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外交涉四题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开玺 《历史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9-71,共3页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中外关系与交涉,史学界的相关论文、论著已多有论列,但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有关的中外交涉却少有论说.笔者择其有代表性的四个具体问题,略作分析,以便人们更准确地认识当时的中外关系.
关键词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中外关系 中外交涉 外国使馆馆址 清帝谕旨 交接礼仪 国书呈递
下载PDF
《皖政辑要》所见晚清安徽的中外交涉
2
作者 穆键 朱寅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20-123,共4页
作为一部反映晚清安徽政情的史籍,中外交涉是《皖政辑要》文献记载的重要内容。在该书中,编纂者列《交涉科》于各科之首,并依照中外交涉的主要事项设立子目,从"商约"、"教务"和"合同"三个方面再现了晚清... 作为一部反映晚清安徽政情的史籍,中外交涉是《皖政辑要》文献记载的重要内容。在该书中,编纂者列《交涉科》于各科之首,并依照中外交涉的主要事项设立子目,从"商约"、"教务"和"合同"三个方面再现了晚清安徽中外关系的概况,因而具有了弥足珍贵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政辑要》 安徽 中外交涉
下载PDF
“绝域輶轩:近代中外交涉与交流”学术研讨会由我校承办
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2017年9月22-24日,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三方承办的"绝域8轩:近代中外交涉与交流"学术研讨会暨《近代中外交涉史料丛刊(暂定)》整理编辑座谈会在... 2017年9月22-24日,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三方承办的"绝域8轩:近代中外交涉与交流"学术研讨会暨《近代中外交涉史料丛刊(暂定)》整理编辑座谈会在成都金河宾馆举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研讨会 中外交涉 近代 交流 四川师范大学 现代化进程 旅游学院 历史文化
下载PDF
晚清中外海底电报交涉述评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鹤亭 苏全有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72-77,共6页
19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开始致力于扩充在华电信力量,晚清政府拒阻海底电报登陆及在中国陆地设线,但由于缺乏领海权意识,并不禁止外国在中国沿海海底敷设电报线缆。这种立场和原则使晚清政府丧失了海上通信权和国际通信主动权,面对... 19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开始致力于扩充在华电信力量,晚清政府拒阻海底电报登陆及在中国陆地设线,但由于缺乏领海权意识,并不禁止外国在中国沿海海底敷设电报线缆。这种立场和原则使晚清政府丧失了海上通信权和国际通信主动权,面对西方电信势力的冲击,进而在事实上失去了海底电报登陆控制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海底电报 电信 中外交涉
下载PDF
清末中外商标保护交涉述论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永胜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9-36,共8页
1902年至1903年清政府与英国、美国、日本等国进行了修改通商条约的谈判,并分别签订了新的通商条约,其中都包含有对外国在华商标进行保护的条款。按照这些条款的规定,清政府要设立机构、制定章程对外国商标进行保护。为此,清政府于1904... 1902年至1903年清政府与英国、美国、日本等国进行了修改通商条约的谈判,并分别签订了新的通商条约,其中都包含有对外国在华商标进行保护的条款。按照这些条款的规定,清政府要设立机构、制定章程对外国商标进行保护。为此,清政府于1904年颁行《商标注册试办章程》。主要由于该章程否认列强各国在商标保护方面享有领事裁判权,引起各国不满,清政府被迫几次对章程进行修改。在中外商约有关商标保护条款谈判和商标注册章程制定及修改过程中,清政府竭力维护中国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与列强进行了艰难的交涉。清末中外关于商标保护的交涉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交涉 商标保护 商标注册
