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课程改革:中庸哲学的视点 |
樊亚峤
靳玉乐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9
|
|
2
|
亦儒亦道的“中庸哲学”——从林语堂的文化选择看姚木兰的人物塑造 |
何致文
胡水清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09 |
1
|
|
3
|
儒家的中庸哲学与中庸人格的构建 |
赵东栓
|
《绥化学院学报》
|
2001 |
1
|
|
4
|
论林语堂的“中庸哲学” |
肖治华
|
《云梦学刊》
|
2006 |
1
|
|
5
|
中庸哲学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 |
张贵安
杨大燕
|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6
|
新中庸哲学 当代改革的重要思想武器 |
章新中
宇清
兴平
|
《学术论坛》
|
1985 |
0 |
|
7
|
儒家中庸哲学及其现代意义 |
刘笑丹
|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
2017 |
0 |
|
8
|
走出女性领导者的矛盾困境:中庸哲学的启示 |
尹俊
文秋香
郎艺
|
《清华管理评论》
|
2021 |
3
|
|
9
|
消解中庸哲学观对崇高悲剧之消解--以上古神话中悲剧英雄形象为例 |
夏志明
李延林
|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0
|
教师表扬的限度——以中庸哲学为视角 |
杨佳宇
朱成科
|
《林区教学》
|
2022 |
0 |
|
11
|
近情和中庸:林语堂的一种人文选择 |
谢友祥
|
《嘉应学院学报》
|
2004 |
2
|
|
12
|
基于扎根理论的跨文化悖论领导行为:内涵结构与理论框架 |
谢智慧
庞惠伟
牛宇霖
|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3
|
中庸之道与拉弗曲线 |
萧兵
|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 |
0 |
|
14
|
中庸之道与文化底线 |
袁济喜
|
《粤海风》
|
2000 |
0 |
|
15
|
中庸之道是没落阶级对抗革命的反动哲学 |
鼐昶
|
《齐鲁学刊》
|
1976 |
0 |
|
16
|
论周作人的中庸主义(续) |
顾琅川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3 |
0 |
|
17
|
论周作人的中庸主义 |
顾琅川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3 |
0 |
|
18
|
“中国”之名,“中庸”之道,“中和”之美,为什么能持久?──中国思想史单元研究的初步尝试 |
萧兵
|
《淮阴师专学报》
|
1995 |
0 |
|
19
|
语文课堂教学的雅正品格简论 |
薛海兵
|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20
|
禅让制与儒家理想探析 |
杨建宏
|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