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有中央记忆T细胞表型的新型CAR-T细胞的制备及其对GD2阳性人骨肉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1
作者 吕浩晗 郑文静 +1 位作者 王延峰 王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72-877,共6页
目的通过优化嵌合抗原受体结构制备具有中央记忆T细胞表型并靶向双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D2)的新型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检测其对GD2阳性骨肉瘤细胞的杀伤能力。方法构建由抗GD2单链抗体、CD28铰链区及跨膜序列、4-1BB胞内共刺激域和... 目的通过优化嵌合抗原受体结构制备具有中央记忆T细胞表型并靶向双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D2)的新型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检测其对GD2阳性骨肉瘤细胞的杀伤能力。方法构建由抗GD2单链抗体、CD28铰链区及跨膜序列、4-1BB胞内共刺激域和CD3ζ胞内段组成的新型嵌合抗原受体慢病毒载体,包装纯化慢病毒并感染Jurkat细胞,检测所得新型CAR-T细胞的感染效率、扩增能力、记忆表型以及不同骨肉瘤细胞株的GD2表达水平;慢病毒感染并筛选稳定表达荧光素酶和增强型红色荧光蛋白(eRFP)的GD2+MG63细胞系;荧光素酶实验检测新型CAR-T细胞对建系MG63细胞的杀伤能力。结果获得优化结构的新型CAR-T细胞,CAR阳性率达到92%以上;新型CAR-T细胞具有良好的体外扩增能力和中央记忆T细胞表型;杀伤实验显示新型CAR-T细胞能够有效杀伤GD2阳性的MG63骨肉瘤细胞。结论通过优化CAR分子结构成功制备的新型CAR-T细胞具有中央记忆T细胞表型,能够有效杀伤GD2阳性骨肉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 双唾液酸神经节苷脂 骨肉瘤 中央记忆t细胞 细胞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中央记忆T细胞和效应记忆T细胞亚群在肝癌患者外周血中分布特点分析
2
作者 王礼东 袁晓东 +8 位作者 骆必伟 谢勇 田佩凯 欧希 林泽伟 刘晓平 刘吉奎 陈心春 张明霞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6年第3期249-253,共5页
目的研究肝癌患者外周血中CD45RO^+记忆T细胞(memory T cells,Tm)表面标志CD45RO、CD62L和CCR7的表达,以了解CD45RO^+CD62L~^+CCR7^+T细胞(中央型记忆T细胞,central memory T cells,TCM)和CD45RO^+CD62L^-CCR7^-T细胞(效应型记忆T细胞,e... 目的研究肝癌患者外周血中CD45RO^+记忆T细胞(memory T cells,Tm)表面标志CD45RO、CD62L和CCR7的表达,以了解CD45RO^+CD62L~^+CCR7^+T细胞(中央型记忆T细胞,central memory T cells,TCM)和CD45RO^+CD62L^-CCR7^-T细胞(效应型记忆T细胞,effector memory T cells,TEM)亚群在肝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分布特点。方法获取正常人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28例和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的初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乙肝对照组)28例以及同期患有乙肝的肝癌患者(乙肝肝癌组)30例的外周静脉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多色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polychromatic flow cytometry,PFC)检测外周血PBMC中记忆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CD3、CD4、CD8、CD45RO、CD62L、CCR7的表达情况。结果乙肝肝癌组外周血PBMC中,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分别占外周血PBMC的比例显著高于乙肝对照组(28.15±12.32 VS 11.56±5.78,29.33±15.54 VS 13.11±6.64)(P<0.001,P=0.019);而较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乙肝肝癌组外周血PBMC的T淋巴细胞中CD4^+T_(EM)占CD4^+T记忆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高于乙肝对照组、正常对照组(93.78±5.63 VS 75.82±19.74,93.78±5.63 VS 68.25±15.65)(P=0.001,P=0.018),而CD4+TCM则显著低于乙肝对照组、正常对照组(0.55±1.02 VS 4.87±6.28,0.55±1.02VS 4.16±3.49)(P均小于<0.001)。三组的CD4^+TEM记忆细胞占外周血PBMC中CD4^+T记忆淋巴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CD4^+T_(CM)记忆细胞占外周血PBMC中CD4^+T记忆淋巴细胞的比例(91.78±5.63 VS 0.55±1.02,75.82±19.74 VS 4.87±6.28,68.25±15.65 VS 4.16±3.49)(P值均小于0.001)。乙肝肝癌组外周血PBMC的T淋巴细胞中CD8^+TEM和CD8^+TCM占CD8^+T记忆淋巴细胞比例与乙肝对照组、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意义。三组的CD8+TEM记忆细胞占外周血PBMC中CD8^+T记忆淋巴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CD8^+TCM记忆细胞占外周血PBMC中CD8^+T记忆淋巴细胞的比例(80.12±13.56 VS 3.25±2.47,79.21±11.34 VS 4.44±7.19,73.33±16.88 VS 2.66±3.10)(P值均小于0.001)。结论在乙肝肝癌组、乙肝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中,无论是CD4^+T记忆淋巴细胞,还是CD8^+T记忆淋巴细胞,均以TEM占绝大多数,而TCM比例很小。乙肝肝癌组中,CD4^+TEM显著高于乙肝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CD4^+TCM显著低于乙肝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而CD8^+TEM和CD8^+TCM则与乙肝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记忆t细胞 效应型记忆t细胞 多色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 慢性乙型肝炎 细胞肝癌
