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4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进展及应用展望 被引量:4
1
作者 黄贤营 李为 《矿产与地质》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是对未知区域内存在矿产资源可能性的估算,为下一步的矿产资源勘探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已经完成了四轮次的全国性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评价的理论、方法、模型和结果的使用正走向成熟。中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目前的主要进...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是对未知区域内存在矿产资源可能性的估算,为下一步的矿产资源勘探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已经完成了四轮次的全国性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评价的理论、方法、模型和结果的使用正走向成熟。中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目前的主要进展表现为,尺度标准化,基本摸清全国成矿带情况;信息精细化,成矿亚带、矿床等更小区域范围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发展势头强劲;模型规范化,矿床成矿系列理论、多矿种综合评价方法等公认度得以提高;评价结果为矿产资源规划和地质找矿提供了更为重要的决策参考。同时,文章以中国的锂矿、石墨和金矿为案例,分析不同矿种的地质构造环境、成矿带分布、矿床成因类型等,概述了以往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结果,构建了中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程序架构。最后,文章指出了当前中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中突出的一些问题,并对中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在数据归集、理论创新、靶区定向、数据应用方面还可以取得更积极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 潜力评价 案例分析 应用展望
下载PDF
中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集成数据库模型 被引量:15
2
作者 左群超 叶亚琴 +5 位作者 文辉 宋越 葛佐 王英超 左泽均 杨东来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968-1981,共14页
中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专项研究范围涵盖成矿地质背景、成矿规律、矿产预测、重力、磁测、化探、遥感、自然重砂等专业领域,已形成了海量成果,数据量达TB级。研制与实现中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集成数据库模型,用于集成和管理这个国家基础... 中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专项研究范围涵盖成矿地质背景、成矿规律、矿产预测、重力、磁测、化探、遥感、自然重砂等专业领域,已形成了海量成果,数据量达TB级。研制与实现中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集成数据库模型,用于集成和管理这个国家基础性数据资源,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是构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技术平台的基础工作,用以整合基础数据与高层应用、贯通省级-大区-全国层次以及支撑不同尺度规模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常态化工作。对开展国家基础性数据资源建设有指导作用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数据模型 数据库模型 数据集成 集成数据库模型 UML图
下载PDF
中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研制流程及方法技术 被引量:15
3
作者 左群超 杨东来 叶天竺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49-1061,共13页
本文以中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专项的成果数据建模为实例,提出了复杂问题域数据模型的研制流程和实施策略,系统阐述了研制流程和实施策略的基本内容,简要介绍了设计思想、采用的方法技术以及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实践验证了研制流程和... 本文以中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专项的成果数据建模为实例,提出了复杂问题域数据模型的研制流程和实施策略,系统阐述了研制流程和实施策略的基本内容,简要介绍了设计思想、采用的方法技术以及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实践验证了研制流程和实施策略及方法技术的有效性、可行性、实用性和代表性,有一定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特别适合以超大型、多专业、工程性以及面向空间数据为主要特征的大型地质项目数据资源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数据模型 数据建模 本体 元模型 面向对象技术 模型驱动 问题域
下载PDF
中国铅锌矿产资源成矿特征与资源潜力评价 被引量:30
4
作者 唐攀科 王春艳 +4 位作者 梅友松 郝玉军 吴碧娟 管友飞 段建良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49,共19页
