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中国教育梦”的思考 被引量:5
1
作者 宋乃庆 罗士琰 陈朝东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后,袁贵仁部长提出了"中国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中国教育梦"是"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后,袁贵仁部长提出了"中国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中国教育梦"是"中国梦"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有教无类,意指教育公平化,这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因材施教,意指教育个性化,这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思想;终身学习,意指教育可持续性,这是我国全民发展的不竭动力;人人成才,意指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这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任务,也是全面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支撑。学习和研究"中国教育梦"有利于促进我国教育发展,有利于"中国教育梦"助推"中国梦",最终实现人人成才、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中国教育梦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终身学习 人人成才
下载PDF
当代高校教学评价改革与中国教育梦 被引量:10
2
作者 郑志辉 刘德华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6-9,共4页
教育梦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石。尊重梦想,尊重每一个个体的"人生出彩"机会,是中国教育梦的基本追求。当代高校教学评价无法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无法让每一个学生出彩,因此,高校教学评价必须实现范式转向。高校学习性评价旨在... 教育梦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石。尊重梦想,尊重每一个个体的"人生出彩"机会,是中国教育梦的基本追求。当代高校教学评价无法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无法让每一个学生出彩,因此,高校教学评价必须实现范式转向。高校学习性评价旨在通过持续、及时而又有针对性地反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思维水平,实现"人人成才"的梦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中国教育梦 高校教学评价 高校学习性评价
下载PDF
李大钊创兴“第三种文明”的中国教育梦——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的历史选择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晓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0-125,共6页
李大钊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改变了东西文化二元结构的思维方式,从探索真理和创造新世界文明出发,描绘出创兴"第三种文明"的中国教育梦。他从理论上论证第三种文明是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自我觉醒,是打... 李大钊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改变了东西文化二元结构的思维方式,从探索真理和创造新世界文明出发,描绘出创兴"第三种文明"的中国教育梦。他从理论上论证第三种文明是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自我觉醒,是打破自身局限,容纳异质文化中的精髓,使东西文化融会贯通,创造出的新世界文明;他创兴的第三种文明的教育,是克服东西文明各自缺陷的"灵与肉一致"的教育,"社会与个人统一"的教育;从实践上,为现代中国教育发展选择了社会主义的光明之路,奠定了今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理论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第三种文明 中国教育梦 社会主义教育
下载PDF
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创新探索与中国教育梦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孝文 吴玲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4,共4页
邓小平教育创新思想的形成历经了四个发展时期。"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思想创新探索的集中体现;以改革统揽全局,敢于创新、鼓励创新并善于创新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独特风范。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创新探索,正体现了当代中国教育... 邓小平教育创新思想的形成历经了四个发展时期。"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思想创新探索的集中体现;以改革统揽全局,敢于创新、鼓励创新并善于创新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独特风范。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创新探索,正体现了当代中国教育梦的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教育思想 创新探索 中国教育梦
下载PDF
继续教育在实现中国教育梦中的重要作用及其路径探索
5
作者 屈川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共4页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中国教育梦的提出,从教育权利、教育方式、教育体系、教育结果等方面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完整的"育才梦"、"成才梦"。继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其&qu...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中国教育梦的提出,从教育权利、教育方式、教育体系、教育结果等方面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完整的"育才梦"、"成才梦"。继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其"人尽其才"的教育理念、"全面育人"的教育方针与中国教育梦强调的"终身教育"的观念十分契合,满足了当下"人人成才"的现实需求。继续教育要助推"中国教育梦"的实现,应倡导内涵式发展路径,应遵循"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路径,努力实现教师内涵式成长,培养一大批有灵魂的内涵式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续教育 中国 中国教育梦 内涵
下载PDF
习近平中国梦与中国教育梦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6
作者 丁威 《大连干部学刊》 2016年第7期51-55,共5页
中国教育梦是当前中国教育事业最为响亮的口号,高校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广大辅导员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深入领会中国教育梦的精神实质,加强对广大青年大学生的中国梦教育,进而把中国教育梦和中国梦教育寓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并取得... 中国教育梦是当前中国教育事业最为响亮的口号,高校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广大辅导员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深入领会中国教育梦的精神实质,加强对广大青年大学生的中国梦教育,进而把中国教育梦和中国梦教育寓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并取得实效,对于推进中国教育梦的发展与实现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教育梦
下载PDF
平民教育——“中国教育梦”奠基的伟大工程
7
作者 王小丁 《西部教育发展研究》 2013年第4期1-6,共6页
