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中心复合设计的牙周膜材料参数识别研究
1
作者 高菁兰 刘德海 +1 位作者 祁晨希 宋阳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48-152,共5页
有限元技术在研究生物力学研究中处于很重要的地位,而材料的设定对其特征影响重大。为得到更符合实际的牙周膜材料参数,基于中心复合设计对材料参数排列组合,利用有限元得到相对应的应力,以仿真、试验二者数据间的均方根误差作为其目标... 有限元技术在研究生物力学研究中处于很重要的地位,而材料的设定对其特征影响重大。为得到更符合实际的牙周膜材料参数,基于中心复合设计对材料参数排列组合,利用有限元得到相对应的应力,以仿真、试验二者数据间的均方根误差作为其目标函数,通过对该模型进行一系列验证合理后,搜索目标函数值最小时的牙周膜最优参数。使用ABAQUS得到仿真数据,与试验数据一起绘出对比曲线。该曲线二者相关系数为0.98246,符合度较高,牙周膜最终识别参数为弹性模量49.217 MPa,泊松比0.425,验证了该材料特性参数识别方法的合理性,具有很好的理论意义和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牙周膜 反求参数 中心复合设计
下载PDF
基于中心复合设计法优化虾青素纳米脂质载体制备工艺
2
作者 荆永康 张炜 +3 位作者 高红 隋成博 乜世成 宋林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78,共8页
为提高虾青素的生物利用度,增加其稳定性,采用均质乳化-探头超声法制备虾青素纳米脂质载体(AST-NLC)。以粒径和包封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中心复合设计法优化AST-NLC的制备工艺,并对制备的AST-NLC进行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红外光... 为提高虾青素的生物利用度,增加其稳定性,采用均质乳化-探头超声法制备虾青素纳米脂质载体(AST-NLC)。以粒径和包封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中心复合设计法优化AST-NLC的制备工艺,并对制备的AST-NLC进行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结构表征,以及4、25、50℃下的热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制备AST-NLC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甘油三硬脂酸酯与中链甘油三酯质量比1∶11(总质量0.99 g)、乳化剂用量(吐温-80+大豆卵磷脂,质量比1∶1)3.8%(以水相质量为基准)、油水比1∶34(体积比)、均质速度5000 r/min、超声时间2 min、虾青素添加量2.0 mg,在此条件下制备的AST-NLC粒径为(79.30±1.21)nm,多分散系数(PDI)为0.01±0.01,包封率为(81.36±1.84)%,Zeta电位为(-18.13±2.83)mV;结构表征结果表明,AST-NLC中的虾青素是以分子的状态包裹在脂质体中;热稳定性结果显示,4℃更有利于ASTNLC的保存。综上,成功制备了粒径小、分散均匀且包封率较高的AST-N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纳米脂质载体 中心复合设计 热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中心复合设计法优化ICP-OES测定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中Co含量的前处理方法
3
作者 蒋智慧 赵帅 +3 位作者 刘聪云 马琳鸽 龙银花 李永龙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90-498,共9页
为提高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中Co含量的准确度,采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中心复合设计法(RSM-CCD),优化了ICP-OES测定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中Co含量的前处理工艺。响应面法以Co含量测定值与真实值之间... 为提高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中Co含量的准确度,采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中心复合设计法(RSM-CCD),优化了ICP-OES测定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中Co含量的前处理工艺。响应面法以Co含量测定值与真实值之间的相对误差δ和前处理时间作为指标,考察了影响前处理的三个主要参数,即酸比例(VHCl∶V((HCl+HNO3)))、酸用量和消解温度,采用统计分析和方差分析确定了最优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消解温度180℃,酸用量10.6 mL,酸比例0.44的条件下,理论值δ可低至0.001%,置信区间为[0,0.297],消解时间缩短为0.57 h,置信区间为[0,1.21]。通过三次验证实验,δ和消解时间均落在置信区间内。利用RSM得到的分析结果合理可行,通过优化实验因素,可实现催化剂中Co含量简单快速准确率高且重复性好的测定,同时也为其他金属元素的检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OES 响应面 中心复合设计 湿法消解 固体催化剂