下载PDF
晚清中外陆线交涉述评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鹤亭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56-62,共7页
19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列强不断谋求中国内陆的电信利权,使用各种手段,或劝说中国设线,或求中外合办,或请自设,并期望将陆线与海线相接,建立起符合其利益和需要的电信网络。而清政府则坚守陆地设线权,极力拒阻列强在中国内陆设立电报、... 19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列强不断谋求中国内陆的电信利权,使用各种手段,或劝说中国设线,或求中外合办,或请自设,并期望将陆线与海线相接,建立起符合其利益和需要的电信网络。而清政府则坚守陆地设线权,极力拒阻列强在中国内陆设立电报、电话和无线电,积极收回外人所设立的侵权线路,并以发展中外陆路边界接线来谋求或争夺经济权益,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国的电信利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电报 电信 中外交涉
下载PDF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中外商标交涉 被引量:2
7
作者 高晓东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7-141,共5页
商标法规的制定和实行本属一国内政,但在近代中国弱势外交的背景下,中国商标法规却遭致西方国家的诸多干涉。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有关商标法的对外交涉,是中国在中外商标交涉中由被动变主动的转折点。此后,中国商标法规的制定、修改和... 商标法规的制定和实行本属一国内政,但在近代中国弱势外交的背景下,中国商标法规却遭致西方国家的诸多干涉。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有关商标法的对外交涉,是中国在中外商标交涉中由被动变主动的转折点。此后,中国商标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实行逐渐摆脱了西方国家的干涉,反映了国内工商业界的诉求,在促进和保护国内商业发展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政府 商标 中外交涉
下载PDF
1918年在华德侨处置案引发的中外交涉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开森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0-89,共10页
1918年北京政府和以英法为代表的协约国盟友之间,曾围绕如何处置在华德侨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展开过一场外交交涉。交涉双方的行为乍看之下虽不合情理,但又是合乎逻辑的。英法等国对北京政府一再施压要求严厉处置在华德侨,与其说是... 1918年北京政府和以英法为代表的协约国盟友之间,曾围绕如何处置在华德侨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展开过一场外交交涉。交涉双方的行为乍看之下虽不合情理,但又是合乎逻辑的。英法等国对北京政府一再施压要求严厉处置在华德侨,与其说是为了预防敌侨捣乱,毋宁说是为了牵制北京政府;而北京政府即便是参战以后对德侨也不改宽松友善的政策,与当时中国各界对德情感氛围相匹配,其做法完全符合国际法,体现了中国近代外交理念的进步。发生在1918年的这场交涉宛如一面镜子,折射出一战期间北京政府与协约国盟友之间关系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华德侨 北京政府 中外交涉
原文传递
西物新知:李鸿章对新式报刊的认知与反应
9
作者 谭小伟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4-79,86,共7页