“中国梦”内涵了“中国教育梦”,“中国教育梦”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在漫长的中国文化和教育发展历程中中国从来就不缺乏梦想。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与“中国教育梦”有着内在的本质联系,价值取向——有教无类;实践诉求——因材施... “中国梦”内涵了“中国教育梦”,“中国教育梦”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在漫长的中国文化和教育发展历程中中国从来就不缺乏梦想。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与“中国教育梦”有着内在的本质联系,价值取向——有教无类;实践诉求——因材施教;理想归宿——终身学习和人人成才。平民教育是一项伟大的教育振兴工程,为“中国教育梦”奠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民教育 中国教育梦 民族复兴
下载PDF
中国教育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8
作者 丁威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第4期103-105,共3页
大学生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 其个人梦想的奋斗与实现不但关系着他们个人的成长发展, 更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中国教育事业梦想的实现.为此,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从个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角度, 帮... 大学生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 其个人梦想的奋斗与实现不但关系着他们个人的成长发展, 更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中国教育事业梦想的实现.为此,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从个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角度, 帮助大学生树立个体与民族的梦想, 把中国教育梦和中国梦教育寓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 依循中国教育梦的16字方针即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终身学习、 人人成才” 的教育思路和要求, 深刻领会中国教育梦的精神实质, 推进中国教育梦的实现, 进而推进中国梦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中国教育梦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下载PDF
陶行知的中国教育梦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平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8-11,共4页
在国家处于多灾多难的历史时期,为探求中国的救国之路,作为一位爱国、进步的教育家,陶行知以"爱满天下"的情怀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遵循"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座右... 在国家处于多灾多难的历史时期,为探求中国的救国之路,作为一位爱国、进步的教育家,陶行知以"爱满天下"的情怀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遵循"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座右铭,投身伟大的教育革命洪流,并作出了巨大贡献。陶行知的中国教育梦就是为中华民族摆脱苦难、战争、独裁和专制、为人民谋福祉的救国梦、爱民梦、创造之梦和生活之梦,在今天仍有其可资借鉴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中国教育梦
下载PDF
我的中国教育梦——把“婚姻家庭教育”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
10
作者 岳儒芳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16期135-136,共2页
最近几年在对家长的培训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今日中国问题父母比问题孩子多,而且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有问题父母。父母只有改变自己才能让孩子真正改变,孩子的问题本质上是家长的问题。下一代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是天下所有父母... 最近几年在对家长的培训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今日中国问题父母比问题孩子多,而且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有问题父母。父母只有改变自己才能让孩子真正改变,孩子的问题本质上是家长的问题。下一代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共同期盼。本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为什么希望把"婚姻家庭教育"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梦 婚姻家庭教育 大学生 必修课
下载PDF
走进“智慧教育”,托起“中国教育梦”
11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教育家》 2020年第2期19-19,共1页
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方兴未艾,我们迎来了实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教育梦想的绝佳机遇,同样也面临着如何将技术发展与教育变革进行融合的巨大挑战。我国教育改革与发... 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方兴未艾,我们迎来了实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教育梦想的绝佳机遇,同样也面临着如何将技术发展与教育变革进行融合的巨大挑战。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已进入一个全新阶段,亟待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教育内涵发展赋能。近年来,国家政策持续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信息化进入全新的2.0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梦 教育信息化 人工智能
下载PDF
中国教育梦:“三位一体”扶贫模式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使命
12
《师资建设》 2015年第5期26-29,共4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举国上下共同的美丽“中国梦”,农村教育直接服务于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对于改善农村经济基础、优化人力资本起着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三位一体”教育扶贫模式对促进新农村建设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举国上下共同的美丽“中国梦”,农村教育直接服务于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对于改善农村经济基础、优化人力资本起着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三位一体”教育扶贫模式对促进新农村建设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时代意义。在“三位一体”教育扶贫模式体系中,上位是“三种教育合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办学理念,中位是“双证结合”的课程体系,下位是“六连结构”的教育示范基地。该模式让农村社会全员共享学习和发展机会,依托农村教育发展,“文化兴村、人才强村、产业助村、生态建村”,在“以教脱贫”“以教促富”“以富促教”的共进式良性循环中,促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中国梦”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梦 “三位一体”教育扶贫模式 新农村建设
下载PDF
中国教育梦的内涵、价值与使命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立伦 石军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6-120,共5页
"中国教育梦"是"中国梦"在教育领域内的具体体现,是与党和国家倡导的"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一脉相承的。实现教育梦,教师是关键,因此教师应有爱国情怀、应有敬业精神。为实现中国教育梦的价值追求,要实现教... "中国教育梦"是"中国梦"在教育领域内的具体体现,是与党和国家倡导的"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一脉相承的。实现教育梦,教师是关键,因此教师应有爱国情怀、应有敬业精神。为实现中国教育梦的价值追求,要实现教育的自由化和平等化、公平化和法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师