下载PDF
在响应曲面方法中三类中心复合设计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0
4
作者 张志红 何桢 郭伟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87-91,共5页
对响应曲面方法中最重要的三类中心复合设计(CCDs)-外切中心复合设计(CCC)、嵌套中心复合设计(CCI)和面心立方设计(CCF)进行了比较研究。首先论述了CCDs中的关键概念并分析了CCC、CCI和CCF的特点,进而探讨了评价CCDs的准则,而后通过模... 对响应曲面方法中最重要的三类中心复合设计(CCDs)-外切中心复合设计(CCC)、嵌套中心复合设计(CCI)和面心立方设计(CCF)进行了比较研究。首先论述了CCDs中的关键概念并分析了CCC、CCI和CCF的特点,进而探讨了评价CCDs的准则,而后通过模拟分别从设计域和设计的稳健性方面对这三类设计进行了评价比较,从而将为实践应用提供更好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切中心复合设计 嵌套中心复合设计 面心立方设计 评价比较 稳健性
下载PDF
基于中心复合设计试验的SiC单晶片超声振动加工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24
5
作者 刘永 李淑娟 +2 位作者 李言 孔令飞 万波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93-198,共6页
由于超声振动复合加工过程很难通过动力学分析得到有效的切割机理的数学模型,而试验研究不失为解决该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采用中心复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试验方法,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SiC单晶片超声振动复合加工试验方... 由于超声振动复合加工过程很难通过动力学分析得到有效的切割机理的数学模型,而试验研究不失为解决该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采用中心复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试验方法,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SiC单晶片超声振动复合加工试验方案;引入响应曲面法建立切向锯切力、表面粗糙度与主要工艺参数(线锯速度、工件进给速度、工件转速和超声波振幅)的二阶关系模型,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多元二次拟合,分别获得切削力和表面粗糙度的二次方程表达式;进一步分析实际加工条件对工艺参数的约束,并以提高SiC单晶片表面的加工质量(即最小化加工表面粗糙度)为目标建立工艺参数优化模型;设计粒子群优化算法及其流程进行优化问题求解,通过实例验证,该算法可以快速有效地获得满足多约束的最佳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单晶片 超声振动 工艺参数 中心复合设计 粒子群优化
下载PDF
中心复合设计针铁矿法从含钴生物浸出液中除铁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海军 杨洪英 +2 位作者 陈国宝 周立杰 刘媛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040-2046,共7页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研究操作过程各因素对除铁率及钴回收率的影响,并采用中心复合设计实验方法对除铁过程进行优化建模。结果表明:部分水解针铁矿法(即E.Z针铁矿法)适用于含钴生物浸出液的除铁过程,得到的数学模型与实验结果...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研究操作过程各因素对除铁率及钴回收率的影响,并采用中心复合设计实验方法对除铁过程进行优化建模。结果表明:部分水解针铁矿法(即E.Z针铁矿法)适用于含钴生物浸出液的除铁过程,得到的数学模型与实验结果具有较高吻合度,偏差的绝对值小于1%。该模型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 pH 值为3.5~4.5的范围内,除铁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温度、晶种量及其交互作用,而pH值与晶种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对除铁率的影响可被忽略;钴回收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 pH 值及 pH 值与晶种量之间的交互作用。该模型可用于生产中针铁矿除铁过程控制参数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浸出 除铁 针铁矿法 中心复合设计 等高线图
下载PDF
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大黄渗漉提取工艺 被引量:16
7
作者 汪洁 李宁 +3 位作者 夏鹏飞 陈晖 刘峰林 赵磊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301-2307,共7页