下载PDF
中央记忆型T细胞与肿瘤免疫治疗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3
作者 林美西(综述) 臧丹(综述) 陈骏(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063-1067,共5页
记忆T细胞(memory T cell,Tm)作为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免疫应答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央记忆型T细胞(central memory T cell,Tcm)是幼稚T细胞经过抗原激活后,产生的具有长期记忆性的、并能够归巢到淋巴结接受抗原再刺... 记忆T细胞(memory T cell,Tm)作为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免疫应答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央记忆型T细胞(central memory T cell,Tcm)是幼稚T细胞经过抗原激活后,产生的具有长期记忆性的、并能够归巢到淋巴结接受抗原再刺激的T细胞。肿瘤免疫治疗的抗肿瘤作用及不良反应的发生与T细胞功能密切相关,Tcm不仅是介导免疫应答的防线,其作为疗效预测生物标记物的研究也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目前肠道菌群对肿瘤免疫治疗的影响备受关注,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通过影响肿瘤微环境调控疗效,其在免疫细胞层面的机制值得探究。本文对Tcm在组织中的分化、表面标记,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及其与肠道菌群的联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记忆t细胞 肿瘤微环境 免疫治疗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肠道菌群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对CD4^+中央记忆性T细胞体外扩增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武双鑫 罗海华 +1 位作者 张辉 刘超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77-581,共5页
【目的】探讨小分子药物(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CD4+中央记忆性T细胞(TCM)体外扩增的影响从而改善过继免疫治疗的效果。【方法】体外分离人类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将细胞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细胞培养,实验组加入N-乙酰半胱... 【目的】探讨小分子药物(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CD4+中央记忆性T细胞(TCM)体外扩增的影响从而改善过继免疫治疗的效果。【方法】体外分离人类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将细胞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细胞培养,实验组加入N-乙酰半胱氨酸后,通过流式细胞仪和细胞计数仪对两组细胞中的CD4+TCM的扩增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在CD4+T细胞体外扩增实验中,10 mmol/L的NAC为促进细胞扩增的最佳浓度;NAC对TCM在CD4+T细胞中的比例无明显的影响;在CD4+T细胞扩增的第15天检测其中TCM的细胞数量,对照组中TCM的数量为(7.24±0.54)×105,实验组中TCM的数量为(5.13±0.47)×106,较之对照组,其TCM的数量有着7倍左右的扩增;对上述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t检验),P<0.01,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上述两组细胞进行凋亡检测,发现实验组中凋亡细胞的比例低于对照组。【结论】NAC可有效地促进CD4+TCM细胞的扩增,为过继免疫治疗提供简单、安全及有效的体外扩增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半胱氨酸 中央记忆t细胞 过继免疫治疗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对体外中央记忆性CD8^+ T淋巴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陈颖诗 张旭 +3 位作者 彭治林 罗海华 张辉 张译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66-1671,共6页
