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72篇文章
< 1 2 19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梗死患者康复科住院期间卒中后抑郁程度的相关因素
1
作者 李芳 刘慧珍 +4 位作者 梅利平 张通 张豪杰 李冰洁 赵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7-222,共6页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在康复科住院期间发生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3年2月在北京博爱医院住院、曾诊断为抑郁状态且经心理科会诊的脑梗死患者,统计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疾病特征(病程、...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在康复科住院期间发生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3年2月在北京博爱医院住院、曾诊断为抑郁状态且经心理科会诊的脑梗死患者,统计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疾病特征(病程、病灶位置、偏瘫侧别、感觉障碍、失语、失眠、吞咽障碍、肩手综合征、便秘),运动功能(偏瘫侧肌力、Brunnstrom分期),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评定量表(FMA)、Fugl-Meyer评定量表-平衡(FMA-B)、改良Barthel指数(MB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等资料。HAMD≤20分的患者入低HAMD组,HAMD> 20分的患者入高HAMD组。结果 在2 403例脑梗死患者中,诊断为抑郁状态且经心理科会诊的患者269例,低HAMD组103例,高HAMD组166例。高HAMD组便秘发生率较低,吞咽障碍、肩手综合征发生率较高(χ^(2)> 5.379, P <0.05);髂腰肌、股四头肌肌力,下肢和手Brunnstrom分期,NIHSS、MMSE、FMA、FMA-B、MBI评分差于低HAMD组(|Z|> 2.020, t> 2.171, 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便秘(OR=0.435)、股四头肌肌力(OR=0.782)、吞咽障碍(OR=2.602)是康复期患者发生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P <0.05)。结论 卒中后吞咽障碍和肌力下降,可能加重卒中后抑郁。便秘可能并不加重卒中后抑郁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中后抑郁 康复 功能障碍 相关因素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动物实验探究柴胡龙骨牡蛎合甘麦大枣汤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马红梅 刘佳铭 +5 位作者 陈奇祺 张振瑜 黄志强 陈勇 雷洪峰 侯新聚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2-1088,1095,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与动物实验探究柴胡龙骨牡蛎合甘麦大枣汤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等数据库预测柴胡龙骨牡蛎合甘麦大枣汤的活性成分及靶点;在PharmGKB等数据库检索PSD疾病靶点,利用Cytoscape(v ...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与动物实验探究柴胡龙骨牡蛎合甘麦大枣汤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等数据库预测柴胡龙骨牡蛎合甘麦大枣汤的活性成分及靶点;在PharmGKB等数据库检索PSD疾病靶点,利用Cytoscape(v 3.9.1)建立交集靶点网络,String(v11.5)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利用DAVID 6.8数据库进行GO富集及KEGG通路分析;运用AutoDock vina(v 1.1.2)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并使用Pymol(v 2.5)等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动物实验设置空白组、模型组、盐酸氟西汀组、中药组、中药+盐酸氟西汀组,给药21 d后检测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脑组织内神经递质以及炎症因子表达,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关键基因PPARG、MAPK3、AKT1、PIK3CA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得到柴胡龙骨牡蛎合甘麦大枣汤活性成分225种,作用于PSD的靶点119个,关键靶点包括MAPK3、AKT1、PIK3CA、PPARG,关键通路包括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与中药+盐酸氟西汀组MAPK3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AKT1、PIK3CA、PPARG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柴胡龙骨牡蛎合甘麦大枣汤治疗PSD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MAPK3表达、促进AKT1、PIK3CA、PPARG表达,减缓脑组织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龙骨牡蛎合甘麦大枣汤 脑卒中后抑郁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动物实验
下载PDF
丹栀逍遥散联合和调督任安神针刺法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公维志 戴缙 +1 位作者 梁峰 吴建丽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0-1523,共4页
