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92篇文章
< 1 2 1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变化与教育人力资本增长 被引量:3
1
作者 吴瑞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44,共20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转型不仅创造了“经济奇迹”,也推动了人力资本水平的快速提升。本文利用2000年、2010年和2020年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2010年前后两个10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采用分龄计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转型不仅创造了“经济奇迹”,也推动了人力资本水平的快速提升。本文利用2000年、2010年和2020年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2010年前后两个10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采用分龄计算方法测算了年龄结构变动对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的“贡献率”和性别、城乡及区域差异,探讨了年龄结构变化与教育人力资本增长的相互关系。基于研究发现,提出了促进我国教育人力资本增长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口 年龄结构 教育人力资本
下载PDF
中国人口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完善过程分析
2
作者 代燕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68-78,共11页
对中国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发展变动过程进行详细地梳理和分析,结果发现,中国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人口计划生育政策与时俱进的特征明显。总体上,可以将中国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分为六个阶段,分别是酝酿探索、全面启动、加强管... 对中国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发展变动过程进行详细地梳理和分析,结果发现,中国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人口计划生育政策与时俱进的特征明显。总体上,可以将中国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分为六个阶段,分别是酝酿探索、全面启动、加强管理、稳定水平、统筹完善、配套优化等重要阶段。不同阶段之间的生育政策具有较强的延续性。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曾经对控制中国人口增长,对促进中国人口转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进入新时代,人口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人口计划生育政策作出了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并逐渐配套与生育服务相关的社会经济政策,对促进中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口 计划生育政策 政策调整
下载PDF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与应对
3
作者 汪伟 《团结》 2023年第3期34-37,共4页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发展趋势人口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的重大问题。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超过2.80亿人,占总人口的19.8%, 65岁以上人口近2.1亿,占总人口的14.9%,相比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发展趋势人口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的重大问题。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超过2.80亿人,占总人口的19.8%, 65岁以上人口近2.1亿,占总人口的14.9%,相比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分别上升了6.53和6.03个百分点,从2012年开始中国15~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每年以超过300万的速度减少,至2022年已累计减少了4000多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六次人口普查 统计数据 少子化 中国人口老龄化 劳动年龄人口 中长期发展 发展趋势
下载PDF
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家庭教育期望的影响:养老与抚幼的“双重功能之争”
4
作者 陈武元 陈名灏 +1 位作者 蔡庆丰 吴冠琛 《教育科学文摘》 2023年第3期34-35,共2页
科举制诞生后,教育对于个人获得成就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中国有着深厚的宗族文化,父母在家庭中享有极高的地位,形成了以孝顺为核心的家族本位主义,在双向反馈的代际关系以及法律约束下,父母与子女形成了利益与情感的共同体:父母需要抚... 科举制诞生后,教育对于个人获得成就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中国有着深厚的宗族文化,父母在家庭中享有极高的地位,形成了以孝顺为核心的家族本位主义,在双向反馈的代际关系以及法律约束下,父母与子女形成了利益与情感的共同体:父母需要抚育年幼的子女,子女也必须照料年老的父母,教育也由此被赋予了“反哺”的期待,其不仅要履行培育子嗣的基本功能,同时也承担着光宗耀祖、赠养父母的家庭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本位主义 家庭教育 家庭责任 宗族文化 中国人口老龄化 法律约束 双向反馈 科举制
下载PDF
中国人口的死亡水平及预期寿命评估——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56
5
作者 张文娟 魏蒙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28,共11页
本文基于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以1981年的中国人口生命表为模型生命表对2010年的人口按龄死亡模式进行修正,测算2010年的中国人口预期寿命,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以及性别模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2010年中国人口的... 本文基于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以1981年的中国人口生命表为模型生命表对2010年的人口按龄死亡模式进行修正,测算2010年的中国人口预期寿命,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以及性别模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2010年中国人口的死亡率下降至5.58‰;人口预期寿命达到75岁,其中男性的预期寿命超过73岁,女性预期寿命为78岁;近10年间中国人口预期寿命的增幅超过4岁,高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任何时期。然而,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中婴幼儿和老年人口存在严重的死亡漏报,现有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制度因素的制约对人口普查数据质量的提高提出了巨大挑战。偏高的女婴死亡率虽然较2000年有所改善,但依旧存在,对女性的社会歧视仍在威胁中国的人口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口 死亡水平 预期寿命 性别模式
