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2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淋巴结阴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任婉丽 李化静 +2 位作者 李宏慧 邵渊 白艳霞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4-39,共6页
目的 探讨临床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患者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预测模型。方法 本研究纳入2015—2020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确诊的cN0-PTMC患者共1271例,根据手术记录和术后病理结果... 目的 探讨临床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患者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预测模型。方法 本研究纳入2015—2020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确诊的cN0-PTMC患者共1271例,根据手术记录和术后病理结果统计年龄、性别、肿瘤最大径、肿瘤位置、侧别、BRAFV600E基因突变、伴结节性甲状腺肿(NG)和桥本氏甲状腺炎(HT)情况、腺外侵犯、被膜侵犯、颈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资料,分析CLNM与各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采用年龄45岁作为分类标准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患者、年龄、肿瘤直径、是否伴HT、是否多灶性均与cN0-PTMC发生CLNM相关(P<0.05)。伴NG、BRAFV600E基因突变、肿瘤位置、腺外侵犯、肿瘤侧、被膜侵犯均与cN0-PTMC发生CLNM无相关性(P>0.05)。继续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患者(OR=1.929,95%CI:1.465~2.541),年龄≤45岁(OR=2.581,95%CI:2.004~3.324),多灶性(OR=1.675,95%CI:1.276~2.197)是cN0-PTMC患者发生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直径≤5 mm(OR=0.603,95%CI:0.463~0.785)和伴HT(OR=0.642,95%CI:0.452~0.913)是cN0-PTMC患者发生CLNM的保护因素。伴HT是cN0-PTMC患者BRAFV600E基因野生型的危险因素(OR=3.454,95%CI:1.865~6.397)。结论 男性患者、年龄≤45岁、肿瘤直径>5 mm、不伴HT、多灶性是cN0-PTMC患者发生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伴HT是此类患者发生BRAFV600E基因突变的保护因素,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临床淋巴结阴性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多模态超声在评估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建宁 司志雯 +2 位作者 于明秀 蒋雪梅 张远媛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评估多模态超声预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性。方法:收集110例PTMC患者的临床指标和多模态超声特征,并与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42岁、男性PTMC患者更易发生颈部中央... 目的:评估多模态超声预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性。方法:收集110例PTMC患者的临床指标和多模态超声特征,并与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42岁、男性PTMC患者更易发生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均P<0.05);结节最大截面横径≥0.52 cm或纵径≥0.66 cm是PTMC发生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均P<0.01);微钙化和弹性评分≥4分的PTMC患者更易发生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均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仅微钙化是PTM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结节内伴微钙化的PTMC患者,应加强颈部中央区淋巴结的术前评估和术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结 转移
下载PDF
男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临床特点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季振华 蒋斌 +2 位作者 陈卫贤 戴文成 张钦鑫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07-111,共5页
目的分析男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2月我科收治的首次手术治疗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共743例,男性152例作为研究组,女性59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 目的分析男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2月我科收治的首次手术治疗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共743例,男性152例作为研究组,女性59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学方法分析男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2组患者年龄、肿瘤最大径、肿瘤多灶性、肿瘤分布及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组患者肿瘤包膜侵犯、合并桥本甲状腺炎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5 mm、多灶、双侧分布、有包膜侵犯为男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5 mm、包膜侵犯为男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相对于女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男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更易出现包膜侵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更高。临床对于肿瘤最大径>5 mm、有包膜侵犯的男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要尤为重视中央区淋巴结的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结 转移
下载PDF
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伴同侧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患者发生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
4
作者 程剑峰 周琰 +1 位作者 汤铖 黄政坤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伴同侧颈侧区淋巴结转移(LLNM)的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对侧中央区淋巴结(Cont-CLNs)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2年7月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附属江原医院收治的LLNM-PTC患者127例,根据其是否发生Cont-CLNs转... 目的探讨伴同侧颈侧区淋巴结转移(LLNM)的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对侧中央区淋巴结(Cont-CLNs)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2年7月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附属江原医院收治的LLNM-PTC患者127例,根据其是否发生Cont-CLNs转移,分成转移组(n=68)和非转移组(n=59)。收集患者的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回声、血流信号、有无微钙化、肿瘤数量、病变腺叶、结节性甲状腺囊肿、被膜侵犯、有无桥本甲状腺炎以及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气管前淋巴结与喉前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与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LLNM-PTC患者发生Cont-CLNs转移的影响因素。