目的探讨丹栀逍遥散联合和调督任安神针刺法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栀逍遥散联合和调督任安神针刺法,疗程4周。检测临床疗效、MoCA... 目的探讨丹栀逍遥散联合和调督任安神针刺法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栀逍遥散联合和调督任安神针刺法,疗程4周。检测临床疗效、MoCA评分、肠道菌群(肠球菌、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双歧杆菌)、免疫功能指标(IgM、IgG、IgA)、抑郁状态指标(HAMD评分、SD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MoCA评分、免疫功能指标升高(P<0.05),HAMD评分、SDS评分降低(P<0.05),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减少(P<0.05),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增加(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栀逍遥散联合和调督任安神针刺法可安全有效地改善卒中后抑郁患者认知功能和体液免疫,调节肠道菌群,减轻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栀逍遥散 和调督任安神针刺法 常规治疗 中后抑郁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0和过氧化氢酶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卒中后抑郁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李清金 张泽 +1 位作者 江华 洪春永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15-220,共6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过氧化氢酶(CAT)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卒中后抑郁(PSD)的预测价值。方法:151例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入院后24 h内测定血清IL-10、CAT水平。使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来评估抑郁症状;PSD定义为HAM...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过氧化氢酶(CAT)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卒中后抑郁(PSD)的预测价值。方法:151例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入院后24 h内测定血清IL-10、CAT水平。使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来评估抑郁症状;PSD定义为HAMD评分≥8。结果:脑梗死后1个月开始随访,有51例(33.8%)被诊断为PSD。与非PSD病人相比,PSD组入院和出院时NIHSS评分较高,脑梗死体积较大,BI评分较低,mRS评分较高,血清CAT、IL-10水平较低(P<0.05)。在调整了潜在混杂因素(在单变量逻辑回归分析中,P<0.05)后,IL-10(OR=0.615,95%CI:0.410~0.923)和CAT(OR=0.757,95%CI:0.652~0.914)仍然是PSD的独立预测因子。PSD病人的IL-10水平(r=0.394,P<0.01)和CAT水平(r=0.306,P<0.01)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ROC分析显示,血清IL-10水平的截止点为2.06 pg/mL,预测PSD的AUC为0.739。同时,CAT水平的截止点为1.07 U/L,预测PSD的AUC为0.630。IL-10水平较低(<2.06 pg/mL)的病人比对应组(≥2.06 pg/mL)更容易发生PSD(OR=9.750,95%CI=2.671~35.534,P<0.01)。同样,CAT水平较低(<1.07 U/L)的病人比对应组(≥1.07 U/L)更容易发生PSD(OR=5.052,95%CI=1.256~20.322,P<0.05)。结论:血清IL-10、CAT可用作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PSD的独立保护性预测因子。IL-10、CAT水平低的病人在卒中后1个月更有可能发生PS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 白细胞介素10 过氧化氢酶 中后抑郁
下载PDF
苦杏仁苷通过抑制JNK信号通路改善卒中后抑郁
5
作者 赖春华 何伟民 +3 位作者 杨丹丹 黄思芸 赖俊玉 吴静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12-120,共9页
目的研究苦杏仁苷通过抑制JNK信号通路对卒中后抑郁的改善作用。方法将56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造模1组(n=8)、造模2组(n=40),造模1组大鼠制备卒中模型,造模2组大鼠制备卒中后抑郁模型。造模成功后,卒中后抑郁模型大鼠随... 目的研究苦杏仁苷通过抑制JNK信号通路对卒中后抑郁的改善作用。方法将56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造模1组(n=8)、造模2组(n=40),造模1组大鼠制备卒中模型,造模2组大鼠制备卒中后抑郁模型。造模成功后,卒中后抑郁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卒中+抑郁组、卒中+抑郁+苦杏仁苷低剂量组(40 mg·kg^(-1))、卒中+抑郁+苦杏仁苷中剂量组(80 mg·kg^(-1))、卒中+抑郁+苦杏仁苷高剂量组(120 mg·kg^(-1))、卒中+抑郁+氟西汀组(1.8 mg·kg^(-1))。随后按相应剂量给药,连续给药30 d。观察大鼠Zea Longa评分,测定蔗糖水消耗量;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变化;TUNEL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凋亡;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组织超微结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PSD95、SYN、BDNF及JNK、p-JNK、c-Jun、p-c-Jun、cleaved-caspase 3、Bcl-2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卒中组、卒中+抑郁组大鼠Zea Longa神经行为学评分,细胞凋亡百分率,以及海马组织p-JNK、c-Jun、p-c-Jun、cleaved-caspase 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蔗糖水消耗量,海马组织PSD95、SYN、BDNF、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卒中+抑郁组比较,卒中+抑郁+苦杏仁苷低剂量组、卒中+抑郁+苦杏仁苷中剂量组、卒中+抑郁+苦杏仁苷高剂量组、卒中+抑郁+氟西汀组大鼠Zea Longa神经行为学评分,细胞凋亡百分率,以及海马组织p-JNK、c-Jun、p-c-Jun、cleaved-caspase 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蔗糖水消耗量、海马组织PSD95、SYN、BDNF、Bcl-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卒中+抑郁+氟西汀组比较,卒中+抑郁+苦杏仁苷高剂量组大鼠Zea Longa神经行为学评分,细胞凋亡百分率,以及海马组织p-JNK、c-Jun、p-c-Jun、cleaved-caspase 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海马组织PSD95、SYN、BDNF、Bcl-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苦杏仁苷改善卒中后抑郁样行为,可能与抑制海马JN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后抑郁 苦杏仁苷 JNK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自主神经功能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张明兰 张玲玲 +7 位作者 王丽莎 刘莉 高润 饶江 刘婉 夏子安 张传文 程欣欣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3-231,共9页
