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1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的若干思考
1
作者 刘先春 李琦新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6,共12页
党的二十大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意蕴深远的重大命题,并强调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深刻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发展的新要求、新使命。党建理论是中国... 党的二十大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意蕴深远的重大命题,并强调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深刻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发展的新要求、新使命。党建理论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探讨和研究阐释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的构建问题,是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环节。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实践拓新与理论积淀,为构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围绕这一重大命题,理论界从多个维度展开的学术探讨和研究阐释,为构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提供了有效的学理支撑和丰富的理论资源。已有研究文献分析表明,关于这一重大命题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尚在起步与破题阶段,理论研究呈现系统性、整体性不足的突出问题。尝试从价值意蕴、理论基础、主题主线、精髓要义、结构逻辑和构建要求等六个维度,研究和阐释构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的学理意蕴,并提出整体性的构建思路与体系框架,全面提高这一理论体系构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学理性,推进党的建设理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时代化 党的建设 理论体系
原文传递
毛泽东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先驱——基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向度的考察
2
作者 李安增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4,共8页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又主动探索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原本分属于东西方两种不同时代...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又主动探索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原本分属于东西方两种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不同使命的文化形态得以有机融合和发展:一方面用马克思主义真理激活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另一方面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阐述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当之无愧的先驱者和光辉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化时代化
下载PDF
毛泽东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卓越典范
3
作者 王传利 朱思远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0-36,共7页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开创者,毛泽东从四个方面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做出了卓越典范:一是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二是及时科学地解答了建设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开创者,毛泽东从四个方面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做出了卓越典范:一是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二是及时科学地解答了建设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时代课题;三是着力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体系化和学理化,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四是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深刻总结群众实践经验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回顾毛泽东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典范作用,对于我们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掌握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理论创新 毛泽东思想
下载PDF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根本遵循
4
作者 倪明胜 安雅琴 《理论与现代化》 2024年第1期24-32,共9页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贯通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与展开,源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指引和实践拓新。“两个结合”开启理论创新、理论创造新空间,既阐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由路径,也科学指明推进...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贯通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与展开,源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指引和实践拓新。“两个结合”开启理论创新、理论创造新空间,既阐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由路径,也科学指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遵循。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好、运用好“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科学方法论,以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及时求解时代新课题,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不断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实践新格局新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时代化 两个结合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辩证法审视
5
作者 曹胜亮 闫昊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8-24,共7页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时代课题。因此,全面、科学地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渊源、实践基础与价值蕴含,便成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历程中必须回答的关键问题。从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角度科学...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时代课题。因此,全面、科学地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渊源、实践基础与价值蕴含,便成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历程中必须回答的关键问题。从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角度科学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之间的逻辑关联与整体性质,从可能性与必然性的角度分析马克思主义得以“中国化”和“时代化”的内在机理及其现实根基,从规律性与能动性的角度展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基本规律及其重大意义,是运用历史辩证法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一命题的题中之义,也是新时代有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历时性与共时性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逻辑路向——基于“脱嵌”与“祛魅”的理论视域
6
作者 涂小雨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17-222,323,共7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但一系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并没有否定或削弱马克思主义,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指导、坚持了实事求是、坚持了文化自信的结果,蕴含着独特的逻辑路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但一系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并没有否定或削弱马克思主义,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指导、坚持了实事求是、坚持了文化自信的结果,蕴含着独特的逻辑路向:“脱嵌”与“祛魅”。“脱嵌”即脱教条主义之“嵌”,深化对实事求是原则的实践;“祛魅”即祛固守传统社会主义个别观点、个别论断之“魅”,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其中,在理论逻辑路向上,“脱嵌”与“祛魅”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与活的灵魂;在历史逻辑路向上,“脱嵌”与“祛魅”体现了实事求是原则的时代升华;在实践路向上,“脱嵌”与“祛魅”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回归马克思主义常识的理论自觉、实践自觉与价值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逻辑路向 “脱嵌”与“祛魅”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经验论要
7
作者 朱联平 《学理论》 2024年第2期51-55,共5页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创造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丰硕成果,既是中国共产党理论成熟和卓越智慧的表现,更显示百年大党一以贯之地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马克思主义务实品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经验,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创造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丰硕成果,既是中国共产党理论成熟和卓越智慧的表现,更显示百年大党一以贯之地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马克思主义务实品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经验,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铭记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的思想资源和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百年历程 主要经验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启示——以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为例
8
作者 王新刚 张佰儒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贯通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一条主线。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作为民主革命时期党领导的左翼文化团体,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诠释与彰显了党探求理论创新的艰辛历程。系统分析与把握中国社会科...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贯通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一条主线。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作为民主革命时期党领导的左翼文化团体,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诠释与彰显了党探求理论创新的艰辛历程。系统分析与把握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启示,必将对新时代新阶段党进一步推进理论创新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历史启示
下载PDF
“四个之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认识论新话语
9
作者 韩玮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9-74,共16页
“四个之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前途、人类命运、人民诉求、时代使命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的科学回答与现实观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认识论新话语的高度彰显,有着丰富的话语意涵。“四个之问”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 “四个之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前途、人类命运、人民诉求、时代使命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的科学回答与现实观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认识论新话语的高度彰显,有着丰富的话语意涵。“四个之问”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有其自身的生成逻辑,它不仅是“两个结合”的产物,也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高度凝练和新时代新征程实践要求的积极回应。“四个之问”是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典范,也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价值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个之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认识论
下载PDF
理论·规律·意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态势演进
