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1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发展研究报告——纪念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实施30周年 被引量:4
1
作者 刘俊彦 何土凤 《广东青年研究》 2024年第1期1-15,共15页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实施30年来,其发展历程可划分为发起实施、发展建设、深化推进、持续发展、改革创新五个阶段。在此过程中,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持续强化品牌项目,其感召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30年来,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弘扬“奉献、友...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实施30年来,其发展历程可划分为发起实施、发展建设、深化推进、持续发展、改革创新五个阶段。在此过程中,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持续强化品牌项目,其感召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30年来,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引领文明建设新风尚;形成规模宏大的青年志愿者队伍,为青年健康成长构建新平台;加强规范化、法治化建设,推动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制度实现新发展;健全工作体系和创新组织动员方式,为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探索新道路;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更加进取有为,为全球发展贡献青春新能量,取得伟大成就。新时代,青年志愿者行动要融入“国之大者”,汲取成功经验,强化数字赋能,聚焦文化育人,引领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 青年发展 志愿服务 行动实施
下载PDF
以大历史观深刻把握中国青年发展的基本规律和长期趋势 被引量:1
2
作者 邓希泉 《广东青年研究》 2024年第1期53-63,共11页
大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和社会现象去把握历史本质的科学方法。现代意义上中国青年群体的生成壮大,是在外部力量的推动下更多地源于内部质变的历史必然,并且在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大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和社会现象去把握历史本质的科学方法。现代意义上中国青年群体的生成壮大,是在外部力量的推动下更多地源于内部质变的历史必然,并且在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赋予了中国青年独特的本质规定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青年工作为中国青年发展提供了最可靠的支持,有效克服了西方青年发展模式的固有缺陷,已经并将持续为中国青年发展开辟了全新的社会时空和发展路径。中国青年世代的有序更替与接续奋斗是中国青年和中国青年运动顺应历史大势的历史主动,是展现中国青年的历史作用、时代责任、未来使命的必然要求。中国青年发展模式的核心要义表现为青年群体的整体发展和优先发展,以健康和教育为核心内容的劳动实践能力是青年发展的最核心目标和优先发展理念的最鲜明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史观 中国青年发展 基本规律 长期趋势
下载PDF
全民族抗战前中国青年运动组织形式转变研究
3
作者 张炜琪 阎治才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3,共10页
进入全民族抗战阶段前,为了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全民族抗战的需要,中国青年运动的组织形式实现了从中国共青团、苏区少先队到地方各级青年救国会的转变。本文阐明了中国青年运动组织形式这一转变的根据,分析了这一转变的实... 进入全民族抗战阶段前,为了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全民族抗战的需要,中国青年运动的组织形式实现了从中国共青团、苏区少先队到地方各级青年救国会的转变。本文阐明了中国青年运动组织形式这一转变的根据,分析了这一转变的实现过程,论述了这一转变对促进青年运动发展、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作用。中国青年运动组织形式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这一转变,对于在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引领青年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青年运动 组织形式
下载PDF
后互联网视域下中国青年电影的诗性回溯与未来指涉
4
作者 李艳丹 裴蕾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9-35,共7页
后互联网存在时空断裂、语境断裂等问题,这让电影诗意塑造显得更为困难。然而,中国青年电影在面对后互联网时却表现出从容的姿态。他们凭借吸纳类型片架构、易变类型片内容的方式,实现电影诗性的延续和拓展。一方面,青年导演致力发掘类... 后互联网存在时空断裂、语境断裂等问题,这让电影诗意塑造显得更为困难。然而,中国青年电影在面对后互联网时却表现出从容的姿态。他们凭借吸纳类型片架构、易变类型片内容的方式,实现电影诗性的延续和拓展。一方面,青年导演致力发掘类型片的拓展空间,依据本土电影理论,塑造出诗意影像的东方性格;另一方面,后互联网本身催生出的“梦核”“池核”“怪核”等实验影像也揭露诗性指涉未来的可能,给青年电影做出提示。现实发展似乎正如德国艺术家黑特·史德耶尔所预言,当代银幕的诗性逻辑已经悄然改变。未来诗性必须借助更复杂的情动机制、更异化的劣质影像才得以实现。对中国青年电影导演来说,后互联网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在后互联网的骇浪中,导演们既感到走向未来的阻力,又朦胧看到迎面的曙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互联网 中国青年电影 诗性回溯 未来指涉
下载PDF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的英译探析: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
5
作者 李稳敏 闫婷婷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2期604-609,共6页