目的 从脑局部一致性(ReHo)的角度探讨自主神经功能对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2020年1月至12月,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住院和门诊脑梗死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n=30)和PSD组(n=30),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MA)... 目的 从脑局部一致性(ReHo)的角度探讨自主神经功能对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2020年1月至12月,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住院和门诊脑梗死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n=30)和PSD组(n=30),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并观测心率变异性(HRV)。两组各随机选取10例行静息态磁共振(rs-f MRI)扫描,计算Re Ho。结果 PSD组HRV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t|>2.092,P<0.05)。PSD组FMA和MBI评分与24 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RMSSD)、24 h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 ms的心搏数占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总功率(TP)、极低频功率(VLF)、低频功率(LF)呈正相关(r>0.394,P<0.05),与HAMD呈负相关(|r|>0.919,P<0.001)。PSD组HAMD与SDNN、RMSSD、PNN50、TP、VLF呈负相关(|r|>0.769,P<0.001)。与对照组相比,PSD组的右侧直回(142体素,t=6.575)、左侧内侧和旁扣带脑回(204体素,t=4.925)的Re Ho增加(GRF校正,P_(-Voxel)<0.005,P_(-Cluster)<0.05);右侧小脑(191体素,t=-6.487)、左侧颞中回(140体素,t=-5.516)以及左侧中央前回(119体素,t=-4.764) Re Ho降低(GRF校正,P_(-Voxel)<0.005,P_(-Cluster)<0.05)。结论 PS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障碍相关,自主神经对情绪、认知和运动脑区的调节可能是影响PSD患者运动功能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后抑郁 心率变异性 自主神经 功能磁共振 局部一致性
下载PDF
视觉艺术疗法在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梁燕 丁莉 《中国疗养医学》 2024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视觉艺术疗法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认知康复、不良情绪及知觉压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4例卒中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67例和观察组67例。对照... 目的探讨视觉艺术疗法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认知康复、不良情绪及知觉压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4例卒中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67例和观察组6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视觉艺术疗法干预,干预时间为2个月。分别在干预前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PSS)评价两组的认知功能、不良情绪、知觉压力。结果干预后对照组MoCA总分(19.69±1.55)分低于观察组(23.97±1.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焦虑亚量表评分、抑郁亚量表评分分别为(14.94±1.67)分、(14.53±1.52)分均高于观察组(12.20±1.43)分、(12.01±1.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PSS评分(40.80±4.75)分明显高于观察组(31.88±3.9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觉艺术疗法能充分满足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身心需求和社会交往诉求,有助于促进其认知功能康复,减轻焦虑、抑郁情绪,降低知觉压力水平,实现自我愉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后抑郁 视觉艺术疗法 认知 知觉压力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分析
8
作者 宋昕 岳利峰 +2 位作者 陈颖 图娅 姜会梨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6,I0002,I0003,共8页