同光之际,面对愈益棘手的中外交涉事务,李鸿章开始大量阅读中外新闻纸,洞悉各国情形。李鸿章最初对报纸信息多有怀疑,认为“新闻纸谣言过多”,系洋人为获利而捏造或挟恩怨编造。在长期阅报后,他逐步意识到新闻纸的舆论之效,同时能够更... 同光之际,面对愈益棘手的中外交涉事务,李鸿章开始大量阅读中外新闻纸,洞悉各国情形。李鸿章最初对报纸信息多有怀疑,认为“新闻纸谣言过多”,系洋人为获利而捏造或挟恩怨编造。在长期阅报后,他逐步意识到新闻纸的舆论之效,同时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新闻纸,不仅表示报纸言论“识议甚为宏远”,还赞扬西报的真实性与“有闻必录”的风格,展现其日益成熟的新闻观。正是这种对媒介的深刻认识,使李鸿章得以娴熟地利用新式报刊处理各种交涉事宜,进而成为影响晚清政坛数十年的重要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鸿章 媒介认知 新式报刊 中外交涉
下载PDF
日中版权同盟论争与近代中外版权条约话语
10
作者 冯秋季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2-85,共4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国内展开了一场关于是否向中国索要版权同盟的论争。这场论争直接催发了1902-1903年中日商约谈判中日本版权保护条款的提出,形成了日本向华索要版权同盟的要件,也进而影响了中美商约谈判中版权双边互保的话语形态...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国内展开了一场关于是否向中国索要版权同盟的论争。这场论争直接催发了1902-1903年中日商约谈判中日本版权保护条款的提出,形成了日本向华索要版权同盟的要件,也进而影响了中美商约谈判中版权双边互保的话语形态与内容。清政府与日、美签订的有条件支持和有限保护版权条款,是近代以来中国版权国际保护历程上独有的话语,为近代中国文化转型提供了有利的交流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版权同盟 中外版权交涉 版权条约话语
下载PDF
中外法权交涉中的内地开放问题(1919—1931)
11
作者 吴文浩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5-127,M0004,共14页
1919—1931年的中外法权交涉中,列强试图使中国承认外侨内地杂居权与土地所有权。中国坚持领事裁判权与内地开放不能并存,将撤废列强领事裁判权作为内地开放的前提,并逐渐形成彻底废除不平等条约后,基于平等互惠原则自主依法开放内地的... 1919—1931年的中外法权交涉中,列强试图使中国承认外侨内地杂居权与土地所有权。中国坚持领事裁判权与内地开放不能并存,将撤废列强领事裁判权作为内地开放的前提,并逐渐形成彻底废除不平等条约后,基于平等互惠原则自主依法开放内地的政策。该政策基本为英、美、比等国接受,唯遭到日本抵制,致使法权交涉功亏一篑。中国政府对内地开放的政策,是长期受不平等条约束缚及日本侵略威胁的结果,体现了对中外平等关系的追求及国家利益的争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平等条约 领事裁判权 中外交涉 内地开放
原文传递
列强与1923年中国《商标法》之颁行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永胜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5-162,共8页
根据1902年的中英商约和1903年中美、中日商约规定,清政府于1904颁行《商标注册试办章程》,对各国商标进行立法保护。但各国表示不满意,向清政府和民国政府不断提出交涉,要求修改。1923年5月3日中华民国政府颁行《商标法》,各国起初仍... 根据1902年的中英商约和1903年中美、中日商约规定,清政府于1904颁行《商标注册试办章程》,对各国商标进行立法保护。但各国表示不满意,向清政府和民国政府不断提出交涉,要求修改。1923年5月3日中华民国政府颁行《商标法》,各国起初仍不满意,经过与民国政府多次交涉,各方均做出一定让步,至1926年底各国最终承认《商标法》。中国《商标法》的颁行是中国与列强长达20余年的斗争和妥协的结果,其中也交织着列强各国之间的矛盾冲突。列强各国承认《商标法》,使中国政府对中外商人的商标进行保护有了法律依据,便于解决各国之间和中外之间的商标纠纷,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交涉 商标保护 1923年中华民国商标法
下载PDF
日俄战争前的路透社与清政府 被引量:2
13
作者 安东强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0-79,共10页