目的运用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对大黄的渗漉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提取物总浸膏量、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量和总评归一值为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浸泡乙醇用量、渗漉乙醇用量,再运用... 目的运用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对大黄的渗漉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提取物总浸膏量、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量和总评归一值为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浸泡乙醇用量、渗漉乙醇用量,再运用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对其参数进行优化。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大黄用10倍量80%乙醇浸泡17 h,渗漉时料液比为1∶7。结论采用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对大黄渗漉提取工艺进行非线性数学拟合,其预测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 渗漉 提取工艺
下载PDF
中心复合设计法优化-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奶粉中壬基酚 被引量:9
8
作者 张方圆 林晨 +4 位作者 吴凌涛 王李平 蔡大川 张志军 方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2-106,共5页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奶粉中壬基酚的分析方法。方法:先通过对比实验选择合适的萃取剂和净化小柱,再以色谱峰面积为响应值,采用中心复合设计对壬基酚的衍生化温度,衍生试剂量和衍生化时间进行优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测...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奶粉中壬基酚的分析方法。方法:先通过对比实验选择合适的萃取剂和净化小柱,再以色谱峰面积为响应值,采用中心复合设计对壬基酚的衍生化温度,衍生试剂量和衍生化时间进行优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测定。结果:选择乙腈为蛋白沉淀剂和萃取剂,Florisil柱为固相萃取柱,N,O-双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1%三甲基氯硅烷)为衍生试剂;当反应温度72℃,衍生试剂量为215μL,反应时间为27 min,壬基酚的衍生效果最佳。在此优化条件下,壬基酚浓度范围为10.70~1369 ng/m L时,其线性良好,检出限为24.0μg/kg,回收率为90.6%~105.2%,RSD为2.7%。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基质干扰小,适用于奶粉中壬基酚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中心复合设计 壬基酚 奶粉
原文传递
中心复合设计优化5-氟尿嘧啶肝动脉栓塞微球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16
9
作者 郝秀华 程刚 +3 位作者 王琳 文力奇 李岩 崔福德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25-527,共3页
目的 应用中心复合设计优化5-氟尿嘧啶肝动脉栓塞明胶微球的制备工艺,以提高微球性质的可预测性。方法 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以微球载药量、粒径、包封率为因变量对明胶浓度(X1)、乳化剂的用量(X2)、乳化转速(X3)3个自变量的各水平进行... 目的 应用中心复合设计优化5-氟尿嘧啶肝动脉栓塞明胶微球的制备工艺,以提高微球性质的可预测性。方法 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以微球载药量、粒径、包封率为因变量对明胶浓度(X1)、乳化剂的用量(X2)、乳化转速(X3)3个自变量的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载药量、包封率和粒径拟合所得多元二次方程的复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49 5,0.8086,0.891 5。结论 中心复合设计法优化微球制备工艺预测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复合设计 氟尿嘧啶明胶微球
下载PDF
中心复合设计优化玉竹多糖口含片制备工艺 被引量:12
10
作者 彭潇波 刘佳佳 +1 位作者 徐宽 刘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07-1610,共4页