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铅锌矿产资源需求大量增加,使得我国的铅锌资源储备形势依然严峻。基于此,在全国开展铅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通过总结铅锌矿地质矿产成果,掌握铅锌矿产资源现状,预测未查明的铅锌矿产资源潜力,能够更好地满... 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铅锌矿产资源需求大量增加,使得我国的铅锌资源储备形势依然严峻。基于此,在全国开展铅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通过总结铅锌矿地质矿产成果,掌握铅锌矿产资源现状,预测未查明的铅锌矿产资源潜力,能够更好地满足未来铅锌矿产资源规划部署及合理利用的需要。在系统梳理全国29个省级行政单位铅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中国铅锌矿时空分布规律特征,结合传统的矿床模型以及全国重要矿产预测类型划分方案划分了铅锌矿矿产预测类型,将全国铅锌矿划分为9类矿产预测类型,分别是层控碳酸盐岩型(MVT)、碳酸盐岩-细碎屑岩型(SEDEX)、砂砾岩型、沉积改造型、陆相火山岩型、海相火山岩型、岩浆热液型、夕卡岩型和风化壳型;分析了重要成矿区带的铅锌矿矿产预测类型、成矿时代,总结了各成矿区带主要类型铅锌矿区域预测要素,建立了主要类型铅锌矿区域预测模型。结合全国大地构造相图、全国成矿区带图以及全国各级预测区分布图等资料,划分了15个铅锌矿成矿省和47个Ⅲ级成矿区带,以成矿省(成矿区带)为主线开展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和预测工作,为勘查部署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成矿区带 矿产预测类型 预测模型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以鄂东大别山地区为例
5
作者 郑雄伟 李成香 +13 位作者 向武 孙腾 孙为国 魏凌霄 吴颖 徐元璋 白洋 胡青 刘磊 全浩理 张元培 罗军强 司可夫 赵辞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4年第5期544-556,共13页
区域地球化学勘探在地质找矿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以充分利用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进行找矿预测。基于鄂东大别山地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系统分析表层土壤中54项指标的背景、分布及组合特征,然后重点圈定与矿产有关... 区域地球化学勘探在地质找矿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以充分利用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进行找矿预测。基于鄂东大别山地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系统分析表层土壤中54项指标的背景、分布及组合特征,然后重点圈定与矿产有关的多元素组合异常,并结合各组合异常区的地质背景及已有矿床特征,初步提出成矿预测区。结果表明,①与湖北省土壤背景值相比,研究区表层土壤中Ba、Cl、Sr、CaO、Na_(2)O等5项指标表现为强富集,La、P表现为富集,Be、Ce、F、Ga、Ge、Mn、Nb、Pb、Sc、Th、Ti、V、Y、Zn、Zr、SiO_(2)、Al_(2)O_(3)、TFe_(2)O_(3)、MgO、K_(2)O、pH等21项指标与之相当,Ag、Bi、Br、Cd、Co、Cr、Cu、I、Mo、N、Ni、Rb、S、Se、Sn、Tl、U、Corg、TC等19项指标表现为贫乏,Au、As、B、Hg、Li、Sb、W等7项指标表现为极贫乏;②圈定多元素组合异常41处,其中与Au、Ag、As、Sb、Hg有关的组合异常13处,与Fe、Co、Ni、V、Ti有关的组合异常10处,与U、Th、Nb、Ce、La有关的组合异常8处,与W、Mo、Bi、Sn、Pb有关的组合异常10处;③初步提出10个成矿预测区,分别为宣化金银钨钼铅锌成矿预测区、新城金银铁重稀土成矿预测区、七里坪金银铜钼成矿预测区、华家河金银铅铁镍重晶石萤石成矿预测区、夏店钨钼铀成矿预测区、三河口银铁镍成矿预测区、三里畈金银铜铅重稀土成矿预测区、杨柳湾铜钼成矿预测区、南河铁铜钼成矿预测区、张榜金银铁铜钼磷成矿预测区。研究成果可以为鄂东大别山地区开展下步找矿工作部署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表层土壤 地球化学异常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 大别山地区
下载PDF
中国自然资源综合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6
作者 丁寿颐 贾琦琪 +1 位作者 李清嘉 刘泽瑾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15-21,46,共8页
兼顾自然资源统一和分类的行政管理需求,基于资源属性、自然条件及灾害风险等维度评价土地、森林、草原、湿地和水资源5类资源的开发潜力,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系统、合理和客观的自然资源综合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多源统计数据和遥感数... 兼顾自然资源统一和分类的行政管理需求,基于资源属性、自然条件及灾害风险等维度评价土地、森林、草原、湿地和水资源5类资源的开发潜力,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系统、合理和客观的自然资源综合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多源统计数据和遥感数据,对中国省级自然资源综合潜力进行评价,并利用主导因素法进行潜力分区。实证结果表明,西部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北地区具有较高的自然资源综合潜力;北京、天津等快速城镇化区域自然资源综合潜力较低,需发挥其经济发展优势。提出的自然资源综合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不同尺度区域的自然资源开发潜力评估,并能有效识别地区优势自然资源类型,为地方自然资源管理和主体功能区优化调整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综合潜力 潜力评价 指标体系 统一管理 中国
下载PDF
中国重点海域海砂资源调查和潜力评价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赵京涛 阚靖 +9 位作者 胡邦琦 宋维宇 黄龙 丁雪 邹亮 李攀峰 孔祥淮 刘京鹏 林文荣 李霞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97,共8页
总结了20世纪60年代到近年来中国海砂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历程,梳理了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已有的调查研究资料和数据。重点结合2005年至2016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的“中国近海海砂及相关资源潜力调查”工作成果,评价了中国重点海域海砂资... 总结了20世纪60年代到近年来中国海砂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历程,梳理了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已有的调查研究资料和数据。重点结合2005年至2016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的“中国近海海砂及相关资源潜力调查”工作成果,评价了中国重点海域海砂资源潜力,归纳了海砂资源调查、评价以及开发现状,总结了海砂资源开采过程中的环境效应,分析了当前海砂资源调查研究和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后续产业规划部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砂资源 资源调查 可持续发展 潜力评价 中国近海