路透社的电讯是近代中国认识世界情势和办理中外交涉的重要参考。自路透社业务在东亚地区开展以来,其电讯便成为中外舆论的要津,在甲午战争期间也为李鸿章办理中外交涉提供借鉴。此后,以北洋为中枢,路透社与清政府实现间接合作,甚至一... 路透社的电讯是近代中国认识世界情势和办理中外交涉的重要参考。自路透社业务在东亚地区开展以来,其电讯便成为中外舆论的要津,在甲午战争期间也为李鸿章办理中外交涉提供借鉴。此后,以北洋为中枢,路透社与清政府实现间接合作,甚至一度酝酿和尝试直接合作。考察这一历史进程,有助于深入探讨清政府如何认知域外各国情势的途径,以及其与欧美接轨的多层次的历史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透社 北洋大臣 中外交涉
下载PDF
玩法徇私酿巨案——1906年南昌教案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自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0-50,共11页
1906年南昌教案是义和团后第一大案,在中国教案史上也有特殊性。不仅因有9名外国人被害,多处教堂、学堂及教民房屋被抢掠焚毁,结案时除惩凶、赔款,还严厉处分江西巡抚、两司等十多名官员;更因为此前教案皆民教相仇或教与教仇,朝廷命官... 1906年南昌教案是义和团后第一大案,在中国教案史上也有特殊性。不仅因有9名外国人被害,多处教堂、学堂及教民房屋被抢掠焚毁,结案时除惩凶、赔款,还严厉处分江西巡抚、两司等十多名官员;更因为此前教案皆民教相仇或教与教仇,朝廷命官在教堂身受重伤而死亡之事,"实为我国自有教案以来所未见"。以往研究简单定性为帝国主义侵略,但真正起因却是地方大员玩法徇私,事后又竭力欺上瞒下、弥缝推委,不仅使南昌县令在列强与上司间两头为难,被迫走上绝路;更让清政府在外交谈判中处处被动,国侮权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昌教案 中外交涉 玩法徇私
下载PDF
他帮中国签订了首个对等条约 大清“洋钦差”外交奇事
15
作者 杨进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80-80,共1页
1860年,与林肯颇有交情的蒲安臣全力协助其竞选总统,并因此于次年丢掉自己的议员席位。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林肯就职总统后很快任命他为美国驻奥地利公使。但奥地利政府以蒲安臣曾经发表过同情匈牙利革命的演说为名,宣布其为不受欢迎... 1860年,与林肯颇有交情的蒲安臣全力协助其竞选总统,并因此于次年丢掉自己的议员席位。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林肯就职总统后很快任命他为美国驻奥地利公使。但奥地利政府以蒲安臣曾经发表过同情匈牙利革命的演说为名,宣布其为不受欢迎的人,拒绝其就任。于是,林肯1861年6月14日重新任命蒲安臣为驻华公使。 1868年,就在蒲安臣驻华公使任期已满即将回美国复命之际,历史戏剧性地使他的外交生涯发生了转折性变化——蒲安臣被清廷任命为“办理各国中外交涉事务大臣”,赐大清国二品顶戴花翎,并受遣率清政府首个外交使团出使欧美各国,俨然成为中国朝廷的“钦差大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交涉 奥地利政府 大清 钦差大臣 蒲安臣 外交生涯 外交使团 林肯
下载PDF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修改引水章程活动述论
16
作者 刘利民 《晋阳学刊》 CSSCI 2017年第2期60-71,共12页
修改引水章程,是南京国民政府前期收回引水权运动的重要内容。《中国引水总章》给中国带来巨大危害。南京国民政府前期,政府和民众均希望废止旧章。但是,围绕着如何修改引水章程,中国社会内部有两种不同主张:海军部等主张彻底废除旧章,... 修改引水章程,是南京国民政府前期收回引水权运动的重要内容。《中国引水总章》给中国带来巨大危害。南京国民政府前期,政府和民众均希望废止旧章。但是,围绕着如何修改引水章程,中国社会内部有两种不同主张:海军部等主张彻底废除旧章,限期取缔外籍引水,这种主张得到了国内航业界、引水界和商界的支持;财政部等主张采取渐进的方式,将引水管理权收归海关主导的引水管理委员会,逐步淘汰外籍引水,这种主张主要是受海关洋员的影响。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修改引水章程活动,就在两种主张的影响下展开,同时又夹杂着复杂的外部因素。在此过程中,政府与民众之间,政府各部之间,中外之间,处于较为微妙的关系。南京国民政府在收回引水主权问题上一度颇为积极,甚至明确宣布废止引水总章,但是,在外人的反对下,又一步步后退,直至事实上取消新的章程。在外人的阻挠下,南京国民政府前期修改引水章程的活动遭受重大挫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国民政府 引水章程 中外交涉
下载PDF