目的:以糖皮质激素对人CD8^+ T淋巴细胞的诱导作用为线索,探究其对体外CD8^+ 中央记忆性T淋巴细胞(central memory T cells,T_(CM))的诱导分化作用,以期为CD8^+ T_(CM)过继性免疫疗法提供新的扩增方案。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健... 目的:以糖皮质激素对人CD8^+ T淋巴细胞的诱导作用为线索,探究其对体外CD8^+ 中央记忆性T淋巴细胞(central memory T cells,T_(CM))的诱导分化作用,以期为CD8^+ T_(CM)过继性免疫疗法提供新的扩增方案。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磁珠和流式细胞术分选出初始CD8^+ T细胞,将细胞使用细胞因子激活之后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实验组中加入不同浓度的2种糖皮质激素(醋酸可的松和氢化可的松),进行体外培养,最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细胞中CD8^+ T_(CM)的诱导分化情况,并通过CFSE染色判断细胞增殖情况,通过早期凋亡试剂Annexin V染色判断药物本身对CD8^+ T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浓度梯度实验发现,1μmol/L醋酸可的松对CD8^+ T_(CM)表现出良好的诱导效果,氢化可的松在0.5μmol/L的诱导效果较好。分别在体外培养的第3天和第6天,CFSE染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表明糖皮质激素不影响细胞的自然增殖。Annexin V染色法表明,这2种药物无显著的促进凋亡作用,对淋巴细胞毒性小。结论:糖皮质激素在体外对人CD8^+ T_(CM)具有良好的诱导作用。这为改善过继免疫治疗中T_(CM)的体外扩增提供新的参考方法,并且在理论上加深对糖皮质激素生物学功能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记忆性CD8+t细胞 糖皮质激素 免疫治疗 细胞分化
下载PDF
IL-7/IL-15/IL-21/IL-23体外联合刺激有效促进人CD8+中央记忆性T细胞生成
6
作者 潘春丽 李洁羽 +2 位作者 陈淑萍 余华辉 叶韵斌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72-880,共9页
目的比较不同细胞因子组合联合抗CD3/CD28磁珠体外诱导CD8^(+)中央记忆性T细胞(Tcm)体生成的作用,为CD8^(+)Tcm过继性免疫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离健康供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应用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初始CD8^(+)T细胞... 目的比较不同细胞因子组合联合抗CD3/CD28磁珠体外诱导CD8^(+)中央记忆性T细胞(Tcm)体生成的作用,为CD8^(+)Tcm过继性免疫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离健康供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应用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初始CD8^(+)T细胞,CD3/CD28抗体偶联磁珠刺激48 h,同时根据细胞因子种类和组合进行分组:白细胞介素2(IL-2)、IL-7/IL-15、IL-7/IL-15/IL-21、IL-7/IL-15/IL-21/IL-23。采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进行细胞计数;5,6-羧基荧光素二乙酸琥珀酰亚胺酯(CFSE)染色检测不同细胞因子组合诱导CD8^(+)T细胞的增殖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细胞因子组合诱导的CD8^(+)T细胞免疫记忆表型,细胞凋亡及细胞γ干扰素(IFN-γ)、穿孔素以及颗粒酶B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细胞因子组合诱导的CD8^(+)T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蛋白表达。结果与其他组合相比,IL-7/IL-15/IL-21/IL-23处理CD8^(+)T细胞后,促进T细胞增殖,CD62L^(+)/CD45RA^(-)的CD8^(+)中央记忆性T细胞亚群的表达显著增加。同时,IL-7/IL-15/IL-21/IL-23处理组显著降低细胞的IFN-γ、穿孔素以及颗粒酶B的分泌水平,细胞的凋亡水平也显著降低。结论IL-7/IL-15/IL-21/IL-23联合刺激有效诱导初始CD8^(+)T细胞向CD8^(+)Tcm分化,有助于优化过继免疫治疗中CD8^(+)Tcm的体外扩增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CD8 中央记忆t细胞(tcm)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CD4^+记忆T细胞亚群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琦 康国贵 +1 位作者 孙建新 丁文捷 《现代实用医学》 2015年第7期845-847,903,共4页
目的探讨CD4+记忆T细胞亚群在过敏性紫癜(HSP)免疫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收集初发HSP患儿25例,并将其分为HSP无肾脏损害组(N-HSPN组)15例和紫癜性肾炎组(HSPN组)10例,另选取10例本院健康体检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抽取患儿急性期、恢复... 目的探讨CD4+记忆T细胞亚群在过敏性紫癜(HSP)免疫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收集初发HSP患儿25例,并将其分为HSP无肾脏损害组(N-HSPN组)15例和紫癜性肾炎组(HSPN组)10例,另选取10例本院健康体检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抽取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外周血,用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新鲜单个核细胞(PBM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中CD4+效应记忆T细胞(CD4+Tem)、CD4+中央记忆T细胞(CD4+Tcm)水平。