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8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教育政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促进作用——评《当代中国民族教育政策发展与实践研究》
1
作者 韩瑞娟 《科技管理研究》 2024年第1期I0022-I0022,共1页
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民族的历史、风俗和价值观念,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民族教育政策是国家为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因此,民族教育政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促进作用尤为重要。... 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民族的历史、风俗和价值观念,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民族教育政策是国家为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因此,民族教育政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促进作用尤为重要。本文将阐述民族教育政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保护与传承以及宣传与弘扬的作用,以期全面展现民族教育政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促进作用。雷召海与李资源编著、人民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当代中国民族教育政策发展与实践研究》一书,主要是对中国共产党民族教育政策的形成和发展、内容和实践、发展规律以及民族教育面临的困境和对策研究。该书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当代中国民族教育政策的发展与实践,为读者了解和认识中国民族教育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文化 民族教育政策 促进作用 发展与实践 中国民族教育 不可替代 文化的发展 政策和措施
下载PDF
中国民族思想史研究述论
2
作者 王文光 《学术探索》 2024年第4期49-54,共6页
民族思想是人类对历史和现实中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认识,中国民族思想史就是在多民族中国国家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并且不断发展的民族思想及其实践过程,中国民族思想史最显著的特征是鲜明的时代性,是在解决民族问题实践过程中的智慧表... 民族思想是人类对历史和现实中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认识,中国民族思想史就是在多民族中国国家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并且不断发展的民族思想及其实践过程,中国民族思想史最显著的特征是鲜明的时代性,是在解决民族问题实践过程中的智慧表达。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新时代,研究中国民族思想史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都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思想 问题与方法中国民族思想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中国民族音乐的美学阐释与当代存续
3
作者 王琛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7-32,共6页
中国民族音乐在美学上有着“以和为美”的价值观、“虚实相生”的审美观和“天人合一”的境界观。传承至今,我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的变迁改变了中国民族音乐原有的文化语境、艺术形式和传承方式,使其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其存续方式... 中国民族音乐在美学上有着“以和为美”的价值观、“虚实相生”的审美观和“天人合一”的境界观。传承至今,我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的变迁改变了中国民族音乐原有的文化语境、艺术形式和传承方式,使其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其存续方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日新月异的当代社会,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需要与时代同频共振,更需要始终保持其在艺术与审美上的本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音乐 美学阐释 现代变迁 当代存续
下载PDF
高校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
4
作者 许涛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4年第6期88-90,共3页
民族民间音乐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的宝贵财富。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广泛重视,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如何加强对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如何提高教学质... 民族民间音乐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的宝贵财富。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广泛重视,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如何加强对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当下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以高校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教学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当前高校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教学改革措施,旨在提高高校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教学质量,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教学 现状 改革措施
下载PDF
中国民族音乐元素融入电影音乐的研究
5
作者 雷慧君 《戏剧之家》 2024年第3期166-168,共3页
我国民族音乐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及独特的民族精神,其不仅是中国音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关键媒介。将中国民族音乐元素有机融入电影音乐中,可在增强影片氛围感的基础上,吸引大众关注、了解民族音乐,继承、发... 我国民族音乐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及独特的民族精神,其不仅是中国音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关键媒介。将中国民族音乐元素有机融入电影音乐中,可在增强影片氛围感的基础上,吸引大众关注、了解民族音乐,继承、发扬民族文化。本文将阐述电影音乐的基本概念,探究民族音乐融入电影音乐的意义、现状及途径。旨在依托电影,推动中国民族音乐走出国门、迈向国际,进一步宣扬我国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增强大众的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音乐 电影 音乐