本文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基础,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视角对《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的英译文本进行分析。探讨译者如何通过三维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坚持恰当的文化立场,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从而确保译文文本质量,实现该白皮书文... 本文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基础,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视角对《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的英译文本进行分析。探讨译者如何通过三维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坚持恰当的文化立场,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从而确保译文文本质量,实现该白皮书文本信息的真实传递及中国精神、中国智慧的有效表达、接受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三维转换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
下载PDF
突破信息茧房:新媒体引领中国青年拥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6
作者 蔡梦虹 曾晓林 《新闻传播》 2024年第1期21-23,共3页
本文从同质化这一角度出发,阐述其对信息茧房造成的影响,分析新媒体中的信息茧房如何导致中国青年降低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比例,并提出突破信息茧房同质化的应对策略。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打造多元传播的路径,可以进一步促进... 本文从同质化这一角度出发,阐述其对信息茧房造成的影响,分析新媒体中的信息茧房如何导致中国青年降低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比例,并提出突破信息茧房同质化的应对策略。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打造多元传播的路径,可以进一步促进激发中国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当代中国青年的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青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媒体 信息茧房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青年逻辑——兼论中国青年使命与党的青年对外工作
7
作者 郑长忠 《青年探索》 CSSCI 2024年第1期5-19,共15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是人类文明发展逻辑演绎的必然结果。在推动人类经济命运共同体、人类治理命运共同体、人类文化命运共同体、人类社会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中,青年将发挥着先锋作用,并因其与科学技术的一般性关系、与...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是人类文明发展逻辑演绎的必然结果。在推动人类经济命运共同体、人类治理命运共同体、人类文化命运共同体、人类社会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中,青年将发挥着先锋作用,并因其与科学技术的一般性关系、与网络技术的时代性关系、与数字科技的前沿性关系,决定了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青年将同时发挥着基础性、特殊性、关键性的创新作用。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过程中,青年也将在“质”和“量”上实现全面发展,青年发展的内容将得以深化和发展、空间将得以创新和拓展,在国家之间将形成青年普惠性发展格局,在文明之间将形成青年包容性发展格局,在代际之间将形成青年持续性发展格局。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倡国的中国青年,承载着参与推动和守护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使命和责任,这就需要从价值、机制、组织、主体等要素以及空间和时间等维度构建党的青年对外工作新格局,实施党的青年对外工作新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青年逻辑 中国青年 党的青年对外工作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青年运动重要论述的内涵释要与逻辑指向
8
作者 胡献忠 王雪 《广东青年研究》 2024年第2期65-76,共12页
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融合交汇,构成了一个事关中国向何处去、世界向何处去的更具总体性全局性的总局势,也构成了中国青年运动最为宏阔的历史背景和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 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融合交汇,构成了一个事关中国向何处去、世界向何处去的更具总体性全局性的总局势,也构成了中国青年运动最为宏阔的历史背景和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统筹“两个大局”,从根本遵循、时代主题、以史育人、历史评价、政治原则、先锋力量、职责使命七个方面对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作出重要论述。各专题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这些重要论述在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未来逻辑四个方面形成极强的指导意义,方向明确、路径清晰、推动有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青年运动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极大丰富和最新发展,是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和共青团工作的行动指南,已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总书记 中国共产党 中国青年运动 中国共青团
下载PDF
“平替消费”与“精致人设”的交织:当代中国青年消费文化阐释
9
作者 孙宗岭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3-160,共8页
当代中国青年消费文化呈现出“平替消费”与“精致人设”的交织样态。对“平替消费”与“精致人设”现象的解析与透视、对“平替消费”与“精致人设”的交织及其社会意义的多维探究,能够揭示当代中国青年如何在经济状况与个人追求之间... 当代中国青年消费文化呈现出“平替消费”与“精致人设”的交织样态。对“平替消费”与“精致人设”现象的解析与透视、对“平替消费”与“精致人设”的交织及其社会意义的多维探究,能够揭示当代中国青年如何在经济状况与个人追求之间寻找平衡,如何通过消费行为表达自我、实现社会认同。“平替消费”与“精致人设”的交织,塑造了当代中国青年消费“新文化”,映射出以经济、文化与个体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结构现状及其演化趋势,为理解当代中国青年消费文化提供了崭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替消费 精致人设 中国青年 消费文化 社会结构
下载PDF
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的历史借鉴——以《中国青年》杂志“马克思主义ABC”专栏为中心的考察
10
作者 赵成林 郭忠宝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6-122,共7页