下载PDF
矿产预测类型及其在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中的运用 被引量:46
8
作者 王登红 陈毓川 +6 位作者 徐志刚 盛继福 朱明玉 刘喜方 张长青 王成辉 王永磊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92-1099,1110,共9页
矿产预测类型是从成矿预测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角度对矿产资源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具有区域性但也兼顾典型矿床的一般性成矿规律,其理论基础就是成矿系列理论的矿床式。回顾了矿产预测类型概念的提出与演变过程,以阿舍勒式、大厂式和... 矿产预测类型是从成矿预测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角度对矿产资源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具有区域性但也兼顾典型矿床的一般性成矿规律,其理论基础就是成矿系列理论的矿床式。回顾了矿产预测类型概念的提出与演变过程,以阿舍勒式、大厂式和甲玛式为例探讨了作为预测工作第一步骤的重要性及划分矿产预测类型的理论依据,以大冶式铁矿为例阐述了矿产预测类型在成矿预测中的重要性和优越性。矿产预测类型基于典型矿床但又超越典型矿床的具体成矿条件因而体现出预见性,为成矿预测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可以根据预测工作尺度的不同而分层次给出矿产预测类型的划分方案,可以满足分级别预测的需要;再者,矿产预测类型具有区域性特点但又不排斥一般性,既有针对性又有可操作性。分析讨论了2006年以来在全国运用矿产预测类型概念开展潜力评价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指出只有加强成矿规律研究才能科学地评价矿产资源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预测类型 矿床式 成矿预测 成矿规律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下载PDF
矿产资源评价系统(MRAS)在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7
9
作者 娄德波 肖克炎 +1 位作者 丁建华 孙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77-1684,共8页
矿产预测是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产预测的成果也是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重要目标。MRAS作为矿产预测最重要的辅助决策系统,了解其在矿产预测工作中的基本方法和流程,对于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体系... 矿产预测是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产预测的成果也是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重要目标。MRAS作为矿产预测最重要的辅助决策系统,了解其在矿产预测工作中的基本方法和流程,对于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体系在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中的正确应用是很重要的。现对MRAS在矿产预测中的应用做详细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AS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定位预测 定量预测
下载PDF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理论和GIS技术 被引量:46
10
作者 宋国耀 张晓华 +1 位作者 肖克炎 朱裕生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99-205,226,共8页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是国土资源大调查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它要求迅速查明我国各类矿产资源的潜力,为及时转化成经济优势准备基础资料。应用新的成矿理论开展重要矿种的资源评价和开展重要区带的成矿条件、成矿规律调查研究及区域成矿预...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是国土资源大调查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它要求迅速查明我国各类矿产资源的潜力,为及时转化成经济优势准备基础资料。应用新的成矿理论开展重要矿种的资源评价和开展重要区带的成矿条件、成矿规律调查研究及区域成矿预测评价构成了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三项基本任务。矿床定位、相似类比和“求同求异”为潜力评价的三项指导理论;最小风险最大含矿率、优化评价、尺度水平对等为潜力评价圈定资源潜力区遵循的准则;在 G I S平台上应用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辅助决策系统是使用高新技术的标志。作者介绍了自己研制的矿产资源评价系统( M ineral Resource Assessm ent System , 以下简称 M R A S)的功能、结构和使用方法。最后用全国金矿资源潜力评价的实例介绍了全国矿产资源评价的实施操作步骤,并提出了需要解决的若干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任务 理论 准测 GIS MRAS
下载PDF
基于GIS的固体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被引量:20
11