结果 HSP患儿急性期外周血CD4+T细胞水平、CD4+/CD8+比例均较正常组降低(均<0.05),而CD8+T细胞数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急性期N-HSPN和HSPN组患儿外周血CD4+Tem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0.05),而N-HSPN和HSP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N-HSPN和HSPN患儿CD4+Tcm的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恢复期NHSPN和HSPN组HSP患儿外周血CD4+Tem水平仍明显升高,与急性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0.05),但仍然明显高于正常组(均<0.05)。结论 HSP患儿存在CD4+T细胞的异常,CD4+Tem的异常升高可能是HSP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CD4+Tem可能只是参与了HSP血管炎的免疫损伤,而与是否导致HSPN的病理过程无关,不能作为检测HSP肾脏损害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紫癜 过敏性 CD4^+效应记忆t细胞 CD4^+中央记忆t细胞
下载PDF
白介素-12及白介素-23对胃癌组织中CD4^+记忆T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胡涛 王红霞 +2 位作者 刘希伟 张海霞 董孟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IL-12、IL-23对CD4+记忆T细胞(CD4+Tm)的影响。方法:ELISA检测TNM不同期胃癌组织匀浆中IL-12、IL-23含量;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胃癌组织中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流式细胞仪检测TIL中CD4+Tm及其亚群TEM和TCM...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IL-12、IL-23对CD4+记忆T细胞(CD4+Tm)的影响。方法:ELISA检测TNM不同期胃癌组织匀浆中IL-12、IL-23含量;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胃癌组织中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流式细胞仪检测TIL中CD4+Tm及其亚群TEM和TCM在不同期胃癌组织中的分布状况。结果:TNM-Ⅰ、Ⅱ期胃癌组织中IL-12含量差别不明显,但均显著高于TNM-Ⅲ、TNM-Ⅳ期;TNM-Ⅰ期胃癌组织中IL-23的含量高于TNM-Ⅱ、TNM-Ⅲ、TNM-Ⅳ期。胃癌TIL中CD4+Tm及TEM比例随TNM分期增加逐渐降低,而TCM比例逐渐升高。结论:胃癌组织中IL-12、IL-23含量的变化与胃癌TNM分期有关,且影响胃癌TIL中CD4+记忆T细胞及其亚群TCM和TEM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记忆t细胞 效应型记忆t细胞 胃癌 IL-12 IL-23
下载PDF
CD_4^+记忆T细胞与血管炎
9
作者 张琦 彭艾 《医学综述》 2012年第10期1464-1466,共3页
系统性血管炎是血管壁的炎症导致组织缺血坏死为特征的一组疾病,临床常见过敏性紫癜、川崎病、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它们的发病机制复杂,T淋巴细胞亚群介导的免疫损伤也一直为人们关注的热点。CD4+记忆... 系统性血管炎是血管壁的炎症导致组织缺血坏死为特征的一组疾病,临床常见过敏性紫癜、川崎病、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它们的发病机制复杂,T淋巴细胞亚群介导的免疫损伤也一直为人们关注的热点。CD4+记忆T细胞(CD4+Tm)是细胞表型为CD45RO+CD45RA-的T细胞亚群,它们的产生与分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功能异常与血管炎的免疫病理过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效应记忆t细胞 CD4+中央记忆t细胞 血管炎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记忆T细胞亚群分布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邵锦帆 袁晓东 +8 位作者 骆必伟 谢勇 田佩凯 欧希 林泽伟 刘晓平 刘吉奎 陈心春 张明霞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5年第3期15-17,共3页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8+T细胞的分布,以及相应记忆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为研究记忆T淋巴细胞在抗乙肝病毒感染中的作用提供基础。方法采用多色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检测慢性乙肝病例和健康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8+T细胞的分布,以及相应记忆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为研究记忆T淋巴细胞在抗乙肝病毒感染中的作用提供基础。方法采用多色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检测慢性乙肝病例和健康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CD3、CD4、CD8、CD45RO、CD62L、CCR7的表达情况。结果乙肝组CD4+、CD8+T淋巴细胞分别占外周血PBMC的(11.56±5.78)%、(13.11±6.64)%,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乙肝组和对照组外周血PBMC中,CD4+TEM的表达水平高于CD4+TCM,CD8+TEM的表达水平高于CD8+T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D4+TEM、CD4+TCM所占CD4+Tm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D8+TEM、CD8+TCM所占CD8+Tm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慢性乙肝病例外周血PBMC中,CD4+、CD8+T淋巴细胞均减少。