目的选用二阶旋转中心复合设计法优化玉竹多糖口含片制备工艺。方法以微晶纤维素(MCC)、甘露醇的用量以及矫味剂阿斯巴甜与柠檬酸的加入比例为因变量,以综合评分(Y)为自变量,分别用两因素相互作用模型和二次多项式模型描述因变量和自变... 目的选用二阶旋转中心复合设计法优化玉竹多糖口含片制备工艺。方法以微晶纤维素(MCC)、甘露醇的用量以及矫味剂阿斯巴甜与柠檬酸的加入比例为因变量,以综合评分(Y)为自变量,分别用两因素相互作用模型和二次多项式模型描述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绘制等高线图,确定较优处方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优化的处方为玉竹多糖粉末120.0 g,微晶纤维素60.8 g,甘露醇75.0 g,阿斯巴甜1.7 g,柠檬酸1.5 g(以1 000片计),玉竹多糖口含片的综合评分最高,达到94.56。实际测得的平均综合评分为96.42,与理论预测值相比,其相对误差约为1.97%。结论基于中心复合设计所得的优化制备玉竹多糖口含片工艺参数准确可靠,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复合设计 玉竹多糖 口含片
下载PDF
中心复合设计法优化盐酸氨溴索缓释片处方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国良 文力奇 +3 位作者 郝秀华 逄凤娟 王琳 程刚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21-323,共3页
目的 :采用山榆酸甘油酯作为基本骨架材料 ,制备了日服一次的盐酸氨溴索缓释片。方法 :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药物释放的影响因素 ,确立处方组成 ;采用中心复合设计试验对处方进行优化。结果 :山榆酸甘油酯和乳糖的量为药物释放的主要影响... 目的 :采用山榆酸甘油酯作为基本骨架材料 ,制备了日服一次的盐酸氨溴索缓释片。方法 :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药物释放的影响因素 ,确立处方组成 ;采用中心复合设计试验对处方进行优化。结果 :山榆酸甘油酯和乳糖的量为药物释放的主要影响因素 ,以综合评分值为考察指标拟合所得多元二次方程为Y =10 5 .9390 - 1.1116X1- 0 .2 6 86X2 +0 .0 0 81X12 -0 .0 0 4 9X1X2 +0 .0 0 2 1X2 2 ,复相关系数r =0 .8387。结论 :中心复合设计优化处方预测性良好 ,制得盐酸氨溴索缓释片符合实验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氨溴索 山榆酸甘油酯 缓释骨架片 中心复合设计
下载PDF
中心复合设计法优化氧化苦参碱生物黏附缓释片处方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存婕 尹莉芳 +1 位作者 周建平 马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25-1028,共4页
目的:选用羟丙甲纤维素和卡波姆为生物黏附材料和骨架材料制备氧化苦参碱生物黏附缓释片。方法:采用中心复合设计法优化处方。以体外释放综合评分值和黏附力为考察指标对羟丙甲纤维素的用量和卡波姆用量2个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 目的:选用羟丙甲纤维素和卡波姆为生物黏附材料和骨架材料制备氧化苦参碱生物黏附缓释片。方法:采用中心复合设计法优化处方。以体外释放综合评分值和黏附力为考察指标对羟丙甲纤维素的用量和卡波姆用量2个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2个影响因素和2个评价指标之间存在定量关系,优化处方各指标的预测值和目标值接近。结论:经中心复合设计优化的氧化苦参碱生物黏附缓释片处方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苦参碱 生物黏附缓释片 释放度 中心复合设计
下载PDF
基于中心复合设计的空间相机热计算参数修正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立恒 吴清文 +1 位作者 董吉洪 徐抒岩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009-2015,共7页
为了提高空间相机热分析计算的准确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中心复合设计的热计算参数修正方法。介绍了中心复合设计方法,对空间相机次镜及遮光罩加热区对次镜的加热效果进行了试验,并根据试验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利用中心复合设计法设计了热... 为了提高空间相机热分析计算的准确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中心复合设计的热计算参数修正方法。介绍了中心复合设计方法,对空间相机次镜及遮光罩加热区对次镜的加热效果进行了试验,并根据试验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利用中心复合设计法设计了热计算参数,将设计的参数作为不同的工况代入到有限元模型中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拟合出次镜最高温度、自然对流换热系数和接触传热系数的回归方程,并根据试验结果通过求解回归方程得到最终的热计算参数。最后,将求解后的参数代入到有限元模型中重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参数修正后的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计算和试验的相对误差为2%,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其它相机的热计算参数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学 空间相机 热分析 参数修正 中心复合设计
