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9篇文章
< 1 2 10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土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1
作者 王光东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28-30,共3页
“本土化与中国学术研究转型”这一命题的问题意识非常明确,即在全球化的文化背景下,从本土化的立场、视野、方法进行学术研究,开拓学术研究的空间,建立学术研究的“中国范式”。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应重视“传统与现代”“本土与世界... “本土化与中国学术研究转型”这一命题的问题意识非常明确,即在全球化的文化背景下,从本土化的立场、视野、方法进行学术研究,开拓学术研究的空间,建立学术研究的“中国范式”。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应重视“传统与现代”“本土与世界”的关系,因为在国别联系日益深入的今天,“本土文化”与世界必然发生深刻的关联。本土化作为学术研究的立场、视野和方法,落实到具体的学科,关注的问题会有所差异。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中,我想通过两个问题对“本土化”作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 中国范式 学术研究 本土文化 研究转型 本土化 传统与现代
下载PDF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阅读教学改革路径———以应用型高校中文专业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寇嫒丽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2期9-12,共4页
文章以应用型高校中文专业为例,论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阅读教学改革路径,包括重塑教学内容,作品阅读为本;革新教学方式,学生中心定位;优化教学评价,考核驱动阅读。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 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 中文专业 应用型高校
下载PDF
写实·事件·超文化:关键词与海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3
作者 季进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117,共7页
1976年,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一书,作为《文化与社会》的续编出版,很快成为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威廉斯在序言中强调,这本书“不是一本词典,也不是特殊学科的术语... 1976年,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一书,作为《文化与社会》的续编出版,很快成为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威廉斯在序言中强调,这本书“不是一本词典,也不是特殊学科的术语汇编”,“它应该算是对于一种词汇质疑探询的纪录”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威廉斯 文化与社会 文化批评家 英国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 写实
下载PDF
全球化:英语世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共时性叙事与关联性修辞
4
作者 王吉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4-140,共7页
“全球”与“世界”相似,并非天然存在、不证自明的范畴。虽然全球史研究者可以将跨洲际的交流上溯到公元10世纪,但是,对全球图景的想象和有关全球化的表述,直到20世纪初才随着现代传媒的兴起进入公共话语①。根据阿尔布劳(Martin Albr... “全球”与“世界”相似,并非天然存在、不证自明的范畴。虽然全球史研究者可以将跨洲际的交流上溯到公元10世纪,但是,对全球图景的想象和有关全球化的表述,直到20世纪初才随着现代传媒的兴起进入公共话语①。根据阿尔布劳(Martin Albrow)的考证,全球化真正形成特定的问题意识与理论品格,并且在学术研究领域“火爆流行”是20世纪最后20年的事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公共话语 现代传媒 学术研究领域 理论品格 全球史 共时性 关联性
下载PDF
文化多元视域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评《鲁迅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5
作者 庞家伟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I0003-I0003,共1页
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中国当代文学在吸收外来文化元素的同时,也需要在本土文化的根基上找到新的生长点。这就要求研究者与教育者既要有国际视野,又要有本土情怀,能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准确地把握和阐释中国当代... 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中国当代文学在吸收外来文化元素的同时,也需要在本土文化的根基上找到新的生长点。这就要求研究者与教育者既要有国际视野,又要有本土情怀,能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准确地把握和阐释中国当代文学的独特性和价值。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一书,对此作出了很好的回应。作者对20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了个案分析和综合研究,为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和教学带来了新颖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现当代文学 国际视野 多元文化 外来文化 全球化背景下 本土文化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教学改革探析
6
作者 李美容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4年第8期27-38,共12页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文学+”教学改革,需要突出原典阅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核心学科素养,守正课程特性。为适应数字时代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戏剧影视学科交叉融合,建立跨媒介的大表达观,培...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文学+”教学改革,需要突出原典阅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核心学科素养,守正课程特性。为适应数字时代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戏剧影视学科交叉融合,建立跨媒介的大表达观,培养在不同媒介之间自由创作的人才。新文科建设要立足中国现实、体现中国特色,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要融入课程思政,服务于新文科建设建构中国特色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中国现当代文学 戏剧影视学 课程思政
下载PDF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
7
作者 贺鸿莉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3期194-195,198,共3页
中国文学“走出去”战略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政府发起了一系列的助推中国文学“走出去”活动和项目,但成效并不明显。鉴于此,本文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传播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海外的译介及... 中国文学“走出去”战略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政府发起了一系列的助推中国文学“走出去”活动和项目,但成效并不明显。鉴于此,本文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传播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海外的译介及接受现状,并从西方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偏见、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外译乏力及其在海外出版发行与传播不力等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海外遇冷现象的原因,旨在认清自身存在的不足,更好地推动中国现当代文学“走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 译介与接受 现状与原因
下载PDF
走出中学思维:新文科视域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建设新论
8
作者 沈杏培 吕珺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4期9-12,共4页
