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0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文科建设与中国美术史书写的“破”与“立”
1
作者 程波涛 贾峰 《民族艺术研究》 2024年第1期152-160,共9页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中国美术史书写维度,应该是在充分尊重中国文化传统生成的语境下,通过学科交叉和跨界融通,在原有学科体系基础上不断升华与拓展,从学科交叉的边界拓展新的研究领域与新的知识领域,以包容的姿态和学科新理念,进一步激...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中国美术史书写维度,应该是在充分尊重中国文化传统生成的语境下,通过学科交叉和跨界融通,在原有学科体系基础上不断升华与拓展,从学科交叉的边界拓展新的研究领域与新的知识领域,以包容的姿态和学科新理念,进一步激活中国美术历史写作范式的多种可能和可行性,构筑更加完备的美术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与此同时,新文科建设所倡导的中国美术史研究如其他人文学科研究一样,在发挥自身学科优势的同时,强化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发挥积极作用,提升新文科教育以文化人等方面的新动能,进而对塑造新时代人的精神品格、美育素养和价值观念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建设 中国美术 书写维度 问题意识 价值引领
下载PDF
基于VR技术的《中国美术史》课程应用与实践探索
2
作者 杜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2期0034-0037,共4页
随着虚拟现实(VR)技术的兴起,传统教育方法迎来了变革契机。VR技术的特点在于其能够创造一个全方位、沉浸式的虚拟环境,使学习者可以在一个近乎真实的三维空间中体验和互动。对于艺术历史课程而言,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依赖于图文教材和讲... 随着虚拟现实(VR)技术的兴起,传统教育方法迎来了变革契机。VR技术的特点在于其能够创造一个全方位、沉浸式的虚拟环境,使学习者可以在一个近乎真实的三维空间中体验和互动。对于艺术历史课程而言,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依赖于图文教材和讲解,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尤其是对于抽象和复杂的艺术作品的理解。《中国美术史》作为一门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课程,涉及的内容广泛且复杂,对学生而言,仅通过文字和图片很难完全理解和欣赏中国美术的精髓和演变过程。因此,寻求一种更加生动、直观、互动的教学方法成为了一项迫切的任务。本文以《中国美术史》为例,探索如何将VR技术融入课程设计,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 中国美术史》 课程 应用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美术通史研究概述
3
作者 王静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4期67-69,共3页
20世纪初,具有西方史观的美术史概念传至中国,促进了中国美术通史研究的发展。发展过程中产生了独特的史学观点、研究方法与写作方法,建立起具有现代形态的中国美术通史研究体系,对中国美术史教学、美术知识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实现了... 20世纪初,具有西方史观的美术史概念传至中国,促进了中国美术通史研究的发展。发展过程中产生了独特的史学观点、研究方法与写作方法,建立起具有现代形态的中国美术通史研究体系,对中国美术史教学、美术知识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实现了中国美术通史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美术通史 艺术史观
下载PDF
中国美术史“风格代时期”新逻辑教学体系建构研究
4
作者 李琪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4年第1期9-11,共3页
要培养具备时代精神的艺术人才,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改革必不可少。为了改变高校中国美术史课程沿用按照历史时期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从艺术风格着手,强调中国美术史的审美性、连贯性与通感性,结合中国美术史中的艺术家、图像、实物及文... 要培养具备时代精神的艺术人才,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改革必不可少。为了改变高校中国美术史课程沿用按照历史时期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从艺术风格着手,强调中国美术史的审美性、连贯性与通感性,结合中国美术史中的艺术家、图像、实物及文献等多角度论述,将课程分为“滥觞质朴、交互渗透、写实再现、抒情表意”四个不同风格,以期为高校艺术必修课程中国美术史及相关课程提供新的教学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风格 历史时期 中国美术 教学方法改革
下载PDF
王方舟作品——中国美术史
5
作者 王方舟 《美与时代(城市)》 2024年第1期147-147,共1页
设计说明:把中国美术史讲义用菲林纸打印一遍,熟悉的美术史经一遍又一遍地重叠后,逐渐变得模糊,最后一片茫然,什么也看不清楚了。
关键词 中国美术 设计说明 美术
下载PDF
中国美术馆藏齐白石作品《红衣牛背雨丝丝》赏析
6
作者 周晓路 《书画世界》 2024年第2期12-13,共2页
现藏于中国美术馆的这件中国画作品《红衣牛背雨丝丝》是齐白石先生于1952年创作的。作品高151.5厘米,宽56.5厘米,材质为纸质,创作技法为水墨设色。该件作品齐白石先生以别出心裁的对角式构图形式描绘了一幅牧童倚牛放风筝的场景。作者... 现藏于中国美术馆的这件中国画作品《红衣牛背雨丝丝》是齐白石先生于1952年创作的。作品高151.5厘米,宽56.5厘米,材质为纸质,创作技法为水墨设色。该件作品齐白石先生以别出心裁的对角式构图形式描绘了一幅牧童倚牛放风筝的场景。作者以浓淡相间的墨色描绘了一头行进中的黄牛。黄牛体块动态分明,左侧两蹄稳稳着地,右前蹄轻抬,右后蹄轻触地面,颇具动势。牛背上倚躺一牧童,牧童头顶梳冲天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 中国画作品 齐白石 放风筝 牛背 红衣 构图形式 创作技法