10
作者 王浩东 张正光 《兵团党校学报》 2024年第1期45-51,共7页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解决实际问题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双向互动中,中国共产党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一强大的理论武器。纵...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解决实际问题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双向互动中,中国共产党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一强大的理论武器。纵观百余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演变历程,其理论成果为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规律是“两个结合”“党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意蕴是引领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赋予科学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和引领更加合理公正的国际新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理论演进 基本规律 价值意蕴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时代化与学科建设——第四届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研讨会综述
11
作者 刘子一 王向梅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8-33,共6页
在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加强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学科建设,第四届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主要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妇女... 在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加强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学科建设,第四届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主要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学科建设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妇女运动三大议题,以丰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学术成果,为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推进新时代妇女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时代化 学科建设 解放与发展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实现路径
12
作者 刘俊玲 徐文建 张星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8期33-35,共3页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肩负的庄严责任,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战略任务,也是完成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心愿的历史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始终坚持中...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肩负的庄严责任,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战略任务,也是完成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心愿的历史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作为重要基础,在一代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不懈努力和持续创新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取得了一次次历史性的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新境界 重要基础 实现路径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体育哲学的出场语境与理论路向——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阐释
13
作者 刘欣然 林雯慧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1,共10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历史性命题,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根本遵循。我国正处于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历史交汇期,如何建设体育强国需要统揽全局、顶层设计、思维筹划,体育哲学的“思与问”,必将成为加快推进体育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历史性命题,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根本遵循。我国正处于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历史交汇期,如何建设体育强国需要统揽全局、顶层设计、思维筹划,体育哲学的“思与问”,必将成为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理论动力源。面向“思”的洞见:在马克思主义“在场”与“出场”生成变化的历史背景下,在感性直观与感性活动的实践唯物论中,寻找体育本体论、体育认识论、体育价值论、体育伦理学、体育人学存在论的出场语境。寻求“在”的批判:在马克思主义现实批判视角,对工业社会、技术理性、商品拜物教的批判,还有对娱乐至死、对身体静态的反思中,寻找体育存在的哲学意义与理论路向,把握体育作为人的感性实践的生命活动。体育哲学是生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人的感性实践”的存在论基础,从而探寻人的生命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体育哲学 批判
原文传递
关于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问题探要
14
作者 胡承波 杨月乔 石薇薇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无往不前,关键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的主题和统领。认真学习、深入领...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无往不前,关键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的主题和统领。认真学习、深入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理论与现实的契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逻辑前提;对“空间”和“时间”双重追问的回应,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动力源泉。新征程上,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必须做到立足“两个大局”、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做好“两个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两个大局 两个确立 两个维护 两个结合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方法论思考
15
作者 骆郁廷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1,共7页
新时代新征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探索与创新。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两个结合”根本方法,要贯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 新时代新征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探索与创新。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两个结合”根本方法,要贯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的“六个坚持”创新方法,还需要把根本方法和创新方法融合起来,转化为可以操作、运用的普遍与特殊、理论与实践、传承与创新、批判与建构、自主与开放相结合的具体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方法的创新运用推动理论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下载PDF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科学依据、价值要义与实践进路
16
作者 杨颖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4,共7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彰显了中华文明与中国精神的时代回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必须恪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始终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彰显了中华文明与中国精神的时代回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必须恪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始终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长远发展,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汲取群众经验和智慧。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中实现了理论创新的飞跃,即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新思想必将指引着新时代的中国取得一系列的伟大历史性成就。这一新思想的创立,有着独特的科学依据、价值要义与实践进路,具体是在坚持“两个结合”中落实。“两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要深刻认识并坚持“两个结合”的必要性、可能性与实践性,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两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关系探赜
17
作者 赵铮 《晋阳学刊》 2024年第2期13-18,共6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源头活水。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地创造性转化。在“应合”的角度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源头活水。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地创造性转化。在“应合”的角度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相辅相成;在“意合”的角度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在使命和方向上相一致;在“契合”的角度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之间是“源”与“流”、“传”与“转”、“道”与“路”的关系;在“转合”的角度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鲜明特征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在“聚合”的角度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成果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
下载PDF
从历史主动精神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践进路与经验
18
作者 周起帆 姚嘉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1期65-69,共5页
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百年奋斗中的精神彰显,是遵循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的高度凝练和概括。在百年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自动自觉地发挥改造社会历史的精神状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主动救国、主动兴国、主... 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百年奋斗中的精神彰显,是遵循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的高度凝练和概括。在百年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自动自觉地发挥改造社会历史的精神状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主动救国、主动兴国、主动富国、主动强国,不断地运用历史规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践,形成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坚持批判继承与守正创新的宝贵历史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主动精神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实践进路 经验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与理论逻辑——基于“概论”课导论部分的思考
19
作者 巫盼盼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6-49,共4页
研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3版)”导论部分,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到马克思、恩格斯开始关注中国,从中国人民在各种斗争、各种主义、各种思潮都失败的情况下到扛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从选择后的无比相信、过度依... 研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3版)”导论部分,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到马克思、恩格斯开始关注中国,从中国人民在各种斗争、各种主义、各种思潮都失败的情况下到扛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从选择后的无比相信、过度依赖到产生隔阂、矛盾和冲突,从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到实现“两个结合”,再到今天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依然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可以清晰地看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与理论逻辑,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的有机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历史 理论逻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