新文科建设的全面部署与启动,为高校中文学科的更新升级带来了重要契机,中学教学思维在高校教育中的残留、移植与演化,阻碍了学科创新的步伐。以现当代文学课程为例,中学教学思维的延续表现为教材选择与运用、授课内容的局限以及功利心... 新文科建设的全面部署与启动,为高校中文学科的更新升级带来了重要契机,中学教学思维在高校教育中的残留、移植与演化,阻碍了学科创新的步伐。以现当代文学课程为例,中学教学思维的延续表现为教材选择与运用、授课内容的局限以及功利心态三个方面,这对学生认知更新、教学阅读中心与授课模式改良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鉴于此,应积极构建高校教学思维,以期更好地响应新文科建设号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中国现当代文学 课程建设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史料发现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扬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7,共7页
如果将新世纪作为一个时间段来考察,回顾一下这些年重要的史料发现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进展,应该是一个比较有意义的研究论题。这不仅仅是对一个阶段的史料发掘工作进行小结,同时也能够从文学史研究角度,回眸一下史料搜集、整理工作... 如果将新世纪作为一个时间段来考察,回顾一下这些年重要的史料发现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进展,应该是一个比较有意义的研究论题。这不仅仅是对一个阶段的史料发掘工作进行小结,同时也能够从文学史研究角度,回眸一下史料搜集、整理工作的进展对文学史研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史料发掘 史料搜集 新世纪以来 时间段
下载PDF
德国《袖珍汉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译介与研究
10
作者 张帆 佘丽慧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7-172,共6页
《袖珍汉学》杂志作为“德国研究中国文学和文化的重要阵地”,共译介70位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266篇,刊发评论文101篇,推介中国名家经典,聚焦比较文学、翻译学、女性文学研究,对中国文学译介接受的多重空间性和历史性,使中国文学在世界范... 《袖珍汉学》杂志作为“德国研究中国文学和文化的重要阵地”,共译介70位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266篇,刊发评论文101篇,推介中国名家经典,聚焦比较文学、翻译学、女性文学研究,对中国文学译介接受的多重空间性和历史性,使中国文学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创造性的诠释,彰显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语境中的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袖珍汉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译介研究
下载PDF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文化视角的演变——评《史料视野与文学阐释:当代文学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11
作者 华玉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2期I0027-I0027,共1页
岁月流转,时代演进,中国现当代文学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现当代文学研究过程中,文化视角的演变不仅意味着方法和观念的更新,更意味着对历史、现实与未来之间复杂关系的不断探索和重新理解。站在新的历史节... 岁月流转,时代演进,中国现当代文学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现当代文学研究过程中,文化视角的演变不仅意味着方法和观念的更新,更意味着对历史、现实与未来之间复杂关系的不断探索和重新理解。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回望,发现文化视角的转变正在悄然引领着文学研究的范式转移。从对单一文本或个体的关注,到对文化、社会乃至全球化背景的深入探究,不仅拓宽了研究视野,也让文学本身与时代精神建立了更为紧密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当代文学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学阐释 文化视角 时代精神 范式转移 历史节点 路径与方法
原文传递
译者视角,数据矩阵——《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日本的译介研究——译介沿革、模式及研究趋势》综合评述
12
作者 杨晓辉 《东疆学刊》 CSSCI 2024年第4期139-142,共4页
近年,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的不断深化,围绕着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不断出现。2023年3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日本的译介研究--译介沿革、模式及研究趋势》即是该方面研究的成果之一。该书共5... 近年,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的不断深化,围绕着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不断出现。2023年3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日本的译介研究--译介沿革、模式及研究趋势》即是该方面研究的成果之一。该书共5章,由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宿久高教授作序,作者鲍同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区域国别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 多维互动 数据矩阵 中文期刊 政策解读 国际话语权 中岛健藏 文学外译
下载PDF
从汉学家为主体到出版社为核心——兼论21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德语区的传播范式
13
作者 於伟澄 《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2-59,共8页
在中国文学外译的研究中,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整个德语区的传播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以顾彬为首的德国汉学家在世纪之交中国现代文学出版的争议性事件中逐渐退居二线,开始自办杂志发表中国现代文学译作,顾彬和冯铁领导翻译的《鲁迅... 在中国文学外译的研究中,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整个德语区的传播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以顾彬为首的德国汉学家在世纪之交中国现代文学出版的争议性事件中逐渐退居二线,开始自办杂志发表中国现代文学译作,顾彬和冯铁领导翻译的《鲁迅全集》成了德语区出版社的绝唱。近年来,中国当代文学在德国的译介逐步形成商业化出版的模式。21世纪初,发生在德国的最大出版社并购案佐证“集约化”的出版模式在德国兴起,大型出版集团的子公司开始承担不同类别的中国当代文学商业出版工作,与译者、审稿人形成了一套严密的德国商业出版体系,出版社逐渐占据了德国文学机制中核心地位,加速了商业化出版模式的完善,而微型出版社也积极参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出版活动,力求开辟新的译介途径和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 德语区 译介 文学传播机制
下载PDF
中国新文学研究的“新境遇·新问题·新方法”——中国新文学学会第36届年会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创新论坛会议综述
14
作者 沈瑞芳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56-160,共5页
2023年11月11日,由中国新文学学会和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中国新文学学会第36届年会暨“新境遇·新问题·新方法: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创新”论坛在漳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期刊杂志社的两百余名专家学者齐聚... 2023年11月11日,由中国新文学学会和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中国新文学学会第36届年会暨“新境遇·新问题·新方法: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创新”论坛在漳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期刊杂志社的两百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创新与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文学研究 创新论坛 会议综述 新境遇 文学 科研院所
下载PDF
基于过程性考核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探赜
15