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结果转移组男性、微钙化、多发性肿瘤、被膜侵犯占比分别为75.00%(51/68)、47.06%(32/68)、55.88%(38/68)、47.06%(32/68),高于非转移组的37.29%(22/59)、16.95%(10/59)、18.64%(11/59)、15.25%(9/59),且转移组肿瘤最大径大于非转移组(P<0.05)。转移组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气管前淋巴结、喉前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1.47%(35/68)、44.12%(30/68)、50.00%(34/68),高于非转移组的20.34%(12/59)、15.25%(9/59)、16.95%(1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肿瘤太大、微钙化、多发性肿瘤、被膜侵犯、患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气管前淋巴结转移、喉前淋巴结转移是患者发生Cont-CLNs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LNM-PTC患者发生Cont-CLNs转移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性别、肿瘤大小、微钙化、肿瘤数量、被膜侵犯以及患侧中央区、气管前、喉前的淋巴结转移,日后诊疗中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颈侧淋巴结转移 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全甲状腺切除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疗效分析
5
作者 叶开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088-0091,共4页
研究全甲状腺切除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疗效。方法 将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3年1月~6月的100例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实施全甲状腺切除术)与观察组(50例,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研究全甲状腺切除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疗效。方法 将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3年1月~6月的100例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实施全甲状腺切除术)与观察组(50例,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iPTH、血钙水平差值、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疾病复发转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联合全甲状腺切除术、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疾病复发转移率,但该手术过程漫长,失血量较大,易损伤甲状旁腺功能,术后并发症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甲状腺切除术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 并发症发生率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基于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的列线图预测临床淋巴结阴性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晓梅 李巧莉 +3 位作者 葛肖艳 石丽楠 康燕飞 李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3,41,共7页
目的基于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CEUS)指标,构建预测临床淋巴结阴性(CN0)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发生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风险概率列线图。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22年3月于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甲状腺手术及预... 目的基于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CEUS)指标,构建预测临床淋巴结阴性(CN0)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发生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风险概率列线图。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22年3月于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甲状腺手术及预防性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单发CN0 PTC 359例,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CLNM阳性组116例与阴性组243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结节常规超声及CEUS指标,筛选出CN0 PTC发生CLNM的风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比较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选取最佳预测模型构建风险概率列线图,分析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及临床适用性。结果性别、年龄、结节最大径、被膜侵犯及CEUS强化方式为CN0 PTC发生CLNM的风险因素(P均<0.05),5个指标联合建立预测模型1的AUC为0.753,剔除CEUS指标建立预测模型2的AUC为0.704,两者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73,P=0.013)。选择预测模型1构建CN0 PTC发生CLNM的风险概率列线图,模型的C-指数为0.753,校准曲线结果表明一致性良好,临床决策曲线分析表明阈值概率为10.7%~81.5%时,列线图模型可获得较好的净收益。结论性别、年龄、结节最大径、被膜侵犯及CEUS强化方式是CN0 PTC发生CLNM的风险因素,以上指标联合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可有效预测CLNM的发生概率,且CEUS指标可显著提高模型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乳头状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列线图 超声造影 超声检查
下载PDF
无充气腋窝入路和颈前开放入路甲状腺癌根治术对甲状旁腺功能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雨亭 刘敏敏 +2 位作者 厉芝 任毅 韩学东 《现代临床医学》 2024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比较无充气腋窝入路和颈前开放入路甲状腺癌根治术对甲状旁腺功能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行颈前开放入路甲状腺癌根治术(开放组)... 目的:比较无充气腋窝入路和颈前开放入路甲状腺癌根治术对甲状旁腺功能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行颈前开放入路甲状腺癌根治术(开放组),40例行无充气腋窝入路甲状腺癌根治术(腋窝组),对比两组术前和术后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siPTH)水平、血清钙水平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个数。结果:两组术前siPTH和血清钙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siPTH水平虽有降低,但均在正常范围,两组术后血清钙均值也在正常范围,两组术后siPTH及血清钙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腋窝组(P<0.05)。结论:两种入路甲状腺癌根治术对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无明显差异,但传统颈前开放入路术式较无充气腋窝入路术式对清扫中央区淋巴结更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充气腋窝入路 颈前开放入路 甲状旁腺功能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甲状腺癌根治术
下载PDF
峡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临床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家宝 赵舸 +2 位作者 马昕 梁银波 侯春梅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249-1254,共6页