下载PDF
西方现代派诗歌的中国美学溯源:钱兆明《中国美术与现代主义:庞德、摩尔、史蒂文斯研究》评介
7
作者 王婉宁 魏琳 《海外英语》 2024年第1期206-208,共3页
《中国美术与现代主义:庞德、摩尔、史蒂文斯研究》系钱兆明先生《“东方主义”与现代主义:庞德和威廉斯诗歌中的华夏遗产》的续篇。该书主要考察了中国美术与西方现代派诗歌间的渊源关系,揭示中国美学思想对西方现代派诗歌发展的重大意... 《中国美术与现代主义:庞德、摩尔、史蒂文斯研究》系钱兆明先生《“东方主义”与现代主义:庞德和威廉斯诗歌中的华夏遗产》的续篇。该书主要考察了中国美术与西方现代派诗歌间的渊源关系,揭示中国美学思想对西方现代派诗歌发展的重大意义,为西方现代主义的中国溯源开辟新的研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 西方现代派诗歌 溯源
下载PDF
图像学在中国美术史研究中的有效应用
8
作者 徐楚岳 《书画世界》 2024年第2期74-75,共2页
自1840年后,在“西学东渐”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美术史逐渐成为一门美术研究专门课程出现在公众面前。特别是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西方美术史家开始对中国美术史进行研究和阐述,他们与中国本土的美术史家基于不同的路径进行研究... 自1840年后,在“西学东渐”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美术史逐渐成为一门美术研究专门课程出现在公众面前。特别是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西方美术史家开始对中国美术史进行研究和阐述,他们与中国本土的美术史家基于不同的路径进行研究,相互补充。而图像学的诞生,让中国美术史的研究不再局限在作品的表面,而是开始对作品的深层次内容进行挖掘,以更好地了解作品的内涵,体会作者创作的心境。本文就图像学在中国美术史研究中的有效应用展开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 图像学 有效应用
下载PDF
高师美术学专业中国美术史教学策略研究
9
作者 甄玲玲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6期150-152,共3页
该文作者从高等师范院校美术学专业学生学习中国美术史的重要性出发,从教学实际、课程考核、课程思政融入等方面,分析教授中国美术史遇到的难点,提出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帮助学生梳理课本内容和知识体系,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理论联... 该文作者从高等师范院校美术学专业学生学习中国美术史的重要性出发,从教学实际、课程考核、课程思政融入等方面,分析教授中国美术史遇到的难点,提出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帮助学生梳理课本内容和知识体系,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学,合理利用信息化资源,关注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和学习评价,辅导学生学习、了解考核要求,合理设置考核题目类型和内容,扎根时代开展思政教育等教学策略,为提高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 中国美术 教学策略
下载PDF
“油画世界——中国美术馆油画藏品选展”举办
10
作者 王旭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6-6,共1页
不久前,“油画世界——中国美术馆油画藏品选展”开幕。作为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此次展览是馆藏油画作品的又一次集中展示。展览从中国美术馆所藏数千件油画作品中精选五十余位艺术名家的百余幅作品,多角度呈现中国美术馆丰... 不久前,“油画世界——中国美术馆油画藏品选展”开幕。作为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此次展览是馆藏油画作品的又一次集中展示。展览从中国美术馆所藏数千件油画作品中精选五十余位艺术名家的百余幅作品,多角度呈现中国美术馆丰富的中国现代油画收藏,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油画。参展作品题材涵盖人物、风景、静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 油画作品 参展作品 中国现代油画 艺术名家 藏品 集中展示 多角度
下载PDF
“亦师亦友——中国美术馆藏20世纪黄山绘画作品展”举办
11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6-6,共1页
不久前,“亦师亦友——中国美术馆藏20世纪黄山绘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此次展览为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之一,也是文化和旅游部2023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黄山苍松盘壑、群... 不久前,“亦师亦友——中国美术馆藏20世纪黄山绘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此次展览为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之一,也是文化和旅游部2023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黄山苍松盘壑、群峰竞秀、怪石嶙峋、云海缥缈,可谓移步换景、美轮美奂。20世纪以来,黄山经历了三次主要的艺术创作热潮:20世纪30年代后,艺术家通过黄山写生创作反思中国画的发展方向;新中国成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 写生创作 策展人 移步换景 创作热潮 中国画的发展 群峰竞秀 亦师亦友
下载PDF
2022年中国美术热点现象述评