目的通过分析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研究,总结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以期助力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试验和基础研究。方法检索时间在2005—2021年,收录于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Pu... 目的通过分析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研究,总结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以期助力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试验和基础研究。方法检索时间在2005—2021年,收录于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PubMed数据库的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文献,相关信息的可视化分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1041篇,英文文献31篇。其中,发文量在2021年达到峰值,中文文献核心作者有42位,英文文献发文量最高为2篇的有10位作者,研究团队以核心作者为研究主力带动团队发展,研究机构间存在一定联系。中文文献关键词出现频率较高的有卒中后抑郁、针刺、抑郁、脑卒中、电针等,英文文献关键词出现频率较高的有卒中后抑郁、针刺、抑郁、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等。中文文献共形成15个关键词聚类,英文文献共形成5个关键词聚类。关键词突现和时线分析共同体现了该领域的发展脉络和研究趋势。结论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研究成果相对成熟稳定,未来研究热点可能在针刺结合其他疗法改善信号通路、神经递质表达方面有进一步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中后抑郁 PSD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原文传递
醒脑解郁方灌胃对大鼠卒中后抑郁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9
作者 彭涛 杨一帆 +3 位作者 王海霞 李雨 王涛 闫咏梅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6-12,共7页
目的 观察醒脑解郁方对大鼠卒中后抑郁(PSD)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关系。方法 取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PSD组、氟西汀组、醒脑解郁方低剂量组、醒脑解郁方高剂量组,每组各12只。正... 目的 观察醒脑解郁方对大鼠卒中后抑郁(PSD)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关系。方法 取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PSD组、氟西汀组、醒脑解郁方低剂量组、醒脑解郁方高剂量组,每组各12只。正常对照组正常饲养不做干预,其余4组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CUMS)制备PSD模型。CUMS期间氟西汀组给予氟西汀溶液0.2 mg/100 g灌胃,醒脑解郁方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05、2.10 g/mL醒脑解郁方灌胃,正常对照组、PSD组给予1 mL/100 g生理盐水灌胃。根据大鼠体质量、强迫游泳实验、糖水消耗实验和旷场实验评估抑郁状态;处死大鼠,取脑组织,采用HE染色法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形态;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PA轴相关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T);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PA轴相关激素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GR)、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蛋白。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SD组体质量降低、强迫游泳测试时间缩短、糖水消耗量减少、水平及垂直运动得分降低,海马组织神经元数量缺失明显,呈现炎性改变,血清ACTH、CORT水平升高,海马组织GR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下丘脑组织CRH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均<0.01)。与PSD组比较,氟西汀组和醒脑解郁方低、高剂量组体质量增加、强迫游泳时间延长、糖水消耗量增多、水平及垂直运动得分增加,海马组织神经元受损程度较轻,水肿现象减少,细胞存活率提高,细胞排列紧密;血清ACTH、CORT水平降低,海马组织GR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下丘脑组织CRH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均<0.01)。结论 醒脑解郁方能够改善PSD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HPA轴过度激活从而减轻海马神经元损伤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解郁方 中后抑郁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海马神经元
下载PDF
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舍曲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和血清TNF-α、BDNF、VEGF水平的影响
10
作者 王姣姣 王琼芬 江园 《中国康复》 2024年第2期89-93,共5页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联合舍曲林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IPSD)患者抑郁状态、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IPS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联合舍曲林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IPSD)患者抑郁状态、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IPS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包括基础疾病的药物治疗和综合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口服盐酸舍曲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EECP治疗。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以及血清TNF-α、VEGF和BDNF和VEGF含量检测。结果:治疗7周后,2组患者HAMD评分、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而MB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血清TNF-a含量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而BDNF和VEGF含量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观察组患者的血清TNF-α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BDNF和VEGF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EECP联合舍曲林能显著缓解IPSD患者的抑郁情绪,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而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IPSD患者血清TNF-α、BDNF和VEGF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体外反搏 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 炎症因子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金珊疏肝化瘀治疗卒中后抑郁经验总结