下载PDF
基于两种新型灰色模型的中国人口预测 被引量:25
6
作者 门可佩 官琳琳 尹逊震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42-945,共4页
人口系统是一个典型的灰色系统。根据1949—2005年中国人口发展的最新统计资料,提出并建立离散灰色增量模型和新初值灰色增量模型,对未来中国人口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到2006年底中国人口约达13.1471亿,到2010年将不超过13.... 人口系统是一个典型的灰色系统。根据1949—2005年中国人口发展的最新统计资料,提出并建立离散灰色增量模型和新初值灰色增量模型,对未来中国人口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到2006年底中国人口约达13.1471亿,到2010年将不超过13.408亿,2020年不超过13.911亿,2030年约为14.26亿,2040年约为14.50亿,到2050年约为14.66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口发展 离散灰色增量模型 新初值灰色增量模型 人口预测
下载PDF
中国人口发展预测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门可佩 官琳琳 尹逊震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6-9,共4页
本文根据1949-2006年中国人口发展的实际,首次提出离散灰色增量模型和新初值灰色增量模型,并据此对未来中国人口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到2007年底中国人口约达13.2133亿,到2010年将不超过13.405亿,2020年不超过13.913亿,2030年约为14... 本文根据1949-2006年中国人口发展的实际,首次提出离散灰色增量模型和新初值灰色增量模型,并据此对未来中国人口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到2007年底中国人口约达13.2133亿,到2010年将不超过13.405亿,2020年不超过13.913亿,2030年约为14.27亿,2040年约为14.52亿,到2050年约为14.69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口发展 离散灰色增量模型 新初值灰色增量模型 人口预测
下载PDF
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结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纪玉山 滕菲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3-108,共6页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全面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生育率明显的下降,使得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前到来,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变冲击了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一方面,人口结构的转变在社会抚养比和人口红利两个方面对就业结构产生影响;另一方面,...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全面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生育率明显的下降,使得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前到来,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变冲击了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一方面,人口结构的转变在社会抚养比和人口红利两个方面对就业结构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人口结构的转变造成了整个国家处于"未富先老"的经济状况下,给经济带来多方面的影响;此外,在消费结构上,人口结构的转变主要通过"储蓄率"这一中间变量对消费产生影响,并对老龄人口将产生新的消费需求,进而引导相关产业的出现。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产业结构不仅要在三次产业间实现升级,还要通过技术研究、人力资本积累等方式实现各产业内部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口 老龄化 经济结构
下载PDF
中国人口生育政策60年 被引量:16
9
作者 马小红 孙超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6-52,共7页
人口生育政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社会、经济、政治、资源、生态环境等综合战略利益出发,同时考虑到大多数群众的接受程度,对所有人口的生育行为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本文对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人口生育政策演变做了反思性回顾,并对国外... 人口生育政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社会、经济、政治、资源、生态环境等综合战略利益出发,同时考虑到大多数群众的接受程度,对所有人口的生育行为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本文对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人口生育政策演变做了反思性回顾,并对国外相关人口政策进行了比较研究,对未来人口生育政策的调整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口生育政策 反思 比较
下载PDF
中国人口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的探讨 被引量:14
10
作者 陈爱平 安和平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3-67,共5页
以 1 95 2~ 2 0 0 2年人口序列数据为基础 ,构建了中国人口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采用一般回归法、后退法和逐步回归法三种方法对所设计的模型进行估计 ,得到 72个模型。然后 ,从中筛选出估计标准误较小 ,自相关影响基本消除的预测模型。... 以 1 95 2~ 2 0 0 2年人口序列数据为基础 ,构建了中国人口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采用一般回归法、后退法和逐步回归法三种方法对所设计的模型进行估计 ,得到 72个模型。然后 ,从中筛选出估计标准误较小 ,自相关影响基本消除的预测模型。作为中国人口总量的预测模型 ,我们提出的预测模型有估计精度高 ,误差低的特点 ,是目前用自回归方法估计得出的较好的中国人口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口总量 自回归模型 人口预测
