼鳖形态性状对BW(体质量)和NW(净体质量)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在本研究所涉28项形态性状中,与体质量、净体质量间相关关系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的仅为X1(体长)、X16(裙边厚)、X20(左前肢上臂长)和X25(左后肢下臂长)(P>0.05);(2)经通径分析,BW与被保留的X3(体高)、X7(颈长)和X17(腹甲长)间的决定系数和复相关指数均为0.885,NW与被保留的X3、X4、X7、X17间的决定系数和复相关指数均为0.878,其中对BW直接作用、间接作用最大者均为X7,而对NW直接作用、间接作用最大者则分别为X7和X17;(3)经偏回归分析,BW、NW最优估算方程分别为:BW=3.312X3+1.940X7+1.94X17-25.292,NW=2.718X3+1.481X4+1.586X7+1.253X17-21.5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幼鳖 形态性状 体质量 净体质量 多元分析
下载PDF
摄食水平和投喂频率对中华鳖幼鳖消化率影响
4
作者 叶世洲 雷思佳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1-22,共2页
在水温30℃条件下,摄食水平对幼鳖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有显著影响(P<0.01);投喂频率对鲜鱼饲料组幼鳖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而对其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显著。在投喂配合饲料条件下,表观消化率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均在中间... 在水温30℃条件下,摄食水平对幼鳖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有显著影响(P<0.01);投喂频率对鲜鱼饲料组幼鳖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而对其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显著。在投喂配合饲料条件下,表观消化率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均在中间摄食水平(此时干物质的摄食率为0.97%)时达到最大,分别为76.26%和81.22%;在饱食状态下,其表观消化率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分别为72.36%和78.05%,日投喂2次鲜鱼组的幼鳖表观消化率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分别为92.05%和96.84%;投喂1次鲜鱼组的分别为92.17%和95.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幼鳖 摄食水平 投喂频率 消化率
下载PDF
摄食水平对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幼鳖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雷思佳 叶世洲 胡先勤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3-50,共8页
于2001年10月—2002年3月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海洋生物技术实验室进行摄食-生长实验(实验周期为56天)。实验在水温30℃的条件下进行,设饥饿、1%、2%和饱食4个摄食水平,研究了中华鳖(Trionyxsinensis)幼鳖(296.60—396.09g)的生长和能量... 于2001年10月—2002年3月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海洋生物技术实验室进行摄食-生长实验(实验周期为56天)。实验在水温30℃的条件下进行,设饥饿、1%、2%和饱食4个摄食水平,研究了中华鳖(Trionyxsinensis)幼鳖(296.60—396.09g)的生长和能量收支。结果表明,中华鳖幼鳖的特定生长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其湿重、干物质、蛋白质和能量的特定生长率均呈二次曲线增加,其中干物质的特定生长率(SGRdr)与摄食率(Rl)的关系式为SGRdr=-0.3621+0.8809Rl-0.1352Rl2(r2=0.896,n=26,P<0.01);除湿重的转化效率外,干物质、蛋白质和能量的转化效率在2%组均达到最大,分别为27.47%、31.48%和25.01%;摄食水平对中华鳖氨氮排泄率和尿素氮排泄率以及氨氮占总氮排泄率的比例均有显著影响(P<0.01),总氮排泄率、氨态氮排泄率和尿素氮排泄率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而升高,从饥饿组到饱食组的变动范围分别是4.71%—38.70%、3.50%—24.64%和1.21%—6.48%,而氨氮占总氮比例的变化规律与上述指的标略有不同,饥饿组的比例略高于1%组,摄食组的比例随摄食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该比例的变动范围是71.92%—83.20%,回归分析表明,幼鳖的总氮排泄率[μmol/(g·d)](GN)、氨氮排泄率[μmol/(g·d)](NH3N)及尿素氮排泄率[μmol/(g·d)](U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食水平 中华鳖幼鳖 生长 能量收支
下载PDF
高活性干酵母对中华鳖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抗病力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刘宗英 姚鹃 +3 位作者 陈昌福 谭斌 汪成竹 王绍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2-196,共5页
报道了高活性干酵母对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幼鳖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抗病力影响的研究结果。试验共设6个组,在各组饵料中高活性干酵母的添加量依次为每千克体重0 mg(对照组)、600.0 mg(试验I组)、800.0 mg(试验Ⅱ组)、1 000.0 mg... 报道了高活性干酵母对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幼鳖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抗病力影响的研究结果。试验共设6个组,在各组饵料中高活性干酵母的添加量依次为每千克体重0 mg(对照组)、600.0 mg(试验I组)、800.0 mg(试验Ⅱ组)、1 000.0 mg(试验Ⅲ组)、1 200.0 mg(试验Ⅳ组)和1 400.0 mg(试验Ⅴ组)。投喂30 d后,从每组中各取10只中华鳖幼鳖采血,测定了中华鳖幼鳖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中溶菌酶和补体活性;另从每组分别取30只中华鳖幼鳖用注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方法行人工感染,检测其抗病力。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组中华鳖幼鳖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第Ⅰ和第Ⅱ组中华鳖幼鳖血清中溶菌酶活性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而试验Ⅲ、Ⅳ组和Ⅴ组中华鳖幼鳖血清中溶菌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第Ⅱ、Ⅲ、Ⅳ和第Ⅴ组中华鳖幼鳖血清中补体活性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第Ⅰ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投喂高活性干酵母能增强中华鳖幼鳖对人工感染A. hydrophila活菌的抵抗力。研究结果证明在中华鳖幼鳖饵料中添加高活性干酵母的量以每千克体重1 200.0 mg左右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幼鳖 高活性干酵母 溶菌酶 补体 抗病力 嗜水气单胞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