11
作者 赵中倩 金珊 方向 《新疆中医药》 2024年第2期20-22,共3页
卒中后抑郁作为卒中后较为常见和较难治疗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较大的负担。导师金珊结合多年临证经验,认为卒中后抑郁主要以肝郁血瘀为常见病因病机,其本在肝,其标在瘀,治疗可疏肝理气以解郁,活血化瘀以通络,合理施治... 卒中后抑郁作为卒中后较为常见和较难治疗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较大的负担。导师金珊结合多年临证经验,认为卒中后抑郁主要以肝郁血瘀为常见病因病机,其本在肝,其标在瘀,治疗可疏肝理气以解郁,活血化瘀以通络,合理施治则肝气得舒,气机得畅,气血得调,心神得宁,痰瘀得祛,脑窍得通,疾病得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后抑郁 金珊 肝郁血瘀 疏肝化瘀
下载PDF
卒中后抑郁及其非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李盛杰 徐欣然 +5 位作者 陈丹阳 李志军 刘娜 陈施玲 唐洲平 唐颖馨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2期113-116,120,共5页
卒中是我国居民致死的首位病因,约30%的患者会出现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卒中的严重程度,类型,病灶的体积、位置和侧别,生活环境,神经递质,神经炎症,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线粒体功能障碍等均参与了PSD的发生和发展。... 卒中是我国居民致死的首位病因,约30%的患者会出现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卒中的严重程度,类型,病灶的体积、位置和侧别,生活环境,神经递质,神经炎症,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线粒体功能障碍等均参与了PSD的发生和发展。非药物治疗是PSD的主要治疗方法中的重要一类。本综述总结了心理治疗、非侵入性脑刺激、电针、深部脑刺激等常规非药物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脑机接口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其在PSD治疗中的潜在治疗价值及发展方向。研究PSD的病理生理机制并研发新的治疗方法,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后抑郁 非药物治疗 脑机接口
下载PDF
长疗程逆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防卒中后抑郁的效果观察
13
作者 赵丹 徐传伟 +3 位作者 周芳芳 陈德仁 林颖 汪燕玲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2期239-243,共5页
目的观察长疗程逆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防卒中后抑郁发生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江苏省海滨康复医院及连云港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 目的观察长疗程逆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防卒中后抑郁发生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江苏省海滨康复医院及连云港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64.55±9.37)岁;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64.58±8.89)岁。对照组给予卒中规范化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聚集,降脂,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冠心病患者均给予相应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长疗程逆灸治疗,20 min/次,1次/d,5 d/周,持续24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12周、24周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Barthel指数(B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卒中后抑郁发生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4周、8周、12周、24周卒中后抑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2.5%(1/40)比17.5%(7/40)、5.0%(2/40)比20.0%(8/40)、10.0%(4/40)比27.5%(11/40)、17.5%(7/40)比37.5%(15/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4.114、4.021、4.013,均P<0.05)。治疗组治疗4周、8周、12周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7.25±2.88)分比(9.07±4.21)分、(9.70±2.74)分比(11.28±3.58)分、(12.17±2.76)分比(13.85±3.5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61、2.210、2.358,均P<0.05)。治疗组治疗12周、24周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23.60±1.89)分比(22.70±1.83)分、(24.93±1.46)分比(23.75±1.6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63、3.400,均P<0.05)。