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是新时代全党抓好青年工作的战略性安排。《中国青年》杂志“马克思主义ABC”专栏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坚守舆论阵地以引领青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加强理论武装青年的时... 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是新时代全党抓好青年工作的战略性安排。《中国青年》杂志“马克思主义ABC”专栏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坚守舆论阵地以引领青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加强理论武装青年的时代缩影。该专栏通过分析与运用青年话语吸引青年,阐释主体运用完整科学的马克思主义面向青年阐释时代议题,阐释过程坚持真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在理论武装青年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代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需要站稳人民的立场、培养理论型人才以及定期打造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特色专栏,这是在历史经验基础上发掘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青年 专栏设置 党的科学理论 武装青年 历史借鉴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青年精神生活富裕的实践路径探索
11
作者 张志建 任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36-42,共7页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中国青年精神生活富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全过程教育引导、全覆盖舆论宣传、全方位文化熏陶、全链条保障护航,循序渐进地推进中国...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中国青年精神生活富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全过程教育引导、全覆盖舆论宣传、全方位文化熏陶、全链条保障护航,循序渐进地推进中国青年精神生活富裕,引导广大青年心怀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青年 精神生活富裕 教育引导
下载PDF
国民革命时期《中国青年》革命话语构建研究
12
作者 尚颖欣 《传媒》 CSSCI 2024年第19期88-90,共3页
作为党的喉舌,国民革命时期的《中国青年》杂志在“社会革命”和“国民革命”互动的前置语境中,诠释了革命的对象、主体、阶段、前景、道路与重点等一系列基本要素,支撑起革命话语体系的完整内容样态。这一革命话语构建的社会过程,遵循... 作为党的喉舌,国民革命时期的《中国青年》杂志在“社会革命”和“国民革命”互动的前置语境中,诠释了革命的对象、主体、阶段、前景、道路与重点等一系列基本要素,支撑起革命话语体系的完整内容样态。这一革命话语构建的社会过程,遵循着以社会实际为话语资源,以革命意识形态为话语核心,以强势话语为话语输出形式的内在生产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青年 革命话语 话语建构 国民革命时期
下载PDF
在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中涵养新时代中国青年精气神
13
作者 刘武根 马尚诚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3,共8页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完成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目标,既需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也需要涵养新时代中国青年精气神。新征程涵养新时代中国青年实事求是、联系群众、“自找苦吃...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完成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目标,既需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也需要涵养新时代中国青年精气神。新征程涵养新时代中国青年实事求是、联系群众、“自找苦吃”的精气神,需鼓励、支持、引导新时代中国青年在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中贡献青春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 新时代中国青年精气神 科学内涵 实践进路
下载PDF
听障群体的媒介形象呈现与现实形象的偏差及弥合——以《中国青年报》为例
14
作者 李燕 罗小东 《声屏世界》 2024年第5期103-105,共3页
传媒所建构的听障群体形象影响着大众对该群体的认知,《中国青年报》作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媒体,在报道中客观、平等地呈现了该群体。通过对《中国青年报》中有关听障群体的报道文本分析发现,其在塑造听障群体媒介形象时尊重听障群体的... 传媒所建构的听障群体形象影响着大众对该群体的认知,《中国青年报》作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媒体,在报道中客观、平等地呈现了该群体。通过对《中国青年报》中有关听障群体的报道文本分析发现,其在塑造听障群体媒介形象时尊重听障群体的主体地位,在报道中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但也存在对听障群体的边缘化、弱势化、被动化的问题。文章运用参与观察以及深度访谈的质性研究方法,指明听障群体媒介形象与现实形象存在一定偏差,而偏差的弥合需要媒体和听障者的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障群体 中国青年报》 媒介形象
下载PDF
浮士德精神与中国青年
15
作者 张红雪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3-18,共6页
歌德的《浮士德》是欧洲“近代人的圣经”。每个时代和每种文化里都有“浮士德式的人”。浮士德形象在华演变以及哲学与社会思想层面的接受研究,与中国百年来的社会主题、时代精神的风云变幻紧密相关。浮士德形象是一个在传统观念与现... 歌德的《浮士德》是欧洲“近代人的圣经”。每个时代和每种文化里都有“浮士德式的人”。浮士德形象在华演变以及哲学与社会思想层面的接受研究,与中国百年来的社会主题、时代精神的风云变幻紧密相关。浮士德形象是一个在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交汇的文化空间里,探索自身存在价值和生命终级意义的人类的代表;浮士德精神作为一种恒动力量,为一代代中国青年提供了战斗的思想武器和奋力前行的精神支柱。基于中国梦视域下的浮士德精神研究,对塑造当代青年的完整人格不仅具有现实意义,更能强化他们对中国梦整体构想的理解,坚定立身行事的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士德精神 中国青年 国民性塑造 中国
下载PDF
延安时期《中国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
16
作者 张翠婷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28-133,共6页