下载PDF
中国民族舞蹈技术技巧训练中的问题和措施分析
6
作者 白杰 《艺术评鉴》 2024年第1期87-92,共6页
在舞蹈教学体系中,中国民族舞蹈教育有着重要作用,教师指导学生重点针对民族舞蹈的技术技巧进行综合训练,能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民族舞蹈技术技巧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民族舞蹈表演能力和编排能力,助力民族舞蹈艺术文化的有机传承。本文从中... 在舞蹈教学体系中,中国民族舞蹈教育有着重要作用,教师指导学生重点针对民族舞蹈的技术技巧进行综合训练,能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民族舞蹈技术技巧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民族舞蹈表演能力和编排能力,助力民族舞蹈艺术文化的有机传承。本文从中国民族舞蹈技巧训练入手,先简要分析技术技巧训练的重要性,然后探究当前民族舞蹈技术技巧训练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针对性的训练改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舞蹈 技术技巧 舞蹈训练
下载PDF
基于文明比较研究的中国民族学
7
作者 张亚辉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3,155,共10页
中国民族学的学科建设要以发现基于自身的普遍知识价值为目标,在西方民族学之外提出自己对世界的理解,进而将中国从近代西方民族学与民族主义研究的知识谱系中解脱出来,从比较文明研究入手,重新思考中国“民族”概念的意涵。中国文明是... 中国民族学的学科建设要以发现基于自身的普遍知识价值为目标,在西方民族学之外提出自己对世界的理解,进而将中国从近代西方民族学与民族主义研究的知识谱系中解脱出来,从比较文明研究入手,重新思考中国“民族”概念的意涵。中国文明是以时空循环制度为基础的,不同于以律法为基础的印欧文明和以信仰为基础的闪米特-阿拉伯文明,中国的民族也因此不同于西方基于日耳曼人的现代性为基础的nation。中国民族学的知识使命即在于以一种普遍知识方案提防走向过度的相对主义、在时空制度的现代转型过程中探寻少数民族的现代化方案、在后革命时代以国家的道德事业为基础来重构中国的整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比较研究 中国民族 时空制度 民族学事实 少数民族
下载PDF
蓬溪洞经音乐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影响
8
作者 田振晓 钟磊 《音乐世界》 2024年第2期70-73,共4页
蓬溪洞经音乐是四川省蓬溪县的传统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本文探析了蓬溪洞经音乐的起源和发展、特点,在中国民族音乐传承中的意义和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影响。同时,探讨了... 蓬溪洞经音乐是四川省蓬溪县的传统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本文探析了蓬溪洞经音乐的起源和发展、特点,在中国民族音乐传承中的意义和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蓬溪洞经音乐,促进其可持续性发展的策略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蓬溪洞经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 影响
原文传递
场域迁移与功能转向: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融媒体”传播探析
9
作者 庄园 张雨刚 宗学良 《皖西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52-156,共5页
舞蹈传播的场域及功能适应着文化生态变迁与时代发展,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深刻影响着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传播的结构与功能。舞蹈传播作为传承舞蹈文化的重要途径,其传播场域历经了从自然衍生场域面向舞台演艺场域、教育教学场域的双向传播拓... 舞蹈传播的场域及功能适应着文化生态变迁与时代发展,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深刻影响着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传播的结构与功能。舞蹈传播作为传承舞蹈文化的重要途径,其传播场域历经了从自然衍生场域面向舞台演艺场域、教育教学场域的双向传播拓展,即原生态民间舞、舞台化民间舞和学院派民间舞三种传播场域。梳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传播的场域类型及场域迁移中的功能转向,有助于把握融媒体时代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传播的核心特征及高质量发展路径,以期更好地实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 融媒体 传播 场域迁移 功能转向
下载PDF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中选材的重要性
10
作者 金艳丽 《当代音乐》 2024年第2期159-161,共3页
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库存中,舞蹈作品数不胜数,其中不乏一些精品存在。但经过时间的推移,在其创作的过程中,“选材”便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选材是中国民族民间舞创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在进行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过程中,民族民... 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库存中,舞蹈作品数不胜数,其中不乏一些精品存在。但经过时间的推移,在其创作的过程中,“选材”便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选材是中国民族民间舞创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在进行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过程中,民族民间特有的文化属性原则、地域独特的风格特点原则、人文情怀的原则及选材为首的原则等,都是需要关注的原则,其中选材为首的原则尤为重要。“选材”往往是舞蹈创作最主要的关键步骤之一,也是编创作品的首要条件之一。在舞蹈创作的选材过程中,选材范围、选材方法都是舞蹈创造者要重视的方面。本文将根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选材的基本原则、中国民族民间舞创作中选材的范围、选材的方法,阐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中“选材”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 中国舞台民族民间舞 选材 舞蹈创作
下载PDF
《中国民族博览》杂志