大清“洋钦差”外交奇事
17
作者 杨进 《决策与信息》 2012年第12期66-66,共1页
1860年,与林肯颇有交情的蒲安臣全力协助其竞选总统,并因此于次年丢掉自己的议员席位。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林肯就职总统后很快任命他为美国驻奥地利公使。但奥地利政府以蒲安臣曾经发表过同情匈牙利革命的演说为名,宣布其为不受欢迎... 1860年,与林肯颇有交情的蒲安臣全力协助其竞选总统,并因此于次年丢掉自己的议员席位。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林肯就职总统后很快任命他为美国驻奥地利公使。但奥地利政府以蒲安臣曾经发表过同情匈牙利革命的演说为名,宣布其为不受欢迎的人,拒绝其就任。于是,林肯1861年6月14日重新任命蒲安臣为驻华公使。1868年,就在蒲安臣驻华公使任期已满即将回美国复命之际,历史戏剧性地使他的外交生涯发生了转折性变化——蒲安臣被清廷任命为“办理各国中外交涉事务大臣”,赐大清国二品顶戴花翎,并受遣率清政府首个外交使团出使欧美各国,俨然成为中国朝廷的“钦差大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交涉 奥地利政府 大清 钦差大臣 蒲安臣 外交生涯 外交使团 林肯
下载PDF
1906年“南昌教案”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馬自毅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 2008年第2期339-373,共35页
1906年的南昌教案是义和团之後的第一大案,在中国教案史上也有其特殊性。不仅因为有九名外国人被害,多处教堂、学堂及教民房屋被抢掠焚毁,结案时除惩凶、赔款,还处分了包括江西巡抚与两司在内的十多名官员;更因为前此教案皆民教相... 1906年的南昌教案是义和团之後的第一大案,在中国教案史上也有其特殊性。不仅因为有九名外国人被害,多处教堂、学堂及教民房屋被抢掠焚毁,结案时除惩凶、赔款,还处分了包括江西巡抚与两司在内的十多名官员;更因为前此教案皆民教相仇或者教与教仇,而朝廷命官(南昌县知县江召棠)在教堂身受重伤、随即死亡之事,“实为我国自有教案以来所未见”。以往的研究简单定性为帝国主义侵略,但真正起因却是地方大员玩法徇私,事发後又竭力欺上瞒下、弥缝推诿,不仅使南昌县令江召棠在列强与上司间两头为难,被迫走上绝路;更让清政府在外交谈判中处处被动,国侮权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昌教案 中外交涉 玩法徇私
下载PDF
晚清驻外公使对新闻的认识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艺霖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5期65-65,共1页
1876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驻外公使郭嵩焘经过数月海洋旅程抵达英国。这时的英国实现了工业化,建立了代议制民主政体。清政府要求派出的驻外公使必须以日记形式定期向政府报告驻在国情形,并及时翻译咨送有关中外交涉事宜的书报议论。... 1876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驻外公使郭嵩焘经过数月海洋旅程抵达英国。这时的英国实现了工业化,建立了代议制民主政体。清政府要求派出的驻外公使必须以日记形式定期向政府报告驻在国情形,并及时翻译咨送有关中外交涉事宜的书报议论。于是,他用中文记录下了在国外的工作、生活与见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外公使 新闻 晚清 中国历史 民主政体 政府报告 中外交涉 郭嵩焘
下载PDF
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李鸿章与翁同龢 被引量:1
20
作者 夏冬 《北方论丛》 1984年第1期84-87,共4页
谈起中日甲午战争的历史,总少不了两个人,一个是北洋大臣李鸿章,他是中外交涉的具体负责人和甲午战争的总指挥,另一个是户部尚书,光绪帝的老师翁同傣,在战争爆发前后,他常被光绪帝召进宫内征求意见,后战事日见紧张,便于一八九... 谈起中日甲午战争的历史,总少不了两个人,一个是北洋大臣李鸿章,他是中外交涉的具体负责人和甲午战争的总指挥,另一个是户部尚书,光绪帝的老师翁同傣,在战争爆发前后,他常被光绪帝召进宫内征求意见,后战事日见紧张,便于一八九四年十一月三日入军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甲午战争 李鸿章 翁同龢 中外交涉 户部尚书 光绪帝 总指挥 主和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