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底蕴与逻辑理路
1
作者 王洪才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8,共8页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经历了从救亡图存到自立自强再到民族复兴和最终走向民族辉煌的历史考验,反映了中国人民对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化,具有理性化、主体化、民族化、特色化四个典型特征。理性化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起点,展现了中国教育变革从...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经历了从救亡图存到自立自强再到民族复兴和最终走向民族辉煌的历史考验,反映了中国人民对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化,具有理性化、主体化、民族化、特色化四个典型特征。理性化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起点,展现了中国教育变革从实用性向本体性的转变,是教育现代化外生性逻辑的必然结果;主体化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展现了中国教育变革从依附性向独立性的转变,是教育现代化内在逻辑的要求;民族化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展现了中国教育从模仿性向创造性的转变,是教育现代化实践逻辑的必然反映;特色化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展现了中国教育从继承性向创新性的转变,反映了教育现代化的理论逻辑,旨在实现对西方教育模式的超越。理性化、主体化、民族化和特色化的不断递进,构成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逻辑,展现出外生型、主体性、本体化和独创性特质,推动了中国教育创造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理性化 主体化 民族化 特色化
下载PDF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视域下职普融通的使命、困境与出路
2
作者 胡瑞 徐传雲 《当代职业教育》 2024年第1期42-49,共8页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指引。职普融通作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构成,是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政策工具。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视域下要求职普融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教育政策的科学设...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指引。职普融通作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构成,是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政策工具。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视域下要求职普融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教育政策的科学设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教育普惠公平;坚持协调发展,推动现代教育体系建设。然而,当前职普融通面临着社会认可度不高、配套政策亟须完善、运行机制不协调和就业渠道不畅通等现实困境。以职普融通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设,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树立职普融通管理体系的坚强核心;优化顶层设计,提升政策制度服务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能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激发教育普惠公平的内生动力;夯实协同基础,完善职普融通保障机制建设,为职普融通持续助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实后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职业教育 职普融通 教育强国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视域中顾明远教育思想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丽莹 王锋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18,共10页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进伟大事业的中心任务,是积极探索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主线”和“纲”。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可以为全面推进中...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进伟大事业的中心任务,是积极探索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主线”和“纲”。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可以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研究认为,顾明远教育思想蕴含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精神,在理论蕴涵、精神向度、实践路径上,以人民需求为起点,对教育的本质、价值与目的和教育现代化重大理论实践问题进行科学地阐释和反思,探寻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引导,为推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顾明远教育思想 教育综合改革
下载PDF
以教育数字化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逻辑与路径
4
作者 杨鑫 解月光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1,69,共8页
以教育数字化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研究首先以技术贡献观统领技术整合观、驯化观等观点,深刻诠释教育数字化的逻辑内涵,分析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历史契机及必然。其次,剖析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以教育数字化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研究首先以技术贡献观统领技术整合观、驯化观等观点,深刻诠释教育数字化的逻辑内涵,分析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历史契机及必然。其次,剖析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普惠、公平、优质、和谐的价值属性,探讨其内含的规模化、个性化、结构化、协调化等技术命题,并解构数字化蕴含的技术赋能效力,进而建立教育数字化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内在逻辑。最后,提出教育数字化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具体路径,即数字联通,推进普惠;数字计算,致力公平;数字调节,提质增效;数字交互,臻于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赋能 转型 路径
下载PDF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内涵、价值与战略进路
5
作者 欧阳修俊 梁宇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9-56,共8页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工程。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既有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表达...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工程。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既有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表达。回顾中国教育发展的辉煌历程,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具有培养人才、迈向教育强国、追求人民至上、建设人才强国和科技强国、促进世界教育现代化等重大历史价值。党的二十大召开后,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为有效应对教育现代化道路上的巨大风险和挑战,必须牢牢把握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战略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 教育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与长三角教育一体化