12
作者 甄巍 封小瑜 《民族艺术研究》 2023年第2期47-52,共6页
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擘画了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国美术围绕时代主题、把握时代脉搏,开展以人民为中心、反映时代风貌的艺术创作活动,向世界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成就;举办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 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擘画了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国美术围绕时代主题、把握时代脉搏,开展以人民为中心、反映时代风貌的艺术创作活动,向世界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成就;举办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80周年系列活动,重温红色美术经典,梳理各时期美术作品中的人民形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术,以科技与艺术的交叉融合推动遗产活化与媒介创新。此外,义务教育美术新课标的发布、艺术学研究生学科目录调整、中国近现代美术挖掘整理、后疫情时代美术的国际交流以及美术赋能乡村振兴等热点现象,反映了中国美术的文化自信与多领域的时代新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热点 《讲话》 中国传统美术 美术展览
下载PDF
秦观以《辋川图》治愈肠癖考——中国美术史上艺术治疗的典型案例
13
作者 刘晓丹 张达莉 《中国书画》 2023年第5期7-9,共3页
宋代秦观阅《辋川图》治愈肠癖的故事经常被引用,但对秦观何以患肠癖、《辋川图》何以治愈秦观尚无仔细探讨。将其作为中国美术史上艺术治疗的典型案例,结合中医和西医理论及临床做深入考证,不仅可以复现故事原委,也可为当代艺术治疗研... 宋代秦观阅《辋川图》治愈肠癖的故事经常被引用,但对秦观何以患肠癖、《辋川图》何以治愈秦观尚无仔细探讨。将其作为中国美术史上艺术治疗的典型案例,结合中医和西医理论及临床做深入考证,不仅可以复现故事原委,也可为当代艺术治疗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观 中国美术 西医理论 典型案例 当代艺术 治愈
下载PDF
中国美术史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探析
14
作者 唐莉霞 《中国包装》 2023年第4期108-112,共5页
在信息化和互联网时代,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充分结合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产生1+1>2的效果,因而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就中国美术史线上线下教学的实践,提出以中国美术史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云端预习、线... 在信息化和互联网时代,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充分结合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产生1+1>2的效果,因而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就中国美术史线上线下教学的实践,提出以中国美术史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云端预习、线下面授、云端复习和拓展提升,重构传统中国美术史课堂教学,全面提升教学效果,并基于此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进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云预习 云复习
下载PDF
走进中国美术馆《长征组雕》特展,感受——奋斗不息的中国力量
15
作者 付冰冰 《人民周刊》 2023年第16期71-72,共2页
“金碧辉煌的楼阁,承载一甲子的记忆;翠竹拥簇的廊榭,镌刻着几代人的艺术理想。”自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系列展览开幕以来,位于美术馆一层4号展厅“塔高水长”单元的《长征组雕》特展令众多国内外观展者久久驻足。“这是中国美术史上... “金碧辉煌的楼阁,承载一甲子的记忆;翠竹拥簇的廊榭,镌刻着几代人的艺术理想。”自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系列展览开幕以来,位于美术馆一层4号展厅“塔高水长”单元的《长征组雕》特展令众多国内外观展者久久驻足。“这是中国美术史上首次以组雕艺术形式全面展示伟大长征精神,填补了中国现代雕塑史的空白。”忆及创作初衷,中国美术馆馆长、《长征组雕》创作项目主创吴为山表示,“红军战士用生命、用情感谱写了一曲人类精神史上的壮丽篇章,我们作为文艺工作者要用雕塑形式凝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这支伟大军队,如何在艰难困苦的险恶形势之下,从胜利走向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 美术馆馆长 中国美术 艺术理想 吴为山 文艺工作者 红军战士 主创
下载PDF
与时代同频共振的艺术殿堂——写在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之际
16
作者 吴为山 《中国书画》 2023年第7期87-99,共13页
今年中国美术馆迎来了建馆60周年之庆,5月23日,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出席座谈会,宣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美术馆老专家、老艺术家的回信并讲话。当天下午,“美在新时代——中国... 今年中国美术馆迎来了建馆60周年之庆,5月23日,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出席座谈会,宣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美术馆老专家、老艺术家的回信并讲话。当天下午,“美在新时代——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系列展览”隆重开幕。此次系列展分为“致敬经典”“墨韵文脉”“塔高水长”“美美与共”四个主题展览,其中包括苏轼、齐白石、徐悲鸿、林风眠、刘海栗、潘天寿等中国艺术大师以及毕加索、珂勒惠支、安塞尔·亚当斯等外国艺术大师的近600件作品,集中展现了中国美术馆收藏的经典美术作品。本专题特选了此次展览的部分经典代表作品,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 安塞尔·亚当斯 珂勒惠支 潘天寿 林风眠 同频共振 李书磊 美美与共