治疗组治疗4周、8周、12周、24周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66.13±6.84)分比(62.88±10.35)分、(69.25±4.88)分比(65.75±5.26)分、(73.13±4.63)分比(70.38±4.58)分、(74.63±3.47)分比(71.75±4.4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91、3.087、2.671、3.216,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7.20±2.43)分比(11.03±2.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55,P<0.05)。结论长疗程逆灸急性脑梗死患者百会、大椎穴,可促进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认知功能,降低卒中后抑郁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后抑郁 脑梗死 逆灸 长疗程 预防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刘欣甜 王甜甜 +1 位作者 吕亚婷 陈兵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8-240,共3页
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损伤为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病。脑卒中发作后会引发患者的情绪障碍,其中最常见的是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其发病率约为30%。PSD的临床表现为,沮丧情绪增加、认知能力下降以及... 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损伤为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病。脑卒中发作后会引发患者的情绪障碍,其中最常见的是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其发病率约为30%。PSD的临床表现为,沮丧情绪增加、认知能力下降以及活动减退。这不仅会对患者的生活品质产生极大影响,还会增加1年内脑卒中的复发风险和自杀风险^([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经颅磁刺激 治疗 脑卒中后抑郁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卒中后抑郁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15
作者 王龙洲 李闯 +2 位作者 曹爱华 井珊珊 戚艺茹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36-238,共3页
目的分析静脉溶栓的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卒中后抑郁(PSD)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03月~2023年0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IS患者115例,根据其有无PSD发生分为抑郁组(静脉溶栓后PSD)与无抑郁组(静脉溶栓后无PSD),分别为39例、76例。回顾... 目的分析静脉溶栓的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卒中后抑郁(PSD)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03月~2023年0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IS患者115例,根据其有无PSD发生分为抑郁组(静脉溶栓后PSD)与无抑郁组(静脉溶栓后无PSD),分别为39例、76例。回顾性分析入组者临床资料,于静脉溶栓后3个月行心理阻抗倾向量表评估,对比两组基本资料,并分析AIS患者静脉溶栓后PSD的影响因素。结果抑郁组负性生活事件发生率、溶栓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3.08%、35.90%,均高于对照组2.63%、9.21%(P<0.05);抑郁组心理阻抗评分为(51.44±10.81)分,高于无抑郁组(30.29±3.41)分(P<0.05)。经回归分析显示,溶栓后并发症、负性生活事件、心理阻抗评分高都是AIS静脉溶栓后发生PSD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AIS静脉溶栓PSD的危险因素较多,包括负性生活事件、溶栓后并发症及心理阻抗评分,临床可通过健康宣教、加强心理护理及积极预防溶栓后并发症等措施,以降低PSD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 中后抑郁 静脉溶栓 影响因素 高脂血症 心理阻抗
下载PDF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抑郁的预测价值
16
作者 罗冬 李国梁 +1 位作者 温慧军 王军文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0-196,共7页
目的 探索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ory index,SII)与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关系及SII对PSD的预测价值。方法 连续纳入2019年2月—2021年2月在宝鸡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 目的 探索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ory index,SII)与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关系及SII对PSD的预测价值。方法 连续纳入2019年2月—2021年2月在宝鸡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发病30 d后HAMD-17评分分为PSD组和非PSD组。比较两组患者人口学特点、影像资料、临床基线数据、SII等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来研究SII与PSD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07例患者,其中PSD组103例,非PSD组204例。PSD组患者的SII明显高于非PSD组[518.89×10^(9)/L(478.20×109/L~559.12×10^(9)/L)vs. 448.15×10^(9)/L(407.88×10^(9)/L~490.16×10^(9)/L),P<0.001]。PSD组患者HAMD-17评分与SII呈正相关(r=0.364,P<0.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提示SII增高是PSD发病的独立性危险因素(中间三分位数:OR 1.770,95%CI 1.325~2.364,P=0.003;较高三分位数:OR 2.472,95%CI 1.747~3.469,P=0.001)。ROC分析显示,SII预测PSD对应的AUC为0.765(95%CI 0.709~0.820,P<0.001),SII预测PSD的最佳临界值为478.18×10^(9)/L,此时敏感度为75.7%,特异度为67.6%。结论 SII增高可能是PSD的独立性危险因素,对PSD有潜在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后抑郁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柴胡治疗卒中后抑郁药理研究机制进展