11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国民族博览》杂志创办于1992年,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是国家一级文化艺术类学术期刊。本刊以“弘扬经典、推崇大家”为宗旨,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前瞻性为一体,荟萃学术思想,追踪学术前沿,理论联系... 《中国民族博览》杂志创办于1992年,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是国家一级文化艺术类学术期刊。本刊以“弘扬经典、推崇大家”为宗旨,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前瞻性为一体,荟萃学术思想,追踪学术前沿,理论联系实际,全方位展示我国文化艺术成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紧贴时代的脉搏、呼应党和国家的需求,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应有的作用。本刊设有文学文化、文史研究、民族艺术、文化广角、音乐舞蹈等栏目。本刊融媒体包括中国民族博览网、封面中国公众号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0-1220/G0,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7-4198,杂志为半月刊,每月15日、30日出刊。杂志订阅客户为各文化艺术机构、高等院校和广大文化艺术爱好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志订阅 民族文化艺术 融媒体 文史研究 学术期刊 中国民族博览 中华优秀文化 艺术爱好者
下载PDF
《中国民族博览》杂志
12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国民族博览》杂志创办于1992年,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是国家一级文化艺术类学术期刊。本刊以“弘扬经典、推崇大家”为宗旨,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前瞻性为一体,荟萃学术思想,追踪学术前沿,理论联系... 《中国民族博览》杂志创办于1992年,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是国家一级文化艺术类学术期刊。本刊以“弘扬经典、推崇大家”为宗旨,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前瞻性为一体,荟萃学术思想,追踪学术前沿,理论联系实际,全方位展示我国文化艺术成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紧贴时代的脉搏、呼应党和国家的需求,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应有的作用。本刊设有文学文化、文史研究、民族艺术、文化广角、音乐舞蹈等栏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艺术 文史研究 学术期刊 中华优秀文化 全方位展示 理论联系实际 中国民族博览 音乐舞蹈
下载PDF
探索“一带一路”视野下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发展之路
13
作者 袁铷 《当代音乐》 2024年第4期157-159,共3页
自“一带一路”倡议被提出后,沿途各国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不断深入,以民族民间舞蹈为代表的中国艺术文化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也日益密切。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在文化对外传播、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建立民族认同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自“一带一路”倡议被提出后,沿途各国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不断深入,以民族民间舞蹈为代表的中国艺术文化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也日益密切。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在文化对外传播、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建立民族认同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国的文艺工作者要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在国际社会有力推行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播。鉴于此,该文主要梳理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在文化对外传播中的价值与困境,进而有助于制定更加切合实际的发展方略,推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事业的繁荣、创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 民族认同 传播机制
下载PDF
《中国民族博览》杂志
14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国民族博览》杂志创办于1992年,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是国家一级文化艺术类学术期刊。本刊以“弘扬经典、推崇大家”为宗旨,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前瞻性为一体,荟萃学术思想,追踪学术前沿,理论联系... 《中国民族博览》杂志创办于1992年,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是国家一级文化艺术类学术期刊。本刊以“弘扬经典、推崇大家”为宗旨,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前瞻性为一体,荟萃学术思想,追踪学术前沿,理论联系实际,全方位展示我国文化艺术成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紧贴时代的脉搏、呼应党和国家的需求,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应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艺术 学术期刊 中华优秀文化 全方位展示 理论联系实际 中国民族博览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学术前沿
下载PDF
融媒体时代下关于高校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实践创新的研究——以三明地区畲族舞蹈为例
15
作者 马庆宏 《戏剧之家》 2024年第9期120-122,共3页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舞蹈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需要进行创新和改革。本文以三明地区畲族舞蹈为例,探讨融媒体时代对高校舞蹈教学的影响,包括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共享教...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舞蹈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需要进行创新和改革。本文以三明地区畲族舞蹈为例,探讨融媒体时代对高校舞蹈教学的影响,包括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共享教学资源和提升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师资培训、拓展教学资源和强化实践教学等创新路径,以提升学生的舞蹈技能与舞蹈表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民间舞 舞蹈教学 畲族舞蹈 融媒体
