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17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
1
作者 刘辉 《魅力中国》 2009年第20期22-23,共2页
科学发展观是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发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教育的发胜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道路... 科学发展观是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发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教育的发胜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道路,我们只有明晰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教育特征,才能真正使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教育
下载PDF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
2
作者 王卫霞 李化树 《现代农业》 2009年第6期139-140,共2页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引导教育理论工作者开展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研究,这一研究必须首先明确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教育的建设和发展。面向21世纪,坚持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引导教育理论工作者开展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研究,这一研究必须首先明确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教育的建设和发展。面向21世纪,坚持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就是坚持开拓创新、公平均等的教育观;就是坚持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终身学习观。以此为统领,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发展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需要的支撑力量
3
作者 苏君阳 《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3,共3页
2024年9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强化使命担当、激发教育综合改革的动力和活力,更好地推动教育高质... 2024年9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强化使命担当、激发教育综合改革的动力和活力,更好地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教育强国建设,我们邀请了国内相关专家学者,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展开深入研讨,形成系列研究论文,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教育大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教育强国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文化自信的生成逻辑
4
作者 姜澄 郑刚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4,共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文化自信既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关系到中国式研究生教育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这种文化自信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萌生于近代中西方文化碰撞的艰难求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文化自信既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关系到中国式研究生教育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这种文化自信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萌生于近代中西方文化碰撞的艰难求索,发展于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选择,确立于新时代文化思想创新的价值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文化自信,是在摸索开拓中国研究生教育道路中牢固的“文化自立”,是在变革更新中国研究生教育制度中形成的“文化自建”,是在凝练总结中国研究生教育理论中追求的“文化自强”。新时代要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历史主动、坚持回归人本和坚持开放包容,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文化的凝聚力、推动力、创造力和引领力,稳步提升对其在意识和心理层面的信心和认同,进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文化思想 研究生教育 文化自信 历史主动
下载PDF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实践
5
作者 缪晓静 《中国军转民》 2025年第5期190-192,共3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爱国主义教育明确了鲜明主题、本质特征、核心要求和战略任务,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基本原则和实践指导。本文深入探讨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面临诸多新挑战与机遇交织的情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爱国主义教育明确了鲜明主题、本质特征、核心要求和战略任务,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基本原则和实践指导。本文深入探讨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面临诸多新挑战与机遇交织的情境下,如何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路径,通过加强理论教育、拓展实践活动、融入校园文化、丰富实践载体、利用新媒体平台以及加强多方面保障等方面,切实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培养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指导 爱国主义教育
下载PDF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
6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下)》 2025年第2期1-1,共1页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面向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全面系统部署。《纲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面向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全面系统部署。《纲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强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具有强大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教育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 协同力 人才竞争力 高质量教育 民生保障 政治属性
下载PDF
新商科院校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成效的路径
7
作者 郑亚梅 胡瑞安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76-79,共4页
人工智能、“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新商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挑战。要想确保商科院校在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时代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必须加强学习和运用中国共产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加强提升商科院校对习近平新... 人工智能、“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新商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挑战。要想确保商科院校在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时代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必须加强学习和运用中国共产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加强提升商科院校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成效的研究能力。只有对新商科院校培养人才的特殊性、提升思想教育成效的重要性有准确把握,才能破除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效的瓶颈问题,也才能精准提出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育人成效的路径,推进新商科院校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商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教育成效 路径分析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的根脉 被引量:2
8
作者 冯建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确立教育学的文化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是增强中国教育学的文化主体性和文化自信之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意味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 确立教育学的文化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是增强中国教育学的文化主体性和文化自信之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意味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必须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有机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中,加快构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话语体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历史嬗变与话语特点 被引量:3
9
作者 冯建军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3期5-19,共1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教育的探索和规律性认识,它以毛泽东教育思想为基础,经历了邓小平教育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理论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话语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教育的探索和规律性认识,它以毛泽东教育思想为基础,经历了邓小平教育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理论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话语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教育话语,具有政治性、权力性和权威性;反映了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具有群众本位、实践本位和伦理本位的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 历史演变 话语体系
原文传递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10
作者 余江涛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6,共7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邃洞察力、敏锐判断力、理论创造力,大力推动教育事业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观点,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邃洞察力、敏锐判断力、理论创造力,大力推动教育事业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观点,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一个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深入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逻辑,深刻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和内在规定性,集中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世界性贡献,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行了科学部署,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明确了路线图和任务表,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根本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根本遵循 行动指南
下载PDF
凝聚育人力量 读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教学的创新实践
11
作者 康泉 王青青 《江苏教育研究》 2025年第1期81-84,共4页
小学三、五年级使用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通过“讲故事、说道理、提做法”的精心编排,让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有了深入理解。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激发情感共鸣,释放育人空间,引... 小学三、五年级使用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通过“讲故事、说道理、提做法”的精心编排,让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有了深入理解。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激发情感共鸣,释放育人空间,引发学生对读本内容的认知与共鸣;勾连生活经验,促发学习动机,催生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获得充盈的学习内驱力;探索具身体验,凸显合作探究,通过合作探究的学科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回归学生生活,培育责任担当,对文本内容进一步提升和深化,培养家国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故事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指标、样态与路径