目的:探讨峡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I)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危险因素研究,为PTCI淋巴结清扫范围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6月至2023年06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普外科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的53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 目的:探讨峡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I)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危险因素研究,为PTCI淋巴结清扫范围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6月至2023年06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普外科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的53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位置分为PTCI组(n=62例)和单侧腺叶PTC组(n=476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分析PTCI和单侧腺叶PTC患者的一般资料;进一步通过χ^(2)检验分析PTCI和单侧腺叶PT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TCI双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利用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肿瘤大小在PTCI患者中的双侧中央区淋巴结(bilateral central lymph nodes,BCLN)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中,PTCI组和单侧腺叶PTC组相比,在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包膜侵犯、多灶性方面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BCLN清扫术中,PTCI组患者双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高于单侧腺叶PT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腺叶PTC组患者单侧中央区高于PT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峡部肿瘤大小为PTCI患者BC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采用ROC分析PTCI肿瘤大小对BCLN转移的预测价值,AUC为0.807(95%CI:0.670~0.944,P<0.05),最佳临界值(Cut-off值)为0.65 cm,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5%和65%。结论:PTCI患者的肿瘤较小、淋巴结转移率高、包膜侵犯率高、多灶性更常见,且更易出现BCLN转移;PTCI肿瘤大小是BCLN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PTCI癌灶≥0.65 cm时,可预测BCLN转移,应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峡部甲状腺乳头状癌 包膜侵犯 双侧中央区淋巴结 肿瘤大小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的建立及临床验证
9
作者 陈雨桐 刘亦伦 +3 位作者 章祎淳 吴琼 沈健 王燕 《肿瘤影像学》 2024年第3期247-255,共9页
目的:以单中心资料为研究对象,建立包含超声声像图特征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e thyroid,PT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预测模型,以辅助临床进行术前评估、针对患者选择个体化的... 目的:以单中心资料为研究对象,建立包含超声声像图特征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e thyroid,PT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预测模型,以辅助临床进行术前评估、针对患者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方法:研究共纳入912例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PTC患者,收集一般情况、实验室指标和超声声像图,将其随机分为训练组(n=727)和验证组(n=185)。在训练组中研究CLNM的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建立预测模型,绘制列线图预测CLNM的风险,在验证组中对其效能进行验证,并利用临床决策曲线对其临床应用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建立了包含性别、年龄、病灶总直径(total tumor diameter,TTD)、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钙化、病灶与甲状腺包膜的关系和桥本甲状腺炎的预测模型,在验证组和训练组中得到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46和0.826。与术前超声相比,预测模型提高了诊断的灵敏度,并且通过临床决策曲线体现了其临床收益。结论:利用logistic回归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在预测PTC患者CLNM中体现出了较好的效能,能够补充超声诊断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超声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列线图
下载PDF
神经探测在甲状腺全切术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及对喉返神经的保护作用分析
10
作者 付瑞敏 赵倩 +3 位作者 周克涛 丁勇 甯浪 梁跃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3期1404-1407,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监测技术在甲状腺全切术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在贵州航天医院行甲状腺全切术的10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中是否使用神经探测分为观察组和常规显露组,每组各5... 目的探讨神经监测技术在甲状腺全切术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在贵州航天医院行甲状腺全切术的10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中是否使用神经探测分为观察组和常规显露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术中实施喉返神经监测技术,常规显露组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记录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简化嗓音障碍指数(VHI-10)评分、声带功能指标、血清甲状旁腺素、钙水平及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VHI-10评分为(1.18±0.38)分,低于常规显露组[(1.97±0.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谐波噪声比为(25.61±6.07)dB,高于常规显露组[(19.07±4.53)dB],振幅微扰、基频微扰和基频分别为(1.67±0.22)%、(0.20±0.04)%、(132.36±14.23)Hz,均低于常规显露组[(1.67±0.22)%、(0.20±0.04)%、(132.36±14.23)Hz],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血清甲状旁腺素、钙水平分别为(32.46±4.82)μg/L、(2.08±0.48)mmol/L,均高于常规显露组[(18.79±3.05)μg/L、(1.85±0.22)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0,低于常规显露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探测在甲状腺全切术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改善嗓音及声带功能,保护喉返神经,减少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全切术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神经探测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及超声特征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及BRAF V600E基因突变的相关性研究
11
作者 伍小芳 张苗苗 +1 位作者 赵若兰 王影 《肿瘤影像学》 2024年第3期256-262,共7页
