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曹魏邺城中央官署布局初释 被引量:5
1
作者 郭济桥 《殷都学刊》 2002年第2期34-38,共5页
曹魏邺城中央政权机构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政治和行政上的某些特点。时人的诗文以及后代的历史记载和现代的考古发掘对了解当时的建筑布局提供了线索。通过对考古和文献这两方面资料的分析 ,可以推测此时期邺城的建筑布局。邺城... 曹魏邺城中央政权机构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政治和行政上的某些特点。时人的诗文以及后代的历史记载和现代的考古发掘对了解当时的建筑布局提供了线索。通过对考古和文献这两方面资料的分析 ,可以推测此时期邺城的建筑布局。邺城中央权力机构建筑布局体现了此时官僚制度的完善和中央集权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邺城 曹魏 中央官署布局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中央官署之构成及特点
2
作者 陈胜强 《公民与法(综合版)》 2012年第1期58-61,共4页
中央官署是传统中国权力体系的核心环节,其有效运行与否对中央集权制国家政权的存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有秦以来,中国传统中央官署就由皇权集团和官僚集团两大权力集团构成,并且在两千余年的政治运行中极具特色。概言之,中国传统中央... 中央官署是传统中国权力体系的核心环节,其有效运行与否对中央集权制国家政权的存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有秦以来,中国传统中央官署就由皇权集团和官僚集团两大权力集团构成,并且在两千余年的政治运行中极具特色。概言之,中国传统中央官署制度及其变革的总特征是:它是一种皇权评价标准下的改革,这种变革具有一定的人身依附和从属关系,以不影响权力的单向传递为原则,以对上负责为基本要义,预设作为最高决策权的元权力是变革的基本动力且其本身是不受监督的,强调自上而下的变法改制。这种传统作为民族文化沉淀下来,影响了近代中国制度变迁的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官署 皇权评价标准下的变革 文化沉淀
原文传递
明代南京贯城研究
3
作者 金连玉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03-114,共12页
明太祖朱元璋效仿天象,将中央司法机构集中置于南京太平门外,并以城墙环绕,形成独具特色的“贯城”。明代南京贯城作为天人感应思想在城市规划中的体现,是中国古代城市史上较为独特的一例,具有特殊意义,并对后世北京中央司法机构官署营... 明太祖朱元璋效仿天象,将中央司法机构集中置于南京太平门外,并以城墙环绕,形成独具特色的“贯城”。明代南京贯城作为天人感应思想在城市规划中的体现,是中国古代城市史上较为独特的一例,具有特殊意义,并对后世北京中央司法机构官署营建选址产生了直接影响。同时,南京三法司作为中央最高司法机构,其官署布局、建筑形制等,也反映了明代中央政府机构的建筑特点,是明代中央官署布局形制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考古材料与传世图像、文献资料,探讨南京贯城的设立思想、基本布局与设置过程,揭示明代南京中央最高司法机构--刑部、都察院的官署形制与建筑布局,以期填补明代南京中央官署形制研究等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贯城 三法司 中央官署 建筑布局
下载PDF
五官掾探微
4
作者 赵九洲 宋倩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31-37,共7页
自两汉至南北朝,五官掾是太守最重要的属吏之一,若干中央官员的衙署中也有五官掾。在郡级建制中,五官掾总揽各种事务,地位与权势仅功曹可与之相比。五官掾的地位不断发生变化,隋代地方行政与中央官制大变革直接导致了五官掾的最终消亡。
关键词 五官掾 职掌 变化 中央官署 消亡
下载PDF
秦都咸阳城石甲胄作坊遗址试掘简报
5
作者 张杨力铮 许卫红 +1 位作者 狄明(绘图/拍照) 郑思文(绘图/拍照)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5,F0002,共15页
2019年夏秦都咸阳城东北部发现一处手工业作坊遗址,试掘出土了大量与石甲胄有关的石料、坯料、半成品、废料、石渣、铜条、铅条以及铁质工具、石质压杆器、熔渣等遗物,与秦始皇陵K9801陪葬坑埋藏品有非常明显的对应性,应为继临潼新丰之... 2019年夏秦都咸阳城东北部发现一处手工业作坊遗址,试掘出土了大量与石甲胄有关的石料、坯料、半成品、废料、石渣、铜条、铅条以及铁质工具、石质压杆器、熔渣等遗物,与秦始皇陵K9801陪葬坑埋藏品有非常明显的对应性,应为继临潼新丰之外的另一处石甲胄制作地。此次发现推进了秦都咸阳城北区布局及功能的研究,也扩宽了秦始皇陵陪葬品来源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咸阳城 石甲胄 作坊遗址 中央官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