6
作者 陆岳新 《江苏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11-16,共6页
长三角教育一体化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支撑、典型标识与驱动力量。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召唤下的长三角教育一体化更加以人为本、协同共享、集智创新、自然和谐。江苏在长三角教育一体化进程中应积极构建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长三... 长三角教育一体化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支撑、典型标识与驱动力量。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召唤下的长三角教育一体化更加以人为本、协同共享、集智创新、自然和谐。江苏在长三角教育一体化进程中应积极构建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对话体系,前瞻研制以“教育核心症结”为焦点的长三角教育一体化解决方案,深度探索以“课程教学改革”为基点的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实施路径,主动创新以“数字治理”为驱动的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协同机制,整体营造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的长三角教育一体化文化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长三角教育一体化 教育改革发展
下载PDF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与教育强国之路 被引量:33
7
作者 胡鞍钢 王洪川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6-72,F0002,共18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组成部分,本质是全体人民人力资本水平持续提高,对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基础性、长期性、引领性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国实现了从世界最大的文盲充...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组成部分,本质是全体人民人力资本水平持续提高,对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基础性、长期性、引领性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国实现了从世界最大的文盲充斥国到世界最大的现代教育国、人力资本国,人力资源强国的全局性、根本性、历史性转变,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和积累了最丰富、最具竞争力的人力资源与人才资源优势。展望2035年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目标和指标发展趋势,要通过高质量开发人力资源,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持续提升人力资本投资等,全面促进国家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造更高质量教育红利,推动中国迈入世界教育强国行列,全面建成世界人力资源强国、人才强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教育强国 教育红利 人力资本
原文传递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 被引量:12
8
作者 胡中锋 王友涵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35,共9页
现代化本身是动态发展的,但也存在相对稳定的内涵与特征。对于“教育现代化是什么”的阐释,可归纳为过程论、水平论、特质论等几种基本观点,每一种认识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视角,但也有局限性。我们必须赋予教育现代化一定历史时期的国家... 现代化本身是动态发展的,但也存在相对稳定的内涵与特征。对于“教育现代化是什么”的阐释,可归纳为过程论、水平论、特质论等几种基本观点,每一种认识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视角,但也有局限性。我们必须赋予教育现代化一定历史时期的国家或区域特征。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应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战略目标、政府主导的跨越式发展、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发展、教育信息化主导的世界先进水平、融合现代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内涵 特征
下载PDF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之路 被引量:10
9
作者 祁占勇 鄂晓倩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3,共8页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各级各类教育现代化,职业教育作为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与技能型社会的基础工程。因此,当务之急是在...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各级各类教育现代化,职业教育作为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与技能型社会的基础工程。因此,当务之急是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高度适应性、深度融合性、教培并重性、横向融通性、纵向贯通性的统一。在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高度适应性是其发展逻辑,深度融合性是其育人逻辑,教培并重性是其办学逻辑,横向融通性是其类型逻辑,纵向贯通性是其层次逻辑,五个方面共同保障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技能型社会 全民终身学习 学习型社会
下载PDF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价值意蕴、现实阻隔及路径优化 被引量:8
10
作者 石连海 李护君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7-69,共13页
教育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以人的现代化为原点和归宿,包括器物、制度、观念等全方面的现代化,其价值意蕴在于推动... 教育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以人的现代化为原点和归宿,包括器物、制度、观念等全方面的现代化,其价值意蕴在于推动共同富裕、加快技术革新、释放人才红利等。我国处于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困境,主要表现为现代技术异化的裹挟、优质资源供需的矛盾、公平与质量协同的困顿及教育生态系统的失衡。为破解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难题,寻求发展的最优路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优化资源配置的路径选择,践行公平与质量协同的发展目标,同时重塑协调共生的教育生态,突破原有的发展桎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共同富裕 教育生态
下载PDF