目的:探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e thyroid,PTC)患者的临床和超声特征预测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的价值及其与BRAF V600E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34例PTC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目的:探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e thyroid,PTC)患者的临床和超声特征预测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的价值及其与BRAF V600E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34例PTC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术前超声诊断可疑PTC病灶大小进行分组。收集患者的临床信息及可疑病灶的超声特征,使用多因素分析及分层分析筛选出与CLNM及BRAF V600E基因突变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及分层分析表明,病灶与被膜紧贴及BRAF V600E基因突变是PTC病灶>10 mm患者发生CLNM的危险因素;病灶存在微钙化、男性是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患者发生CLNM的危险因素(均P<0.05)。BRAF V600E基因突变的发生与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的缺失显著相关(P<0.001)。结论:当患者出现可疑的>10 mm PTC病灶且紧贴被膜时,可进行BRAF V600E基因检测预测CLNM的发生。当可疑病灶<10 mm时,男性或病灶存在微钙化的患者更易发生CLNM。病灶较大或无HT共存的PTC患者BRAF V600E基因突变概率更高。PTC的临床和病灶超声特征对CLNM的转移有预测价值,并且与BRAF V600E基因突变相关,有助于临床为患者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超声 BRAF V600E基因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PTMC患者颈部中央区淋巴结阳性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12
作者 黄冬宁 李振东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9-451,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患者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阳性淋巴结检出危险因素,旨在为早期识别清扫术后病变残留高危人群以制定更为积极的防治方案提供更多依据。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PTMC患者...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患者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阳性淋巴结检出危险因素,旨在为早期识别清扫术后病变残留高危人群以制定更为积极的防治方案提供更多依据。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PTMC患者共231例,其中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检出阳性淋巴结82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法评估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阳性淋巴结检出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甲状腺结节最大径、结节边缘、结节内微钙化、结节纵横比、被膜侵犯情况均可能与PTMC患者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阳性淋巴结检出有关(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结节最大径0.5~1 cm及合并被膜侵犯均是PTMC患者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阳性淋巴结检出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50岁、甲状腺结节最大径0.5~1cm及合并被膜侵犯的PTMC患者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更易检出阳性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结 手术 危险因素 预测
下载PDF
增强CT灰度共生矩阵预测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13
作者 王晨 李庆 师毅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87-791,共5页
目的探讨增强CT灰度共生矩阵预测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经临床、手术病理确诊的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55例,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阳... 目的探讨增强CT灰度共生矩阵预测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经临床、手术病理确诊的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55例,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阳性组34例、阴性组21例,患者术前均行颈部CT双期增强检查。采用Image J软件分别提取动、静脉期肿瘤最大层面灰度共生矩阵参数(能量、对比、相关、逆差矩、熵)并比较两组各参数的差异,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参数的预测效能。结果两组间动脉期能量、熵及静脉期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Z=-2.140、2.753、2.736,P<0.05),其他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能量、动脉期熵、静脉期熵、动脉期能量动脉期熵联合预测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2、0.706、0.686、0.734,动脉期能量动脉期熵联合预测效能最佳,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47%、66.67%。结论增强CT灰度共生矩阵有助于术前预测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动脉期参数能量联合熵的预测效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乳头状 中央区淋巴结 灰度共生矩阵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双能量CT列线图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大容量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
14
作者 陈春妙 林桂涵 +3 位作者 陈炜越 应海峰 程枫 纪建松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354-359,共6页
目的 探讨基于双能量CT构建的列线图在术前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大容量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9月至2022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为PTC并接受双能量CT检查的患者274例。根据中... 目的 探讨基于双能量CT构建的列线图在术前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大容量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9月至2022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为PTC并接受双能量CT检查的患者274例。根据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结果,将患者分为小容量CLNM组(198例)和大容量CLNM组(76例)。274例患者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192例)和验证集(82例)。分析两组临床及常规CT特征(年龄、性别、肿瘤最长径、肿瘤位置、包膜外侵犯和钙化)、双能量CT参数[动脉期和静脉期的标准化碘浓度(NIC)、能谱曲线斜率(λ_(HU))和标准化有效原子序数(n_(Zeff))]。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大容量CLNM相关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绘制ROC曲线,根据AUC、灵敏度和特异度评估列线图的诊断效能。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肿瘤最长径及包膜外侵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容量CLNM组PTC动脉期NIC、λ_(HU)、n_(Zeff)及静脉期NIC均明显高于小容量CLNM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肿瘤最长径、包膜外侵犯、动脉期NIC、动脉期λ_(HU)和动脉期n_(Zeff)是预测PTC患者大容量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基于上述指标建立的列线图表现出良好的诊断效能,训练集AUC为0.936,灵敏度为0.887,特异度为0.871;验证集AUC为0.912,灵敏度为0.871,特异度为0.808。结论 基于双能量CT的列线图在术前预测PTC患者大容量CLNM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量CT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列线图