下载PDF
中心复合设计法优化盐酸普罗帕酮缓释微丸包衣液处方 被引量:6
14
作者 于杰 邹梅娟 +3 位作者 郝秀华 邓春霞 陈玉双 程刚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86-689,709,共5页
目的采用Eudragit NE30D对盐酸普罗帕酮微丸包衣,制备了日服2次的盐酸普罗帕酮缓释微丸。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药物释放的影响因素,确立处方组成;采用中心复合设计试验对处方进行优化。结果包衣增质量和抗黏剂滑石粉用量是影响药物释... 目的采用Eudragit NE30D对盐酸普罗帕酮微丸包衣,制备了日服2次的盐酸普罗帕酮缓释微丸。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药物释放的影响因素,确立处方组成;采用中心复合设计试验对处方进行优化。结果包衣增质量和抗黏剂滑石粉用量是影响药物释放的主要因素,以综合评分值为考察指标拟合所得多元二次方程为Y=100.066 1-19.368 4X1-0.808 0X2+1.183 6X21+0.048 21X1X2+0.003 214X22,复相关系数r=0.974 7。结论中心复合设计优化处方预测性良好,制得盐酸普罗帕酮缓释微丸符合实验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普罗帕酮 缓释微丸 中心复合设计 尤特奇30D
下载PDF
中心复合设计射线法考察离子液体C_(16)H_(31)ClN_2与乐果的毒性相互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晶 王金承 +2 位作者 刘树深 葛会林 刘海玲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3期353-358,共6页
离子液体(ILs)是一种用于替代传统易挥发有机溶剂的新型"绿色"溶剂.由于不挥发、不会对大气产生污染而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某些ILs易溶于水,其自身毒性能够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影响,这已引起诸多学者对ILs毒性的研究兴趣.然而IL... 离子液体(ILs)是一种用于替代传统易挥发有机溶剂的新型"绿色"溶剂.由于不挥发、不会对大气产生污染而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某些ILs易溶于水,其自身毒性能够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影响,这已引起诸多学者对ILs毒性的研究兴趣.然而ILs与其它污染物的毒性相互作用目前研究很少.论文选取咪唑类离子液体C16H31ClN(2DMI)与有机磷杀虫剂乐果(DIM)作为目标化合物,以青海弧菌Q67为检测生物,采用微板毒性分析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及其混合物的毒性.为全面考察不同浓度范围DMI与DIM的毒性相互作用,将中心复合设计与固定浓度比射线法有机结合起来构建5个不同浓度比的混合物射线,通过浓度加和与独立作用模型对混合物射线进行比较评估.结果表明在DMI浓度较大且DIM浓度较低时,DMI与DIM之间存在明显拮抗作用,而在其它浓度范围内两者之间为加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16H31ClN2 乐果 毒性相互作用 微板毒性分析 中心复合设计射线法
下载PDF
基于中心复合设计的热喷涂层接触疲劳寿命预测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马润波 董丽虹 +1 位作者 王海斗 邢志国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61-567,共7页
采用中心复合设计方法,研究服役条件对超音速等离子喷AT40涂层接触疲劳寿命的影响。基于回归分析原理,利用响应曲面方法建立了综合考虑转速、接触应力和滑差率的多因素寿命预测模型,并分析了转速、接触应力和滑差率对接触疲劳寿命的综... 采用中心复合设计方法,研究服役条件对超音速等离子喷AT40涂层接触疲劳寿命的影响。基于回归分析原理,利用响应曲面方法建立了综合考虑转速、接触应力和滑差率的多因素寿命预测模型,并分析了转速、接触应力和滑差率对接触疲劳寿命的综合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服役条件下AT40涂层的接触疲劳寿命具有相同的寿命分布;滑差率是影响接触疲劳寿命的主要因素,接触应力是次要因素,而转速的影响不显著;接触应力和滑差率的交互作用、转速和滑差率的交互作用均对接触疲劳寿命有显著影响。模型的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所拟合的响应曲面回归模型具有较高的显著性,可用于表征转速、接触应力和滑差率与AT40涂层滚动接触疲劳寿命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再制造 接触疲劳 超音速等离子喷涂 中心复合设计 多因素
下载PDF
中心复合设计法优化香青兰口腔崩解片处方 被引量:5
17
作者 马祖文 邢建国 +4 位作者 王新春 李悦 薛桂篷 杨秀 任文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03-607,共5页