对照组和乙肝组外周血PBMC中,CD4+、CD8+T记忆淋巴细胞均以TEM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记忆t细胞(tEM) 效应型记忆t细胞(tCM) 多色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PFC) 慢性乙型肝炎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hsa-miR-155-5p通过PTEN调控中央记忆T细胞/辅助T细胞对肝细胞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张珍珍 刘一妍 +4 位作者 舒悦 刘滋煜 王钰 王佳露 颜学兵 《医学信息》 2024年第9期7-15,共9页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人类miR-155-5p靶基因,进一步探索其在肝细胞癌(HCC)中的功能。方法通过starBase数据库筛选出hsa-miR-155-5p靶基因,DAVID和Reactome数据库进行功能富集分析。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靶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人类miR-155-5p靶基因,进一步探索其在肝细胞癌(HCC)中的功能。方法通过starBase数据库筛选出hsa-miR-155-5p靶基因,DAVID和Reactome数据库进行功能富集分析。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靶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cytohubba插件获得关键基因。Kaplan-Meier生存分析进一步筛选关键基因,ssGSEA算法分析HCC免疫浸润情况,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关键基因与免疫浸润的相关性。结果共筛选出1493个hsa-miR-155-5p靶基因;靶基因GO富集分析集中于调控转录、蛋白质分解代谢过程、细胞周期的调节;KEGG生物通路主要富集于AM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和FoxO信号通路、以及子宫内膜癌、胰腺癌和肝细胞癌等疾病通路。利用蛋白互作网络共获得30个关键基因,与HCC信号通路基因取交集获得GSK3B、PTEN、PIK3R1、EGFR、CCND1、SMAD2、PIK3CA、RPS6KB1、KRAS、SOS1等10个关键基因。生存分析显示,PTEN高表达的HCC患者的预后优于低表达患者。PTEN表达量与中央记忆T细胞、辅助T细胞的免疫浸润均呈现较强的正相关性。结论hsa-miR-155-5p通过下游靶基因PTEN调控中央记忆T细胞、辅助T细胞,进而影响HCC免疫浸润微环境,或可为HCC发生机制和临床治疗的探索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hsa-miR-155-5p 生物信息学 PtEN 中央记忆t细胞 辅助t细胞
下载PDF
IL-15扩增的OT-Ⅰ细胞持续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生长(英文)
12
作者 鞠见齐 贾明明 +1 位作者 丛燕妮 王盛典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45-1254,共10页
过继免疫治疗(adoptive cell transfer,ACT)是肿瘤治疗中一种有效的免疫治疗手段,但是在没有化疗或者放疗等辅助治疗手段时,过继免疫治疗缓解肿瘤生长的效果非常短暂.为了探索一种更为有效的过继免疫治疗手段,我们使用白介素15(IL-15)... 过继免疫治疗(adoptive cell transfer,ACT)是肿瘤治疗中一种有效的免疫治疗手段,但是在没有化疗或者放疗等辅助治疗手段时,过继免疫治疗缓解肿瘤生长的效果非常短暂.为了探索一种更为有效的过继免疫治疗手段,我们使用白介素15(IL-15)体外扩增OT-ⅠCD8 T细胞,使其分化成为中央记忆性T细胞(central memory T cells,TCM),并将其过继转移至携带B16-OVA肿瘤的小鼠中.我们发现,与IL-2体外扩增的CD8 T细胞(effector T cells,TEFF)相比,TCM对肿瘤的生长具有长时间的缓解作用,而IL-2分化的TEFFs治疗肿瘤在短暂的缓解后反弹性生长.进一步的研究发现,TCM治疗的小鼠脾脏内肿瘤抗原特异性的T细胞数量和比例明显高于TEFF组,并且RT-PCR分析表明TCM治疗的小鼠肿瘤内细胞高表达MHCⅠ类分子.这些现象提示了抗原提呈对过继细胞转移治疗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我们的研究对于发展更为有效的肿瘤免疫治疗具有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继免疫治疗 CD8 t细胞 IL-15 中央记忆t细胞 肿瘤微环境
原文传递
外周血Tcm及Treg表达水平与未治胰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分析
13
作者 李艳颖 李捷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8期3314-3315,共2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央型记忆T细胞(Tcm)及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水平与未治胰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51例未治胰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接受外周血Tcm及Treg表...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央型记忆T细胞(Tcm)及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水平与未治胰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51例未治胰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接受外周血Tcm及Treg表达水平的检测,并分析胰腺癌患者外周血Tcm及Treg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外周血Tcm及Treg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Tcm表达<(19.40±5.39)%与≥(19.40±5.39)%患者、Treg表达<(2.50±0.73)%与≥(2.50±0.73)%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Treg表达及Tcm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结论未治胰腺癌患者外周血Tcm、Treg表达较高,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中央记忆t细胞 调节性t细胞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中央型和效应型记忆T细胞亚群在肝癌患者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的分布
