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1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型本科师范生培养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1
作者 袁梅 魏玮 《语文教学之友》 2025年第2期3-6,共4页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中文系的主干课程之一,对于人才培养至关重要。随着高师类院校应用型本科建设发展的需要,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相当严格的要求。结合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提升相结合的培养目标,从古代文学课程的教...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中文系的主干课程之一,对于人才培养至关重要。随着高师类院校应用型本科建设发展的需要,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相当严格的要求。结合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提升相结合的培养目标,从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两方面入手,探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路径,为古代文学课程的应用转型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转型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 改革
下载PDF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
作者 胡娟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91-93,共3页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具有丰富的可挖掘的课程思政元素.目前,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中仍然存在教师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意识不强、教学形式较为单一、考核方式不够具体等问题.对此,教师应有意识...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具有丰富的可挖掘的课程思政元素.目前,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中仍然存在教师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意识不强、教学形式较为单一、考核方式不够具体等问题.对此,教师应有意识地从多角度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在教学形式上,教师可组织研学实践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在考核评价方面,教师可增加对学生学习认知、学习态度、思想情感等方面的考核.全方位促成学生文化审美、文化体悟和文化素养的养成,实现文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中国古代文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3
作者 沈月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29-136,共8页
新文科建设对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守正创新,交叉融合,价值引领,需求导向。面对传统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魏晋至隋唐五代文学”模块为例,在契合新文科建设目标的背景下探索形成“三重构+三结合+四课堂+五... 新文科建设对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守正创新,交叉融合,价值引领,需求导向。面对传统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魏晋至隋唐五代文学”模块为例,在契合新文科建设目标的背景下探索形成“三重构+三结合+四课堂+五并重”的古代文学教学创新路径:以重构课程知识结构体系、重构专题形式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重构分阶分层的学习资源来更新教学内容;以线上线下结合、文理交叉结合、“唱、诵、画、演、创”结合来创新教学方法;以教学课堂、训练课堂、网络课堂、实践课堂联动来搭建深度学习空间;以过程与结果并重、定量与定性并重、师评与生评并重、师范性与学术性并重、传承与创新并重来完善考核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中国古代文学 教学改革 创新路径
下载PDF
数智时代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赜
4
作者 鲁慧 于金苗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10期99-101,共3页
数智时代,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应该紧随时代发展,不断“变革创新”,尤其是在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考核方式等方面全面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以不断适应数智时代学生的发展需求,将“育人”落在实处,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真正... 数智时代,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应该紧随时代发展,不断“变革创新”,尤其是在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考核方式等方面全面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以不断适应数智时代学生的发展需求,将“育人”落在实处,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真正做到“提质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中国古代文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对策 被引量:7
5
作者 龙文玲 《高教论坛》 2007年第4期61-63,共3页
面对当今社会现实,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必须改革。改革的方法与途径有多种,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二、以选修助必修,将文学课与文化课、语言课结合起来;三、加强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
关键词 高校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 改革 必要性 对策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美育与德育的融合路径
6
作者 郝雪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2期0059-0062,共4页
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美育和德育受到高度重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美育与德育的融合对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美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 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美育和德育受到高度重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美育与德育的融合对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美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识教育面向所有学生,学生的学习、思辨、交流、表达与团队协作等能力在通识教育中得以提高。完整的知识体系不是通识教育向学生传授的唯一内容。相比之下,教育更加重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理性特质明显。而美育是感性教育的代表,以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为目标。两者协调统一,可实现全方位育人的目标。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中国古代文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内容,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根据一线教学工作经验,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美育与德育的融合路径进行探究,包括精心选择经典作品,改进教学方式,营造“场景式”教学环境等,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学 课程教学 美育德育 融合路径
下载PDF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7
作者 何抗 江婷 《通讯世界》 2024年第1期58-60,共3页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不仅要在传统文学传承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科技,还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启迪学生的思维、审美和道德观念。现对“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不仅要在传统文学传承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科技,还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启迪学生的思维、审美和道德观念。现对“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以期为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造更多可能性,也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精神的新一代学生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 “互联网+教育” 教学模式
下载PDF
“一核四轴知行合一”: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8
作者 杨霖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27-29,共3页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璀璨瑰宝,不仅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更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前提与基础。面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诸多挑战,如教学资源的陈旧化、教学方法的单一性、思政教育的碎片化以及评价体系的单一化,提出了基...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璀璨瑰宝,不仅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更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前提与基础。面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诸多挑战,如教学资源的陈旧化、教学方法的单一性、思政教育的碎片化以及评价体系的单一化,提出了基于“一核四轴 知行合一”教学理念的教学改革方案。所谓“一核四轴 知行合一”,即以学生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进而在教学内容方面实现跨学科、资源库与本土资源方面的整合,在教学模式方面进行线上线下教学、数字人文教学实践以及项目导向式教学模式,在思政育人方面进行“四圈”融合育人体系设置,在教学评价方面进行“三化六步”评价方式,最终达到知行合一的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核四轴知行合一” 中国古代文学 课程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被引量:16
9
作者 姚红 崔霞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04-107,共4页
中国古代文学是大学中文系的重要基础课程,课程内容丰富,课时数最多。但现在古代文学的教学现状并不令人乐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思考,总结出了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演讲辩论法、参与表演法、研究性教学法... 中国古代文学是大学中文系的重要基础课程,课程内容丰富,课时数最多。但现在古代文学的教学现状并不令人乐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思考,总结出了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演讲辩论法、参与表演法、研究性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对于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 教学方法 演讲辩论法 参与表演法
下载PDF
将吉林文化引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之探索 被引量:1
10
作者 孟庆茹 李秋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40-143,共4页
在中央"文化兴国强国"战略方针的指引下,我们确立了文化学视角下的文学本位的教学理念,深入探索将吉林文化引入到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的教改新路,从而使课程体系得以整体优化,有力地促进了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学生的综合... 在中央"文化兴国强国"战略方针的指引下,我们确立了文化学视角下的文学本位的教学理念,深入探索将吉林文化引入到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的教改新路,从而使课程体系得以整体优化,有力地促进了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学生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较好地体现了我校"一线实用,落地生根"的人才培养特色,对于提高吉林省文化软实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文化 中国古代文学 课程教学 探索 培养特色