整体性建设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支撑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的系统谋划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红 罗小丹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0,共10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人民历经百年艰难探索提出的新时代国家命题,指向中国社会各领域全方位的现代化。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组成部分,它以高质量教师队伍为根本依靠。高质量教师教育作为高质量教师队伍的重要来源,事关...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人民历经百年艰难探索提出的新时代国家命题,指向中国社会各领域全方位的现代化。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组成部分,它以高质量教师队伍为根本依靠。高质量教师教育作为高质量教师队伍的重要来源,事关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推进步伐。教师教育改革要抓住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契机,从整体性建设面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出发,系统谋划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进而强力支撑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不能停留在理论思辨,而应以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标准为抓手,在充分挖掘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内涵的同时,发挥标准的监督导向作用,以指引和倒逼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 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
下载PDF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内涵、表征及实施路径 被引量:5
12
作者 申国昌 白静倩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23,共10页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百年教育实践中独立自主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扎根悠久历史、人全面发展、高质量发展、追求更加公平、共建共治共享、开放交流包容、评价体系多元的教...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百年教育实践中独立自主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扎根悠久历史、人全面发展、高质量发展、追求更加公平、共建共治共享、开放交流包容、评价体系多元的教育现代化。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具有高度的历史自觉,是中华民族的创造性伟大实践。与世界其他国家教育现代化模式相较,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具有鲜明的内涵与特色:立足中国的民族性、服务人民的公平性、放眼世界的开放性、兼容并蓄的包容性、服务强国的基础性和引领世界的先进性等。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要立足文化自信,彰显中国教育特色,以人为本全面推进教育公平,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构建学习型社会,在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教育强国 中国特色
下载PDF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内涵、问题与路径 被引量:5
13
作者 季诚钧 莫晓兰 +1 位作者 朱亦翾 周海云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0-97,159,共9页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教育领域中的自然延伸与必然要求。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教育内外部各要素的整体转换,是中国教育迈入世界先进行列的动态发展过程。除了国际通用评价指标外,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评价必须立足中国国情与实际...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教育领域中的自然延伸与必然要求。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教育内外部各要素的整体转换,是中国教育迈入世界先进行列的动态发展过程。除了国际通用评价指标外,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评价必须立足中国国情与实际,以人民为中心,注重群众满意度与获得感。目前,我国教育现代化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班额、人均受教育年限、受高等教育比例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教育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不适应问题凸显,弱势群体教育与因材施教存在明显短板等。在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开放合作、教育共富、监测评价等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下载PDF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支撑体系的结构、机理与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洪彬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4-43,共10页
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把积极推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上。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实现亦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积极形成完... 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把积极推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上。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实现亦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积极形成完善的支撑体系来驱动和奠基,这一体系内蕴了理论性、物质性、文化性、社会性、制度性、组织性、人才性等多个要素。从教育系统论的视角看,这些要素主要基于党和国家的主导建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主体建构、社会主体的参与建构等三重模式展开运行。新时代新征程,要大力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必须对其支撑体系作出整合与优化,其中不仅要充分挖掘与积极创新各类支撑要素,也要确保其实现协调发展并切实转化为教育发展实践,还要积极形成信息反馈机制和绩效评价机制,在优化支撑体系结构和强化内部功能的基础上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不断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支撑要素 体系架构 结构 机理
下载PDF
关于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谷平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共5页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尤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从理论逻辑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最终体现。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成果的突出表现就是必须坚持...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尤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从理论逻辑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最终体现。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成果的突出表现就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尊重学习者个性化、多样化发展需求,实现优质教育的丰富性和教育选择的适切性。从历史逻辑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中国共产党百年教育方针中始终一以贯之且与时俱进,即坚持鲜明的政治性、阶级性和革命性,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从实践逻辑看,构建高质量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体系必须回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群众对美好教育的期盼,全面辩证地认识把握公平与效率关系,扎实推进“教育共富”和区域协调发展,以多样化高素质人力资源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强国建设 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方针