下载PDF
甲状腺癌术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15
作者 周寰昊 王文武 林伟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2期201-203,207,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术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并进一步构建相关预测模型,旨在为临床诊断及手术方案制定提供更多参考。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本院行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癌患者193例,根据手术病理组织学结果是否证实为...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术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并进一步构建相关预测模型,旨在为临床诊断及手术方案制定提供更多参考。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本院行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癌患者193例,根据手术病理组织学结果是否证实为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55例)和无转移组(138例),分析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采用单因素法和多因素法确定甲状腺癌术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上述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描绘ROC曲线分析临床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Ⅲ~Ⅳ期、肿瘤最大径≥2 cm、包膜浸润、微钙化及超声血流分级Ⅲ级均是甲状腺癌术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Logistic回归模型证实甲状腺癌术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独立危险因素,构建自变量偏回归系数模型方程式;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上述临床模型用于甲状腺癌术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风险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86(95%CI:0.83~0.95),最佳cut-off值为1.8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21%,82.90%。结论甲状腺癌术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TNM分期、肿瘤最大径、包膜浸润情况、微钙化情况及超声血流分级等有关;而基于上述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可用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风险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腔镜 甲状腺癌 中央区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 模型
下载PDF
彩色超声联合二维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16
作者 闫媛媛 吴燕 王晓娜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5期179-182,共4页
目的 分析彩色超声、二维超声联合用于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0月相城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疑似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超声、二维超声检查,以病理结果... 目的 分析彩色超声、二维超声联合用于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0月相城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疑似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超声、二维超声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彩色超声、二维超声及联合诊断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 96例疑似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经病理诊断,50例出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占比52.08%。彩色超声、二维超声联合诊断灵敏度为98.00%、特异度为100.00%及准确度为98.96%,明显高于单一彩色超声(88.00%、95.65%、91.67%)及二维超声(84.00%、93.48%、88.54%)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90、6.125、7.233,P均<0.05)。结论 彩色超声联合二维超声可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有无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准确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超声 二维超声 甲状腺乳头状癌 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临床因素分析
17
作者 方中音 梅金玉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6期990-999,共10页
目的:分析不同因素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从而帮助医生们能从多角度分析,成为术中是否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依据。方法:收集2022年6月至2024年2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共76例,收... 目的:分析不同因素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从而帮助医生们能从多角度分析,成为术中是否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依据。方法:收集2022年6月至2024年2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共76例,收集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肿瘤相关特征包括:肿瘤双侧性、是否多发病灶、肿瘤大小、与被膜距离关系、BRAF基因突变情况;超声检查结果包括:肿瘤位置、纵横比、有无血流通过、钙化情况。应用SPSS软件(版本25.0)对收集数据进统计学分析,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阳性组和阴性组的组间比较,分类资料使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时采用秩和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相关临床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单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组与未转移组间肿瘤大小、原发肿瘤为单发或多发、是否伴钙化总体分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无统计学意义。对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变量进入方法为逐步进入法,得出肿瘤大小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5),是影响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根据OR值可知,肿瘤越大的患者出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更高。结论:术前超声检查提示甲状腺乳头状癌直径大、多发、伴有钙化的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可能性较大,对术前超声未提示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患者,术中是否行预防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有着借鉴作用,从而减小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复发可能,改善部分患者由于复发所致生存质量及生存时间的降低,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高有着积极意义,所以,术前进行良好的颈部淋巴结转移评估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Logistics回归分析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获得淋巴结数目的影响因素