12
作者 王振存 张清宇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60,共9页
教育强国之“强”意指教育的本体之强、教育的贡献之高、教育的影响之大。具体而言,教育强国强在理念与理论、创新与引领、目标与贡献、人才队伍与国际比较、治理实效与制度保障等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具有自身的鲜明特征,包... 教育强国之“强”意指教育的本体之强、教育的贡献之高、教育的影响之大。具体而言,教育强国强在理念与理论、创新与引领、目标与贡献、人才队伍与国际比较、治理实效与制度保障等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具有自身的鲜明特征,包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人民为中心、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为窗口、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等。面向2035年,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坚持研究先行,在明确关键指标与基本样态基础上,分步推进建成世界重要教育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教育强国 世界教育中心 教育现代化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的魂脉
13
作者 冯建军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7,共14页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的根本标志。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马克思主义在教育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有所下滑,新时代加强马克思主义对教育学的指导,研...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的根本标志。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马克思主义在教育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有所下滑,新时代加强马克思主义对教育学的指导,研究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刻不容缓。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的魂脉,它是在批判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以实践为逻辑起点的完整思想体系,包括生产力与教育、生产关系与教育、人的发展与教育等内容。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建设要从三个层面入手:一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教育论述,形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教育思想;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和分析教育问题,形成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三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构想
14
作者 刘星期 刘丽霞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98-102,共5页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充分尊重本国国情,直面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和教育实践中出现的各种心理冲突与矛盾,立足本国国民心理和心理健康需要,以促进本国国民特别是广大在校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为目标,研究探索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充分尊重本国国情,直面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和教育实践中出现的各种心理冲突与矛盾,立足本国国民心理和心理健康需要,以促进本国国民特别是广大在校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为目标,研究探索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是“扎根中国办教育,体现中国特色”的必由之路。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政策措施,为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理论体系提供了坚固的政策保障。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失魂落魄”,必须以思想价值引领为支撑。理想信念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精神之钙”,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心理健康教育取之不尽的“思政宝库”,防为本治为标的“治未病”理念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心理健康教育
下载PDF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融入思政课的三维向度
15
作者 王晨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7期20-25,共6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旨在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认识,为新征程凝心聚力。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融入思政课是...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旨在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认识,为新征程凝心聚力。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融入思政课是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政治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体现,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对广大青年政治引领的现实需要。思政课教师要将本次主题教育的融入作为以学铸魂的宝贵契机,把握好本次主题教育的目标要求和经验做法,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者和践行者,注重融入的“点”“面”“质”,确保思政课教学实效。在二者融合的教学实践中,要注重“知”“情”“意”“行”相统一,在融入的系统化、全面化、深入化、生动化等方面下功夫,使学生达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思政课 大学生
下载PDF
“四史”教育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途径探索
16
作者 钟玉梅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60-63,共4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是重要的思政课程,对于提高思政育人水平,增强学生思政素养,促进学生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文章旨在探讨“四史”教育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有效途径。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是重要的思政课程,对于提高思政育人水平,增强学生思政素养,促进学生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文章旨在探讨“四史”教育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有效途径。首先,揭示了“四史”教育融入课程对于感悟理想信念、摒弃历史虚无主义、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意义。其次,从内容建设层面,提出将历史发展脉络、生动素材和实践经验融入思政课程,以提升教学层次、温度与深度。最后,提出创新教学模式、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等具体措施,以科学规范思想政治育人工作。通过这些途径的探索与实践,可有效推动“四史”教育与思政课程的深度融合,提升思政育人实效性,培养出具备坚定信念、深厚历史素养和使命感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史”教育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融入 思政教育
下载PDF
领航掌舵谋全局 思想引领向复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纪实
17
作者 丁小溪 王琦 高蕾 《青海教育》 2024年第1期19-22,27,共5页
这是一次触及思想、触及灵魂的大学习。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宏阔的战略眼光、坚定的理论自觉、强烈的历史担当,作出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大战... 这是一次触及思想、触及灵魂的大学习。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宏阔的战略眼光、坚定的理论自觉、强烈的历史担当,作出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大战略决策,组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这是一次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大洗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主题教育 全面贯彻 历史担当 党的创新理论 习近平同志 凝心 掌舵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向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利兴 肖华 《高教学刊》 2024年第S02期35-38,43,共5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指引新阶段中国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重大战略思想,既是新时代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又是其主要内容。高校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阵地,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指引新阶段中国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重大战略思想,既是新时代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又是其主要内容。高校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阵地,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战略要地。新时代大学生需要从历史的维度、制度的维度及国际的维度深刻理解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的重要意义,坚持把这一科学理论思想运用到具体实践当中,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认同和思想觉悟,取得实实在在的思想能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内涵要义 思想政治教育 现实意蕴 实践路径
下载PDF
教育改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实践贡献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天健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70,共12页
教育改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实践贡献主要体现在整体教育改革与单项教育改革两个方面。整体教育改革包括教育政策改革、国民教育体系改革、类型教育体系改革;单项教育改革包括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学校改革、教师队... 教育改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实践贡献主要体现在整体教育改革与单项教育改革两个方面。整体教育改革包括教育政策改革、国民教育体系改革、类型教育体系改革;单项教育改革包括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学校改革、教师队伍改革。总体而言,教育改革在实践中回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路向”等重大理论问题,为建设中国气质、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作出了独有的实践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 实践贡献
下载PDF
构建新时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教育“三层递进”模式
20
作者 吴紫莹 叶展航 《当代教研论丛》 2024年第10期23-27,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涵盖了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认同、文化认同四个层面,是国家认同的历史性表达。大学生对于国家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认同,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前途和命运。根据国内学者在国家认同、政党认同、政治认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涵盖了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认同、文化认同四个层面,是国家认同的历史性表达。大学生对于国家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认同,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前途和命运。根据国内学者在国家认同、政党认同、政治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学生这一青年群体总体上认同度较高,但是表现出差异性、动态性、主体能动性、层次性、不平衡性等特征。基于这一现状,文章结合认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结合认同生成并呈现出来的层次性特点,从认知、情感与评价、实践三个层面构建了认同教育“三层递进”模式,以促进青年学生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认同 教育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