下载PDF
中国人口结构的灰色动态预测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学萌 郝永红 黄登宇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2004年第z1期722-725,共4页
本文在研究人口系统灰色特征,分析如何合理应用灰色系统方法进行人口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人口、男性人口、女性人口、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的实证演算,得出如下结论:2010年我国人口将增至13 47亿,其中男性人口为6.92亿,占总人口的51.3... 本文在研究人口系统灰色特征,分析如何合理应用灰色系统方法进行人口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人口、男性人口、女性人口、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的实证演算,得出如下结论:2010年我国人口将增至13 47亿,其中男性人口为6.92亿,占总人口的51.37%,女性人口为6.55亿,占总人口的48.63%;城镇人口增至6.91亿,农村人口将减少到6.92亿,届时我国农村和城镇人口将首次持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结构 人口预测 灰色系统 中国人口
下载PDF
1980—2010:中国人口政策三十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2
12
作者 邬沧萍 谢楠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共5页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从5.8下降到略低于2,创造了中国人口奇迹。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实事求是路线的确立,冲破了教条主义的束缚,恢复、发展了人口学,为计生工作创造了良好环境。1980年中共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从5.8下降到略低于2,创造了中国人口奇迹。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实事求是路线的确立,冲破了教条主义的束缚,恢复、发展了人口学,为计生工作创造了良好环境。1980年中共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公开信》的发布被认为是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此后,国家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将计划生育列为基本国策,从政策法规制定、物质投入和组织建设各方面为人口计生工作提供保障,使中国人口控制成功度过"爬坡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和生育率 计划生育工作 中国人口控制
下载PDF
中国人口十年婚姻状况的变化趋势——基于“六普”和“五普”的数据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孙炜红 张冲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1-16,共6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婚姻观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了解、分析社会发展中人口婚姻状况变动的情况和原因,对于促进现代婚姻家庭的幸福和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结合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阐述我国10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婚姻观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了解、分析社会发展中人口婚姻状况变动的情况和原因,对于促进现代婚姻家庭的幸福和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结合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阐述我国10年来人口婚姻状况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了不同年龄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地域人群的婚姻状况(未婚、有配偶、离婚、丧偶四个方面的人口比重)。结合这些数据分析,探究了影响当前我国人口婚姻状况变化的因素。并就未婚人口比重上升、大龄未婚青年增加、丧偶人口比重上升、离婚人口比重呈现快速上升等问题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改善当前婚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口 婚姻状况 变化趋势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再分析及其调整 被引量:6
14
作者 乔晓春 李建新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9-37,共9页
年龄构成是重要的人口自然特征之一,中国人口年龄结构数据一向为中外人口学者所关注,并对其质量予以认可.然而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10%机器汇总资料分析表明:中国人口年龄偏好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的,即存在着年龄误报现象(乔晓春,1992),那... 年龄构成是重要的人口自然特征之一,中国人口年龄结构数据一向为中外人口学者所关注,并对其质量予以认可.然而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10%机器汇总资料分析表明:中国人口年龄偏好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的,即存在着年龄误报现象(乔晓春,1992),那么,这种偏好现象的程度有多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否是年龄数据本身的重报漏报,或现役军人未加入人口年龄数据中,或局部地区(如新疆)严重的年龄堆积现象所致.随着四普资料和其它一些数据的完备,这些问题也就有了答案.本文正是基于全国四普100%机器汇总资料对中国人口年龄构成进行了再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活率 年龄结构 现役军人 人口年龄构成 人口普查 中国人口 1990年 再分析 普查数据 年龄数据
下载PDF
主体功能区格局下中国人口再布局实现机理及其政策取向 被引量:7
15
作者 熊理然 成卓 李江苏 《城市》 2009年第2期62-67,共6页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空间分布不平衡是其客观规律。自20世纪30年代中国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在《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中提出"瑷珲—腾冲"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以来,历经70余年,中国人口空间布局仍然显现出该...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空间分布不平衡是其客观规律。自20世纪30年代中国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在《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中提出"瑷珲—腾冲"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以来,历经70余年,中国人口空间布局仍然显现出该线东南人口密集、该线西北人口稀疏的空间分布不平衡规律。建国以后,中国大致经历了四次区域开发战略格局大调整,即从"一五"时期及随后的三线建设区域发展格局、东—中—西三大地带区域发展格局到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区域发展格局,每一次区域开发战略的调整和实施都相应地引致中国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主体功能区发展构想作为一种全新的区域发展战略必将推动中国人口在空间分布格局上的又一次大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口 功能区 空间分布 地理学家 客观规律 人口密集 空间布局 平衡规律