下载PDF
首届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舒红霞 杭勇 《长江学术》 CSSCI 2009年第2期178-179,共2页
2008年9月21日至24日,首届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研讨会在滨城大连召开。本次会议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出版社、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大连大学联合举办。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 2008年9月21日至24日,首届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研讨会在滨城大连召开。本次会议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出版社、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大连大学联合举办。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柳宗元研究学会副会长尚永亮教授,中国韵文学会副会长、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词学研究会会长王兆鹏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研讨会综述 课程教学 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古代文学课程 华东师范大学 大连大学
下载PDF
新型媒体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面临的冲击与思考 被引量:2
12
作者 贺闱 张琴 《高教学刊》 2017年第14期58-60,共3页
当前新型媒体环境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及其具体教学环节均受到了较为明显冲击,针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实践中作业环节所面临的自媒体和大数据等信息资源择取及利用出现的问题及其思考,通过信息获取正确性、资源使用的正规化、考核手段... 当前新型媒体环境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及其具体教学环节均受到了较为明显冲击,针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实践中作业环节所面临的自媒体和大数据等信息资源择取及利用出现的问题及其思考,通过信息获取正确性、资源使用的正规化、考核手段灵活化、作业形式多样化及教师作业布置和批改的有效性等相互联系、互为促进等环节,从而较为全面系统、效果明确地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对于专业核心课程学习模式的改进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媒体环境 中国古代文学 教学 思考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新探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雨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4年第6期165-167,共3页
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需要进行重新的思考,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今高校教学的需求,因此,在网络环境下,以网络可提供的大量信息资源作为教学活动展开的基础,将传统教学方法与... 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需要进行重新的思考,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今高校教学的需求,因此,在网络环境下,以网络可提供的大量信息资源作为教学活动展开的基础,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网络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去,对于高校的教学改革来说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环境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 新型教学模式
下载PDF
基于人才培养目标下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被引量:4
14
作者 严铭 《大学教育》 2021年第12期108-110,142,共4页
中国古代文学课在整个人文高教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饱受诟病。为了切实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精神,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我们有必要对古代文学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课在整个人文高教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饱受诟病。为了切实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精神,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我们有必要对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以能力标准作为学科增值的价值观,具体实施的路径包括:改进教学技术思路,以培养阅读精神,夯实文学基础为本;调整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要务,通过文学鉴赏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专题教学培养学生对文学专题问题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改进考核方式和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 中国古代文学 教学改革 路径
下载PDF
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路径探索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玲玲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55-57,80,共4页
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推动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根本方法。然而,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建设中,仍然存在理论体系有待深化、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教学方法相对滞后等问题,必须围绕大... 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推动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根本方法。然而,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建设中,仍然存在理论体系有待深化、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教学方法相对滞后等问题,必须围绕大学生培养的价值、知识、能力目标,从丰富理论体系、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探索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中国古代文学 教学 对策
下载PDF
地方院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反思与改革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晓明 《湘南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89-91,共3页
地方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面临着诸多问题,现状堪忧,要提高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必须要在明确课程教学定位,改革课程教学方法,探索新的课程教学模式等方面狠下功夫。
关键词 古代文学 课程 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教学路径探究--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为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范秀君 《高教学刊》 2022年第32期98-101,共4页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学习共同体,充分运用其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因素、多元化课程思政因素,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教...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学习共同体,充分运用其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因素、多元化课程思政因素,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教学路径研究,主要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课程资源建设、探索学生小组互助,提升专业学习能力、沉潜经典文本阅读,领会人文精神内涵、深入文化资源调研,增强时代使命感等四个方面,真正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中华传统文化 教学路径 学生中心 学习共同体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以商洛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蒋正治 弋朝乐 《科教导刊》 2016年第2Z期107-108,共2页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校中文系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魅力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现阶段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现状却不尽如人意。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重要性、教师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起的关键作用...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校中文系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魅力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现阶段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现状却不尽如人意。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重要性、教师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起的关键作用以及具体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发现运用引导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演讲辩论法、研究性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法,可以提高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水平,也可以增加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教学 汉语言文学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微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红红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27-128,共2页
为适应培养新闻、秘书等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有必要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进行改革。文章从教学模式、教学结构、教学手段、教材改革、考查评价等方面对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下载PDF
民族地区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以升本后的四川民族学院汉语文系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自红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4期111-113,共3页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科技的进步,特别是民族地区高校升本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亦需建立一种适应新形势的知识谱系和新的教学模式,其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升本前后的四川民族学院汉语文系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为例作一个"持而未周&...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科技的进步,特别是民族地区高校升本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亦需建立一种适应新形势的知识谱系和新的教学模式,其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升本前后的四川民族学院汉语文系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为例作一个"持而未周"的探讨。期冀对今后该课程的教学工作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高校 中国古代文学 教学 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