18
作者 刘克毅 梁广芃 +1 位作者 柴芳 刘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8-514,共7页
目的探讨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单侧腺叶及峡部切除联合预防性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获得淋巴结数目的因素,分析变化规律,以期为临床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于2019年1月至2... 目的探讨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单侧腺叶及峡部切除联合预防性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获得淋巴结数目的因素,分析变化规律,以期为临床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于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因甲状腺乳头状癌收治入院并行单侧腺叶及峡部切除联合预防性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193例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将病理所获得淋巴结数目分为高获得淋巴结数目组(n>6枚)和低获得淋巴结数目组(n≤6枚),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的方法找出影响高获得淋巴结数目的影响因素,通过相关分析判断获得淋巴结数目对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此外,通过术后并发症分析获得淋巴结数目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获得淋巴结数目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r=0.240,P<0.05)和淋巴结转移率(r=0.161,P<0.05)分别呈线性正相关,控制转移淋巴结数目不变,淋巴结转移率随获得淋巴结数的上升而降低(r=-0.444,P<0.05)。两组获得淋巴结数目单因素分析比较,性别、年龄、手术时长、BMI、肿瘤最大直径、多灶性、桥本甲状腺炎、病灶位置、被膜侵犯、对侧甲状腺结节、甲状旁腺移植、BRAF基因V600E突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纳米碳在两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和应用纳米碳是高获得淋巴结数目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提示应用纳米碳所占曲线下面积为0.658(95%CI:0.580~0.735,P<0.05),桥本甲状腺炎所占曲线下面积为0.584(95%CI:0.504~0.665,P<0.05)。此外,术后患者声带麻痹和淋巴漏的发生在高、低获得淋巴结数目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不变,获得淋巴结数目越多,淋巴结转移率越低,应用纳米碳及患者合并桥本甲状腺炎可提高获得淋巴结数目,高、低获得淋巴结数目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桥本甲状腺炎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纳米碳 获得淋巴结数目
下载PDF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
19
作者 王旭 刘鹏 王浪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9期1051-1054,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四川省泸州市妇幼保健院(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完成甲状腺腺叶切除术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治疗,且术后完成2年随访的单侧... 目的探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四川省泸州市妇幼保健院(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完成甲状腺腺叶切除术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治疗,且术后完成2年随访的单侧DT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范围,选择其中实施单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41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1d时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血清钙,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期间肿瘤复发转移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但淋巴结检出数目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时,两组患者血清PTH、血钙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但组间血清PTH、血钙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年期间,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肿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甲状腺腺叶切除术联合单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比较,联合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治疗DTC虽然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略多,但可在清扫更多淋巴结的同时,不加重患者甲状旁腺损伤,患者术后并发症也未增加,且有望降低术后肿瘤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并发症 复发
下载PDF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分析及清扫意义
20
作者 刘经全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2期17-21,共5页
目的 分析影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因素及清扫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597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是否存在多发病灶、是否存在包膜侵犯、是否存在桥本甲状腺炎和中... 目的 分析影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因素及清扫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597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是否存在多发病灶、是否存在包膜侵犯、是否存在桥本甲状腺炎和中心淋巴结转移等情况。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 597例患者均行病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转移161例,占比26.97%;无转移436例,占比73.03%。年龄≤45岁236例,占比39.53%;>45岁361例,占比60.47%。肿瘤直径≤0.5 cm 322例,占比53.94%;>0.5 cm 275例,占比46.06%。单因素分析显示:转移患者的年龄≤45岁占比57.14%、男性占比22.36%、肿瘤直径>0.5 cm占比62.73%、有包膜侵犯占比56.52%、多灶性占比38.51%均高于无转移患者的33.03%、13.76%、39.91%、42.89%、22.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转移和转移患者的有无桥本甲状腺炎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45岁、肿瘤直径>0.5 cm、多灶性是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是否合并桥本甲状腺炎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无关,男性、年龄≤45岁、肿瘤直径>0.5 cm、多灶性是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多因素 清扫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