17
作者 张敬雯 马建福 +1 位作者 崔丹梅 闫咏梅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33-137,共5页
卒中后抑郁症是脑卒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并发症,该病发病机制繁杂,临床治疗有一定挑战性。中医学认为患者卒中后脏腑气血逆乱,风、痰、瘀等病理产物胶搏,使肝气郁滞、魂无所安而病,中医药治疗卒中后抑郁效果显著,柴胡作为肝经引经药,是... 卒中后抑郁症是脑卒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并发症,该病发病机制繁杂,临床治疗有一定挑战性。中医学认为患者卒中后脏腑气血逆乱,风、痰、瘀等病理产物胶搏,使肝气郁滞、魂无所安而病,中医药治疗卒中后抑郁效果显著,柴胡作为肝经引经药,是治疗郁证、中风常用药,也是治疗卒中后抑郁的常用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具有极大发展前景。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柴胡有效成分如柴胡皂苷、山柰酚、异鼠李素、槲皮素、黄芩苷等均能发挥抗抑郁效果。文章通过对已发表的论文及实验进行梳理,结合卒中后抑郁发病机制以及柴胡药理作用为契点,对柴胡治疗卒中后抑郁药理机制进行综述。结果发现柴胡可缓解HPA轴功能障碍、减少炎症因子表达、上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提高脑内5-羟色胺含量、提高细胞免疫、抑制氧化应激、减少细胞自噬、减少细胞凋亡、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害等多方面发挥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柴胡皂苷 中后抑郁 药理机制
原文传递
脑微出血与卒中后抑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王子桓 朱旭莹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8期1456-1459,共4页
脑微出血是脑内微小血管病变导致血液渗漏的一种亚临床性损害。以往认为脑微出血存在相较于脑内大血管病变危害较小,一般不会引起较明显的临床症状,但随着对脑微出血深入研究发现,脑微出血常常与脑白质损害并存,其发生部位与卒中后抑郁... 脑微出血是脑内微小血管病变导致血液渗漏的一种亚临床性损害。以往认为脑微出血存在相较于脑内大血管病变危害较小,一般不会引起较明显的临床症状,但随着对脑微出血深入研究发现,脑微出血常常与脑白质损害并存,其发生部位与卒中后抑郁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综述脑微出血与卒中后抑郁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进展,探讨脑微出血与卒中后抑郁相关的机制及目前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为后续两者相关性的研究提供更多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微出血 中后抑郁 络病 郁病 综述
下载PDF
从跷脉论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
19
作者 史经昊 张明宽 +1 位作者 周苗苗 吴建林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5期461-465,共5页
结合跷脉的生理功能与卒中后抑郁病因病机,探析针刺跷脉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机制。肾精亏虚、脑神失用、心失所养为卒中后抑郁根本所在。跷脉循经肾、心、脑,奉冲脉血气养先天以充肾精,携精血济脑府以养脑神,调营卫安寤寐以彰心神,与卒中... 结合跷脉的生理功能与卒中后抑郁病因病机,探析针刺跷脉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机制。肾精亏虚、脑神失用、心失所养为卒中后抑郁根本所在。跷脉循经肾、心、脑,奉冲脉血气养先天以充肾精,携精血济脑府以养脑神,调营卫安寤寐以彰心神,与卒中后抑郁的病机联系密切;治疗上,跷脉司肾水以强志、调卫气以安寐、利五官开灵机,同卒中后抑郁的典型症状紧密相连。卒中后抑郁属形神共病范畴,形神互病为其发病的重要特点,形神并治是临床诊治的重要手段,而针刺跷脉直指心脑,二者同调,摄御神机,可缓形病之消废、神病之昏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后抑郁 跷脉 针刺 肾精亏虚 脑神失用 心失所养 形神一体观
下载PDF
心理康复在卒中后抑郁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戴剑 王丽清 +2 位作者 程家欣 钟金梅(综述) 潘集阳(审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41-245,F0002,共6页
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因患病率、致残率、致死率较高,给患者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带来负担。卒中后抑郁属于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对卒中幸存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极大,已逐步成为备受关注的公众健康问题。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为口服... 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因患病率、致残率、致死率较高,给患者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带来负担。卒中后抑郁属于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对卒中幸存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极大,已逐步成为备受关注的公众健康问题。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为口服精神类药,但因患者依从性差,其临床效果不理想。而心理康复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正被患者及临床医生所接受,本文归纳了近年来心理康复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拟定相关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后抑郁 危险因素 心理康复 正念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