作者 黄文斌 肖克炎 +1 位作者 丁建华 李楠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34-1843,共10页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对提高矿产勘查工作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从20世纪70年代起各国就相继开展不同规模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矿产资源预测评价方法经过3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方法。基于GIS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法,...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对提高矿产勘查工作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从20世纪70年代起各国就相继开展不同规模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矿产资源预测评价方法经过3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方法。基于GIS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法,通过对各种地质信息的数字化,实现成矿信息的定量化识别与提取,最终实现对矿产资源位置的圈定、数量的估算和质量的评估。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流行的几种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法,总结了基于GIS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法工作思路和工作流程,对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几个关键点:矿床类型划分及预测工作区的确定、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预测区圈定、靶区优选以及矿床数、资源量估算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 潜力评价 地理信息系统 定量分析
下载PDF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0
12
作者 宋国耀 张晓华 +1 位作者 肖克炎 朱裕生 《中国地质》 CAS CSCD 1999年第8期17-19,共3页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是国土资源大调查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它的完成为发挥矿产资源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资料。 目前开展的“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和进行“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关键词 矿产资源 潜力评价 指导理论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下载PDF
区域地球化学定量预测方法技术在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龚鹏 李娟 +2 位作者 胡小梅 刘修国 马振东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01-1109,共9页
为科学评估我国重要矿产资源的潜力,本文首先客观地分析了当前矿产资源预测领域的现状,回顾并评述了三种地球化学定量预测方法(丰度法、面金属量法和地球化学块体法)。其次通过整理、吸纳前人研究成果,在GIS技术平台上集成了以基础地质... 为科学评估我国重要矿产资源的潜力,本文首先客观地分析了当前矿产资源预测领域的现状,回顾并评述了三种地球化学定量预测方法(丰度法、面金属量法和地球化学块体法)。其次通过整理、吸纳前人研究成果,在GIS技术平台上集成了以基础地质、成岩成矿机制、理论地球化学和勘查地球化学为一体的研究思路,概要论述了在III级成矿带中开展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建立、地球化学定量预测区优选和资源量估算的方法技术。最后总结了地球化学定量预测的几点认识和探索了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找矿模型 定量预测方法技术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剥蚀系数 相似系数
下载PDF
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模型汇总 被引量:21
14
作者 肖克炎 娄德波 +3 位作者 孙莉 阴江宁 丛源 张婷婷 《地质学刊》 CAS 2013年第3期341-348,共8页
模型是矿产资源评价的基础,全国25种重要矿产资源的潜力评价都是以预测地区的矿床预测类型为纲,通过相似类比进行圈定靶区和预测资源量的。由于此次预测涉及全国上千个矿产预测类型,要进行全国性汇总评价则需要形成全国性模型。在原有8... 模型是矿产资源评价的基础,全国25种重要矿产资源的潜力评价都是以预测地区的矿床预测类型为纲,通过相似类比进行圈定靶区和预测资源量的。由于此次预测涉及全国上千个矿产预测类型,要进行全国性汇总评价则需要形成全国性模型。在原有82个预测评价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各省矿产预测类型汇总,建立矿产预测类型谱系,形成了全国汇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预测类型 预测要素 矿产资源 潜力评价
下载PDF
新一轮固体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
15
作者 肖克炎 谢承祥 +3 位作者 王登红 张晓华 丁建华 娄德波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483-486,共4页
在开展一轮、二轮成矿区划的基础上,中国目前正在开展全国新一轮固体矿产资源评价,目标是通过3~5年,对全国25种固体矿产运用先进的成矿理论和评价技术方法科学地圈定成矿远景区,并估算出近地表1km范围内的未发现的矿产资源量,为国家地... 在开展一轮、二轮成矿区划的基础上,中国目前正在开展全国新一轮固体矿产资源评价,目标是通过3~5年,对全国25种固体矿产运用先进的成矿理论和评价技术方法科学地圈定成矿远景区,并估算出近地表1km范围内的未发现的矿产资源量,为国家地区矿产资源的战略勘查和宏观决策提供技术支撑。由于目前矿产资源勘查形势相比十年前有了显著的变化,因此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也相应有一些调整。文章论述了此轮矿产资源评价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评价技术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 模型 评价 资源潜力
下载PDF
西北地区矿产资源潜力地球化学评价中成矿元素异常的圈定方法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宝强 张晶 +2 位作者 孟广路 王斌 曹积飞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85-1695,共11页