14
作者 骆必伟 谢勇 +7 位作者 袁晓东 田佩凯 欧希 林泽伟 刘晓平 刘吉奎 陈心春 张明霞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45-449,共5页
目的研究中央型记忆T细胞(TCM)和效应型记忆T细胞(TEM)在肝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的分布特点。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肝脏组织浸润淋巴细胞CD3、CIM、CD8、CIM5RO、CD62L、CCR7表面标志的表达情况。结果乙肝肝癌组、乙肝癌旁组及对... 目的研究中央型记忆T细胞(TCM)和效应型记忆T细胞(TEM)在肝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的分布特点。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肝脏组织浸润淋巴细胞CD3、CIM、CD8、CIM5RO、CD62L、CCR7表面标志的表达情况。结果乙肝肝癌组、乙肝癌旁组及对照组CD4+TCM亚群占CD4+CD45RO+Tm的比例分别为(0.25±0.17)%、(0.29±0.22)%、(0.37±0.33)%,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CD4+TEM亚群占CD4+CD45RO+Tm的比例分别为(89.7±7.4)%、(98.7±0.6)%、(95.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乙肝肝癌组明显低于乙肝癌旁组及对照组。乙肝肝癌组、乙肝癌旁组及对照组CD8+TCM亚群占CD8+CD45RO+Tm的比例分别为(0.41±0.31)%、(0.55±0.60)%、(0.26±0.25)%,其中乙肝癌旁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TEM亚群占CD8+CIM5RO+Tm的比例分别为(92.4±4.3)%、(98.1±0.7)%、(98.2±1.1)%,乙肝肝癌组显著低于乙肝癌旁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肿瘤浸润CD45RO+Tm中,无论是CD4^+还是CD8+,主要以TEM亚群为主,TCM亚群所占比例很小。CD4+TEM亚群及CD8+TEM亚群占CIM5RO+Tm的比例在肝癌组织中显著小于非肝癌组织,而CD4^+TCM亚群及CD8^+TCM亚群占CIM5RO+Tm的比例在肝癌组织及非肝癌组织中无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记忆t细胞 效应型记忆t细胞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原发性肝癌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亚群分布和PD-1表达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见 王喜红 +3 位作者 沈弢 段昭君 黄向博 鲁凤民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93-298,共6页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中CD8+T细胞及其亚群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的变化特征及其临床关联性。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4例CHB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D8+T细胞及其亚群初始T细胞(TN)、中央记忆T细胞(TCM)...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中CD8+T细胞及其亚群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的变化特征及其临床关联性。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4例CHB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D8+T细胞及其亚群初始T细胞(TN)、中央记忆T细胞(TCM)、效应记忆T细胞(TEM)、终末效应记忆T细胞(TEMRA)的频数及细胞表面PD-1的表达水平,同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和乙型肝炎病毒(HBV)病毒学指标等临床资料。使用SAS 9.1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应用Mann-Whitney U test分析组间差异,应用Spearman秩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HB患者的TEMRA亚群在CD8+T细胞中的频数显著降低(P=0.012),总CD8+T细胞(P=0.018)及其TEM亚群(P=0.004)表面PD-1的表达水平显著上升。相关性研究显示,CD8+TEM细胞表面PD-1的表达水平与HBV DNA载量呈显著正相关(r=0.554,P=0.040)。结论 CHB患者外周血中PD-1阳性的CD8+TEM频数升高,且与外周血中HBV DNA载量呈正相关,提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机体内HBV复制的活跃性可能与外周血中CD8+T细胞的活化状态,特别是其TEM亚群上PD-1的高表达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初始t细胞 中央记忆t细胞 效应记忆t细胞 终末效应记忆t细胞 PD-1 乙肝病毒DNA载量