下载PDF
中国人口平均期望寿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蒋正华 张为民 朱力为 《人口与经济》 1984年第3期14-20,共7页
一、历史的回顾与数据可靠性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充满了压迫和反压迫的斗争,战争、饥荒、统治者的横征暴敛造成大批人口死亡,因此,平均期望寿命一直维持在很低的水平上。其确切的数值由于缺乏可靠资料而不能求得,若按数千年来人口增... 一、历史的回顾与数据可靠性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充满了压迫和反压迫的斗争,战争、饥荒、统治者的横征暴敛造成大批人口死亡,因此,平均期望寿命一直维持在很低的水平上。其确切的数值由于缺乏可靠资料而不能求得,若按数千年来人口增长率和中国人口的自然生育率来估计,则很长时期内平均期望寿命值可能只有25岁到30岁。从二十世纪以来,人口数据开始得到注意,但在解放前,这种记录很不完整,尤其是平均期望寿命的资料更是缺乏,就是典型调查也不过几次,而且只是某些学术机构自行组织的,因此我们对历史情况的分析也只能局限在这些资料上。 在中国,见诸记录最早的生命表系袁贻瑾医师根据李氏1365到1849年家谱资料中年龄结构编制的,但其代表性如何,还值得研究。1929年到1931年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期望寿命 婴儿死亡率 中国人口 完全生命表 解放前 营养不良 人口普查 死因 分市 呼吸系病
下载PDF
地理学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协同创新——“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高端论坛”纪要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晓青 王志宝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6-176,共1页
为推进我国低碳、循环、绿色发展,探索地理学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协同创新作用,2014年9月19—21日,山东省级强化重点学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在山东师范大学举办了“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高端论坛”... 为推进我国低碳、循环、绿色发展,探索地理学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协同创新作用,2014年9月19—21日,山东省级强化重点学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在山东师范大学举办了“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高端论坛”。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先生和傅伯杰先生出席会议,与来自全国40多所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60多位国内知名学者共同围绕中国发展模式转型、生态环境管治、学科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丰富的学术性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经济学 中国人口 资源环境 协调发展 经济社会 地理学 创新 协同
下载PDF
全面二孩政策与中国人口趋势 被引量:74
18
作者 陈友华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2-66,共5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标志着在中国实行了35年之久的独生子女政策的终结。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究竟是恰逢其时还是姗姗来迟?中国人口发展趋势是否会因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而逆转?所有诸如此类的问题是社会关注与讨论的热点。本研究表明...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标志着在中国实行了35年之久的独生子女政策的终结。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究竟是恰逢其时还是姗姗来迟?中国人口发展趋势是否会因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而逆转?所有诸如此类的问题是社会关注与讨论的热点。本研究表明:独生子女政策本身就是一个历史性错误,中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形势早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全面二孩政策绝非恰逢其时而是姗姗来迟,中国人口发展趋势不会因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而改变,中国的生育政策调整具有亡羊补牢的性质。全面二孩政策是生育政策调整的"中点"而非"终点",要想取得预期的生育率回升的效果,相关的配套改革必须跟进。全面二孩政策是中国深化改革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二孩政策 中国人口
下载PDF
三十年来中国人口国际迁移研究的定向历程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志强 朱国宏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1-88,共8页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人口国际迁移研究经历了从起步恢复到转向发展的历程,实现了由华侨华人研究向人口跨国迁移研究的重大转型,研究内容不断丰富,研究手段不断创新,国别和地区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学科特征逐渐淡化,海内外学者群联动...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人口国际迁移研究经历了从起步恢复到转向发展的历程,实现了由华侨华人研究向人口跨国迁移研究的重大转型,研究内容不断丰富,研究手段不断创新,国别和地区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学科特征逐渐淡化,海内外学者群联动局面形成,正在进入到一个繁荣的新时期。但与海外同行相比,国内学者还存在着区域研究不平衡、应用价值不高、国际化程度较低和研究范式固化的状况。当前,经济全球化正在改变人口跨国迁移的原因、迁移方式、治理方式和融入方式,新移民现象和移民介入政治经济的途径越来越复杂多样,需要积极寻找时代变迁与人口国际迁移的契合点,发挥我国人口国际迁移研究的现实干预和引导功能,使之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口 华侨华人 国际迁移研究 发展演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