地球化学方法是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资源潜力预测评价的潜力区优选中尤为重要。但在工作实践中发现,用统一的异常下限圈定异常,常常会出现"有矿无异常或有异常无矿"的信息错位,给资源潜力地球化学评价工作中... 地球化学方法是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资源潜力预测评价的潜力区优选中尤为重要。但在工作实践中发现,用统一的异常下限圈定异常,常常会出现"有矿无异常或有异常无矿"的信息错位,给资源潜力地球化学评价工作中的异常定位造成困惑。经过对比分析认为:应用经滑动平均处理得到的滑动平均衬值数据绘制等量线图和相应的异常图,是解决区域性地球化学评价工作中异常信息错位的有效手段。在西北地区(包括各省区),滑动平均窗口大小选择49km×49km为宜。经过这种数据处理后圈定的异常图可以有效地解决异常信息错位现象,明显压制高背景异常,突出低背景区的弱小异常,同时也很好地显示了区域异常带的展布规律,间接地反映了区域构造和控矿构造的空间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北地区 地球化学 潜力评价 异常圈定
下载PDF
中国金矿矿产预测评价模型及资源潜力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牛翠祎 韩先菊 卿敏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10-1222,共13页
在全国金矿资源潜力评价基础上,将全国金矿矿产评价模型总结为12类:与中深成侵入岩有关的热液型、破碎蚀变岩型、斑岩型、矽卡岩型、海相火山岩型、陆相火山岩型、微细浸染型、变碎屑岩地层中热液型、绿岩建造型、砂金型、风化壳型和砾... 在全国金矿资源潜力评价基础上,将全国金矿矿产评价模型总结为12类:与中深成侵入岩有关的热液型、破碎蚀变岩型、斑岩型、矽卡岩型、海相火山岩型、陆相火山岩型、微细浸染型、变碎屑岩地层中热液型、绿岩建造型、砂金型、风化壳型和砾岩型。其中,以与中深成侵入岩有关的热液型、破碎蚀变岩型、微细浸染型为主,其预测资源量约占总预测资源量的38%,21%和14%。根据资源量的空间分布及成矿地质背景划分了55个金矿成矿区带,通过对不同成矿区带对预测资源量、累计查明资源储量统计分析,金矿主要集中分布于胶东、华北地台南缘、西秦岭、东秦岭、辽东、滇黔桂、哀牢山成矿带等。根据金矿的成矿地质背景,结合金矿资源潜力及近年来金矿勘查进展,对下一步的工作部署提出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矿产预测评价模型 成矿区带 资源潜力 中国
下载PDF
三维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中GIS空间分析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赵增玉 潘懋 +2 位作者 郭艳军 金毅 屈红刚 《地质学刊》 CAS 2012年第4期366-372,共7页
三维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是近年来随着三维地学建模技术的发展而提出的,为大比例尺矿产预测、危机矿山中深部找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而三维空间分析则是在三维地学模型基础上的进一步分析和应用。介绍了三维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概念... 三维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是近年来随着三维地学建模技术的发展而提出的,为大比例尺矿产预测、危机矿山中深部找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而三维空间分析则是在三维地学模型基础上的进一步分析和应用。介绍了三维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概念、流程以及目前常用的GIS空间分析手段。针对三维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分别从成矿分析、控矿信息提取、控矿信息综合和评价结果分析4个方面阐述三维查询分析、三维缓冲分析和三维叠加分析等不同三维空间分析手段的应用。通过安庆铜铁矿实例,展示了该矿床三维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中GIS空间分析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空间分析 三维地学建模 GIS 安徽安庆
下载PDF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在我国的发展 被引量:21
19
作者 朱裕生 《中国地质》 CAS CSCD 1999年第11期31-33,23,共4页
无论是“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还是“成矿预测”、“总量预测”、“成矿区划”,其目标、任务、采用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编制的图件都是相似的,都可纳入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范畴。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是以成矿地质理论为依据,应用有关技术方法。
关键词 矿产资源 潜力评价 成矿预测 发展过程 中国
下载PDF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研制、开发、应用与数据集成建设 被引量:3
20
作者 左群超 蔡惠慧 +13 位作者 宋越 汪新庆 文辉 王成锡 邓勇 张源 李林 胡海风 李林 杨东来 肖志坚 陈安蜀 张建龙 康庄 《地理信息世界》 2016年第1期10-17,共8页
通过研发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应用软件及相关方法技术,并全程支撑国土资源部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2007~2013年),实现了全程信息数字化、预测处理GIS化、预测结果定量化、预测定位精准化、成果规范化与集成化,取得了大量... 通过研发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应用软件及相关方法技术,并全程支撑国土资源部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2007~2013年),实现了全程信息数字化、预测处理GIS化、预测结果定量化、预测定位精准化、成果规范化与集成化,取得了大量创新性成果,建立了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研制、开发、应用与数据集成核心方法技术体系。实践表明该技术体系科学有效,在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乃至地质信息技术领域,具有开拓、引领、示范作用和里程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 软件开发 数据质量检查评价 数据集成建设 技术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