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礼文化的具身隐喻效应:蜷缩的身体使人更卑微 |
黎晓丹
杜建政
叶浩生
|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3
|
|
2
|
传播学视野下的中国礼文化与认同建构研究 |
张兵娟
|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
2017 |
10
|
|
3
|
关于中国礼文化研究的思考 |
邹昌林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4
|
中国礼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 |
兰岚
|
《长春大学学报》
|
2014 |
8
|
|
5
|
从《论语》看中国礼文化的特点 |
胡淑芳
|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
2012 |
3
|
|
6
|
中国礼文化与修辞活动中修辞受体对修辞主体的情感认同 |
陈丽梅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10 |
0 |
|
7
|
中国源文化的现代解读——读《中国礼文化》 |
王飚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
2003 |
1
|
|
8
|
中国传统礼文化与敬谦语传播关系研究 |
刘宏丽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9
|
中国传统礼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马强
|
《黑河学院学报》
|
2020 |
1
|
|
10
|
浅探中国传统礼文化“和”的精神 |
董梅
|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
2008 |
2
|
|
11
|
在古今中外的视域中审思中国礼文化传播问题——访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谢清果教授 |
李阳
谢清果
|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
|
2019 |
0 |
|
12
|
对中国礼文化西方接受史的思考 |
马智捷
|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
|
2018 |
0 |
|
13
|
中国古代冠礼文化的“立德树人”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
王燕
刘聪
|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
2019 |
2
|
|
14
|
由知而信、由信而行——当代大学生礼文化认知与文化自信现状考察 |
张兵娟
李涵
|
《教育传媒研究》
|
2022 |
1
|
|
15
|
浅谈第二语言教学中“礼”族文化词汇的教学策略 |
胡苏明
|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2014 |
0 |
|
16
|
文化自觉、“士志于道”与尚礼精神——《文学的道与道的文学:“礼失求诸野”论纲》前言 |
李克臣
|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0 |
|
17
|
哲学视域中的诸子礼学——读陆建华《先秦诸子礼学》 |
王玲莉
朱人求
|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9 |
0 |
|
18
|
从传统礼学角度探视当代大学生礼仪素质不足原因 |
陈洁
|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9
|
新书导读 |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20
|
荀子的“三本五伦”说 |
荀德麟
|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