作者 李燕妮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65-68,共4页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与考核评价存在诸多弊端,与高校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相去甚远。“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的实施路径可从强化过程性考核入手,抓住“寓教于乐、寓学于乐”这一中心,以...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与考核评价存在诸多弊端,与高校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相去甚远。“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的实施路径可从强化过程性考核入手,抓住“寓教于乐、寓学于乐”这一中心,以“游戏”为教学赋能,以课程思政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实现教育的“育才”与“铸魂”,在引导学生自主探寻学习乐趣的同时,促使其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 过程性考核 课程改革 课程思政
下载PDF
立足人文素质,重返精神家园——谈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
16
作者 林小燕 《学周刊》 2024年第4期45-48,共4页
文学从本质上而言是人学:作家通过对社会的洞察,结合自我的生活经历,融入个人对于世界、社会、人类的看法,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人们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人类社会的复杂性;文学作品同时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反映出社会的本质和运行规律... 文学从本质上而言是人学:作家通过对社会的洞察,结合自我的生活经历,融入个人对于世界、社会、人类的看法,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人们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人类社会的复杂性;文学作品同时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反映出社会的本质和运行规律,是对人类进行深度教育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学作品中产生了众多的文学形象,这些形象拉近了文学和普通读者之间的距离,尤其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所描述的都是人们曾经经历过的事情和现象,文学形象的所思所想所为也非常能引发人们的共情。因此,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中,我们应该立足人文素质,积极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 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精神
下载PDF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17
作者 雷成佳 《菏泽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9-64,共6页
课程思政是对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和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的积极落实。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引导学生向真、向善、向美的教育力量,体现出课程思政的实施优势。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这门课程而言,线上线... 课程思政是对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和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的积极落实。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引导学生向真、向善、向美的教育力量,体现出课程思政的实施优势。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这门课程而言,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拓展思政内容、促进教学资源平衡、丰富教学手段、加强师生互通互助。科任教师需变革传统教学理念,提升信息化教学技能,将混合式教学法贯穿于课程的全过程中,并且要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开掘在线考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 课程思政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乡土叙事策略研究
18
作者 蒋丽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11期0060-0063,共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乡土叙事,作为文学创作的重要一脉,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与文化情感。本文旨在探讨乡土叙事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发展轨迹、艺术特色及其深层文化意涵,并深入分析几种关键的叙事策略。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解读与理论探讨...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乡土叙事,作为文学创作的重要一脉,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与文化情感。本文旨在探讨乡土叙事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发展轨迹、艺术特色及其深层文化意涵,并深入分析几种关键的叙事策略。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解读与理论探讨,本文揭示了乡土叙事在反映社会变迁、塑造民族性格、传承文化记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展望了其在当代文学中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 乡土叙事 文化记忆 社会变迁 叙事策略
下载PDF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史学化趋势
19
作者 黄芷舟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11期7-9,共3页
近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逐渐转向史学化,以增强研究的真实性和学术价值。史学化理论认为,文学作品不仅是艺术表达的产物,更是历史进程的记录与反映。文学的叙事结构、主题选择、人物塑造等都深受其所处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 近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逐渐转向史学化,以增强研究的真实性和学术价值。史学化理论认为,文学作品不仅是艺术表达的产物,更是历史进程的记录与反映。文学的叙事结构、主题选择、人物塑造等都深受其所处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影响。基于这一理论基础,史学化方法论强调从历史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文学作品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政治环境、文化氛围等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作品的历史意义与价值,具体方法包括文本细读、历史文献分析、跨学科视角应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所处时代 主题选择 跨学科视角 文学作品 文本细读 文献分析 史学化
下载PDF
新文科视域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实践探究
20
作者 张青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1期235-238,共4页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高校中文专业核心专业课程之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进行改革创新,以有效应对人文学科危机,促进学科间的深度交叉与融合,从而更好的适应新文科发展需求,已成为该课程教师高度关注且急需解决的迫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高校中文专业核心专业课程之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进行改革创新,以有效应对人文学科危机,促进学科间的深度交叉与融合,从而更好的适应新文科发展需求,已成为该课程教师高度关注且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为此,有必要分析新文科视域下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展开对现当代文学教学实践变革创新的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中国现当代文学 教学实践 变革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