目的选用中心复合设计法优化香青兰口腔崩解片处方。方法以PVPP(X1)、MCC(X2)和乳糖(X3)的用量为因变量,以崩解时间(Y)为自变量,分别用两因素相互作用模型(2FI)和三次多项式模型描述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绘制等高线图,确定较... 目的选用中心复合设计法优化香青兰口腔崩解片处方。方法以PVPP(X1)、MCC(X2)和乳糖(X3)的用量为因变量,以崩解时间(Y)为自变量,分别用两因素相互作用模型(2FI)和三次多项式模型描述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绘制等高线图,确定较优处方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优化后的处方为PVPP:38.5 mg,MCC:151.0 mg,乳糖:24.5mg。优化处方制备香青兰口腔崩解片平均崩解时间为30.46 s,预测值和测定值偏差的绝对值均<5%,3次多项式模型比两因素相互作用模型置信度高。结论中心复合设计法优化香青兰口腔崩解片的处方具有良好的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青兰 口腔崩解片 中心复合设计
下载PDF
中心复合设计优化甘草次酸修饰马钱子碱脂质体 被引量:3
18
作者 肖璐 陈志鹏 +2 位作者 肖衍宇 蔡宝昌 李伟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51-454,共4页
目的确定甘草次酸修饰马钱子碱脂质体(CPGL)的最佳处方。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确定影响脂质体处方的因素,采用中心复合设计试验对处方进行优化,考察磷脂胆固醇比、磷脂药物比及磷脂修饰材料比对评价的影响。结果优选的最佳处方为胆... 目的确定甘草次酸修饰马钱子碱脂质体(CPGL)的最佳处方。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确定影响脂质体处方的因素,采用中心复合设计试验对处方进行优化,考察磷脂胆固醇比、磷脂药物比及磷脂修饰材料比对评价的影响。结果优选的最佳处方为胆固醇用量为20mg、投药量用量为1.6mg/mL、修饰材料用量为3.4mg,包封率为86.82%,粒径为147.2nm,累积释放度为51.43%。结论中心复合设计优化处方预测性良好,可以快速准确的优化CPGL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子碱 脂质体 甘草次酸受体 中心复合设计
下载PDF
中心复合设计法优化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HPLC测试条件 被引量:3
19
作者 邢雅丽 毕良武 +2 位作者 赵振东 韩路路 夏田娟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41,共5页
在考察HPLC流动相体系和色谱柱对熊果酸、齐墩果酸分离测定影响的基础上,采用中心复合设计,以分离度和分析时间为响应值,对熊果酸和齐墩果酸HPLC分离测定的主要影响因素(甲醇与水相的体积比、水相中磷酸的体积分数、流动相流速及柱温)... 在考察HPLC流动相体系和色谱柱对熊果酸、齐墩果酸分离测定影响的基础上,采用中心复合设计,以分离度和分析时间为响应值,对熊果酸和齐墩果酸HPLC分离测定的主要影响因素(甲醇与水相的体积比、水相中磷酸的体积分数、流动相流速及柱温)进行多重响应优化,建立了有效、快速的分离测定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HPLC方法。结果表明,在210 nm的检测波长下,用Shim-pack ODS-CLC(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磷酸水溶液体系,甲醇与水体积比为91.7∶8.3,磷酸体积分数为0.05%,流速为0.6 mL/min,柱温为21℃,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可以在23 min内得到有效分离,分离度达到1.7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复合设计 高效液相色谱 熊果酸 齐墩果酸
下载PDF
基于中心复合设计的RSM边坡可靠度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孙开畅 尹志伟 李权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9-23,共5页
为提高边坡可靠度的计算精度与效率,基于响应面法(RSM)的思想,考虑影响边坡稳定的主要强度参数粘聚力c、内摩擦角的不确定性,同时计入边坡稳定计算模型不确定性,分别采用中心复合设计(CCD)和拉丁超立方抽样(LHS)获取2种不同试验设计... 为提高边坡可靠度的计算精度与效率,基于响应面法(RSM)的思想,考虑影响边坡稳定的主要强度参数粘聚力c、内摩擦角的不确定性,同时计入边坡稳定计算模型不确定性,分别采用中心复合设计(CCD)和拉丁超立方抽样(LHS)获取2种不同试验设计的样本数据,借助岩土工程极限平衡Slide程序获取Bishop、Spencer、Morgenstern-Price等3种稳定模型的样本响应值,编写Matlab程序求解边坡可靠度指标和验算点。以Monte Carlo(MC)法计算结果作为可靠性分析的基准解,并与基本二层土模型和托巴110 k V施工变电站边坡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CCD求解的可靠度指标更接近MC基准解,满足精度的同时,提高了求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分析 中心复合设计 响应面法 不确定性 拉丁超立方抽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