下载PDF
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优化路径分析
16
作者 王夏 《戏剧之家》 2024年第1期123-125,共3页
中国民族民间舞是舞蹈专业中的重要课程,本文从该课程的重要性与现状着手分析,具体阐述优化该课程的必要性与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该课程的思路与路径,以求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综合性地推动、提高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及... 中国民族民间舞是舞蹈专业中的重要课程,本文从该课程的重要性与现状着手分析,具体阐述优化该课程的必要性与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该课程的思路与路径,以求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综合性地推动、提高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及该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民间舞 课程优化 路径分析
下载PDF
古典舞基训在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张梦笛 《艺术科技》 2024年第6期238-240,共3页
目的:文章旨在探讨古典舞基础训练在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中的应用,以促进二者的有效融合,提升舞蹈教学质量。方法:首先探究古典舞基训与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的关系,如均是国家文化的体现、古典舞是对于民族舞的凝练,同时还分析了古典舞基... 目的:文章旨在探讨古典舞基础训练在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中的应用,以促进二者的有效融合,提升舞蹈教学质量。方法:首先探究古典舞基训与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的关系,如均是国家文化的体现、古典舞是对于民族舞的凝练,同时还分析了古典舞基训在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中的作用,有助于帮助舞者展现“形”“神”“劲”。接着对以往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得出古典舞基训在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旨在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古典舞基础训练在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中存在缺乏融合意识、融合方式浅显,比较单一、古典舞基训教学资源与民族舞教学需求之间不协调以及融合过程中保持民族舞蹈的传统文化价值等问题。结论:通过加强对古典舞基础训练与民族舞融合重要性的宣教,可以提升教师对二者融合的重视度;通过开发多样化的融合方法,有助于丰富古典舞元素在民族舞中的应用;通过优化教学资源,有助于促进二者融合;注重对民族舞蹈文化内涵和传统价值的保护,实现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舞基训 中国民族民间舞 应用
下载PDF
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中的文化浸润——由传统、典型组合课程谈起
18
作者 安薏涵 《戏剧之家》 2024年第8期115-118,共4页
当今时代呼唤文化,国家倡导文化自信,大变革时代随之而来的是教育改革。学校越来越重视综合素质教育,文化渗透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传统、典型组合课程作为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一门重要课程,与传统文化的联系甚为密切... 当今时代呼唤文化,国家倡导文化自信,大变革时代随之而来的是教育改革。学校越来越重视综合素质教育,文化渗透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传统、典型组合课程作为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一门重要课程,与传统文化的联系甚为密切。笔者结合曾经在校学习的经历,对课程的学习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并阐述了教学过程中的文化渗透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典型组合课 中国民族民间舞 教学 文化浸润
下载PDF
基于多元文化的中国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评《多元文化影响下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19
作者 孔艳艳 《传媒》 2024年第1期I0003-I0003,共1页
中国民族音乐根植于中华大地,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情感、民族精神和民族记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历程,包容互鉴、融合创新是其最为鲜明的特征,正是在多元文化交融背景下,中国民族音乐才形成了风格... 中国民族音乐根植于中华大地,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情感、民族精神和民族记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历程,包容互鉴、融合创新是其最为鲜明的特征,正是在多元文化交融背景下,中国民族音乐才形成了风格多样的音乐类型,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由谢秋菊、宋柏汶所著的《多元文化影响下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一书,从多元文化视角出发,对中国民族音乐的起源、发展与传承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是一本专业的音乐理论学术著作。作者在明确民族音乐和多元文化概念内涵的基础上,突出了多元文化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多元文化 民族记忆 音乐类型 中国民族音乐 传承与发展 融合创新 发展与传承
下载PDF
探析中国民族歌剧《运河谣》中“水红莲”人物形象及演唱——以《来生来世把你爱》为例
20
作者 李秋雨 《黄河之声》 2024年第2期126-129,共4页
本文探析了中国民族歌剧《运河谣》中“水红莲”这一角色的形象和演唱,以歌曲《来生来世把你爱》为例。本文首先介绍了《运河谣》的剧情梗概和“水红莲”的角色特点,然后探讨了“水红莲”在中国民族歌剧中的地位和意义,最后分析了“水... 本文探析了中国民族歌剧《运河谣》中“水红莲”这一角色的形象和演唱,以歌曲《来生来世把你爱》为例。本文首先介绍了《运河谣》的剧情梗概和“水红莲”的角色特点,然后探讨了“水红莲”在中国民族歌剧中的地位和意义,最后分析了“水红莲”的演唱风格和技巧,以及音乐与角色形象的关联。本文认为,“水红莲”是一个敢爱敢恨、刚烈忠贞的女性形象,她的演唱体现了民族音乐的魅力和特色,她的歌曲《来生来世把你爱》是歌剧中的经典唱段,深刻表达了她对秦啸生的真挚情感和对生命的不悔选择。本文还指出,“水红莲”是民族歌剧创作中的一个成功范例,她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时代气息,既有戏剧张力又有音乐美感,她为中国民族歌剧开辟了一条新路,为中国文化艺术注入了新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歌剧 《运河谣》 “水红莲” 《来生来世把你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