原文传递
终身教育发展与“中国梦”实现的内在关系及其路径研究
14
作者 李宏娟 王丽娟 李松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15年第10期60-61,共2页
终身教育是贯穿人的一生的教育,是现代社会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个人寻求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中国教育梦和中国梦的先导和基石。本文从中国梦、中国教育梦、终身教育三者的内涵及内在关系着手,对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是贯穿人的一生的教育,是现代社会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个人寻求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中国教育梦和中国梦的先导和基石。本文从中国梦、中国教育梦、终身教育三者的内涵及内在关系着手,对终身教育发展的路径进行了研究,以期促进我国终身教育的发展,助推中国教育梦、中国梦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身教育 中国教育梦 中国 内在关系 路经研究
下载PDF
政治认同视野中的高校中国梦教育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连海江 邹桥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1-53,共3页
高校中国梦教育具有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塑造价值。而中国梦教育的困境在于大学生的思想深度与中国梦的理论高度不对称,大学生的多元取向与中国梦的主流导向不对称,大学生的社会期待与中国梦的现实环境不对称,大学生的行为认同与对中国... 高校中国梦教育具有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塑造价值。而中国梦教育的困境在于大学生的思想深度与中国梦的理论高度不对称,大学生的多元取向与中国梦的主流导向不对称,大学生的社会期待与中国梦的现实环境不对称,大学生的行为认同与对中国梦的知识认同、情感认同不对称。高校中国梦教育的路径在于:知识教育和认同教育兼顾并重;多元价值取向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兼容并蓄;高校内外认同环境优化与认同境界提升的统一;理论树人与实践育人并举,助推大学生的知识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认同 中国教育 价值 困境 路径
下载PDF
论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意义和途径 被引量:24
16
作者 周伟 《晋中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6-18,共3页
中国梦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明确了目标和任务,其基本内涵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生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把大学生中国梦教育引向深入,需要采用各种手段和途径进行大... 中国梦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明确了目标和任务,其基本内涵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生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把大学生中国梦教育引向深入,需要采用各种手段和途径进行大学生中国梦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中国教育 意义 途径
下载PDF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中国梦”教育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爱民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3-176,共4页
"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一面精神旗帜。"中国梦"教育就是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坚定道路自信,凝全国各族人民之心,聚全国各族人民之力,投入轰轰烈烈的... "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一面精神旗帜。"中国梦"教育就是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坚定道路自信,凝全国各族人民之心,聚全国各族人民之力,投入轰轰烈烈的共筑"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理论课、政治课、思想教育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校园文化以及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中国梦"进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势所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国教育
下载PDF
“教育输入”与“教育自觉”——兼论近现代教育“中国梦”的萌发 被引量:2
18
作者 陆道坤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21,共4页
"教育输入"与"教育自觉"是中国教育发展史的两个关键词,如果把"教育输入"比喻为教育发展的"明线",那么"教育自觉"则是一条"暗线",二者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 "教育输入"与"教育自觉"是中国教育发展史的两个关键词,如果把"教育输入"比喻为教育发展的"明线",那么"教育自觉"则是一条"暗线",二者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清末以降,面对西方列强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入侵,中国教育"自觉"意识迅速萌发,并用于指导"教育输入"——标志着近现代教育"中国梦"的启程。"教育自觉"萌发后,多维度地规范着"教育输入"活动。在"教育输入"视野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教育自觉"的系统化趋势逐渐明显,呈现出"教育思想自觉——教育输入自觉——教育制度自觉——教育实践自觉"的立体发展态势。同时,"教育自觉"的水平提高推动着"教育输入"的发展。虽然起步期的"教育自觉"显得相对稚嫩,但并不削弱其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输入 教育自觉 教育中国 近现代 萌发
下载PDF
中国梦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的思考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纯斌 陈小尘 杨发坤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87-90,共4页
中国梦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必须放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去进行.在把握基本态度、基本行为倾向以及这种资源的历史性、科学性与共享性上,理清资源整合的内涵、科学定位、选择路径、价值统领,实现这种资源的整合.
关键词 中国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整合
下载PDF
“中国梦”教育:基于积极心理的理想教育转型 被引量:4
20
作者 戴锐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5年第6期64-67,共4页
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看,"中国梦"教育是当代中国对社会成员进行理想教育的一次深刻转型。在"中国梦"的心理结构上,它是以现实为基础、以行动为目标的积极想象力的成果,关键因素由认知转为情感,并实现了个体意识和共同... 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看,"中国梦"教育是当代中国对社会成员进行理想教育的一次深刻转型。在"中国梦"的心理结构上,它是以现实为基础、以行动为目标的积极想象力的成果,关键因素由认知转为情感,并实现了个体意识和共同意识、个体需要与群体需要、个体取向与整体取向的统一。"中国梦"教育的实践定位是社会理想的愿景化,它使理想具备了基于个体化的可接受性,蕴含了现实的行动力,实现了理想教育由以往的行为规约向愿景促动的转型。"中国梦"教育也通过向主体揭示个体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的差异性的解决路径和实现个体理想的社会条件、强调主体的自我教育、强调内外统一的积极人格的形成以及确立了理想教育的社会化机制和空间等,实现了对理想教育过程的积极化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 理想教育 积极心理学 愿景 积极人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