下载PDF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视域下高职“三项融合、五位协同”产业学院构建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治得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7-20,共4页
产业学院是深化产教融合的有效抓手和途径。从规划筹备阶段、试运行阶段、全面推行阶段着手,构建了涵盖“政校企协”融合、新型应用技术与教育方法融合、教育体系和产业体系融合,以及“431”培育模式协同、产学研现代化运行机制协同、... 产业学院是深化产教融合的有效抓手和途径。从规划筹备阶段、试运行阶段、全面推行阶段着手,构建了涵盖“政校企协”融合、新型应用技术与教育方法融合、教育体系和产业体系融合,以及“431”培育模式协同、产学研现代化运行机制协同、专业与产业现代化协同、多元主体社会责任协同与资源共享条件保障协同的“三项融合、五位协同”产业学院,对于助推产教融合深化、优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产业学院 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
下载PDF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高校英语教育的理念更新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晓喜 彭显焱 邬勇 《航海教育研究》 2023年第2期32-37,共6页
以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论断为支撑,深入分析高校英语教育实践中的理念偏差和价值目标的迷失,论证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英语教育应有的思政育人理念,提出英语教育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一种语言工具,更应明确其文化功能与价值导向,实现知识... 以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论断为支撑,深入分析高校英语教育实践中的理念偏差和价值目标的迷失,论证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英语教育应有的思政育人理念,提出英语教育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一种语言工具,更应明确其文化功能与价值导向,实现知识技能获取与价值观培育的统一,从而在高等教育阶段贯彻并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育人的任务,进而重构高等教育阶段英语教育的实践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高校英语教育 思政教育 教育理念 教育实践
下载PDF
发展理论视域下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进程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施雨丹 张莹 《现代教育论丛》 2023年第3期64-72,共9页
两个世纪以来,现代化大潮席卷全球。教育现代化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本研究以发展理论为视角,对英国、印度的教育现代化模式进行比较发现:教育现代化道路是基于本国国情、具有本国特色的道路。两国对教育现... 两个世纪以来,现代化大潮席卷全球。教育现代化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本研究以发展理论为视角,对英国、印度的教育现代化模式进行比较发现:教育现代化道路是基于本国国情、具有本国特色的道路。两国对教育现代化共性问题的应对方式与总结反思,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发展路径探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应以此为鉴,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中华传统文化价值引领,坚持科学技术教育创新,走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发展理论 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
下载PDF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教育对外开放:路径、挑战和展望 被引量:1
19
作者 秦冠英 《终身教育研究》 2023年第1期26-32,共7页
对外开放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重要举措。教育对外开放通过支撑服务国家现代化,推进教育自身的现代化,以及提升人的现代化助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设。当前,教育对外开放面对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的现实挑战,面对从跟跑、并跑到... 对外开放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重要举措。教育对外开放通过支撑服务国家现代化,推进教育自身的现代化,以及提升人的现代化助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设。当前,教育对外开放面对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的现实挑战,面对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的发展定位挑战,面对落实多元现代化的发展成效挑战。为此,应当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继续深入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对标新发展格局,通过在地国际化和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以及扬弃现代性和弘扬本土文化精髓,明确开放定位;锚定高质量发展,通过推进制度型教育对外开放、筑牢公派留学、发展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构建开放的教育服务大市场等,创新开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教育对外开放 教育服务贸易
下载PDF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建设
20
作者 孔令帅 王超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3年第6期1-9,共9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以来,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也日益凸显,基础教育改革进入高质量体系建设的新发展阶段。党对基础教育事业认识的不断深化,要求通过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建设,推动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以来,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也日益凸显,基础教育改革进入高质量体系建设的新发展阶段。党对基础教育事业认识的不断深化,要求通过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建设,推动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需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要推动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需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抓手,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核心,以提升基础教育治理效能为关键,以把握教育数字化转型为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基础教育 高质量体系 新发展理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