中国共产党对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延安时期的《中国青年》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青年委员会的机关刊物,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阐释,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理论引领青年;强调模范示范作用,以先进典型感染青年;贴近青年... 中国共产党对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延安时期的《中国青年》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青年委员会的机关刊物,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阐释,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理论引领青年;强调模范示范作用,以先进典型感染青年;贴近青年生活实际,以具体革命实践指导青年。该刊对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紧扣时代脉搏、面向青年大众、聚焦青年成长,体现了时代性、大众性、实践性特征,为青年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作出了重要贡献,积累了丰富经验,为新时代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中国青年 理想信念
下载PDF
融媒体时代版面可视化的创新探索——以中国青年报为例
17
作者 王素洁 《全媒体探索》 2024年第9期36-37,共2页
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大趋势下,传统报纸编辑部门如何守正创新、融合转型,真正从相加迈向相融阶段?中国青年报社要闻编辑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并逐步形成共识:既要守住精神底色,也要学会创新新闻编排方式让报纸焕发新的生命力,特别是在... 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大趋势下,传统报纸编辑部门如何守正创新、融合转型,真正从相加迈向相融阶段?中国青年报社要闻编辑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并逐步形成共识:既要守住精神底色,也要学会创新新闻编排方式让报纸焕发新的生命力,特别是在彰显“青春范儿”上下足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转型 新闻编排 可视化探索 中国新闻奖 中国青年
原文传递
《中国青年》妇女报道(1923—1949年)的历史考察研究
18
作者 武孟影 《今传媒》 2024年第11期60-63,共4页
创刊于1923年的《中国青年》是共青团中央机关刊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关注女性生存状况,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现有研究大多聚焦于大革命时期或延安时期该刊的内容,缺少纵向历史角度的整体性研究与考察。对此,本文以中华人民... 创刊于1923年的《中国青年》是共青团中央机关刊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关注女性生存状况,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现有研究大多聚焦于大革命时期或延安时期该刊的内容,缺少纵向历史角度的整体性研究与考察。对此,本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青年》的妇女报道为研究文本,梳理并分析其在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主要内容、报道特色、历史意义和经验启示,旨在为做好新时期妇女宣传工作的改革和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青年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妇女报道 内容演变
下载PDF
祝贺!《食品工业科技》编委隋晓楠、青年编委主任委员殷军艺喜获第十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19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I0004-I0005,共2页
2024年11月17日,在浙江省温州市举行的2024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上,第十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评选结果正式揭晓。我刊编委隋晓楠教授、青年编委主任委员殷军艺研究员荣获此项殊荣。隋晓楠,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 2024年11月17日,在浙江省温州市举行的2024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上,第十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评选结果正式揭晓。我刊编委隋晓楠教授、青年编委主任委员殷军艺研究员荣获此项殊荣。隋晓楠,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和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任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正处级)、第十三届黑龙江省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青科协委员、第四届黑龙江省青科协副会长和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贮藏加工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青年科技奖 青年科学家 中国农学会 正处级 浙江省温州市 黑龙江省政协 东北农业大学 杰出青年基金
下载PDF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青年的宣传动员——以《中国青年》为中心的考察
20
作者 王雅杰 梁罡 《青少年学刊》 2024年第4期23-29,共7页
全面抗战时期,刊物《中国青年》根据中国共产党对青年宣传动员的任务指示,采取刊发节日专辑、设立问答专题、刊载权威讲话的积极策略,向青年群体积极报道战争情势,营造坚持抗战的舆论氛围,强调建立全国青年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动员广大青... 全面抗战时期,刊物《中国青年》根据中国共产党对青年宣传动员的任务指示,采取刊发节日专辑、设立问答专题、刊载权威讲话的积极策略,向青年群体积极报道战争情势,营造坚持抗战的舆论氛围,强调建立全国青年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动员广大青年团结合作、共同抗敌,使对青年的宣传动员工作取得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信取人的效果。《中国青年》作为中国共产党组织动员青年的重要舆论阵地,在全面抗战时期强化了广大青年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激发了广大青年投身抗战的积极性,推动了中国青年运动的发展,同时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组织动员青年,开展宣传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抗战时期 中国共产党 宣传动员 中国青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