原文传递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对胰腺癌大鼠外周血Tcm、Treg及淋巴结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16
作者 周伟 杨雷 +3 位作者 高恒毅 鲁斌 晏华军 夏秀梅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20年第4期255-258,共4页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化疗对胰腺癌大鼠外周血中央型记忆T细胞(Tcm)及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水平及淋巴结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建立SD大鼠胰腺癌模型并分为0.9%氯化钠溶液处理组(模型组)和联合化疗组(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化疗对胰腺癌大鼠外周血中央型记忆T细胞(Tcm)及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水平及淋巴结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建立SD大鼠胰腺癌模型并分为0.9%氯化钠溶液处理组(模型组)和联合化疗组(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处理),另选择未行胰腺癌建模的SD大鼠为对照(对照组)。采用HE染色法观察胰腺组织的情况,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SD大鼠外周血Tcm及Treg表达率,通过Transwell实验和MTT法检测淋巴结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及生长增殖能力。[结果]模型组大鼠胰腺组织周围存在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联合化疗组大鼠少许炎性细胞浸润。联合化疗组、模型组大鼠Tcm表达率及Treg表达率、淋巴结细胞增殖活性、侵袭细胞数及迁移细胞数均显著髙于对照组(均P<0.05);联合化疗组大鼠Tcm表达率及Treg表达率、细胞增殖活性、侵袭细胞数及迁移细胞数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均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可显著降低胰腺癌模型SD大鼠外周血Tcm及Treg表达水平,并降低淋巴结增殖、侵袭及增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卡培他滨 吉西他滨 中央记忆t细胞 调节性t细胞
原文传递
蛋白激酶B抑制剂对肝癌组织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本玲 周进学 +5 位作者 袁龙 高全立 李铁鹏 付晓敏 陈广玉 杜雪相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8年第3期241-244,共4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抑制剂对肝癌组织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肝癌患者4例,取其手术切除肿瘤组织标本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TIL,并分为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抑制剂对肝癌组织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肝癌患者4例,取其手术切除肿瘤组织标本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TIL,并分为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组(6 000u/mL IL-2)和Akt抑制剂组(1mmol/L Akt抑制剂+6 000u/mL IL-2),培养第10天,2组均加入抗CD3抗体,继续原培养液培养20d。依据细胞增殖倍数绘制生长曲线检测TIL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法检测2组T淋巴细胞亚型及TIL分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的能力;ELISA法检测TIL培养上清液中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IL-10水平。结果 Akt抑制剂组与IL-2组TIL数目在抗CD3抗体刺激前(培养第5、10天)、刺激后(培养第15、20、25、30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第5、10、15、20、25、30天,Akt抑制剂组中央记忆型T细胞占CD8^+T淋巴细胞比率[(9.57±9.14)%、(13.98±3.92)%、(15.74±2.74)%、(16.05±2.36)%、(19.14±3.55)%、(14.33±3.66)%]均明显高于IL-2组[(9.14±3.06)%、(10.07±3.57)%、(11.10±3.32)%、(11.72±2.87)%、(12.80±4.20)%、(9.61±4.23)%](P<0.05);培养第25天,中央记忆型T细胞占CD8^+T细胞比率在Akt抑制剂组、IL-2组均最高;随培养时间延长,2组TIL上清中IL-10、IFN-γ、TNF-α分泌量均逐渐升高,且Akt抑制剂组IFN-γ分泌量自第5天开始明显高于IL-2组(P<0.05),TNF-α分泌量在第25天明显高于IL-2组(P<0.05),2组不同时间IL-10分泌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法检测结果显示,培养第25天,Akt抑制剂组分泌IFN-γ的TIL比率[(11.35±0.47)%]明显高于IL-2组[(6.25±0.66)%](P<0.05)。结论 Akt抑制剂可提高肝癌组织TIL中中央记忆型T细胞比率,促进TIL分泌IFN-γ,且不影响TIL增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蛋白激酶B抑制剂 中央记忆t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