下载PDF
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学术论坛——以美育人 文化传承
17
作者 吕畔来(整理) 《人民周刊》 2023年第16期57-63,共7页
2023年5月24日,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学术论坛在中国美术馆举行,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担任本次论坛学术总主持并在启动仪式上致辞。吴为山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美术馆的老专家老艺术... 2023年5月24日,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学术论坛在中国美术馆举行,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担任本次论坛学术总主持并在启动仪式上致辞。吴为山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美术馆的老专家老艺术家的回信饱含深情、令人感动、温暖人心、催人奋进,让全体中国美术馆人受到极大鼓舞,全体美术馆人愿意和所有爱好美的人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 中国美术家协会 美术馆馆长 吴为山 学术论坛 文化传承 以美育人 老艺术家
下载PDF
中国美术馆藏潘天寿作品《杭县农民争缴农业税》作品赏析
18
作者 徐晴付 《书画世界》 2023年第10期12-13,共2页
潘天寿(1897年3月14日至1971年9月5日)是我国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他是浙江省宁海县人,早年名天授,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山... 潘天寿(1897年3月14日至1971年9月5日)是我国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他是浙江省宁海县人,早年名天授,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山人。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1958年被聘为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家协会 浙江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 潘天寿 八大山人 写意花鸟 吴昌硕 美术教育家
下载PDF
鲁迅与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
19
作者 张云龙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43-53,164,共12页
鲁迅在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中起到了独特的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借鉴西方近现代进步的美术思想,开放包容,为我所用。他积极参与美术革命,强调进步的美术家要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要有“天马行空似的”创造精神,要“为社会而... 鲁迅在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中起到了独特的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借鉴西方近现代进步的美术思想,开放包容,为我所用。他积极参与美术革命,强调进步的美术家要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要有“天马行空似的”创造精神,要“为社会而艺术”。他大力提倡、扶持新兴木刻、连环画和漫画创作,使之成为中国现代美术转型期的代表性画种。他主张改造传统,适应时代。他批评写意山水“竞尚高简,变成空虚”,提倡汉唐气魄。他搜集、辑印汉画像石拓片和中国传统木刻,主张在木刻、连环画和漫画创作中多采用传统手法。他从对陶元庆、司徒乔和中外现代版画的深刻评论中,提出了“新的形”、“新的色”、时代性、“民族性”等一系列新思想,他崇尚“倔强的魂灵”、崇尚“战斗”精神和力之美,对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中国美术 现代转型 木刻 版画 连环画
下载PDF
传习与拓新——中国美术学院附中的国画基础教学初探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怀武 姜帅 杜学天 《美术教育研究》 2023年第19期70-72,共3页
中国美术学院附中秉持坚定的传统文化意识,立足于国画基本方法与知识经验的传授,在国画学科发展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开拓与创新。该文按三个时段,梳理中国美术学院附中国画基础教学的发展历程及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 中国美术学院附中秉持坚定的传统文化意识,立足于国画基本方法与知识经验的传授,在国画学科发展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开拓与创新。该文按三个时段,梳理中国美术学院附中国画基础教学的发展历程及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的革新,以期为相关学校的国画基础教学提供经验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学院附中 国画 基础教学 传统文化意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